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本书系中国军方理性"鹰派"将军的罗援首部专著,内容涵盖国家安全、国际和平、两岸互信、军队建设等六个方面,涉及各项国际国内时事热点,对南海问题、钓鱼岛之争、设立防空识别区等均有掷地有声的真知灼见。罗援呼吁:"军人都应该是‘鹰派’,这是我们的职责和使命所在。但前面要加一个定语,就是‘理性’。要有鹰的眼睛,鹰的爪子,但又有鸽子的头脑和心脏。有备才能无患,敢战方能言和。"这也是他提出的和平与战争问题的辩证法。作者始终以客观冷静的态度  相似文献   

2.
李国强 《时事报告》2013,(1):105-107
随着中日钓鱼岛争端趋于常态化,一些尘封往事引起公众的关注,许多人想弄清楚:日本通过哪些手段"窃取"了钓鱼岛和琉球?大量历史文献和历史事实证明,对于钓鱼岛,无论是发现、命名,还是有效管辖,中国都比日本早至少500年,最晚从14、15世纪开始钓鱼岛就成为中国固有领土。然而,日本政府声称钓鱼岛是"无主地",日本对钓鱼岛的"先占"构成了钓鱼岛属于日本"固有领土"的基础。1972年日本外务省发布的"关于尖阁列岛基本见解"中,声称钓鱼岛是琉球的组成部分。那么,历史的真实情况又是怎样的呢?日本的历史文献中,没有钓鱼岛属于日本领土的原始记载或证明。而日本与钓  相似文献   

3.
中国对钓鱼岛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日本主张钓鱼岛主权毫无依据。1971年美日狼狈为奸,对钓鱼岛私相授受是非法无效的。2012年9月10日,日本政府宣布"购买"钓鱼岛,实施所谓"国有化",更是掩耳盗铃、自欺欺人,遭到了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华儿女的极大愤恨和强烈反对。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位于中国台湾岛的东北部,是台湾的附属岛屿,钓鱼岛问题与台湾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4.
《天津政协公报》2012,(11):46-46
<正>利用甲午战争非法窃取1879年日本吞并琉球后,把扩张的触角伸向中国的钓鱼岛。1884年日本人古贺辰四郎声称首次登上钓鱼岛,发现该岛为"无人岛"。1885年9月至11月,日本政府曾三次派人秘密上岛调查,认为这些"无人岛"已为清国册封使船所悉,且  相似文献   

5.
齐林 《小康》2012,(12):83
正近半数受访者关注钓鱼岛争端截至2012年11月初,在本年度发生的与中国有关的大事情中,钓鱼岛争端持续发酵的问题最让中国公众感到忧虑,但中国人应该怎样表达类似这样的忧虑、不满甚至愤怒情绪呢?2012年,中日钓鱼岛之争由于日本政府放言准备将钓鱼岛收归"国有"而日趋激烈,临近"9·18"之际,中国北京、西安、上海、南京、深圳等多地爆发大规模反日示威游行。一些城市的示威游行甚至出现了失控局面。面对钓鱼岛争端持续发酵的问题,为什么中国公众会如此不满,甚至愤怒?"2012中国综合小康指数"调查显  相似文献   

6.
中日钓鱼岛争端的升级与美国"重返亚洲"战略有着必然的联系:一方面,美国启动"重返亚洲"战略,有其多方面的战略指向,其中一个最主要的战略指向是凭借介入中日钓鱼岛争端,力图遏制中国崛起、驾驭日本,并以此控制亚洲事务主导权;另一方面,钓鱼岛撞船、购岛、申遗等一系列事件,均表明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已经拒绝与中国进行外交谈判,转而企图通过加强美日军事合作、增强海上保安厅力量和自卫队海空机动作战能力,以武力和强权达到侵占钓鱼岛的目的。对此,中国应强化对钓鱼岛的主权,逐步通过共同开发、提交东海外大陆架划界案、规范渔业开发等步骤,实现对钓鱼岛的渐进式实际控制。  相似文献   

