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02年饿罗斯艰难地加入八国集团,但是它与其他成员之间的矛盾重重,在八国集团中的异质性表现越来越突出.八国集团的目标是"自由贸易和民主",根据欧洲智库外交政策中心制定的评估体系进行考核可以发现:俄罗斯的经济规模不利于其加入G8;根据1975年G6成立宣言中列出的承诺与原则,俄罗斯在政治上和经济上都不算是民主和自由的;饿罗斯成为G8成员国是不符合常规的;其他的G8成员国也必须制定出具体的政策,以促使俄罗斯实现其承诺.  相似文献   

2.
1979年伊斯兰革命作为当代伊朗政治的起点,对伊朗的未来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教法学家权威统治的政治纲领被载入宪法,导致了法基赫政治体系的诞生及其体制化,从而决定了伊朗政治伊斯兰和保守的特性.为加强新政权的伊斯兰特性,一系列伊斯兰性质的权力机构得以建立,且在一定程度上与原有国家权力机构形成重叠,因而打断了正常行政决策,使伊朗改革一波三折.伊斯兰革命对伊朗的社会意识形态产生了巨大影响,并在伊朗引起了激烈争论.如何在教法学家权威统治的宪法原则中体现和实践伊斯兰与共和两大因素,使其并行不悖,成为伴随伊朗政治发展进程的最突出问题,也是保守派与改革派对伊朗未来政治发展方向的争论焦点.  相似文献   

3.
东南亚国家联盟(简称东盟》成立于1967年8月8日。其成员国包括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新加坡、马来西亚和泰国等五国,1984年1月,文莱获得独立并宣布加入东盟。东盟是一个区域性合作组织。自发表了《曼谷宣言》以后,东盟的合作起初常常表现在政治和安全方面;经济上真正的合作还是在1976年2月在印尼巴厘岛召开的第一届东盟国家首脑会议以后才开始。东盟各国大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获得独立的国家,在发展本国民族经济上困难  相似文献   

4.
在伊朗伊斯兰共和国26年来的实践中,宪监会按照《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宪法》的规定,对政府的立法和行政机构进行监督与管理,为确保国家按照伊斯兰道路的发展发挥了关键性作用。尽管近来有意见认为宪监会破坏了伊朗的民主化和改革主义的新趋势,但是不论外界如何评价,宪监会在对伊朗的治理中具有自己的合法性。究其原因,即在于以霍梅尼为首的宗教人士把教法学家统治的什叶派政治理想转化为现代国家框架中的宪政体制。宪监会作为这一体制中的一部分,使得霍梅尼革命前构想的伊斯兰政府理论具备了实际内容,成为宗教直接指导、干预政府工作的一条重要渠道,实现了以伊斯兰的名义对国家的治理。  相似文献   

5.
一、序言总统、最高统帅1959年8月17日演说中发表的《政治宣言》,跟总统、最高统帅1959年7月5日的命令是不可分割的,它甚至是总统、最高统帅1959年7月5日的命令的正式说明.因此,《政治宣言》对于印度尼西亚人民完成民族民主革命的斗争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政治宣言》是印度尼西亚共和国成立14年来第一次通过其国家元首宣布的历史性文献,它全面地阐明了革命的基本问题和总纲.  相似文献   

6.
2 0世纪 70年代伊朗的伊斯兰革命运动导致伊朗与美国交恶 ,引起邻国的恐慌 ,使伊朗国际处境孤立。近年来伊朗的社会政治变化引起全世界关注 ,除了其地缘政治和自然资源具有特殊的战略意义外 ,其社会走向对中东、波斯湾乃至整个伊斯兰世界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早期伊朗民族主义是在什叶派伊斯兰文化基础上产生的一种独特的宗教-民族主义,具有自身的特色.由于伊朗与伊斯兰教什叶派的特殊亲缘关系,伊朗反封建、反殖民的民族主义一直与伊斯兰教什叶派自成一体,具有鲜明的宗教色彩.自近代以来伊朗民族主义思潮与运动发端之际,伊斯兰教什叶派就构成了影响伊朗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伊朗民族主义在发端年代与伊斯兰教什叶派所形成的这种特殊联系,决定了伊朗民族主义运动难以摆脱伊斯兰教的束缚与羁绊,正是伊斯兰革命这一当代伊斯兰复兴运动的标志性事件得以在伊朗取得成功的历史积淀所在.  相似文献   

