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有“苗族古代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之称的《苗族古歌》综合反映了苗族古代社会的情况。传统林业思想是其科技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以古歌原文为依据 ,论述了它所反映的制种、整地、播种、移栽、砍伐、使用等的全过程。展现了苗族为丰富祖国林业文化所做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苗族古歌作为记录苗族古代社会的"百科全书",它反映了早期苗族人民精神和物质生活状况,也体现了苗族人民对于宇宙乃至世界万物的认识与理解。以贵州苗族古歌中的《开天辟地》歌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创世过程分为天地与日月两大系统,认为创世神话主要反映了早期苗族的自然崇拜与祖先崇拜信仰。  相似文献   

3.
苗族古歌的传承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苗族古歌的传承研究,是研究苗族古歌的基础,即将过去孤立的、平面的表层的纯作品研究,扩展到更为广阔的领域去研究,把苗族古歌视为苗族的一个文化系统,一个有机体,将其创作者,传承者、受传者、传承渠道置于一个立体的三维空间中去进行宏观的综合考察,从而揭示出苗族人民的心理特征、生活习俗、审美意识以及苗族古歌在苗族人民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和在苗族文化史上的地位。但长期以来,这个问题并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关注。  相似文献   

4.
一、从苗语词汇看苗族的历史文化痕迹 (一) 苗族先民经过了一段漫长的原始社会时期,包括原始游群、母系氏族社会、父系氏族公社到部落联盟的发展阶段。这段历史,由于年代久远,加之苗族历史没有文字记载,现在我们只能根据苗族民间流传的古歌、传说、语言以及汉史中有关的追述来进行探索。有人说,一部语言史就是一部民族史,这就肯定了语言在历史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因此,通过语言材料来证实的史实应该说是可靠的。从语言看,有些词语能反映苗族原始社会历史文化的痕迹。  相似文献   

5.
苗族古歌《枫木歌》的人类起源观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州《苗族古歌》不仅有很高的史学与文学价值,而且还有很高的哲学价值。它把史学、文学、哲学及社会思想融为一体,在我国各民族人民共同的文化宝库中不失为一块光彩夺目的瑰宝。只是由于历史的原因,过去人们仅从文学的角度进行了整理发掘。今天,当我们从社会思想的角度对它进行发掘时,终于发现了它那熠熠发光的宝石核心。这里,我愿以滴水之微,对流传在贵州清水江雷公山地区《苗族古歌·枫木歌》(以下简称《歌》)在人类起源问题上所表现的朴素、原始见解,作些不成熟的探索,恳望能得到识者的指教。  相似文献   

6.
苗族古歌亦称苗族史诗,是苗族重要的口传神话作品。主要流行于苗语中部方言北部土语区。以前的学者多从民俗学和民间文学的角度去研究苗族古歌,而忽视了其语言的本体性地位。本文笔者用历史比较语言学方法对古歌神灵名称的语言本体意义进行考释,以阐述其文化意义,同时根据诸神的活动内容来佐证其语言本体意义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7.
苗族的日月神话中传说在黔东南的苗族古歌中保有最为丰富和完整,其中的“造 日月”、“谢日月”、“叫日月’”等神话传说、反映了苗族先民对远古时期陨石坠落地球现象的记载, 是少数民族远古传说中不可多得的星作学资料。  相似文献   

8.
苗族分布很广,有三大支系。从语言上讲,有三大方言区,即湘西方言区,黔东方言区和滇川黔方言区。各支系都有自己丰富的反映民族历史的古歌。属黔东方言的黔东南地区,是苗族最大的聚居区,保存许多古风古俗,流传着极其丰富的古歌。这里,只谈谈黔东南苗族古歌的几个问题。一、苗族古歌和苗族史诗的概念范围已公开出版的苗族古歌,有田兵选编的《苗族古歌》(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和马  相似文献   

9.
苗族民间文学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古歌与民间长诗.古歌中,流传于贵州省施秉县的"刻道"为急待保护的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刻道>是一部具有浓郁民族气息的苗族婚姻叙事长诗,更是一部规模宏大、历史悠久的苗族古籍.保护和研究刻道,时于系统地了解苗族进入氏族社会后婚姻制度的产生、发展,演变的过程,发掘苗族丰富的民族传统文化内涵,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及价值.  相似文献   

10.
苗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具有顽强的斗争性格和光辉的文化传统,其中,关于哲学和社会思想资料比较丰富,值得深入研究。 关于苗族的哲学思想和社会思想资料,主要存在于“史诗”、“古歌”、“古老话”和“理歌”、“理词”当中。现在要研究苗族古代的哲学和社会思想,现成的参考书主要有两本,  相似文献   

11.
不论是在古代还是当今,苗族与芭茅草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它在苗族的歌谣、习俗、祭祀、宗教以及生产等方面都有反映。探讨这个问题,对于了解苗族的族源、历史、习俗、宗教等方面有一定意义。笔者学疏才浅,只能作一点不成熟的探讨请专家指正。 一、芭茅草与苗族歌谣有密切的关系 在苗族古歌中,有许多地方记叙到芭茅草,“猴子家开亲,接亲岩脚下,野果来当饭,石头来当蛋,硕鼠来当猪,青枫帽做碗,芭茅叶做刀,砍硕鼠冬冬。”(《民族研究参考资料》第23集《开亲歌》第87页至第88页)。这首古歌记叙了苗族的初民在原始时代,过着  相似文献   

