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抗战期间,华北抗日根据地处于极端残酷的战争环境,既要面对日伪的“扫荡”、蚕食、分割与封锁,又要遭受日伪的暗中破坏。但华北抗日根据地军民并没有屈服,他们在中共政权的坚强领导下,英勇地进行了反“扫荡”、反蚕食、反分割、反封锁、反日伪暗中破坏的斗争,谱写了一曲慷慨激昂的战歌。  相似文献   

2.
他百余次出入枪林弹雨,可谓百余次与死神交臂,然而死神对他无可奈何,胜利对他却格外垂青  他,高大的身材,瘦长的面庞,突出的前额和浓密的蚕眉透露出威严,而晶莹含笑的明眸却洋溢着慈善。   他 16岁就迎着日寇大“扫荡”的枪声和火光投笔从戎。一拿起枪投身到胶东反“扫荡”的行列里,就再也没有了少年的稚嫩,有的倒象成年人的干练和勇猛。他先后在反顽战役、平度战役、济胶路战斗中纵横拚杀,直到把日本侵略者赶走;接着又在胶东保卫战、潍县战役、兖州战役、济南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上海战役、漳厦金战役中大显身手。新…  相似文献   

3.
巢湖是革命老区,党史资源丰富。巢湖是党领导的全国19块抗日根据地之一——皖江抗日根据地的中心地区,新四军第七师是战斗在皖江地区的主力部队。皖南事变后,日伪和国民党顽固派对新四军和根据地实行了疯狂的军事进攻和严密的经济封锁。为了生存和发展,新四军第七师肩负起反“扫荡”、反磨擦对敌作战和经济建设双重任务。经济建设从开展减租减息、支援农业生产、举办水利,到发展贸  相似文献   

4.
张爱萍拒餐     
那是1942年11月中旬的一天,北风呼号,寒气袭人。新四军三师副师长张爱萍带领四五个工作人员,风尘仆仆地来到江苏省阜东县(今滨海县)八滩区,检查反“扫荡”的准备工作。八滩区区长顾正国和副区长韩培信,就各阶级、各阶层对反“扫荡”的思想动态和反映、坚壁清野情况、地方武装的组织及军事行动部署等问题,作了详细的汇报。时近中午,区长请大家就餐。走近厨房门口,张副师长抬眼一望,桌上已经摆着盛好的几碗热饭,放着一盘小鱼、一盘炒鸡蛋。他倏地转过身来,不悦地对区长说:“哪儿搞来的菜?这样不行。”“首长,饭是用玉米…  相似文献   

5.
马定荣 《党史纵览》2003,(11):18-19
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古河镇。 古河镇地处安徽省东部的和县、含山、巢县、全椒四县交界处,是国民党第五督察专员公署所在地。1939年12月下旬,日军第六师团团长谷寿夫集中日伪两千余众分数路向滁县全椒地区“扫荡”。深入皖东敌后抗战的新四军四支队驻在全椒县周家岗,支队司令员徐海东根据中原局书记刘少奇的指示,率领四支队第七、第九两个团奋勇抗击,取得了有名的周家岗反“扫荡”胜利,九团一举收复了古河镇。国民党第五专员公署专员李本一在日军进犯下,率部不战而逃,而对新四军则蓄意制造磨擦。徐  相似文献   

6.
冀中抗日根据地位于华北平原的腹心地带,严重威胁华北日军占据的平、津、保、石等城市及平汉、北宁、津浦、石德等交通干线,犹如插在敌人胸部的一把利剑。从1942年5月1日开始,日军在“确保华北,先保冀中”的叫嚣下,纠集5万余人,由华北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亲自督战,对冀中展开了空前残酷的全面“扫荡”,妄图一举摧毁冀中抗日根据地。面对强大的敌人,冀中军民在党的领导下,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反“扫荡”斗争,使冀中根据地顽强的坚持下来。到1944年,根据地完全恢复,并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取得了反“扫荡”斗争的最后胜利。这一胜…  相似文献   

