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美国教育家杜威先生说过这样一句话:"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课堂,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现在的小语课堂由于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或多或少的泛起了许多泡沫,就像美好事物的产生总会出现一些负面的东西,在接受这美好事物的同时应当去除那些"杂质",辨证的去接受这一事物。其实小语课堂也一样,如何追求其有效性已成为当下必须探讨的问题。我认为学生在语文课堂学习中能否更大程度的学到知识,提高能力,实现其"真实性",是课堂最大价值的体现,应当重视。本篇论文将对此浅谈笔者的浅薄见解。  相似文献   

2.
昌雯 《学理论》2014,(20):108-109
婚内是否存在"强奸"争论已久,该争论的焦点在于婚姻关系中存在同居权,即夫妻双方享有性生活权利。持反对意见者认为这既是一种权利,又何来"强奸"之说。然而越来越多的学者持肯定意见,认为即便夫妻双方享有性生活权利,但也应当尊重任意一方的性自主权。该问题的本质是同居权与性自主权的冲突,这是人权发展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3.
学术界有学者将"凯恩斯主义"的主张界定为"政府对经济的全面干预",这种观点颇值得商榷。凯恩斯主义的确主张政府干预经济,但其所主张的"干预"并不是没有条件的。凯恩斯主义认为,在短期内、在危机时、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下,政府应当积极地干预经济。将"凯恩斯主义"简单地等同于"政府对经济的全面干预"这种观点仅仅看到了凯恩斯主义"政府干预经济"这一"政策主张",却恰恰忽视了这一"主张"的"条件"。事实上,凯恩斯设定的"条件"正是运用这一"主张"的"前提"。关于"凯恩斯主义"的表述,比较准确的提法应该是政府对经济的"积极干预",而不是"全面干预"。  相似文献   

4.
和谐社会一定是全面小康社会,和谐社会也一定是法治社会。在迈向和谐社会的大道上,五只"拦路虎"困扰着我们的进步:第一,由经济的二元性所产生的城乡二元性和社会结构二元性,正被制度性地安排为人的社会主体身份的二元性;而主体身份的二元性又被区别为权利享有的二元性。其结果是,人们获得权利和利益的根据不是能力的贡献,而是身份。  相似文献   

5.
毕淑敏 《党政论坛》2012,(12):52-52
我到40多岁的时候才觉得幸福是那么重要,此前我一直觉得自己不是一个幸福的人。后来我才知道,是我错了,幸福不是那么惊天动地的,不是那么大张旗鼓的,不是像我们想象的需要很多的金钱、需要那种万丈光芒的时刻。只要我们每一个人努力去争取、去奋斗,我们就会享有自己的幸福。  相似文献   

6.
《学理论》2019,(12)
在"人的权利是什么"这个问题的探讨中,对"人的权利"这一概念的解释并不是非常完善的,传统人的权利中与生俱来的不确定性使得在具体实践中人们无法对权利的主体以及客体做出精准的判定,这是导致人的权利冲突频发的一个重要原因。詹姆斯·格里芬针对人的权利固有的"不确定性",在伦理学的基础上,把用来评价社会的伦理判断作为其起点,给予了人的权利一种更为准确的界定。  相似文献   

7.
正一、确立无罪推定原则,坚决贯彻疑罪从无的规定人权通说指一个人在应然和实然两个层面上所享有的权利。对于刑事司法中的人权保障,应当包括三个层次:一是保障被追诉人即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罪犯的权利;二是保障所有诉讼参与人,特别是被害人的权利;三是通过惩罚犯罪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权利不受犯罪侵害。这三个层面既相互区别又  相似文献   

8.
"次道德"问题自产生以来,就受到社会广泛的关注。当前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道德现象的复杂化也带来了人们道德认识和道德价值的偏离,道德行为的选择因此也对社会产生了较大影响。在日益丰富发展的生活实践中",次道德"问题的产生无疑冲击了传统道德评价标准,给当前社会带来许多难题,从而引起人们深刻的反思,究竟何为"次道德",它的本质及其存在的合理性,乃是需要我们深入探讨的。  相似文献   

9.
应有人权是人们从自身的需要和利益诉求出发,对人人"应当"享有的权利提出的要求和主张,是人权的"理想意图"和"观念力量",具有客观存在性、抽象性、理想性和发展性。应有人权对人权的发展具有奠基意义、批判和参照意义。推动应有人权的理论建构要遵循"为何应有"、"应有什么"、"如何应有"的基本逻辑。  相似文献   

10.
王翠燕 《学理论》2013,(15):112-113
2013年两会期间",小产权房"再次成为热点议题,有人认为应该顺应市场规律给"小产权房""松绑",但也有人认为其本质上就是违反法律规定的,这种现象的大规模出现反映出法律规范不够严格,因此主张进行"大规模清理"。各方争论不休,这就说明了单纯的清理并不能根本解决这一问题,要正确地对其进行分类,在目前无法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土地制度的情况下,也许这才是维护好农民的利益,同时维护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的最好出路。  相似文献   

