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杀人碎尸案的一般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杀人碎尸案往往由于案犯碎尸手段多样,抛尸地点复杂,从而增加了此类案件的尸检及侦破难度,本文通过对50例已查破的典型重、特大杀人碎尸案件作一回顾性研究,探求杀人碎尸案件的特点、尸检方法,以供参考。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本文收集1996~2000年发生的已查破的50例杀人碎尸案件资料。1.2方法按杀人碎尸案的案由、受害人及罪犯基本情况以及二者关系、作案地点、碎尸工具、抛尸地点、尸块包装物等项目分别进行统计分析。2结果2.1杀人碎尸案案由50例案中,因夫妻、情侣感情矛盾纠纷20例(40%);表4罪犯职…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杀人碎尸、抛尸的案件呈逐年上升趋势,在某市连续几年发生了数起犯罪分子选择市中心的大型火车客运站为碎尸后抛尸地点的案件,现将5例抛尸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附加伤是指犯罪嫌疑人在实施杀人过程中,出于某种心理的需求,在被害人濒死期或死亡之后,又在被害人身上附加实施的损伤。本文收集已破获的48例有附加伤的杀人案进行分析,以探求附加伤的种类、特点及犯罪嫌疑人的心理痕迹。1案例资料1.1案件性质48例中,仇杀9例、强奸杀人9例、奸情杀人12例、抢劫杀人7人、绑架杀人2例、经济纠纷杀人3例、同性恋杀人2例、杀人灭口2例、变态杀人2例。1.2被害人情况见表1。表1被害人年龄、性别分布年龄(岁)男女合计10~18 1 9 1018~35 14 12 2635~45 3 3 645~5 1 6合计23 25 481.3附加伤种类48例被害人中碎尸11例…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97例杀人后自杀案件特点,为同类案件的法医现场勘验及法医学鉴定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收集上海市公安局物证鉴定中心参与鉴定的97例杀人后自杀案件,共死亡207人,其中加害人98名,被害人109名。对加害人、被害人双方的性别、年龄、关系及案发场所、死亡方式等方面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上海地区杀人后自杀案件涉及的死者多为18~59岁青壮年,相互之间多熟识,起因多为家庭矛盾及感情纠纷;被害人女性为主,加害人男性居多;案发场所多为同一室内环境或相邻室内外;杀人多选择机械性暴力手段,而自杀则多采用自缢和高坠。结论上述关于此类案件的特点有助于法医在鉴定过程中对杀人后自杀案件做出快速、准确地判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某县杀亲案件的现场情况、损伤情况以及人员基本情况进行分析,为杀亲案件的法医学分析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04—2013年23例杀亲案件的资料,从涉案人员基本情况、死者与嫌疑人之间的关系、死亡原因、作案动机、作案地点、作案时间、作案工具及作案后行为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23例杀亲案件中,以夫妻关系为主,主要为激情杀人,作案工具多为就地取材,作案地点多选择在住所,作案时间以夜晚为主。结论杀亲案件的分析应依据现场勘验、尸体检验并结合调查走访情况进行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6.
1 案例简介在一些杀人案件中 ,经常会遇到经过现场勘查和尸检后 ,仍然不能确定被害人身份的情况 ,这时可通过死者的指纹 ,利用指纹自动识别系统查询确定死者身份 ,为案件的侦破提供重要的线索。如 :某市“2 0 0 1 3 2 1”特大杀人碎尸焚尸 ,远程抛尸案件的破获就是比较成功的一例。 3月 2 1日在市邮电大厦门前路边发现二个塑料编织袋 ,里边有烧焦的尸块。由于发案现场位于市中心繁华地带和杀人碎尸焚尸的严重性质 ,此案引起了各界广泛的高度重视和密切关注。经现场勘查确认 ,被害人是被钝器打击颜面部致死 ,后在其腰部脐上处被刀切断分解为…  相似文献   

7.
<正>侦破杀人碎尸案件有多种途径,其中藉法医学勘验现场发现、拓展信息破案则是最重要的途径。杀人碎尸案件有杀人现场、碎尸现场、抛尸现场、移尸过程中形成的移动现场和轨迹性的现场。杀人碎尸案的现场勘验是一项以应用法医学技术为主、融汇多学科技术的庞大工程,最常参与的有痕检技术、理化检验技术、影像学技术、警犬学技术,运用和涉及的知识有医学各科、食品卫生、昆虫学、植物学、水文学、地质  相似文献   