7.
1941年夏.日军对苏北各抗日根据地发动大“扫荡”,并疯狂扑向新四军军部——盐城,为了反“扫荡”,新四军军部撤出了盐城。新四军政治委员刘少奇带上少数机关同志,潜伏在建阳(今江苏建湖县)水网湖荡地区十八固马家庄。区委书记将刘少奇安排在马庄乡农救会主任马玉甫家。  相似文献   

8.
彭德怀在庐山会议小组会上的发言,尤其是给毛泽东的信,中心问题是建议毛泽东和党中央下最大决心纠正推行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以来的“左”倾错误。实践证明他的意见是正确的,他作为政治局委员向毛泽东写信反映意见也是完全符合党的组织原则的。但是,当时出乎大家的意料,彭德怀“闯了大祸”,被扣以“反党”、“反社会主义”、“阴谋家、野心家”、‘信倾机会主义”头子等政治帽子。会议以批判彭德怀为起点,发动了全国性的“反右倾运动”,结果使原来“左”的错误更为恶性发展,给党和人民带来了严重灾难,使国民经济遭受重…  相似文献   

9.
敌军重重围困日军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多田骏由于百团大战的败绩被解职回国。代替他的是号称中国通的冈村宁茨。冈村宁茨深知八路军在华北如此厉害,主要是它有一个坚强的指挥机构———八路军总部。于是他对抗日根据地采取了不间断的“扫荡”,并制定了以摧毁八路军总部和129师师部为目的的“C号作战计划”。1942年2月日军发动的“扫荡”被粉碎后,于5月倾巢出动,调集8万余兵力,对我抗日根据地再次发动了更大规模的“扫荡”。日军一面以声西击东的手段对太岳区进行“扫荡”,一面又以声东击西的手段开始对冀鲁豫边区和冀中平原进…  相似文献   

10.
<正>出任盐阜军区司令员反“扫荡”后没多久,洪学智接到命令,让他立即到军部接受新的任务。冯定、薛暮桥等五分校领导都不愿意让洪学智离开。他们诚恳地说,这个时候你不能走,你走了,谁来指挥学校同敌人周旋?副校长冯定是研究哲学的,训练部部长薛暮桥专攻经济学,他们都是学有成就的专家,但没有对敌斗争经验。同敌人周旋,他们离不开洪学智。特别在这次反“扫荡”的几十天里,他们与洪学智生死与共、朝夕相处,结下了深厚的革命情谊。  相似文献   

11.
孟醒 《世纪风采》2006,(2):34-37
蒋介石逃台以后,为了显示其反攻大陆的决心,制定了“一年准备,两年反攻,三年扫荡,五年成功”的计划,一直不间断地派小股武装特务、军队潜渡大陆,对大陆沿海地区进行袭扰破坏战。  相似文献   

12.
<正>寻找缘起1995年盛夏,满头银发、82岁高龄的原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解放军原武汉军区副司令员、后勤学院院长杨秀山将军重返革命老区山西娄烦。这位经过长征的开国中将,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岁月里,任八路军第一二〇师三五八旅四团、七团政治委员,并兼任当地的中心县委书记,从1940年至1944年,在娄烦工作战斗5年之久。他指挥和参加过米峪镇战斗、百团大战和多次反“扫荡”战斗,带领军民保卫和巩固了根据地,  相似文献   