11.
《学理论》2014,(31)
"愤青"这个源于西方,象征有理想、有信念、有抱负的青年的字眼,在我国完全成了"无知"、"粗鄙"的代名词。爱国是"愤青"永恒的主题,但他们和真正的爱国主义又相去甚远。愤青有一腔爱国的热情,却不懂得需要将爱国之情转化为爱国之行。因此,正确认识"愤青",运用"愤青"积极的一面,引导他们理性爱国就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陆士华 《民主》2005,(4):45-46
2004年10月3日下午,两名警察在天安门广场找到了一个走失的男孩。这孩子被警察领着没走两步,就扯着嗓子哭起来,大喊着“我不跟警察叔叔走”,死活也不肯让人抱。10分钟后,找到孩子父亲后,警察才明白孩子大哭的原因:那孩子的父亲一直用警察吓唬孩子,所以这孩子最怕警察。这让在场的警察心里很不是滋味。许多人都为这孩子家长的糊涂不解,怎么能这样吓唬孩子?要是孩子真的遇到危  相似文献   

13.
西方分析的马克思主义流派中,艾伦·布坎南是一位非常出色的代表。他通过对艾伦·伍德"交易正义""先定和谐""虚假的意识形态"以及"偷换概念"的批判,重新建构了马克思正义问题的逻辑结构,并提出马克思的"正义"是"共产主义的非法权评价视角"。人们通常认为,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制度,是因为这种制度是"不正义"的,人失去了社会生存的"权利"。而共产主义是最符合"正义",最能够满足人类生存"权利"的社会。然而,在布坎南看来,马克思所提出的共产主义,是一种超越法权框架的评价视角,共产主义社会比资本主义社会优越,不是因为它实现了正义和权利。共产主义社会作为阶级消亡、国家消亡的理想生存方式,根本没有"正义的环境",言外之意,根本不需要提出"正义"和"权利"的要求。因此,可以说共产主义是正义和权利不再是问题的社会。这样,自然就变成了"非法权"的社会。  相似文献   

14.
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的重点 第一,完善农村土地法律和政策,保护农民土地权益。土地问题仍然是中国“三农”政策的核心问题。应当采取稳健的步骤来界定、确保、扩大农民的土地权利,使农民享有更大的处分土地的权利,减少现行土地产权关系中内含的不确定性,推动农地的市场化流转,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一是赋予农民长久性的土地承包经营权。  相似文献   

15.
《求知》2020,(7)
正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提供法律保障我国民法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我国民事立法的集大成,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民法典的编纂、审议过程,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其颁布实施必将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提供重要法律保障。第一,顺应更好维护人民权益的要求。民法典主要以民事权利为主线而展开,在系统确认民事主体所广泛享有的各项权利的基础上,明确权利的行使规则,并为权利的实现提供有力保障。我国民法典  相似文献   

16.
中国语文教育问题是一个世纪的难题。到底中国语文教育需要处于何种应然状态?今后中国后文教育应当何去何从?这是事关中国母语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个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我们只要践行与落实“语文教育出路六要素”这个基本方略,坚持科学发展,依靠辩证思维,弘扬优良传统,凸显本土特色,落实双基教学,打造优秀师资,中国语文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就一定大有希望。这是研究成果“六要素”中的前一部分,值得我们了解和实施。  相似文献   

17.
<正>"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这是国人常用的一句俗话。其意是说,耳听的不可靠,眼见的才可信。但常识告诉我们,耳听的未必不可靠,眼见的也未必就可信。众多人亲眼见证着魔术大师的表演,那是真的吗,可信吗?答案不言而喻。这里,我们姑且不去辨别"耳听"和"眼见"的"虚"与"实",只想说说凡事"眼见为实"。凡事"眼见为实",极易疏远真理。例如,世界上凡是有生命的物种,都离不开氧气,如果把空气中的氧气抽光,生命大多  相似文献   

18.
略论我国公务员的检举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务员拥有三种法律身份,即普通公民法律身份、公务员法律身份、公务人法律身份,因此就有三种检举权的可能.一名公务员作为公务员法律身份、公务人法律身份,他不享有检举权,而作为公民法律身份则享有此权利,且这一权利受到三重法律身份义务的限制.  相似文献   

19.
1949年3月中共中央从西柏坡移驻北京,毛泽东喻此为进京"赶考",提出"我们决不做李自成",要求党员干部牢记"两个务必",交上满意答卷。执政60多年、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保持"赶考"情结,坚持"两个务必",居安思危,奋斗拼搏,取得光辉成就。面向未来,我们仍然需要牢记"两个务必",在新的执政考验面前争取"考试合格"。  相似文献   

20.
正照镜子可以照见自己的相貌。如果这人的脸是歪的,天天照镜子,看惯了,就不觉得歪了。丑人照镜子,总看不到自己多么丑,只看到别人所看不到的美。自命潇洒的"帅哥",照不见他本相的浮滑或鄙俗。因为我们镜子里的"镜中人",总是自己心目中的"意中人",并不是自己的真面目。面貌尚且如此,何况人的品性呢!每个人自负为怎样的人,就以为自己是这样的人。每个人都不同程度地自欺欺人,这就是所谓"妥协"。孔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