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要想成为现代金融企业必须进行产权制度改革。本文分析了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存在的缺陷,提出了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与具体措施,即通过股份制改造,建立国家控股的股份制商业银行。  相似文献   

2.
国有商业银行以股份制为其组织形式,是按国际惯例办银行的必然要求,是银行经营管理现代化的基础。笔者认为,建立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应按照“产权多元化,管理多极化,经营多样化,资产一体化”的思路来构造。所谓产权多元化,就是国有商业银行在维护国有资产权益的基础上进行股份制改造。具体办法为,将银行资本金划分为国家股、法人股、个人股、外资股。其中,对现有银行资产进行评估后作为国家股由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管理;法人股  相似文献   

3.
对关于推进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工作提几点建议:1.国际大金融集团参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革,好处是有利于商业银行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推进技术  相似文献   

4.
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控制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只有树立先进的信贷风险控制理念,健全信贷风险控制的组织机构、绩效评价体系和信贷风险控制流程,加快建设信贷信息系统、风险预警系统、完善信贷风险缓解技术和不良资产化解机制,信贷风险控制才能适应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后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5.
小启     
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目标是通过财务重组、公司法人治理改革、资本市场上市这样几个阶段,建成现代化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改革的原则是“一行一策”。  相似文献   

6.
目前,理论界、管理层和实际工作部门都已深深地认识,长期回避产权问题,单纯进行组织机构改进和经营机制改善是无法真正解决问题的,迟迟未决的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产权改革,已经成为了制约国有商业银行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因此,管理层已将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产权改革列上议事日程,四大国有银行也都在紧锣密鼓筹划上市,但并不是“一股就灵”,国内外股份制企业的经验告诉我们,在既定产权制度基础上要提高委托代理效率,关键在于公司治理结构的优化与激励机制的完善。因此,建立合理、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是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当前和今后(股份制改…  相似文献   

7.
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的条件和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纵观我国二十年的金融改革历程,不难看出,作为我国金融机构主体的国有商业银行的制度改革还停留在较浅的层面上,传统的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及其框架并未打破,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产权性质为单一的“全民所有”,银行本身不具有独立的法人财产权,不能形成有效的内部治理结构,必然带来政企不分、责任不明、效率不高,从而导致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机制失衡、机构臃肿、资产不良、风险集中、亏损较重,经营状况日益恶化,不仅自身在激烈的金融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也给国家带来了系统性风险的隐患。因此,我们必须从制度创新的高度来推进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应尽快着手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造,以从产权结构和制度安排上保证其现代商业性金融机构的基本性质。  相似文献   

8.
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必须解决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程璐 《理论月刊》2006,(9):72-74
按照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到2006年底我国金融业将全面对外开放。在紧促的过渡期内,随着限制性措施的最终取消及外资银行对中国市场适应性的增强,竞争形势将越来越激烈,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在我国金融体系中的绝对优势将受到冲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对国有商业银行实施股份制改造是促其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9.
黄彬 《前沿》2006,(7):63-65
随着全球金融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商业银行面临的经营风险日益复杂,而随着我国全面履行入世承诺日期的临近,我国银行业将进一步融入国际金融体系,在获得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将面临着日益严峻的经营风险的挑战。因此,如何应对全新的竞争形势,构建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提高对金融风险管理与控制的水平,是中国银行业尤其是进行股份制改造中的国有商业银行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0.
经过多年的股份制改造,国有专业银行的商业化之路成就不少,但仍存在不少问题。问题的根源在于产权约束的缺失和约束激励机制的失效。进一步深化改革的思路是在产权改革的前提下,完善股份制商业银行法人治理结构,并通过机制创新,彻底转变商业银行的经营机制,从而建立起规范的现代商业银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