13.
1942年 5月 1日,华北日伪军在华北派遣军总司令冈村宁次的直接指挥下,集中了 3个师团的主力和 5个混成旅团的大部,以及各地伪军达 5万多人,配属了飞机、坦克、骑兵,开始了空前残酷的“五一”大“扫荡”。敌人采用“铁壁合围”、“梳篦战术”、“分进合击”、“反复清剿”等战术,企图一举歼灭冀中八路军主力,摧毁抗日根据地,解除我对平、津、保等战略要地的威胁,巩固其侵华战争的大后方。   当时,我在冀中军区九分区二十四团任总支书记。反“扫荡”开始后,根据团党委决定,我和作战参谋齐昆带领该团四连单独行动,在根据地群众…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发动对反冒进的批判不仅是服务于经济建设的“大跃进”,而且包含着政治上的考虑。他认为 195 6年反冒进导致了 195 7年右派分子对我党的“猖狂进攻”,组织上搞“分散主义”,并且客观上动摇了他在党内外的个人威信 ,是一股从苏共二十大刮来的歪风。因此 ,他认为反冒进表面上是经济工作的“错误”,实质是政治性错误。本文主要从政治这个角度切入 ,考察毛泽东批判反冒进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22)敌后军民 反“扫荡”斗争 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到来后,日军在正面战场上停止了战略性进攻,逐渐将其主要兵力用于打击在敌后战场的八路军和新四军。面对此种严峻形势,中国共产党肩负起抗击日本侵略军的主要责任。日军对抗日根据地实行疯狂的“扫荡”,在1939年和1940年的两年中,仅华北地区日军大规模的“扫荡”就有109次,使用兵力总计在50万人以上。1941年至1942年是敌后抗战最困难的时期,日军在  相似文献   

16.
参加过当年中央苏区反“围剿”斗争和长征的老一辈革命家、老红军谈起红军中医术高明的医生,便会提到红一方面军三大名医之一、被人称为“大金刚”的李治将军。▲弃暗投明当红军李治,原名李圣治。1899年出生于江西省永新县泮中乡一个小木商家庭。由于家境尚可,父亲又望子成龙,加上李治从小聪颖好学,父亲便决心培养他,先是送他到一家私塾读了几年书,后来又送他到县城中学就读。1924年李治考入上海南洋医科大学,1929年毕业。这时,他决心终生救死扶伤,为人治病,遂改名为“治”。开始在南昌开诊所,前来看病的国民党军官…  相似文献   

17.
1941年冬,日军调动了5万人马对沂蒙山抗日根据地实行“铁壁合围”,进行空前残酷的大“扫荡”。这是抗日战争时期日军在山东我根据地发动的规模最大的一次“扫荡”。在艰难困苦的50天反“扫荡”斗争中,留田突围是最惊险的一幕。当时,八路军115师的战斗部队只有一个特务营,敌我兵力对比为300:1,但我军最终不费一枪一弹、不伤一兵一卒,从敌人眼皮底下成功突围,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迹。  相似文献   

18.
一九四○年四月下旬,日寇集中同蒲铁路和平绥铁路沿线八千多兵力,分兵三路猛扑晋绥边区腹地洪涛山区,发起对边区的第九次“扫荡”。四月二十五日晚上,地委、专署和六支队的领导同志在乱道沟(现名朝阳沟村)举行紧急会议(当时专员屈健同志正在养病,由李林同志主持专署工作),共同作出反“扫荡”部署,决定在二十六日凌晨向平鲁老城方向转移,由六支队和专署政卫连  相似文献   

19.
“思想保证官”的人生奏鸣曲──记石景山区委常委、宣传部长臧中凯李武魁有人说政治思想工作是虚的,动嘴皮子、耍笔杆子搞宣传就更虚;而石景山区区委书记程世峨却称他们的宣传部对发展全区经济起到了“冲锋陷阵”的作用,赞宣传部长臧中凯是“思想保证官”,不论在工作...  相似文献   

20.
谭春兰 《新湘评论》2014,(13):25-26
罗荣桓元帅是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是人民军队政治工作创始人之一。罗荣桓在长期的政治工作实践中,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群众工作风格,他创造的《群众工作七部曲》和在山东抗战时期提出的“争、插、挤、打、统、反”六字方针,为山东的抗战和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杰出贡献,被誉为政治工作“巨匠”,“群众工作的典范”。关心爱护群众,做群众的贴心人在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时期和长征途中,罗荣桓作为一名政治工作领导,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