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邓小平公平观主要涉及历史公平、分配公平、政治权利公平、用人公平以及教育公平等方面。他认为,实现历史公平,要正确处理历史遗留问题;实现分配公平,要坚持按劳分配原则,实行部分人先富,防止两极分化,发挥中央调控作用;实现政治权利公平,要加强民主法治建设,反对特权和腐败;实现用人公平,要推进干部年轻化,坚持正确的用人标准;实现教育公平,要恢复高考,正确对待学生,正确对待考试,提高教师待遇。邓小平的公平观,对于进一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在领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公平理念。这一理念在其演进中,呈现出鲜明的特征: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寻求公平与效率的有机统一;坚持共同富裕的基本原则;强调公平内容的系统全面。分析和把握这一理念的特征,对深入理解邓小平社会公平理念以及推进我国社会公平建设都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3.
尹力 《理论前沿》2006,(3):10-12
在现代经济中公平与效率应是统一的;要历史地看待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政府要坚持公正,保持公平,促进效率;要重视和处理好当前分配中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中国特色的社会公平思想基本内涵主要包括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坚持按劳分配等几个方面。邓小平社会公平思想对于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解决社会分配不公,构建和谐社会,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公平理论与我国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面对贫富差距日益拉大和社会不公问题的凸显,要维护社会公平,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公平理论为指导,具体地、历史地认识和理解公平。坚持和完善我国的基本分配制度,促进分配的公平与正义。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构建市场经济健康运行的安全网。坚持和完善我国的所有制结构,为实现社会公平提供基本经济制度保障。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实现更高层次的公平提供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6.
如何实行公平的收入分配是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面临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本文系统阐述了邓小平公平分配思想,对现实分配政策的制定与操作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法治建设主要包括立法建设、执法建设和司法建设,研究法治建设中的公平必然要研究立法公平、执法公平和司法公平。立法中的公平强调良法之治,需要解决好谁立法、如何立、立什么的问题;执法中的公平强调实效之治,执法公平要做好执法主体的公平、执法对象的公平、执法程序的公平和执法内容的公平;司法中的公平强调正义之治,即司法要通过分配的正义实现分配的公平、通过补偿的正义实现救济的公平、通过协调的正义实现衡平的公平以及通过惩罚的正义实现心理的公平。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重视效率,但更为关注社会公平,并且期望实现公平与效率的最大化。邓小平继承了毛泽东对社会公平的高度重视,但强调社会公平要在不断发展生产力的过程中逐步解决,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相似文献   

9.
实现公平分配必须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在分配制度安排上必须明确分配的对象、原则、程序、主体和接受者.要实现公平分配,就要正确认识并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就要充分认识实现公平分配的重要意义.要实现公平分配,就要对政府权力进行合理的制度安排、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建立公平的市场竞争规则以加速市场化进程、加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以保障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0.
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科学公平观,体现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社会公平的新要求。树立科学的公平观,必须立足当今中国的实际,实现公平与效率的有机统一,公平竞争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促进劳动机会和就业公平,促进社会整体公平。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同志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设计师,也是促使中国教育发展走向21世纪的带头人,他对中国教育发展模式的全新设计,成为中国人民的宝贵财富。本文结合邓小平同志的教育发展战略观,探讨和分析邓小平同志的教育发展模式,这对于把我国的教育事业推向21世纪,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邓小平教育战略观的确立 邓小平教育战略观的核心是三个面向,即教育要面向现代化,教育要面向世界,教育要面向未来。教育要面向现代化,主要是指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21世纪以来,中国教育公平取得了历史性成就,教育界关于教育公平的论述和研究也较为丰富。但是,分析以往的教育公平观,可以发现,这种教育公平观强调把教育当成一种公共资源加以分配,以满足或平衡个体或群体对公共教育资源的占有性、排他性需求。文章分析指向公共教育资源配置的教育公平观背后的教育假设,指出其合理性与片面性,并基于三个新的教育主张,提出对教育公平的新理解,以期进一步推动和深化新时期教育公平的政策、实践与理论研究,使教育公平真正体现"‘教育’公平"的性质和要求。  相似文献   

13.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邓小平理论体系中,蕴涵着丰富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思想.效率公平观、民主法治观、精神文明观、社会稳定观构成了邓小平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关于人的能力发展的思想与其整个理论体系一样具有鲜明的实践性特点。人的发展包括人的类特性的发展 ,人的能力的发展 ,人的价值的实现 ,人的自由的实现等。在人的发展中 ,邓小平尤为关注人的能力的发展。邓小平提出 :要用市场经济的手段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 ,来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潜在能力 ;创造优良的社会环境 ,建立人尽其才的用人机制 ,充分发挥知识分子的个体能力 ;坚持用“四化”标准选才用才 ,发挥领导干部的创造力和开拓精神 ;发展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 ,通过各种方式开发人的智力 ,提高人的智力水平。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的人本观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和人本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强调坚持群众路线,坚持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准绳,摆正党群、干群关系,是其基本思想和根本主张。学习和研究邓小平的人本观思想,对于我们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必须坚持效率优先 ,兼顾公平 ,把公平建立在依据生产力大发展的坚实基础之上 ;必须发挥国家调节作用 ,建立和完善维护社会公平的调节和实现机制 ;必须保持政府廉洁 ,防止权力介入市场 ;必须实行“共同富裕”这一体现效率与公平内在统一的大政策。在全社会形成一种正确的公平观。  相似文献   

17.
公平正义是和谐社会的核心理念,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现代社会公平观必须以人本身为出发点和目的,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发展,其主要原则包括:人格公平原则;机会公平原则;分配公平原则。和谐社会是追求公平正义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大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18.
关于市场经济的公平问题 ,学界目前尚未形成共识。传统社会的公平追求一种平均主义分配的结果公平。这种公平观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 ,它与人的基本生存权紧密联系 ,有其自身的不可克服的矛盾。市场经济的公平观是对传统公平观的扬弃 ,在承认人的生存权时 ,更关注的是人的发展 ,它很好地与效率结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公平与效率统一思想的实质是公平与效率的辩证统一,原则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特征是从反对平均主义出发,立足于发展,着眼于未来,用全面的、发展的、辩证的现点思考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初次分配也要体现公平",是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一个新的科学论断,这是我们党在收入分配问题上对效率与公平关系认识上的一个新阶段。初次分配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对于我们国家正在着力推进的和谐社会建设意义重大。我们要在思想上、实践中以及制度上切实采取措施来实现公平的初次分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