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煜辉 《南风窗》2010,(4):68-70
"中美国"事实上只是描述全球化中中美两国各自的奇特经济角色:美国这个典型的"过度消费"大国需要大量"外供",而中国这个典型的"超低消费"大国需要大量"外需",于是双方便形成了"镜像互补"。  相似文献   

2.
陈和午 《南风窗》2011,(19):38-41
全球经济危机让中美"共生"的经济发展模式危机重重,本轮经济危机敲响了世界经济失衡的警钟,"中国制造、美国消费"或者"中国存钱、美国花钱"的模式已经难以持续,中美经济再如此"互补"下去恐怕只会让世界经济陷入越来越失衡的怪圈。  相似文献   

3.
吴洪森 《南风窗》2008,(10):94-94
看了这样的标题,读者一定会问,中国不是13亿人口吗?还有12亿多哪里去了?我说中国人口只有4300万,是按照2006年美国人均消费力换算出来的。2006年,美国人均年收入3.6万美元,消费总额为9万亿美元,美国人口3亿,人均消费力为3万  相似文献   

4.
金融危机的政治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危机实质是美国霸权的过度透支和过度消费,而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是金融危机的中介和催化剂,美国的自由民主与自由市场的政治经济是金融危机的制度原因。金融危机使美国在短期内再次发动战争可能性降低,同时也削弱了美国模式的国际影响力。但危机对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也造成了伤害,国际经济政治格局其实没有实质变化,美国霸权受到的影响有限。金融危机反衬了中国发展模式的某些优势,但中国要居安思危,在处理中美关系方面保持审慎的态度,同时也要充分地利用这一契机转变经济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5.
一、引言 伴随中国大陆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消费也随之迅速增长,目前中国大陆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能源供应对经济发展的瓶颈作用逐步凸现,能源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如何化解能源紧缺对经济增长的阻滞影响,已成为当前经济工作的重大课题。台湾地区工业化起步早于中国大陆,对其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研究,总结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6.
2009年中国经济能否成功实现软着陆,消费和社会投资能否"雄起"是关键。如果有几步棋,能同时解决楼市、股市和企业效益的问题,那么就一定可以同时解决中国的消费问题和投资问题,并带领中国经济摆脱低迷。  相似文献   

7.
袁剑 《南风窗》2010,(3):62-65
财政的"增收增支"不仅不利于民间消费和投资的启动,反而会成为政府在经济低迷期"扩权"的工具。在现实的经济状况下,中国不仅应该大幅度减税,而且应该控制政府财政支出,防止大规模赤字的出现,从而推动国内财政运行的机制向"公共财政"转变。  相似文献   

8.
陈和午 《南风窗》2012,(3):66-68
内忧外患之下,2012年中国经济减速已成定局,但换挡减速的中国经济,忧虑的不是增长数量而是质量,这需要产业升级和创新的突破,更需要体制改革的二次突围。作为"十二五"开局之年,2011年中国经济遭遇内优外患,在外部欧美经济持续低迷和内部经济结构转型调整中,中国经济增长换挡减速,投资、消费和出口"三驾马车"尽管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不过并未出现高台跳水一幕,总体来看依然是领跑全球。  相似文献   

9.
雷墨 《南风窗》2016,(5):66-68
正尽管美国有与中国竞争"争取"越南的意图,但从越南的角度看,与美国在外交上的接近,与其说是在战略上"转向"美国,不如说是向美国"延伸"。2月15日~16日在美国加州登场的美国-东盟领导人峰会,距离上届在吉隆坡举行的美国-东盟峰会仅隔3个月。在峰  相似文献   

10.
美国战略东移考验中国外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志华 《南风窗》2011,(25):80-81
美国在东亚的一系列动作,本质上带有防御性的特点。对于周边国家,中国没必要无谓地"示强",但也不能过度地释放善意,关键是要做到立场坚定,向外界展示自己是有底线的。在刚刚过去的11月,从夏威夷APEC峰会到巴厘岛东盟系列峰会以及东亚峰会,国际政治进入"亚洲时刻"。而无论是11月12日开始的APEC峰会还是11月19日闭幕的东亚峰会,美国都是当之无愧的主角,而且这位主角的大多数台词都与"重返亚洲"有关。更为关键的是,在国际舆论看来,美国这位主角的剧本几乎都围绕"中国"展开。对于美国主演的这幕"王者归来"大片,中国不会感到轻松。军事上,美国在  相似文献   

