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基于产业内贸易视角的中国与东盟产业结构调整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文献综述 近年来,理论界对中国与东盟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内在联系及其调整的研究有了不少进展,形成了许多有独到见解的研究成果。贾继锋、李晓青(1997)认为,中国和东盟互补性最初在初级产品中得以体现,随着双方产业结构中制造业产品的比重上升,产业内贸易的互补性日益成为主要的发展势头。产业调整中的互补性竞争导致新的产业分工,市场容量的双向扩展又增强了产业的互补。  相似文献   

2.
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进展与内容 (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进展 2000年9月,在新加坡举行的第四次东盟和中国"10+1"领导人会议上,中国总理朱镕基关于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议,得到东盟有关国家的赞同.2001年3月底,中国与东盟成立了一个专家小组,专门研究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可行性.专家组研究结果认为,中国与东盟在贸易上的互补性十分突出,建立自由贸易区能创造出更多的贸易量,可促进双方产业结构的升级,双方都能从自由贸易区中受益.  相似文献   

3.
中国与东盟国家不仅地理位置相邻,而且在自然资源、产业结构、技术水平等方面具有互补性,这是双方进一步发展经贸关系的有利条件.目前,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投资和技术合作达到了历史最佳水平.东盟是中国第五大贸易伙伴,若包括香港在内,中国是东盟的第三大出口国.东盟已累积对华投资170多亿美元,占中国吸引外资的7%.进入90年代,中国产业界对东盟投资开始增加.目前东盟国家已成为中国最主要的劳务输出地区之一.  相似文献   

4.
CAFTA框架下中国—东盟相互投资的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年11月4日,中国与东盟10国的领导人在金边共同签署了《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这标志着中国-东盟自贸区进程的正式启动。此后,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之下,中国与东盟分别于2004年11月和2007年1月正式签署了《货物贸易协议》和《服务贸易协议》,目前双方已经完成了《投资协议》谈判工作,并有望在年内签署正式协议。2009年4月,中国政府决定设立总规模为100亿美元的“中国一东盟投资合作基金”,  相似文献   

5.
广西与东盟国家产业合作基础及协调发展战略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广西作为中国西南门户与东盟国家直接接壤,有着独特的地缘、人文优势.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进程的推进,广西与东盟国家产业的合作趋势日益明显.广西与东盟各国在自然条件、资源要素禀赋以及经济发展水平上有着很大的差别.东盟国家中,既有经济发达的国家新加坡,又有中等经济水平的马来西亚,还有经济水平欠发达的老挝等.尽管广西与东盟在外贸发展、吸引FDI等方面存在着竞争关系,但双方在比较优势方面的多样性,使得彼此间的产业结构呈现出了多层次、多阶梯的特点,这构成了广西-东盟间产业合作的坚实基础.基于此,本文将探讨广西与东盟各国三大产业情况,探讨双方合作存在的基础,并提出双方产业协调发展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6.
陈明华 《东南亚》2001,(1):7-13
20世纪 90年代是中国与东盟关系发展的重要时期。经过双方的努力 ,中国与东盟关系的发展在某些方面取得了突破 ,为未来双方关系的发展开拓了广阔的空间。但应该看到 ,由于一些历史原因 ,影响双方关系发展的一些消极因素并未完全消除 ,在未来双方关系发展中仍难免会遇到一些干扰和阻力。一过去十年 ,中国与东盟在发展双方关系方面取得了一些重要成就 ,主要表现在 :1 .对话机制不断健全90年代前 ,中国与东盟组织间并未建立正式联系 ,双方关系主要是在中国与单个成员国间开展 ,中国与东盟整体关系的发展明显滞后。中国与东盟组织间未能形成一种…  相似文献   

7.
目前,中国与东盟正在积极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这对于双方来说都是极具发展潜力的大好时机。现在,中国是东盟第四大贸易伙伴,东盟是中国第五大贸易伙伴,双方贸易额以年均20%以上的速度增长。2007年双边贸易额达2025.5亿美元。截至2007年6月底,双方累计相互投资总额已达4541乙美元。  相似文献   

8.
在服务贸易的发展基础、产业结构、发展阶段和发展速度方面,中国与东盟国家存在较大的差异,双方的服务贸易存在较强的互补性,为双边服务贸易的发展壮大奠定了基础。为了进一步提高中国与东盟服务贸易的发展水平,双方需要立足比较优势,整合区内资源,促进服务贸易政策的调整与完善,并进一步提升服务业的开放水平。  相似文献   

9.
东盟国家语言状况及广西语言人才培养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1年11月,在文莱召开的第五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中国与东盟领导人共同决定在未来10年内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2003年10月8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印尼巴厘岛召开的第七次中国与东盟领导人会议上提出“为促进双方商界合作,中方建议从2004年起每年在广西南宁举办中国─东盟博览会”。随着中国与东盟经贸关系的加强和双方人民的往来日益频繁,语言的交流与沟通将会愈发凸显其重要性,关注东盟国家的语言状况有助于更深入和更全面地了解东盟各国的政治、经济、历史和文化状况,促进双方经贸合作和友好关系的发展。一、东盟国家语言…  相似文献   