8.
王飞 《亚非纵横》2009,(2):53-58
伊斯兰革命卫队是伊朗国家的一支特殊武装部队,它与伊朗伊斯兰政权有着特殊的“血缘”关系,是伊朗神权统治的坚强支柱。革命卫队在伊朗政权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增强其军事力量的目的是巩固神权统治,干预政治,渗透经济,争夺外交发言权,监督社会生活的伊斯兰化。革命卫队在政权中作用的扩大给伊朗社会带来了一些矛盾和不稳定因素,也为解决伊核问题增添了新的变数。  相似文献   

9.
公元7、8世纪,随着阿拉伯商人来到东南亚海岸,逊尼派伊斯兰教在东南亚传播开来,并成为一些国家的国教。目前东南亚10国都有穆斯林族群,其中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文莱属主体族群,在其他国家均为少数族群。随着1979年伊朗发生伊斯兰革命以及80年代初伊斯兰复兴运动在中亚一些国家、尤其是在阿富汗开始立足,对“伊斯兰认同”及其价值观的重新认知与肯定浪潮波及东南亚,于是清真寺、宗教学校和宗教项目如雨后春笋般增多,伊斯兰书刊、报纸有了巨大的需求市场,尤其是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泰国伊斯兰势力不断发展。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这些国家的伊斯兰极端势力更是发  相似文献   

10.
南北第二次首脑会谈发表了《南北关系发展与和平繁荣宣言》,达成了8项重要协议。这次南北会谈以及所发表的宣言对正在进行中的南北经济合作产生积极影响。宣言不仅为南北经济合作提供必要的和平环境,而且将拓展南北经济合作的空间和合作领域,使南北经济合作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这次宣言中达成的协议要得到很好的落实,韩国方面需要解决好南北合作所必要的资金供给问题及韩国政策的一贯性问题并朝鲜方面也需要进行实质性经济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11.
2014年,中东多种矛盾相互交织,全面激化,使其成为全球政治、军事与安全等冲突爆发的热点地区。期间,巴以冲突升级,叙利亚、利比亚和也门内战频仍,埃及等国政局动荡。伊朗与伊核问题六国(美、英、俄、中、法、德)谈判未能如期达成全面协议,伊核问题未来变数增大。年初异军突起的伊斯兰极端组织"伊斯兰国"横行肆虐,使伊拉克局势濒临失控。目前,中东地区秩序和地缘政治格局处于深刻的变化中。西方基督教世界和中东伊斯兰世  相似文献   

12.
首先请允许我对在印度尼西亚专家协会倡议下举办的这一系列旨在听取"纳沙贡"政党对《经济宣言》的评论的报告会表示尊重.这个倡议,证实了作为愿意把各自的专长贡献给贯彻《经济宣言》这个伟大事业的专家们,你们的确认识到,《经济宣言》的贯彻问题同组织起来的人民力量,即民族团结或以"纳沙贡"为核心的民族互助合作力量之间的关系,是多么密切的.  相似文献   

13.
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伊斯兰教徒最多的国家。相对中东的“激进”或“原教旨主义”,印尼的伊斯兰教一直被认为是“稳健”的,但近年来相关的冲突和恐怖事件不断发生。日本平凡社2004年8月出版了京都大学东南亚研究所日本学术振兴会特别研究员见市建题为《印度尼西亚伊斯兰主  相似文献   

