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乃雨 《辽宁人大》2008,(10):21-21
本溪市人大常委会把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监督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入倾听群众的心声,把脉民生,找准问题,监督问效,在监督中,注意把解决群众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与改革发展稳定结合起来,与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与发挥人大职能作用结合起来,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努力在增强监督实效上下功夫,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受到了人民群众的称赞。  相似文献   

2.
监督权是宪法和法律赋予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重要职权。作为区级人大.监督工作是一项最基本、最经常的工作。监督法的颁布为我们有效开展对“一府两院”的监督提供了具体的法律依据。一年多来,围绕如何贯彻实施监督法,认真履行监督职能,加强和改进人大监督工作,不断增强监督实效,我们在实践中作了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3.
路榕 《人大论坛》2009,(6):11-14
地方人大常委会依法开展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工作,行使好监督职权,这是人大监督工作的基本要求。5月7日,来自全省九个市、州(地)人大常委会(工委)主任就人大监督职能这个重要课题展开了深入的交流和总结。  相似文献   

4.
人大监督要做到监督方案周密细站、监督方式方法多样、跟踪监督切实管用.努力使监督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都有质有效,督促整改贯穿于监督的全过程.促进“一府两院”改进工作.推动全区经济租杜会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耍把人民群众意见最大、最不满意的事情,人民群众最希望办、当前能够办好的事情作为人大监督的重点.找准问题.一抓到底.务求实效。  相似文献   

5.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如何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山东省寿光市人大常委会的回答是: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就是人大监督的重点。  相似文献   

6.
赵砚生 《云南人大》2006,(12):16-19
人大监督是代表国家和人民的意志进行的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监督。它是最高层次、最有权威的监督。国家行政机关必须无条件接受和服从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但现实中人大的监督受制约的因素比较多.是当前人大工作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在诸多因素中.有体制上的因素。也有自身的因索。就自身来说.县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一是水准不高。审议政府报告的事项就事论事,没有独到的、切中要害的见解.审议意见一般化,面面俱到.多数时候是把政府报告中的情况又反馈给政府。二是流于形式.  相似文献   

7.
佘俊 《人大研究》2012,(4):13-13
人大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离开了人民.人大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人大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人大推动解决民生问题方面具有的独特优势。为此,关切民生应是人大监督工作的着眼点。首先,要广泛收集民生情况。通过信访渠道、调研和视察渠道、代表联系渠道、走访代表和选民渠道、代表提建议渠道等,客观全面地收集到本地区的民生情况.为促进解决民生问题奠定基础。其二,要研究解决民生问题  相似文献   

8.
怎样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禄劝县人大常委会一班人的回答是:人大监督,民生为先。  相似文献   

9.
人大监督是层次最高、最具权威性的监督。舆论监督作为一种社会的、公开的监督.其开放性、群众参与性和时效性是最强的:如何巧妙地集二者的优势和力量于一体,实现人大监督和新闻舆论监督的有机结合.增强人大监督的透明度和力度.是一个值得认真研究和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10.
通过近年来安宁区人大监督工作实践,尤其是对法律监督工作的开展,我们在监督和支持“一府两院”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努力增强监督实效方面有以下三点切身体会和建议:(一)加强调研,提高针对性,是抓好监督工作的前提。调查研究是议事之基、决事之据。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是一种全局性、高层次的监督,其监督的内容是地方事务中带有根本性、全局性、倾向性、  相似文献   

11.
监督是人大的职责.而支持“一府两院”工作是人大的本分。近年来,万盛区人大一方面把握监督重点。加强监督力度。另一方面,寓监督于支持中.推动人大监督工作高效、有序开展。  相似文献   

12.
现在,普陀区桃浦镇社区医院夜门诊时间延长两个小时,群众看病方便多了。这是镇人大依法履行监督职责的结果。近年来,桃浦镇人人注重把监督与支持、与关注民生、与推进政府实事工程相结合,努力做到在发展中监督、在参与中监督、在促进中监督。通过对政府工作的依法监督,既推动了政府工作的不断完善,义使人民群众得剑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相似文献   

13.
监督权.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人大工作是不是真正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职能的发挥状况。笔者认为,提高人大监督实效.需做到“五要”。  相似文献   

14.
建设和谐政治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前提.而做好人大监督工作,就要确保在法律程序的刚性约束下.做到人大监督与“一府两院”工作的良性互动,就必须在人大、政府、司法机关之间建立一种在党委领导下相互监督.有序推进,和谐稳固的运行机制,为此长清区人大常委会确立了以人为本,依法进行,和谐监督的工作思路,认真处理好监督与支持的关系,从建章立制人手,建立起了相互协作、相互监督、有序推进的监督运行机制,唱响和谐监督曲.从而有力促进了人大监督工作力度和监督实效,充分发挥了人大在构建和谐新区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监督由于主体的多样性,监督的方法和方式是不同的。在我国的监督体系中,人大监督是代表人民进行的监督,是最高层次、最具权威性的监督。新闻监督,即舆论监督,则是人民群众通过新闻媒体,对党和政府所领导的各项工作的监督,以及对社会弊端的披露、鞭策。这种监督虽没有人大监督那样高的层次和权威,但公开性和人民群众的参与面大。人大监督和舆论监督相结合,其效果更大。  相似文献   

16.
吉木萨尔县三台镇人大依照监督法要求,不断改进和加强监督工作。在具体的监督工作中,镇人大切实加强对带有普遍性、倾向性问题的监督力度,把对事的监督与对人的监督结合起来,把法律监督与工作监督融为一体,保证了法律法规正确有效实施。坚持党的领导,把同级党委关心的重大问题列为监督工作的重点。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进程  相似文献   

17.
监督,即为察看、督促,人大监督的本质,在于对公权的制约。在我国的监督体系中,人大监督是代表人民进行的监督,是最高层次和最具权威的监督。  相似文献   

18.
王骞 《人大论坛》2006,(5):15-16
法律规定.各级人民法院由同级人大产生,对人大及其常委会负责并报告工作,受人大监督。可见,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与法院之间存在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这种监督,即是所谓的“司法监督”的一个组成部分。人大对法院的这种司法监督,实质上是人大及其常委会在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支持和促进法院更好地开展审判工作,保证国家权力始终沿着人民的意志运行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9.
信访是社会的“晴雨表”。人大信访是人大及其常委会了解社情民意的一个主要窗口,是人大及其常委会联系人民群众的一条重要渠道,是人大监督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近年来.市人大常委会信访办采用多种形式加强对重要信访件的调查、督办.将人大信访与人大监督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着力做到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为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局服务。  相似文献   

20.
监督工作是人大工作的重中之重。在我国的国家监督体制中,人大及其常委会对“一府两院”的监督是最高层次、最具权威的监督。特别是监督法颁布实施后,人大监督有了法律保障,其监督程序、范围、重点更为具体。创新人大监督手段,增强人大监督实效,业已成为人大工作探索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