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坚定而崇高的理想信念一直是邓小平和中国共产党人强大的精神支柱。邓小平是一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他自觉地把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运用于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形成了一套完备的理想信念观。邓小平理想信念观科学地回答了理想信念是什么,为什么要坚定理想信念,怎样坚守理想信念等要义,是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观中国化的理论成果。重温邓小平理想信念观有助于坚定共产主义的崇高信仰,自觉投身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相似文献   

2.
中共二大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消除内乱,统一中国,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毛泽东提出建设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中国,实现工业化、现代化,分“两步走”。邓小平提出“三步走”,21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江泽民提出“小三步”,21世纪头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工业化。胡锦涛提出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同步”,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习近平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国梦的正确道路。实现中国梦,要坚定理想信念,坚定发展是硬道理,坚定实干才能兴邦。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产党所选择的正确的道路、科学的理论及建立起的具体的制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了扎实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也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了现实土壤。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与“中国梦”的实现不可分割。道路自信是中国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不同于别国的坚定选择,奠定了“中国梦”的基础;理论自信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学说同中国具体实际不断结合的先进产物,指引了“中国梦”的方向;制度自信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理论体系相一致的微观部署,保障了“中国梦”的前行。  相似文献   

4.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国梦的正确道路。本文通过对中国共产党自建党至今每一阶段历史目标和任务的回顾,阐述了党对中国梦曲折发展的认识过程,说明了中国梦承载着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向往,启示我们要实现中国梦,就要坚定理想信念,坚定发展是硬道理,坚定实干才能兴邦。  相似文献   

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是人的精神层面上的状态,其中“理论自信”是其核心.理论自信建立在科学认知的基础上,它对人的精神起支配作用,只有从理论上建立起来的信念才是坚定的.理论自信在于理论本身的过硬程度,同时也在于人们的把握程度和应用程度.在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它是端正干部思想、坚定理想信念、协调利益矛盾和团结引导广大群众共同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抓手.  相似文献   

6.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指出:必须“努力把全体党员锻炼成坚定的共产党人”。要成为坚定的共产党人,首要的是教育党员牢固地树立起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江泽民同志强调指出:“对于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来说,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奋斗,为将来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这是我们最崇高的人生追求。没有这样的理想、信念,就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为当代共产党人坚定理想信念提供了科学的思想武器、价值观体系,指明了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和塑造人格的基本规范。 一、“三个代表”是新时期共产党人坚定共  相似文献   

7.
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政治灵魂,道德品行是一个人为人处事的根本。领导干部要坚定理想信念和提升道德品行,就必须对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行有正确的认识;必须意识到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品行尤为必要重要,具有积极深远的意义;必须清醒明白坚定理想信念和提升道德品行是当好干部的首要标准,是改变干部不良现状的迫切需要,是干部助力实现中国梦的客观要求;必须坚持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坚定"三个自信"、坚守"三严三实"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8.
贾振余 《工会论坛》2001,7(4):15-16
在“高举伟大旗帜 ,听从党的指挥”上当模范。党员领导干部要成为“三个代表”的模范实践者 ,必须成为马列主义的坚定捍卫者 ,成为黄河精神的忠实实践者 ,自觉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目标 ,作为终生不变的信仰和追求。具体讲 ,就是要带头坚定对科学理论的信仰 ,坚定对共产主义的信念 ,坚定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 ,坚定对党的领导的信赖。只有在这“四个坚定”上走在职工群众的前列 ,才能更好地用革命的理想信念凝聚干部职工 ,把先进的政治精神贯彻于治黄队伍 ,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牢牢把握治…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始终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主张要以开放的、发展的态度科学地对待理想信念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在继承和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邓小平理论,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价值体系的建构奠定了新的理性基础.他善于把理想信念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有机统一起来,在理想信念与实际的结合中透视理想的属性特征.  相似文献   