12.
试论《苗族古歌》的美学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州民间文学组整理,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苗族古歌》,是我国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一个新收获。引起了我国民族民间文学工作者的注意。在1983年全国民族民间文学出版评奖会上,荣获一等奖,这是一件令人振奋的喜事。 《苗族古歌》是苗族人民的壮丽史诗,它记录了苗族关于人类祖先的传说;保留了人类征服自然的理想;表现了苗族人民勤劳、勇敢和智慧的民族性格;也表现了苗族、汉族和各族人民在悠久的历史洪流中血肉相连的思想感情。内容极其丰富,对人类学、历史学、民族学、社会学、民俗学、哲学、美学以及语言学的研究,都很有价值。这里我们发表几篇对《古歌》研究的文章,以飨读者,目的希望能引起更多的作者、读者关注,写出更多更有分量的研究文章,深入一步探讨有关问题。这对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促进各民族之间以及中外文化交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加强民族团结,将是大有裨益的。同时我们也寄希望于广大民族民间文学工作者,继续把苗族和其他兄弟民族的古老而优秀的作品发掘整理出来,加强研究,让更多的民族民间文学奇花,开放出鲜艳瑰丽的色彩。  相似文献   

13.
苗族是一个勤劳智慧的民族。苗族人民在创造物质财富的过程中,也创造了辉煌灿烂的精神财富。在苗族民间故事里生动地体现了真实的思想感情和高尚的精神面貌。它不仅是苗族民间文学的明珠,而且也是挖掘苗族人民伦理道德思想的珍贵资料。  相似文献   

14.
浅析黔东南苗族体育文化的发展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苗族体育是苗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中的瑰宝。苗族传统体育萌生衍传于苗族同胞的生产、生活和社会实践,并在形成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满足苗族人民的社会需求,不断地显示出它特有的社会文化价值,成为苗族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文化娱乐方式。认真调查研究苗族体育文化的变化发展过程,对于促进民族体育事业的发展,弘扬民族文化,提高民族素质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关于苗族来源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主要居住在我国西南地区的苗族,和其他兄弟民族一样,有着自己悠久的历史。作为我国主体民族的汉族,在它的形成发展过程中,曾吸收融合了苗族在古代的先民,而苗族在其自身的形成发展过程中,也有汉族和其他民族古代先民的参加。因此,对苗族来源的探讨和研究,不仅是苗族社会历史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也有助  相似文献   

16.
王馨 《人民论坛》2015,(5):181-183
哈尼族古歌是记载哈尼族民族集体记忆的载体,成为我们了解哈尼族历史传承、文明发展的切入点。作为哈尼族文化体系的构成要素,古歌不仅是是哈尼族在历史迁徙中创造的文化结晶,也渗透着哈尼族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的理解。在欣赏哈尼族古歌时,要通过古歌去探寻哈尼族先民的情感世界。  相似文献   

17.
苗族的古代文学艺术,类型多样,异彩缤纷,其中的理词便是独具特色的样式作品。理词的内容丰富多彩,不仅包容大量的古理古规和古代民俗,而且还形象地体现了苗族古代先民的道德观念等。苗族的历史发展进程,在理词中留下了折光的投影。探讨理词,是苗族古代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既有其历史、民俗、美学等多方面的研究价值,又有着不可低估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赵庆鸣  古登鹏 《前沿》2010,(18):181-184
21世纪,文化多样性发展已成为一个国家、民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元素。少数民族民间文学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少数民族生存、认同、发展的重要标识。建立完善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传统知识法律制度,通过法律手段调整涉及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等传统知识的社会关系,探讨其法律保护的理论基础、制度建构及保护模式选择等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及传统知识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撷取苗族古歌这一特殊传统知识,剖析了苗族古歌的保护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对运用法律保护民族民间文学的紧迫性及可行性进行了论述,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传统知识法律保护的思路,以呼吁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传统知识的特别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19.
苗家芦笙曲     
芦笙是苗族人民喜闻乐见的传统乐器之一。芦笙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每当逢年过节或红白喜事,苗族群众都要吹奏自己的芦笙表示庆贺或对病逝的人表示哀悼。千百年来这已形成了苗族民间的一种习俗。可以说,芦笙是苗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据《苗族简史》载:“苗族最早的乐器是芦笙,芦笙曲调是苗族最早的音乐之一。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的文物中有笙,经专家鉴定是公元前的成品,其形式、构造与现在苗族的芦笙相同。”贵州都匀地区苗族民间传说,五千年前发生战争,苗族先民被迫由黄河流域避到长江中下游一带,后又由湖南进入贵州,部分先民就定居…  相似文献   

20.
再论苗族妇女服装的类型、演变和时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苗族历史上的迁徒、苗族古歌、民间传说和苗族妇女服装款式和类型的关系,对照中原服饰等几具方面,推断苗族妇女服装类型形成时间的上限在宋代。并对《试论苗族妇女服装的类型、演变和时代》一文中划分的苗族妇女服装类型,作了一些补充和更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