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很早就听说杨少斌这个艺术家的名字,虽然他于1991年就来北京居住,但我们真正认识是在1996年底。我当时正在准备首届中国现代艺术品的拍卖会,其中有艺术家方力钧一件尺寸非常大的版画作品需要拍照。方力钧和杨少斌是非常好的朋友,他们毕业于同一所专科学校,在北京他们也一直保持着密切的来往,而且也是邻居。那时,杨少斌刚刚新盖了一间大画室,所以方力钧很自然地向他借用了这间大画室给我们拍照。我就是在那次拍照中认识杨少斌的。他当时已经是一位成功的艺术家了。少斌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很直接和朴实。他没有什么客套话。这一…  相似文献   

2.
灵魂的故乡高更是画家中的传奇人物。离开繁华和喧嚣,到远离都市的海岛上寻找激情,寻找灵感,寻找爱情和幸福,他走的是和别人完全不同的道路。当时也许有很多人不屑于他的举动,甚至有人认为他的脑子出了毛病。但是后人看着他那些与他同时代画家完全不同的作品,不得不钦佩他作为艺术家的独特眼光和珍贵个性。我相信,和他同时代的很多人也一样会敬佩他。埃尔米塔什博物馆收藏他的作品,当然是因为觉得他的作品完全有资格和当时最有名的油画大师们比肩而立。高更离开巴黎去塔希提岛,在当时确实是一件惊世骇俗的事情。也许,这也算得上是…  相似文献   

3.
人与人的相识是一种缘份。去年夏天我在西湖边逛画廊,正当一件件瞧不上眼的作品让我索然无味时,一幅描写苏州园林的油画令我眼前一亮,在这幅方形作品中,画家先以宗、灰色线条勾勒出园林的亭台楼阁,又用画刀平涂出一池碧水,水边是墨绿色块组成的浮萍和倒影,那宽舒清澈的湖水,典雅明亮的色彩和优雅清丽的意境让我感受到一种清雅恬静、身心愉悦的艺术美感,我随即买了一本这位画家的画册翻了起来……  相似文献   

4.
第二届新疆油画展,展出二百多件作品,新疆博览中心的两个宽敞展厅里掀动色彩的风暴,为边城迟来的春色提前写下绚烂的注脚。在这色彩风暴的抽打下,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幅油画,是名不见经传的锡伯族画家巴欣盛的作品《游移的文明》,主题是交河故城,色调是有差别的白。我第一眼见到,几乎脱口而出,立即为这幅作品改了一个我更喜欢的名  相似文献   

5.
当西方国家的当代艺术已经成为艺术的主流,并由政府资助的时候,中国的当代艺术家们才刚刚忙着将自己的作品搬上政府的艺术舞台,去年底至今年初,为期三个月的上海双年展得以在上海美术馆举办。本届双年展第一次广泛吸纳了油画、国画、版画、雕塑、摄影、装置艺术、录像艺术等中国、西方当代的艺术样式;它还第一次邀请到了世界18个国家的数十位有代表性的艺术家们同台展出,在运作模式上,它首次尝试国际通告的策展人制度,由策展人和艺术委员会来决定入选的作品。这次展览被冠以中国当代艺术的“转折点”、“里程碑”、“具有樗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我案头玻璃板下,放着一张彩照,拍的是一幅油画,是我挚友毛伟国创作的《龙的子孙》。这幅高近2米的油画,在全国第五届残疾人运动会江浙沪残疾人美术作品展中极为引人注目,是上海聋人得奖作品中最好、最有思想意境的作品。画中一个小女孩昂首望着一条升腾的黄龙。啊,龙,飞升的黄龙,这不是伟国奋斗一生的希望吗?遗憾的是,在2000年龙年之尾,久病的他,乘龙仙去。 1944年5月28日,毛伟国生于浙江鄞县。童年失去父爱,生活  相似文献   