10.
“每个大学生心中,都有一个支教的理想。小亭学姐的故事。坚定了我的梦想:大学生要走向世界,也要带山里的孩子认识世界。”近日,武汉大学小亭爱心支教队队员史俊霞,和记者分享了她的梦想和追梦之旅。为了让大学生可知、可感、可触“中国梦”,武汉大学联系实际、创新形式,将“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不断引向深入,让广大师生将“中国梦”与“武大梦”、“学子梦”结合起来,并在第一时间内化为师生的思想和行动。  相似文献   

11.
从事党的历史、党的传统研究的机构,要从“老一辈革命家的生平业绩”、“老一辈革命家的思想理论”、“老一辈革命家的精神品德”三个方面加强对领导干部“增强党性、坚定理想信念”的研究和宣传。实践证明,重温中国革命的艰难历程、学习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光辉业绩、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是增强党性修养、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中国梦”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当代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文中从大学生、班集体、学校和社会三个维度提出了“中国梦”下的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措施。通过这些实际举措,就“中国梦”下的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体系构建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13.
理想信念教育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灵魂和核心内容,因此我们要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红色革命精神教育和高校创新等方法,为当代大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提供有力保证。  相似文献   

14.
理想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想刍议张式谷理想信念与精神文明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核心与灵魂,只有在崇高理想之光的普照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才能开出绚烂多姿的花朵,因此,江泽民同志在纪念建党75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党的干部都要具备的五条基本素质,第一条就是“...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非常重视理想信念的建构和维系,在其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中,有多处直接涉及到理想信念的思想、观点,多次告诫我们越是改革开放,就越要重视理想信念问题。他坚定地以马克思主义作为建构理想、信念的理论基础;以社会主义实践作为强化理想信念的现实条件;阐述了理想信念在产生凝聚力、形成精神支柱中的巨大影响力,强调必须始终注重对全国人民的理想信念教育。  相似文献   

16.
在经济社会深刻变革、青年群体持续变化的今天,共青团干部的能力素质与党的期望、时代的要求和青年的需要尚有不小的差距,存在着“本领恐慌”。共青团干部惟有坚定理想信念、奋发刻苦学习、求真务实工作、坚持严格自律、矢志开拓创新,才能更好地肩负起团结带领广大青年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光荣使命。推动共青团事业不断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7.
当代大学生是我国社会的重要群体,是实现“中国梦”不可或缺的可靠力量和重要力量.大学生作为十分宝贵的人力资源,能不能坚定民族信念,关系着国家的命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中国梦”,应把培养大学生崇高的理想信念和历史使命感作为出发点,加强情感教育和感恩教育,把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作为开展“中国梦”教育活动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18.
一、思想政治教育要与学生素质教育相结合 江泽民同志曾明确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在各级各类学校都要摆在重要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和削弱,要说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坚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学生头脑,明确历史使命,坚定理想信念。通过理论教育不仅要教给学生一门课、一整套内容,更重要的是给予他们一种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唱响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主旋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活理想、职业理想、道德理想,…  相似文献   

19.
坚定理想信念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内容,是党的思想建设的首要任务。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主义理想、中国共产党人对理想信念的长期践行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对党内出现的"共产主义渺茫论"的批驳分别构成了习近平关于坚定理想信念重要论述的理论基础、实践基础、时代需求。习近平关于坚定理想信念重要论述内涵丰富,主要表现为使命论、根本论、科学论、方法论、价值论、动力论、标准论等。这些理论内涵构成了以导向性、主体性、辩证性和实践性为基本特征的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20.
“青春梦”是“中国梦”的力量源泉,“中国梦”是“青春梦”的根本基石,两者辨证统一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之中。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梦”成为一个充满活力的代名词,成为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一种理想信念,成为新时期指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风向标,引领时代前行的号角。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摇篮,要理论联系实际,指引当今青年将“中国梦”与个人的梦想有机结合,把激昂的“青春梦”融入到青年的成长与生活,这有助于激励青年一代的青春梦想和爱国热情,新时代,以伟大的“中国梦”引领青年的理想信念,实现两者相融相促、协同发展,对提升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和创造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