8.
高冬  朱金龙 《法医学杂志》2013,29(1):31-33,36
目的通过总结苏州市已破命案的案例资料,研究命案特征及其共性,分析命案现场的法医学要点。方法收集苏州市公安局2006年1月至2010年3月已破命案资料共483起,对数据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受害人和犯罪嫌疑人多为1人,均以男性、青壮年、外埠人为主。犯罪嫌疑人多为故意杀人,以激情犯罪为主,口角纠纷最为常见。致伤工具以锐器为主,多为随身携带。死亡原因以机械性窒息和机械性损伤最为常见。结论苏州市命案在涉案人员社会学特点、作案动机、致伤工具、损伤分布、死亡原因、死亡方式等方面均反映出一定的共性,为今后命案侦破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9.
2006年7月1日和10月15日,安徽省芜湖市先后发生2起第一现场、被害人、犯罪嫌疑人均不在芜湖的杀人抛尸案件,芜湖市两级公安机关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从包装尸体(尸块)的包装物入手,摸排线索,层层推进,不断缩小侦查范围,结合其他侦查手段的运用,在未查明尸源之前即将犯罪嫌疑人成功抓获,从而迅速破案。这两起案件的侦破,完全突破了侦破杀人抛尸案件必须从摸排尸源——确定死者身份——调查被害人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矛盾(因果关系)——锁定嫌疑人的传统侦查思路,开辟了一条全新的侦查理念。  相似文献   

10.
“远抛近埋”特征是碎尸案件(包括整尸的抛埋案件)中的一个重要特征。 碎尸案的“远抛近埋”特征碎尸案的侦查工作重点是查找尸块、死者身源和杀人碎尸的第一现场。犯罪分子碎尸的目的通常情况有三:一是掩盖受害人的真实身份以割断与受害人的因果联系;二是便于毁尸灭迹,便于移尸抛尸;三是挠乱侦查视线和侦查方向,逃避侦查打击。通常情况下,如果尸块没有掩埋,而是被抛弃的,那么尸块现场与杀人第一现场有相对较远的空间距离;如果尸块是被掩埋的,那么尸块现场与杀人第一现场有相对较近的空间距离。  相似文献   

11.
杀人犯罪人参与刑事司法是指在情节严重的杀人犯罪的刑事案件中被害人尚未死亡的前提之下。对于在案件中杀人犯罪被害人死亡的情况自然主动被排除在情况之外。而对于杀人犯罪案件中杀人犯罪被害人尚未死亡的情况下,犯罪被害人是同犯罪人最了解案件发生的原因、案件经过以及产生的后果等情况。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刑事司法的最终目的不就是为了维护被害人的合法权益和对犯罪人的违法犯罪行为进行惩处。首先,这是犯罪被害人作为刑事诉讼主体和当事人地位的必然要求;其次,犯罪被害人在整个刑事司法过程中的地位符合刑事诉讼法的程序原则的基本原则;同时,这也是恢复性司法模式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2.
无名尸体案件,可分为无名完尸案件、无名碎尸案件和无名白骨案件等三种类型。无名尸体案件具有如下特点:1.多采用异地作案或作案后异地抛尸,其目的是为了切断与被害人之间的联系,借此迷惑侦查,逃避法律追究。2.多为熟人关系。如果查出死者身份,作案人就很容易暴露出来。因此,作案人会想尽办法切断与被害人之间的联系。3.尸体身上没有证明其身份的证件或物品。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或者是由于被害人未随身携带任何证件,也没有其他物品能够表明其身份;  相似文献   