11.
投资银行高盛集团的调查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奢侈品消费达65亿美元,连续三年全球增长率第一。(2010年12月24日《法制晚报》)人均收入不及美国1/14的中国,却占了世界奢侈品消费份额的1/4,奢侈品年消费总额已超过美国,逼近世界第一的日本。在这种情况下,开征奢侈品税,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2.
南方朔 《南风窗》2012,(22):95-95
借着打击中国的科技企业来削弱中国的经济实力,已成了美国"整中国"的主战场。对于美国的这一波经济攻势,中国已必须有自己的对策!近年来,有两个关键词非常流行:一个是归咎(blame),另一个是围殴(bash)。这两个词已成了美国国际关系的主轴。只要美国一感觉到受了某国的挑战,它的媒体知识界就会自动或被组织地动员起来,最先是一阵指责归咎,然后是一阵围殴,等到整个气氛形成,它的政府就会通过国安体  相似文献   

13.
傅勇 《南风窗》2008,(4):67-68
美国经济的放缓将帮助中国经济适度降温,而不会把中国经济拖入衰退。中美经济虽远未达到"脱钩",但中国经济更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无疑植根于内部,通货膨胀和资产价格膨胀在很大程度上自成体系;鉴于今年主要基本面拐点难现,中国宏观调控的压力也不会因美国经济的放缓而自动缓解。  相似文献   

14.
在美国主导下的TPP谈判时有发展的情况下,东亚地区经济合作呈现出两个次地区独立展开、"跨地区"与本地区经济协作竞争的迹象。东亚经济合作范围虽扩大但发展方向不明。美国借助TPP的战略化特点创造出一种广域一体化(或宏地区主义)的新模式。它试图发挥国际经济机制(如TPP)与战略或安全问题的互动功能,开辟一条美国主导的东亚经济一体化道路。美国对中国加入TPP仅口头上表示欢迎,而中国目前选择暂不加入。中国应趁TPP谈判受阻,抓住机遇,作出次优选择。  相似文献   

15.
有这样一个国家,它的经济正在"飞速发展",它"飞奔着进入我们的视野",它似乎将要"大举战胜我们",这就是中国。中国经济的确增长迅速———在过去30年里平均每年的增速约为9.4%。随便浏览报纸和杂志就会告诉我们中国正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世人面前。现在,很多著作都认为,中国正在崛起,正在战胜美国,"正将美国排挤到一边";它  相似文献   

16.
媒体     
《南风窗》2013,(7):18-18
01美国的曙光在哪里英《经济学人》3月16日美国一则有趣的电视广告预测了未来的一幕:2013年中国大学讲师正在讲解衰落的美国是如何步上英帝国和罗马帝国的后尘,而且还欠了中国一屁股债,正在打工还钱。是的,美国被普遍认为正在走下坡路,将逐步失去经济优势。奥巴马也常自省:中国在"未来就业机会"竞争中已经赶超美国了。  相似文献   

17.
陈和午 《南风窗》2011,(22):72-75
降中回稳的中国经济可谓冷暖气流交织,经济增长虽无近忧,但却有远虑。消费增速相对比较平稳,但实质是名升实降。楼市清冷,高利贷泛滥,国内经济结构调整远没有到位,外部环境又呈衰退之势。经济凉中带暖三季度中国经济增长总体延续了二季度轻踏"减速板"的态势。数据显示,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有所下滑,投资、消费和出口"三驾马车"不同程度放缓。  相似文献   

18.
雷墨 《南风窗》2013,(11):36-40
美国海洋战略是"经济驱动+战略跟进",两者互为因果、互为支撑,相得益彰。前苏联海上力量扩张属于"战略驱动"型,缺乏经济上的内在诱因,不具有可持续性。"未来20年,中国的大洋工作将立足资源、超越资源,确立中国在国际大洋事务中的强国地位。"这是今年5月8日发布的《中国海洋发展报告(2013)》对于中国海洋战略目标的表述。该报告出台次日,台湾渔民在  相似文献   

19.
媒体     
《南风窗》2014,(5):12-12
<正>01中国游客贡献最大"逆差"英《经济学人》2月15日不久前,全球经济争议最大的便是中国的廉价货币,以及往来账户庞大的盈余。美国决策者甚至飞往北京来表达其不满,还有些评论员把全球金融危机归咎于中国的出口顺差和对美国保值债券的囤积,危机发生后,他们又指责中国的贸易顺差使美国迟迟未能摆脱出口危机。  相似文献   

20.
李北方 《南风窗》2011,(25):2-2
2001年的"9·11"事件,除去被赋予的其他若干历史意义,也是中国"和平崛起"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时间坐标。在此之前,如前"美国全球领导地位项目"负责人罗伯特·卡恩后来透露的,"美国战略圈已经把矛头对准了中国。"我们都还记得,克林顿总统任内,美军(北约)1999年5月7日轰炸中国驻南联盟使馆。小布什上任之初,对中国的敌意正浓,宣称武力保护台湾,2001年4月1日,中美南海撞机,两国关系骤然紧张。5个多月后,基地组织袭击美国,美国随即将矛头调转中东,国际局势也由此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在这个背景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