7.
孙明南 《现代领导》2010,(10):41-41
上海知名油两家陶俊,出身于绘画世家,他的父亲陶亚杰是上海著名国画家。陶俊在父亲的艺术熏陶下,自幼对绘画就有向往和追求。他毕业于上海东华大学,然而油画爱好却始于上海工艺美术学校的陶冶。如今,陶俊的许多作品,尤其是《荷》系列油画,以梦幻般的意境、独到的艺术魅力赢得了美术界的关注和观众的青睐。  相似文献   

8.
正2月3日,北京万达嘉华酒店携手3T艺术空间共同打造的艺术空间——Art Realm艺术画廊第八次画展开幕。此次主题画展所展出的20余幅作品均为当代油画艺术家于重文的呕心之作。北京万达嘉华酒店总经理福纳德先生对于此次画展的开幕深感荣幸,他表示:艺术就像是DNA,是我们可以留给后人的一种财富。Art Realm艺术画廊自开幕以来一直力主改变大众对艺术的传统认知,打破欣赏艺术作品只能停留于艺术馆和画廊的惯有思维模式,将酒店与艺术进行全新  相似文献   

9.
《台声》2020,(13)
正"天地人和"是台湾江明贤大师送给我的一幅字。那是2013年秋天,我已经退休半年多了,当时留在全国台联里做会史征集整理工作。那天,接到电话,是江明贤大师打来的,他说,因为参加一项交流活动,路过北京,住在三元桥国展附近的一家饭店,大约有一个多小时的行程空档,他想见我。放下电话,我赶去饭店看他。老友相见,自是十分愉悦。我们聊了半个多小时,他拿出一幅字送我,就是这幅"天地人和"。这幅字  相似文献   

10.
刘若望是来自黄土高原的艺术家。他的生活史、他的个性特征、他的艺术梦想都成就着他的艺术特质:古朴深遂的历史厚重感、大气磅礴的黄土高原风格、喜欢方阵的英雄主义情怀,……。他用雕塑追求着、表达着他的梦想。刘若望不是哲学家,但他的作品却有艺术家的哲学沉思,刘若望不是思想家,但他的作品却刻画着一种精神。他是刻画精神的雕塑家,他在建构自己追求的艺术方向。  相似文献   

11.
赵辉 《台声》2010,(4):60-63
作为近现代台湾最知名也是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杨英风成长于大时代的变动之下,人生历程更是横跨海峡两岸。他生于台湾宜兰.少年时期曾在北京居住求学,之后足迹遍及东京、罗马等地.最后终老于台湾。杨英风毕生致力于东西文化之融合。发展中国现代艺术精华,其作品涵盖版画、速写、水墨、油画、摄影、漫画、镭射、美术设计、奖座设计、雕塑、景观规划,早期作品的人文主义风格.到后期以现代主义的抽象组合,杨英风的作品中独具意味的中国式思维,令人印象深刻。  相似文献   

12.
刘建波 《大连干部学刊》2013,(2):64-64,F0003
《毛泽东与邓小平》这幅油画的草图创作阶段在元新校长的建议下作了部分修改。比如:书房落地灯的位置在构图中显得有些沉重视觉上有压抑感(如图),经过对画面修改使构图看上去通透了许多。对伟人服装与色彩的把握,元新校长也给了很多实质性的建议.使我受益匪浅,对作品最后的完成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同时,也避免了过多和不必要的反复调整……  相似文献   

13.
孟皋卿 《台声》2001,(11):42-43
1998年,北京内画艺术家高东升随中国民间艺术代表团赴夏威夷举办民间艺术精品展览。在展览会上,高东升展示了他的一些内画艺术精品,并在现场为前来参观的观众作内画表演。高东升那种聚精会神的技法和独特的艺术魅力,顿时倾倒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众多观赏者。参观者络绎不绝,场面十分热烈。其中,有一位年老的华人长者,给他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使他终身难忘,他就是年近百岁的张学良将军。那时,张学良将军坐在轮椅上,由夫人赵四陪同,由随从推着轮椅来到了高东升的展台前,紧紧握住高东升的手,连声亲切地说:“终于见到你了,真是…  相似文献   

