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严打”政策的回顾与科学定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我国“严打”刑事政策及实践之理论评价 ,有“反对说”、“肯定说”和“反思说”之分。虽然不能否认“严打”政策本身由于其具体设计缺乏可操作性 ,从而导致人们对它的争论 ,但更重要的 ,是由于一些司法部门在贯彻这一政策的实际行动中 ,背离了刑事法治的原则及“严打”政策的初衷 ,造成了负面影响。“严打”本身并不是一个法律概念 ,而是一个政治性术语。因此 ,如何科学地对待“严打” ,实际上是如何使政治性的“严打”转化为法律上“严打”的问题 ,也就是应当把“严打”逐步纳入严格的法律规制之中。  相似文献   

2.
"严打"整治斗争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喜臣 《法学论坛》2002,17(4):89-94
在“严打”整治斗争理论与实践研讨会上 ,与会代表围绕以下问题进行了研讨 :一是探讨了我国刑事政策的基本内容和重要作用 ,指出我国刑事政策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对刑事立法的指导、促进和对刑事司法的指导、方向和补缺上。二是分析了“严打”刑事政策的必要性和正确适用。开展“严打”活动的必要性在于 :一方面 ,是社会转型期严峻犯罪形势的要求 ,是加强人民民主专政的需要 ,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要求 ,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预防犯罪的需要 ;另一方面 ,以我国刑事法律为依据 ,符合刑罚的目的 ,也是各国刑事司法实践的一种规律性做法。正确适用“严打”政策要做到 :前提和基础是依法 ,对象和时间要特定 ,从实际出发、区别对待。三是对“严打”政策进行了反思 ,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与会代表从产生“严打”的思想基础、社会转型期所需要的刑事政策和刑罚功能与犯罪控制角度 ,以及“严打”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等方面 ,对“严打”政策进行了反思。建议开展“严打”必须加强宣传教育 ,做好“三个转变” ,建立科学的标准 ,探索新的工作方式方法 ,积极开展司法改革 ,转变刑法观念。  相似文献   

3.
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刑事政策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长生 《法学杂志》2005,26(5):19-21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实行的“严打”政策有着特定的历史背景。“严打”政策符合我国转型期的国情。但情况是不断地变化的,在新的形势下,我国的“严打”斗争必将进入一个新的更高的阶段,因而也就要求我们必须调整观念,与时俱进,对刑事政策进行必要的改革。在继续坚持依法从重从严打击严重刑事犯罪与严重经济犯罪的同时,还要加强刑事司法中的人权保障,并要逐步削减死刑,力争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废除死刑。  相似文献   

4.
"严打"方针的刑法学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齐文远  周详 《法学论坛》2002,17(5):72-77
“严打”作为我国的一项刑事政策 ,在宏观上与刑法是灵魂与肉体的抽象关系 ;微观上 ,“严打”是刑法的阶级性和社会性的体现 ;“严打”符合犯罪的本质特征 ;“严打”与刑法的基本原则具有内在的一致性 ;“严打”是现代刑罚理念的应有之义。在司法实践中 ,应当突出强调“严打”方针中的“依法”要素。只有提倡并贯彻“依法严打” ,才能充分实现上述的“严打”所蕴涵的刑法精神和价值。  相似文献   

5.
“严打”作为我国在特定阶段采取的一种集中打击刑事犯罪活动的手段,在社会治安中一方面起到积极作用,另一方面也存在着消极影响。“严打”作用的双面性,要求人们站在刑事政策的高度,重新审视“严打”:“严打”不是社会治安的唯一和经常性的手段,它与严肃执法本质上是一致的。只有搞清楚这些问题,才能充分发挥“严打”在维护社会秩序方面的功效。  相似文献   

6.
刑法既有惩治犯罪的功能 ,同时亦有限制国家权力的功能 ,我国刑事政策的制定有赖于对刑罚功能的正确理解。“严打”刑事政策应符合时代的要求 ,应调整对犯罪现象与社会秩序的旧有认识 ,刑罚功能的有限性决定了“严打”不能单纯依靠刑罚  相似文献   

7.
2005年,中央提出了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从“严打”到宽严相济,这是我国刑事政策的一个重大调整。那么,到底如何看待“严打”与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之间的关系呢?对此,我认为应当注意以下两点:  相似文献   

8.
论刑事政策视野中的“严打”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刑事政策是国家或执政党从宏观角度制定的具有全局意义的抗制犯罪的战略决策。随着20世纪70年代以来轻缓型的刑事政策逐渐为“轻轻重重”的复合型刑事政策所取代,“严打”政策在20世纪后半期世界各国刑事政策中占据了重要地位。作为一种具体刑事政策,我国的“严打”政策应具有目的性、综合性、针对性、层次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9.
张蕊 《法制与社会》2015,(7):279-280
“严打”是我国特殊历史背景条件下产生的刑事政策,本文从“严打”的合理性和合法性角度分析,对我国依法治国环境下“严打”刑事政策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10.
犯罪化原则与我国的"严打"政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社会治安状况恶化,严重刑事犯罪频发的状态下,“严打”政策的实施在所难免,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转型时期人们惩治犯罪的迫切愿望和对社会安全感的强烈需求。但“严打”毕竟是对刑罚权的一种特殊分配,由于“严打”政策本身蕴含着强烈的犯罪化观念及其行动,因此,在“严打”政策法治化的过程中,必须正确处理好与犯罪化过程中的一些基本原则的关系。尤其要遵循最低限度干预原则、合理组织对犯罪的反应原则和刑法最后手段性原则,以免“严打”活动脱离法治的轨道。  相似文献   