7.
<正>2013年11月23日,为有效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切实维护空中秩序,中国政府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对外公布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台湾岛内因为蓝绿光谱不同,反应不尽相同,大部分舆论认为,大陆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意在剑指日本,对台湾影响有限,但也有政治势力和政治人物借题发挥,攻击、诬蔑大陆此举会加重两岸紧张氛围。马英九当局反应温和克制大陆宣布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后,马英九当局基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整体考量,并未以高姿态向大陆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日本政府在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以下简称钓鱼岛)问题上不断挑起事端,特别是今年以来,姑息纵容右翼势力掀起"购岛"风波,甚至自己出面"购岛"。中国政府严正声明,日本政府的所谓"购岛"完全是非法的、无效的,丝毫改变不了日本侵占中国领土的历史事实,丝毫改变不了中国对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领土主权。钓鱼岛自古以来是中国的领土,中国对钓鱼岛拥有无可争议的领土主权,这一点有充分的历史事实和法律依据。然  相似文献   

9.
刘江永 《两岸关系》2014,(11):59-61
<正>1592年、1597年丰臣秀吉两次发兵入侵朝鲜半岛失败后,1609年日本的萨摩藩(今鹿儿岛县)藩主又转而首次侵犯琉球国(今冲绳县)。1868年明治维新后的日本统治者,更是醉心于效仿欧美列强,再度开始从朝鲜和琉球两个方向扩张,伺机一举打败中国,成为"东亚盟主"。日本窃取钓鱼岛是其吞并琉球后武力扩张的延续。钓鱼岛从来不是古代琉球国的岛屿,而琉球国也不是日本的固有领土,因而日方所谓钓鱼岛是日本固有领土之说毫无根据。日本明治政府利用甲午战争之机,在《马关条约》谈判前窃取钓鱼岛,其后又利用《马关条约》殖民统  相似文献   

10.
徐敦信 《两岸关系》2012,(10):12-13
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和1978年中日和平友好条约谈判过程中,两国老一辈领导人着眼大局,达成了"钓鱼岛问题放一放,留待以后解决"的共识。中日关系正常化的大门由此开启,中日关系才有了40年的巨大发展,东亚地区才有了40年的稳定与安宁。中国对钓鱼岛的主权有史为凭、有法为据。  相似文献   

11.
姜红 《小康》2012,(8):97
日本民主党上台至今,内政上一直乏善可陈,近日更因"提高消费税"的问题导致党内分裂,这时就拿钓鱼岛问题做挡箭牌,这种弃国家和民众根本利益不顾的错误举动,只会加剧内外交困7月15日,曾公开发表反对"购买"钓鱼岛言论的日本驻华大使丹羽宇一郎被紧急应召回国。而此次"临时召回"之举正值日本对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频频采取非法和无效的单方面举措(如4月16日,石原慎太郎宣称东京政府决定从私人手中购买钓鱼岛;7月6日,野田政府称计划年内实现钓鱼岛"国有化")及我国渔船巡航钓鱼岛海域之际,故被各方媒体解读为日本政府是在向中国表示"抗议"、并借机对国内民  相似文献   

12.
<正>中国需要明确告诉外部世界:"第一岛链"不能是封锁中国的岛链,而应是中国保卫东部国土安全的第一防线2013年底,中国"东海防空识别区"正式生效,并已引发一波媒体热议。以笔者之见,中国此时设置防空识别区已成为考察当前东亚地区国际关系与大国博弈的窗口,这无疑是影响2014年东亚地缘政治博弈的一件大事。从地缘安全环境来看,中国是世界上地缘安全环境最为恶劣的大国,尤其是中国东向的海洋地缘安全结构,异常复杂和恶劣。中国东面临海,拥有漫长的海岸线,是一个海洋大国,然而却是一个"有海无洋"的海权小国,因为在通向大洋的战略通道上阻隔着许多政治制度与意识形态不同的国  相似文献   

13.
庚欣 《协商论坛》2012,(10):48-49
毛周邓当年为何在形势有利的情况下要搁置"钓鱼岛"?邓小平曾明确回应:钓鱼岛这样的问题"放一下不要紧"。中国人提及钓鱼岛,一般都会想到另一个词汇——"搁置"。现在中日各界言必称"钓鱼岛",但很少有人谈及毛周邓这些中日两国民众都尊敬的世界级伟人,当年为何要搁置"钓鱼岛"?敢于同美苏亮剑的中国,  相似文献   

