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南方共同市场的形成及其对中国的影响王萍1995年1月1日正式生效的南方共同市场,虽然只有阿根廷、巴西、巴拉圭和乌拉圭4个成员国,但却是拉美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区域经济集团。它的形成和建立,将给中国及世界各国发展同南锥体4国的经济关系带来新的机遇。研究...  相似文献   

2.
南方共同市场的发展、作用及面临的挑战王萍为促进经济贸易的发展、增强在世界经济中的竞争力,巴西、阿根廷、巴拉圭和乌拉圭4国于1991年在亚松森签约,成立了南方共同市场,并自1995年1月正式启动。在南方共同市场建立的6年多的时间里,它已从最初的单纯贸易...  相似文献   

3.
南方共同市场是南美洲重要的一体化组织,到2010年1月已经正式运行15周年了。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完全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一体化组织,除了在经济方面的影响和作用之外,其一体化进程的产生和发展也具有无可否认的政治性质。阿根廷是南方共同市场的创始成员国,南方共同市场的建立以及发展在阿根廷有着重要的政治渊源、时代政治背景和政治影响。目前南方共同市场的发展也面临着来自区内外方方面面的挑战。  相似文献   

4.
<正>2019年11月/79.00元ISBN978-7-5201-5698-1南方共同市场简称南共市,是南美地区最大的经济一体化组织,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完全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共同市场。该组织旨在通过有效利用资源、保护环境、协调宏观经济政策、加强经济互补,促进成员国科技进步和实现经济现代化,  相似文献   

5.
智利对拉丁美洲一体化的政策特点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智利对拉丁美洲一体化的政策特点曹琳在世界经济日益全球化、集团化的大趋势下,90年代西半球一体化进程进入一个迅速发展的新阶段。安第斯集团、中美洲共同市场、加勒比共同体等小地区组织的重新活跃以及北美自由贸易区和南方共同市场的建立,对地区内经济合作和贸易关...  相似文献   

6.
南方共同市场(the Southern Common Market)是在最近10多年来拉美经济一体化重新兴起、原有地区一体化组织又增添活力情况下脱颖而出的。它目前是拉美最大、最有活力的一个次地区经济一体化集团,并号称世界第四大区域性经济集团。 一、基本情况 1991年3月26日,阿根廷、巴西、巴拉圭和乌拉圭4国总统在巴拉圭首都签署《亚松森条约》,宣布建立南方共同市场(以下简称南共市)。该条约于当年11月29日正式生效。1995年1月1日起南共市正式运行,关税联盟开始生效。南共市4个成员国领土面  相似文献   

7.
南方共同市场与欧盟合作的战略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方共同市场和欧盟出于经济和非经济因素的考虑,积极寻求建立跨洋、跨地区的经济联盟。近10年来双方政治和经贸关系发展迅速,虽然在双方合作进程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但是这些问题并不会改变双方关系的发展前景,欧盟和南方共同市场的合作对于双方不仅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更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8.
作为世界上首个完全由发展中国家组建的共同市场,南方共同市场自1991年建立以来不仅极大推动了南美经济一体化发展,也成为拉美乃至世界政治经济舞台上的重要力量。南共市是否能实现货币一体化不仅直接影响成员国之间经贸合作,而且对集团乃至整个南美一体化深化发展也将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南共市实行货币一体化内外动因及进程的分析与回顾,从最优货币区理论角度对其宏观经济趋同性等进行研究,对该地区建立货币联盟的可行性及前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表1:2000-2006年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商品贸易变化情况国家或地区进出口进出口总额出口额年增长率进口额年增长率200620062000-06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62000-06200120022003200420052006亿美元%亿美元%世界合计23842011762011-451722141512080011-4417221314南方共同市场  相似文献   

10.
左品 《国际观察》2012,(5):73-79
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对世界各国产生深刻影响的背景下,巴西、阿根廷、乌拉圭和巴拉圭于1991年建立的南方共同市场发展至今,不仅成为拉美地区最重要的次区域经济合作组织之一,也是世界贸易中的重要一环。近年来,南共市对中国贸易的依存度不断提高,中国与包括南共市国家在内的拉美地区经贸合作也不断扩大。为此,本文将通过对中国与南共市经贸合作的格局,特点及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探讨双方未来合作的发展前景以及深化合作所产生的全球性影响。  相似文献   

11.
表1:2000—2005年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商品贸易变化情况国家或地区进出口进出口总额出口额年增长率进口额年增长率200520052000-052001200220032004200520052000-0520012002200320042005亿美元%亿美元%世界合计20602010121010-4517211310481010-44172213南方共同市场四国2760163  相似文献   