11.
“严打”方针的刑法学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近20年的刑事实践中,我国的刑事政策始终以“严打”为主线,有针对性地对犯罪进行了惩治和预防。本文旨在通过对“严打”刑事政策存在的刑法法理基础的思考,揭示“严打”方针存在的现实性依据;通过对“严打”政策确立以及发展特点的整体归纳和总结,强化对“严打”政策全面系统的认知;通过揭示“严打”过程中的几个法律关系问题、辩证看待其与依法治国、刑法基本原则以及整体防治之间的依存关系,以期能够较为准确地为“严打”刑事政策提供一个较为合理的定位,对“严打”刑事政策的功能和效果作出较为合理的评估。  相似文献   

12.
论“严打”政策与综合治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游伟  谢锡美 《犯罪研究》2003,(1):18-22,28
一、有效构建预防犯罪政策的前提基础 "严打"政策与综合治理政策在刑事政策体系中的地位,我国较普通的看法是认为综合治理政策是我国刑事政策中的总政策,而"严打"政策则是一条具体的刑事政策。但综合治理政策是否必然包含"严打"政策?虽然我国对此持肯定的看法,但我们认为尚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  相似文献   

13.
我国的刑事政策大体上经历了一个从镇压与宽大相结合政策到惩办与宽大相结合政策再到严打政策最后到宽严相济政策的流变过程。对于宽严相济政策的出台是否意味着其已经替代了严打政策,刑法学界一直存有争议,难以对宽严相济政策和严打政策二者之间的关系加以明确界定。宽严相济政策和严打政策的区别在于提出的时代背景、理论基础、内容、价值取向、意义不同。宽严相济政策虽然目前尚未完全取代严打政策,但是终究会在保留严打方式的前提下,完全取代严打政策。  相似文献   

14.
“严打”:必须处理好四个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严打”整治严重刑事犯罪,是我国现阶段刑事政策的具体运用,是维护社会治安的重要对策。然而,“严打”的运行必须注意其涵义的特定性、性质的权宜性与运用的法律性。同时,必须明确“严打”与刑事政策的关系,妥善处理“严打”与依法办案的关系、严打与保障人权的关系以及“严打”与采用其他手段进行社会预防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刑事政策是刑事立法与刑事司法的灵魂,刑法理论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也有赖于科学的刑事政策观的确立。提起刑事政策,不可避免的都会想到我国的严打政策。然而最近很多的学者都对近些年来的严打的刑事政策产生了质疑,认为"严打"的成效不大,且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然而笔者以否定的态度对严打问题进行了思考,却发现问题的本质是刑事政策的失衡。本文以严打为出发点,具体描述了我国刑事政策失衡的表现,并分析了形势政策失衡的原因,提出了解决刑事政策失衡的相关办法,希望通过根治刑事政策失衡的问题,更好的实施严打这一本质正确的刑事政策,使得我国法治得以进一步健全。  相似文献   

16.
张灏 《法制与社会》2010,(27):189-189
刑事政策是由犯罪这一社会现象所引发的国家和社会的整体反应体系,旨在对犯罪进行预防和控制,从而维护社会秩序,保证社会生产和生活的正常进行。刑事政策指导刑事法律适应社会的需要,对缓解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有重要意义。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主要实行“严打”的刑事政策,进入21世纪,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又提出“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  相似文献   

17.
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是当前我们维护社会治安、依法惩治犯罪的基本刑事政策。“严打”方针与“宽严相济”政策次序发生变化,这就要求刑事司法工作中正视几个习惯性做法。  相似文献   

18.
自1983年以来 ,我们党和国家对于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和严重破坏经济的犯罪坚持采取了从重从快严厉惩处的方针。十多年来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迅速发展 ,“严打”方针的基本内容亦不断得到丰富和完善 ;现已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刑事政策体系。准确掌握与正确运用“严打”刑事政策 ,对于我们持续、规范、有效地开展“严打”斗争 ,无疑具有重要意义。从中央的部署和司法机关长期开展“严打”斗争的实践经验看 ,准确掌握与正确运用“严打”刑事政策 ,主要应当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一、必须明确打击重点 ,严格掌握“严打”范围。在…  相似文献   

19.
对“严打”中几个法律关系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严打”是我国现阶段针对特定严重刑事犯罪提出的一项重要刑事政策,应当在社会主义法治的轨道上进行,必须符合依法治国方略的长远目标和内在要求。“严打”方针中的“从重”原则,应当是在不背离刑法中罪责刑相适应基本原则和惩办与宽大相结合的基本刑事政策前提下的“从重”。“严打”之“从快”应受刑事诉讼程序基本精神和规则的约束。  相似文献   

20.
刑事政策在刑事司法体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以“严打”、“坦白从宽,抗拒从严”、“命案必破”为代表的我国现行刑事政策对于严厉打击犯罪发挥了很大作用,但是却也成为引发刑讯的一大内在诱因。这背后有国家、社会、个人三重利益的强力支持,有功利主义价值观的伦理支撑。在价值博弈中,协调功利与正义的关系,合理地组织对犯罪的反应,以完善我国现行的刑事政策,是遏制刑讯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