14.
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国家,独立后对伊斯兰教法进行改革,制定1974年婚姻法,编纂《伊斯兰教法汇编》,完善伊斯兰法庭,加强了伊斯兰教法的规范化、制度化、专业化,使之适应现代社会,同时加强了国家对伊斯兰的控制。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朗"改革派"日益活跃,009年大选后发起了以反对选举舞弊为核心的大规模政治抗议活动,伊朗国内外引起高度关注."改革派"的崛起是伊朗社会和政治多元化发展的必然结果,政治理念来源于伊朗伊斯兰革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西方民主政治思潮的影响."改革派"倡导的政治议程改变了由伊斯兰意识形态和革命性言论垄断伊朗国内话语权的格局,已成为伊朗国内政治思潮的一部分."改革派"秉持文明对话的理念,张温和的外交政策,是促进伊朗外交政策温和化的重要力量.但是由于受多种深层次因素的影响,改革派"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仍难发挥与其实力相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我主要就伊斯兰运动中的伊斯兰主义是否是中东政治中很重要的因素进行简要的评论。 近20年来,伊斯兰教一直是一个重要因素。伊朗革命掀起了第一次伊斯兰主义浪潮,这一浪潮席卷整个中东地区。中东问题分析家们提出伊斯兰运动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伊朗所发生的事情将会不断地在各地区出现。……  相似文献   

17.
上合组织于2021年9月正式启动接纳伊朗为其成员国的程序,开启了第二轮扩员进程。伊朗谋求上合成员国身份由来已久,其融入上合之路整体上在波动中前进,这背后存在多重地缘作用力。在伊朗加入上合的进程中,地缘政治视角下伊核问题与美国因素、地缘环境变化与中俄因素、地缘安全合作与阿富汗因素施加了核心作用力;地缘经济视角下伊朗优越的地缘条件、伊朗与上合发展经贸合作与互联互通建设的迫切需求提供了持续作用力;地缘文化视角下伊朗与上合国家历史文化的重叠以及宗教意识形态的分途产生了双重作用力。伊朗加入上合组织意义非凡,对伊朗外交等领域的发展、上合组织影响力的提升以及国际格局的演变都产生了一定积极影响。与此同时,伊朗的加入也给上合组织的治理合作与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一些风险和挑战。二次扩员或导致与伊朗相关的国际争端投射至上合组织,对上合组织的凝聚力和行动效率形成一定威胁,并使上合扩员风险与转型发展问题更为凸显。鉴于此,上合组织应明确发展定位与方向,积极应对伊核问题,做大共同利益、推进务实合作,不断提升自身机制化建设。  相似文献   

18.
第二届亚大经济合作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发表了《茂物宣言》,它表明亚太地区各国各地区将为在本地区实现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的长远目标而决心扩大经济合作,使亚太经济的发展更充满活力。当前东北亚地区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相对稳定的形势,为东北亚各成员国的经济发展创造了难得的机遇。在《茂物宣言》的影响下,各国各地区将通过多渠道、多层次、多种形式的合作,开拓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共同发展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9.
核危机凸显伊朗的中东大国地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波斯文明内核、伊斯兰精神气质、独特的政治地缘和丰富的油气等资源增强了伊朗外交的国际资本。伊拉克萨达姆政府倒台以后,如何处理伊朗问题,特别是伊朗核问题,成为对美国及其欧洲盟国的重要考验。伊朗强硬派“平民总统”内贾德上台以来,伊朗与西方国家的关系中存在诸多变数,同时伊朗积极开展对东方大国外交,对地区形势乃至大国关系都将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20.
冀开运  廖希玮 《西亚非洲》2023,(1):20-39+156-157
在伊朗,彩礼不仅是一种文化现象,也是一项制度。现代伊朗彩礼制度的形成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基于琐罗亚斯德教的文化土壤,伊斯兰教经典《古兰经》进一步强化了伊朗传统社会中根深蒂固的性别话语,且在西方法制的影响下使其制度化和体系化。在以《伊朗民法典》为代表的法律规范下,伊朗彩礼制度呈现出强制性、保障性、追偿性和象征性等典型特征。彩礼制度对伊朗家庭、社会影响深远,它维护了穆斯林女性的权益,是一种对弱势处境下女性的保护措施。但近年来,在美国制裁下,伊朗经济形势严峻,民生问题突出,社会上既出现了“彩礼制度的存与废”之争论,也有一些民众提出修改《彩礼与财务定罪法》之诉求。对此,伊朗政府在尊重伊斯兰文化传统的前提下,对彩礼制度进行局部微调,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彩礼问题的负面影响,也促进了社会与政府的良性互动。总体看,伊朗彩礼制度的发展演变,既是民间社会与政府官方相互调适的过程,也是男性视角与女性视角交流互动的过程,更是恪守传统与现代化改革平衡协调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