10.
中国—东盟关系:新的启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中国同东盟政治安全合作不断深入,经贸合作蓬勃发展,人文社会领域合作成果显著。持续对话与深入合作,为双方积累了厚实的政治互信基础;"一带一路"倡议和自贸区升级版为双方经贸融通注入新的活力;不断扩大的人文交往为双方筑起民心相通的桥梁。与此同时,东盟内部整合、区域贸易自由化的双速推进、域外大国的介入、南海问题的干扰,使中国—东盟合作面临复杂挑战。2016年是中国与东盟建立对话关系25周年,中国—东盟关系和双方务实合作站在历史新起点上。面对中国—东盟合作的新机遇和新挑战,双方应继续提升政治安全互信、切实加强战略对接、深化产能合作、助推次区域发展、丰富人文内涵,不断将中国—东盟合作做深走实。  相似文献   

11.
本文首先从进出口额、进出口增长速度及进出口额占各国进出口总额的比重几个方面对中国与东盟之间贸易进行分析,发现中国与东盟之间的贸易互补性日益增强.同时,通过对中国与东盟在自由贸易区之外的第三方市场上的出口相似度指数进行测算,表明中国与东盟出口结构趋同态势越来越显著,意味着中国与东盟在出口上越来越强劲的竞争性.文章对中国与东盟贸易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前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东盟工业品贸易有较大增长,商品结构向着较高层次方向变化,机械及运输设备类商品是东盟工业品贸易的主导类商品,各类工业品增长态势明显,表现出较大发展潜力和商机。完善中国—东盟工业品贸易平台、增强工业品贸易的产业基础和优化工业品贸易的商品结构,是中国有效开拓东盟工业品贸易市场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3.
Jing Men 《Global Society》2007,21(2):249-268
The central argument of this paper is that China's economic diplomacy not only improves its political relations with ASEAN countries but also promotes regional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integration. This paper is organised into two parts. The first part starts with a review of Chinese foreign policy changes in order to show how Beijing adjusted its foreign policy to pursue its economic and political interests. It also examines China's political and institutional efforts to forge the coming Free Trade Area (FTA) with ASEAN. The second part studies China–ASEAN trade relations from three aspects: the adjustment of Chinese industrial structure,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to both sides and the formation of a production network with China at the centre. While difficulties and problems are unavoidabl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CAFTA, with China's active efforts and the enhanced 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ASEAN, the building of CAFTA is moving towards fulfilment.  相似文献   

14.
广西与东盟贸易互补性和竞争性及其转变的发展趋势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一、引言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程的不断深入,作为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纽带的广西壮族自治区(以下简称广西)已成为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的桥头堡,特别是从2004年10月第一届“中国-东盟博览会”落户广西南宁以来,广西在自由贸易区建设中的作用日益凸现,由于广西与东盟各国在资源禀赋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因而其经贸关系存在着明显的互补性。  相似文献   

15.
云南与东盟国家农业合作的互补性和竞争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2年11月,《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框架协议》的签署,标志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正式启动。云南省由于与东盟国家中的老挝、缅甸、越南接壤,陆上边界线4060公里,流经该省的澜沧江又通过它的下游湄公河与泰国、柬埔寨相连。因而,特殊的地理位置使云南被置身于贸易区建设的前沿,这既是难得的机遇,又是一个严峻的挑战。云南作为一个农业大省,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突出的地位,全省人口的74%分布在农村,工业原料的70%来自于农业①。所以,加强同东盟国家的农业合作对云南省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东盟10国中除了新加坡…  相似文献   

16.
本文运用产业内贸易指数、产业结合度指数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与东盟贸易结构进行分析。研究表明,贸易结合度越高的产业,说明该国(地区)在该产业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那么产业间贸易越明显;产业内贸易明显的产业,其对应的产业比较优势差距较小。中国与东盟产业贸易既存在互补关系,又存在竞争关系。中国在与东盟的全面经济合作以及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过程中需要制定相应政策,充分利用历史机遇,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分析广西工业发展及对东盟贸易投资现状、台湾对东盟经贸发展现状和东盟工业发展及贸易进出口现状的基础上,阐述了广西与台湾工业合作共同开拓东盟市场的重要意义,提出了面向东盟市场的桂台工业合作对接重点领域。  相似文献   

18.
试析东盟高度一体化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盟宪章》的顺利签署表明,东盟各国正在努力改变东盟的松散状态,试图将其建设成为更有凝聚力的地区实体。本文在考察中国的东南亚地区利益结构后认为,一个在经济上实现了内部高度整合,但在政治上仍旧保持内部多元决策机制的东盟较为符合中国的利益。即一个经济上强大但政治上较弱、经济上联系紧密但政治上相对松散的东盟对地区格局的冲击会相对较小。因此,对东盟当前的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国应持欢迎态度;但对东盟未来的政治安全一体化进程,中国应保持高度关注,并提早与东盟进行良性互动,以维护彼此的合理利益和地区稳定,防止出现某些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19.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进展与利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进展顺利,在许多方面已迈出实质性的一步。特别是今年10月1日中泰的蔬菜、水果实现零关税,使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开始进入实施阶段。本文主要探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进展、利弊、不同时期东盟各国的态度以及面临的困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