12.
1999年1月13日,巴西金融形势开始波动,股市大跌,外资出逃,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巴西货币雷亚尔对美元贬值幅度最高时超过60%,巴西央行行长两度易人,这场被称为“桑巴效应”的巴西金融动荡迅速波及南方共同市场各国,随即作用于全球金融市场。目前仍难以估计其对巴西及世界经济的最终影响。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全球范围的大规模劳工流动成为世界经济中的普遍现象,国际劳工市场一体化日益加强。据联合国有关组织1989年估计,有0.5亿人口(即世界人口的1%)生活在非母国,1994年开罗人口与发展国际大会估计,在全球57亿人口中有1.25亿(即占2.1%)的人口生活在非母国,5年内数字翻了一番。在这些国际移民中,除了少数是因为政治原因外,绝大多数是因为经济原因。墨西哥向美国的劳工移民规模最大,发展最快,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巨大的墨美两国国际劳工市场日益走向多样化。一墨西哥向美国移民和墨美…  相似文献   

14.
国际金融危机加速了世界经济体系由“中心一边缘”结构向板块与网络并存结构的转变。其对世界经济体系转型的主要影响有: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经济体制中的发言权增加;世界经济重心加速由大西洋地区向亚太地区转移;贸易保护主义双刃剑作用更为明显;中国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分量增大;整个国际体系的转型加快。  相似文献   

15.
1999年以来 ,一些拉美国家经济形势趋于好转 ,但不少国家仍在经济衰退中煎熬。墨西哥等少数国家经济复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主要包括国际环境变化情况下应变能力加强、国际金融机构援助、外资回流、私有化步伐加快、压缩开支、内需扩大、原油价格上扬等因素。拉美经济整体衰退是因为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仍未完全消失、内需不旺、税收减少、债务负担沉重、自然灾害以及南方共同市场内部矛盾重重等。尽管存在困难 ,但拉美地区经济前景是光明的。  相似文献   

16.
20 0 4年 12月 8日 ,南美 12个国家的总统或其代表在秘鲁历史文化古城库斯科通过了《库斯科声明》 ,宣布正式成立“南美国家共同体”(CSN ,简称“南美共同体”或“南共体”)。世界上继欧盟之后第二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地区性经济和政治集团诞生了 ,它体现了南美洲人民希望联合团结、实现全面一体化的意愿 ,是南美人民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的一个重大举措。南美共同体是一个“5 + 4 + 3”的地区性组织 ,包括安第斯共同体 5个成员国 (玻利维亚、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秘鲁和委内瑞拉 )、南方共同市场 4个成员国 (阿根廷、巴西、乌拉圭和巴拉圭 )…  相似文献   

17.
对南方共同市场崛起的几点思考杨清南方共同市场说“不”1997年5月,在巴西的贝洛奥里藏特市举行的第三次美洲国家贸易部长会议宣布:1998年3月将在智利圣地亚哥举行继1994年12月迈阿密会议之后的第二次美洲国家首脑会议,正式启动美洲自由贸易区的谈判进...  相似文献   

18.
21世纪以来,俄罗斯、中国和美国一直在重新定义它们的国际角色,尤其是在世界经济力量和经济增长模式重新恢复平衡的环境中,俄中美三国正力图构建一个有利于自身经济发展的国际格局。运用SWOT经济分析方法对俄中关三国经济发展进行预测,可以看出三国由三角关系走向三边关系是具有必然性的。由这一点出发,我们才能在后危机时代有效地把握世界格局的走向,维护国家利益,从而促进世界和平与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9.
《现代国际关系》是由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主办的国际问题研究综合性学术月刊,长期列为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RCCSE中国权威学术期刊和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本刊主要刊登国内外专家学者对国际战略问题、国际关系理论、世界政治、外交、经济、军事及重大热点问题的最新研究成果,主要栏目包括特稿、国际政治与安全、世界经济、大国关系、外论  相似文献   

20.
80年代以来,墨西哥调整经济发展战略,实行对外开放,不断探索对外经济关系多元化的新格局。近年来,世界政治、经济形势发生巨大变化,墨西哥认为:冷战和两极政治已经结束,世界正由对抗走向经济竞争,国际经济集团化趋势加强,由北美自由贸易区、欧洲统一大市场和环太平洋地区所构成的三大经济板块将在国际经济角逐中起主导作用。基于上述看法,墨西哥确定了对外经济关系的政策走向:将三大经济板块及拉美地区作为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四大支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