14.
正中国设立防空识别区的举动,得到了国际社会大多数国家的理解和支持。截至2013年12月20日,共有20个国家的55个民用航班向中国申报了飞经中国东海防空识别区的航班计划。2013年11月23日,中国国防部宣布在东海设立防空识别区,要求过往的民用飞机向中国通报飞行计划,并要求穿越该识别区的军用飞机对中方予以通报。这本来是中国政府和军队加强国家空域安全的正当举动,既符合国际惯例,也是保证东海空域  相似文献   

15.
刘江永 《传承》2012,(19):84-85
无论从历史还是从法理上看,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都是中国的固有领土。日方任何单方面行动都丝毫动摇不了钓鱼岛属于中国的事实。最近,中日关系因钓鱼岛主权争议而严重恶化,直接原因是9月10日日本政府宣布"购买"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南小岛、北小岛,实施所谓"国有化"。日本政府这一行径完全是非法的、无效的、徒  相似文献   

16.
林亚将 《前沿》2014,(21):106-107
中国国防部于2013年11月23日对外发布声明宣布划设中国东海防空识别区,此举一出,在国际上引起剧烈反响,以美国和日本为首的国家强烈抗议中国这一行为。然而,美国和日本分别在1950年和1969年就都已经划设了各自的防空识别区。以此为背景,笔者就中国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的必要性和法理依据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中国对钓鱼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海峡两岸都有责任加以维护。两岸在钓鱼岛问题上的合作有两层涵义:一是共同维护中国主权;二是钓鱼岛附近海域资源的合作开发。两岸同胞是一家人,钓鱼岛是两岸民众的共同财产,这是两岸在钓鱼岛问题上合作的根本动力所在。从两岸融合和民族感情的角度来讲,两岸携手合作维护钓鱼岛主权,也是一次加深两岸民众感情、消融两岸隔阂的良好契机。从经济利益上看,两岸携手合作,共同维护钓鱼岛主权,十分有利于两岸经济合作,有利于整体中华民族经济的繁荣发展。两岸在钓鱼岛问题上合作的路径可以是适时成立两岸钓鱼岛事务协调小组,双方成立两岸钓鱼岛共同开发委员会,共同开发利用钓鱼岛及其附近海域的资源等。  相似文献   

18.
尔东文 《两岸关系》2010,(10):13-15
<正>9月7日,我"闽晋渔5179号"渔船在钓鱼岛海域遭日本海上保安厅巡逻舰粗暴碰撞、蛮横登船搜查,船长詹其雄被非法拘留。对此,岛内"保钓"人士积极组织力量开展"保钓"行动,马当局和岛内主流舆论均表示要捍卫钓鱼岛主权。台积极展开"保钓"行动当岛内民众听闻日本军舰扣押大  相似文献   

19.
郑剑 《两岸关系》2012,(10):14-15
日本"购岛"闹剧以来,两岸联手保卫包括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在内的中华民族海洋领土主权权益,成为两岸同胞和海外华侨华人的一致呼声。两岸同胞呼吁两岸联手保卫钓鱼岛,彰显了民族大义,表达了两岸中国人维护领土主权和民族尊严的坚强意志,体现了不屈不挠、共御外侮的民族品格。彰显中华民族大义。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两岸同胞都是炎黄子孙,维护领土主权和民族尊严,是两岸共同的责任。"六合同风,九州共贯"是中国社会政治的理想境界,两岸守土有责,有义务合作。正如星云法师所言:钓鱼岛是中国人的,两岸应团结面对钓鱼岛事件。  相似文献   

20.
为何在钓鱼岛争端重新升级及中日为此对抗加剧之时,重启台日渔业谈判,且在短短数月之内迅速达成共识并签署协议?显然是日本拉拢台湾、拆解两岸联合保钓的重要棋局。就在中日关系因钓鱼岛主权之争陷入僵局及中国大陆极力维护钓鱼岛这一中华民族利益的关键时刻,也号称拥有钓鱼岛主权的台当局却与日本眉来眼去,打得火热,17年谈判无果的台日渔业协议随即于4月10日在台北完成签署。台湾当局将这一协议的签署视为台日关系的新发展、对外关系的重大成果,但实际上这是一个"因小失大"、"名赢实输"的协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