13.
由于犯罪分子在杀人后,对尸体进行肢解破坏,并把尸块分别抛弃,因此,碎尸案的杀人现场、碎尸现场比较隐蔽,抛尸现场多且复杂,被害者身份不易查清,这些给案件的侦破工作带来了较大困难,但同时也使犯罪分子暴露了更多的犯罪信息。碎尸案除具有一般凶杀案的共性外,还有其本身独有的特点。碎尸案的杀人原因由于受"杀人偿命"的刑律长期警诫,案犯一般不会铤而走险,贸然杀人,所以凶杀案必定有着重大的内在原因——即使这种原因在其他人(局外人)看来并不以为然,甚至在误杀或伤害致死的案件中也是如此。一、案犯与被害人在生活中有着密切关系□家庭成员间的关系恶劣,矛盾渐深(1)夫妻双方关系恶化(或一方有外遇),一方强烈要求离婚,另一方却因各种考虑而不愿意,于是主动要求离异的一方把  相似文献   

14.
2016年1月9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和巩留县公安局联合专案组经过缜密侦查,仅用3天时间,快速破获了伊犁洲巩留县“1·07”杀人碎尸、抛尸案,成功抓获了犯罪嫌疑人杨凡、常伟,有力地震慑了犯罪,维护了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杀人碎尸、抛尸的案件呈逐年上升趋势,在某市连续几年发生了数起犯罪分子选择市中心的大型火车客运站为碎尸后抛尸地点的案件,现将5例抛尸案报道如下:1案例资料案例11995年7月9日21时30分,武昌火车站清洁工在站前广场发现一黑色旅行袋无人认领,打开检查发现袋内装有一无头女性尸块,遂报警。案例21995年9月17日30分,汉口火车站民警在候车大厅发现一黑色旅行布包无人认领,检查发现包内装一无头女性尸块。案例31999年4月13日,在汉口火车站寄存室发现一电视机箱内装一女性的头、上肢及躯干;在…  相似文献   

16.
2006年7月1日和10月15日,安徽省芜湖市先后发生2起第一现场、被害人、犯罪嫌疑人均不在芜湖的杀人抛尸案件,芜湖市两级公安机关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从包装尸体(尸块)的包装物入手,摸排线索,层层推进,不断缩小侦查范围,结合其他侦查手段的运用,在未查明尸源之前即将犯罪嫌疑人成功抓获,从而迅速破案。这两起案件的侦破,完全突  相似文献   

17.
<正> 杀人碎尸是作案人用某种手段将人杀死后,为了掩盖罪行毁灭罪证、便于转移,而将被害人尸体分解成若干碎块,进行隐藏、抛弃,甚至使遗体面目皆非,难以辨认。因此,正确解决这类碎尸案件中的有关法医学问题,在案件侦破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司法实践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负案在逃增加了侦查工作难度,特别是在被害人死亡案件中的证据问题更为突出。据统计,2011年某市公安机关在清理积案工作中共抓获逃犯1373人,其中,被害人死亡案件逃犯97件105人。在被害人死亡案件中,最早的发生于1986年,其中,涉嫌故意杀人犯罪案件75人,故意伤害(致死)犯罪案件28人,抢劫致人死亡案件1案1人,绑架致人死亡1案1人。截至2012年4月,有74人移送审查起诉,经审查,符合"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案件13人;证据存在瑕疵,但符合"两个基本"  相似文献   

19.
5例女性杀人碎尸案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赖跃 《刑事技术》2001,(4):59-60
近年来,杀人碎尸案的显著增多是新时期凶杀案的一个新特点。由于杀人碎尸手段的复杂化,罪犯反侦查意识增强,碎尸尸块检验和查找尸源的困难,致使分析作案手段、刻画犯罪条件等较难把握,案件也难以破获。通常情况下,碎尸案的凶手都是凶残成性、胆大妄为、体格强健的青壮年男性,而很少会想到柔弱女子也会杀人碎尸。本市自1996年以来,先后发生5起女性杀人碎尸案,且均已破案。有关女性杀人碎尸案的研究文献尚未查见国内外报道。作者对直接参与的5例女性杀人碎尸案的特点进行分析,供同行参考。1资料分析1.1被害人性别、年龄与…  相似文献   

20.
韩冰 《刑事技术》2009,(5):76-77
1 案例资料 1.1 基本情况 被害人情况:男6例;女14例。死亡方式:扼勒颈16例;钝器打击4例;锐器刺击2例。案件性质:抢劫杀人11例;报复1例;情杀3例;变态杀人1例;强奸杀人2例;经济纠纷2例;琐事杀人1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