14.
油画艺术作为西方文化的一支,与中国的传统文化分属两个不同的体系、不同的造型语言、不同的创作手法。而这种外来文化要想真正在中国的土地上生根发芽,发展成为中国自己的文化,必须体现中国的民族文化特色,这就给中国的油画艺术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经过近百年艰辛的引进和发展,尤其是进入ZO世纪SO年代以来,改革开放的大潮使东西方艺术交流之门洞开,各种艺术思潮纷至沓来。中国的油画艺术更是经受了从未有过的冲击,无论是从艺术观念还是从艺术实践上来看,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期间优秀的作品和人才不断涌现。1996年IO月在中…  相似文献   

15.
陈畏 《前沿》2013,(12):165-166
在中国油画的发展过程中,对材料与技法的认识是逐渐发展和深入的,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对油画材料技法的探索研究开始系统化,由此而引发了一系列观念认识上的变革,这一系列认识上的转变折射出了艺术家内在的需要和艺术发展的必然,同时又有其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路中汉在画中保持着笔墨的趣味以夸张的手法造型几乎到了抽象的边缘你能感觉他在画什么如果再差一点就不是这个形象了他这种度掌握的很好由于他画的抽象才赋予了画的联想他很有才气很有未来的前景因为已经看到了他作品中所赋予的这种艺术的财富从他的作品中你能看到他敢于画他生活中感受到的东西因为他掌握了一种艺术技巧无所不能在画上能够表现出这个艺术家的感受及情趣看画其实就是看这个画家看他的性格看他和别人的不同之处在他的作品中能够把这些东西反映出来就是一个好画家路中汉做到了路中汉的画一看就是路中汉的他好就好在这一点好得到了让人羡慕嫉妒恨的地步——【著名画家美术评论家】陈延  相似文献   

17.
正"年轻的中国艺术家越来越自信,不怀疑自己,不质疑存在的理由。相比之下,欧洲和美国的年轻艺术家似乎太疲劳了。"从某种程度上说,1992年可以算作中国当代艺术的一个转折点,虽然当时中国艺术与艺术家的国际影响还微乎其微。在那年,后来被誉为"代表中国的新面孔"的艺术家张晓刚正在绝望中自我转型,他几乎停止了创作,却在随后的德国之旅中得到了"伟大的灵感"。10月,第一次当代意义上的中国本土双年展在广  相似文献   

18.
在袁熙坤的作品陈列馆,我看到了画家的部分作品。袁熙坤擅长水墨画和油画,同时他还长于画动物中的狮、虎和人物肖像。从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慢慢认识和了解这位大师的艺术成就。他的绘画创作让我们有机会走进他的故事之中。袁熙坤出生在云南省一个国画世家,父亲袁晓岑是中国著名的花鸟画大师,然而袁熙坤的绘画之路完全是靠他自己走出来的。 袁先生说,由于秉性所致,他从小就  相似文献   

19.
对当代绘画艺术家来说,藏区是艺术的圣地,雪域高原浑然天成的艺术资源和独特的藏族绘画艺术为他们的创作提供了丰厚的滋养。对藏族绘画艺术而言,进藏艺术家们独特的视角、熟练的技法和艺术上的坚持,是藏族绘画艺术重生发展的新鲜血液。正是因为藏区绘画艺术和艺术家们的相得益彰,几十年来,无数的艺术家先后奔赴青藏高原,在绘画创作的道路上辛勤探索,不懈耕作,通过题材内容、形式、内涵等方面的跨越转变,创作出了一幅幅具有时代意义的经典作品。进藏艺术家在作品中对现实生活的尊重和真实生活感的表现,重建了藏族绘画艺术,传统的藏族绘画也因此形成了新的气象。  相似文献   

20.
何源 《当代广西》2011,(11):59-59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广西北部湾书画院与南宁市同心书画院于5月15日在南宁联合举办了书画作品观摩会,展出了《梦幻北部湾》以及毛泽东、李大钊等我党创始人油画系列肖像作品等艺术精品,50多名书画艺术家现场共同创作了巨幅作品《党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