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部分海难案件赔偿执行难问题是由于赔偿主体通过制造虚假的民事诉讼转移财产造成的。此类案件发现虚假诉讼难、证据审查难、财产控制难、双方诉讼能力失衡,因而形成了认定以虚假诉讼规避海难赔偿执行案件的司法困境。建议通过完善立法,增加虚假诉讼的经济成本与刑事风险;严查证据,堵塞虚假诉讼立案的可乘之机;提前介入,通过财产保全措施控制可供执行的财产;关注弱势,积极开展司法救助。  相似文献   

2.
虚假诉讼的危害性较大,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在于成本收益失衡、法律规制缺位、审判机制存在缺陷,防范、打击虚假诉讼存在较大的困难,所以,司法机关要加强协调配合,充分应用现有的刑事法律对该类行为进行规制,并完善相关立法。  相似文献   

3.
虚假诉讼作为司法实践中所谓"智者的法律游戏",是对第三人合法权益的侵害,是对民事诉讼制度的直接挑战,若不予以高度重视并完善解决对策,将造成我国民事诉讼制度的解构性侵害。本文从虚假诉讼的社会危害性出发,提出在我国现有的民事制度的框架内构建虚假诉讼侵权损害赔偿制度,增加虚假诉讼行为人的违法行为的经济风险,调动受损害一方当事人与虚假诉讼行为做斗争的积极性,从而起到预防和遏制虚假诉讼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高虹 《法制与社会》2015,(6):282-283
民事诉讼当事人出于非法的动机和目的进行虚假诉讼,这不但侵害了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他人合法权益,还损害了司法公正和权威,危害性极大.由于虚假诉讼违法成本低收益高,导致虚假诉讼越演越烈.本文通过分析虚假诉讼违法成本低的原因,从而在立法、司法、社会层面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民事虚假诉讼及其规制之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遏制民事虚假诉讼的蔓延态势,我国应完善证据审查、民事调解制度,建立受害人保护机制,加大法律对民事虚假诉讼行为人的惩戒力度,增加其法律成本和风险。  相似文献   

6.
正虚假诉讼的规制措施主要包括民事诉讼中的规制以及虚假诉讼的刑法规制。笔者在本文主要探讨民事诉讼和刑事诉讼衔接的三个问题,其一是民事裁判对刑事诉讼程序的既判力问题,提出人民法院对虚假诉讼行为作出认定后,应当直接将该案移送至侦查机关以直接启动刑事诉讼程序受害人对虚假诉讼行为报案;受害人申请启动刑事程序的,不以相应民商事法院出虚假诉讼的认定为前提;其二是民事裁判对刑事裁判的既判力问题,  相似文献   

7.
诉讼效率指诉讼收益与诉讼成本之间的差额。诉讼收益主要体现为发现真实,而诉讼成本主要体现为证据的收集与认定成本。证据排除规则既可以保障发现案件真实,亦可以保护其他合法利益,但我国目前的证据法没有能够从提供诉讼效率的角度去设计证据排除规则,我国诉讼法中不同的诉讼采用相同的证明标准是这一现象出现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刑事诉讼的经济分析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左卫民 《法学研究》2005,27(4):122-132
基于成本收益的理性行为模式,一国的刑事诉讼活动必须以尽可能少的诉讼成本产出尽可能多的诉讼收益。权力与权利是刑事诉讼过程中的两种基本因素,所谓诉讼经济也因之可分为权力的经济与权利的经济,而这两者的基本着力点、内涵与具体制度设置迥异。从古代到现代,刑事诉讼成本投入呈逐渐上升趋势,并从追求比较单纯的权力的经济演化为对权力的经济和权利的经济并重。从建构权利充分保障与权力有效行使兼具的经济性诉讼制度的角度来看,中国的刑事诉讼制度亟需进一步改革。  相似文献   

9.
法经济学中“理性经济人”的基本假设和成本收益分析范式作为一种简单可取的解释路径,能够合理解释股东派生诉讼制度在不同国家实施效果迥异的现象.作为“理性经济人”的原告股东往往应用成本收益分析法来衡量是否提起股东派生诉讼,股东派生诉讼在某一国家是否活跃,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国股东派生诉讼的成本风险分担规则和激励机制能否起到鼓励或者抑制诉讼的作用.针对我国上市公司股东派生诉讼案件鲜有发生的现状,我国在完善股东派生诉讼规则时,应当充分利用法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和分析工具,重视法律规则在诉讼成本存在时的效率作用,并采取适当的激励机制以发挥股东派生诉讼制度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刑事诉讼证明标准的经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义本身无价,但正义的实现需要付出代价。刑事诉讼证明标准的设置不能单纯追求正义的绝对化,也要适度考虑诉讼成本与收益。对刑事诉讼证明标准进行经济分析,其最佳状态并非诉讼成本最低或收益最高之时,而是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之际,此时,诉讼利润最大。  相似文献   

11.
张俊杰 《法制与社会》2012,(29):121-122
虚假诉讼现象呈增多趋势,损害了司法公信力,检察机关应当充分发挥检察职能打击虚假诉讼.虚假诉讼案件集中在涉财产类纠纷,当事人具有利益共同性,表现为虚构债权债务关系.虚假诉讼的发生有民事诉讼制度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违法成本低廉等五个方面的原因,检察机关可以从加强对民事申诉案件的审查、注重固定关键证据等五个方面依法打击虚假诉讼.  相似文献   

12.
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益诉讼需要支出诉讼成本,包括起诉者成本、国家司法成本和犯错成本,同时可能获得相应的诉讼收益,包括预防性收益、补偿性收益和正义的收益。相对于个人,由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益诉讼更能降低诉讼成本和获得诉讼收益,从而实现民事公益诉讼的效益价值。  相似文献   

13.
《政法学刊》2018,(6):98-104
民事执行程序中的以物抵债作为司法实践中一种灵活的执行方式,有利于提高执结率、化解民事矛盾、节约执行成本。然法院零星的司法解释或指导性意见远不足以解决以物抵债法律性质及效力、适用情形以及虚假诉讼风险等争议。应当着眼于民事执行程序中以物抵债适用存在的问题,分析以物抵债的法律定位和法理基础,完善以物抵债的适用规则,防范以物抵债引起的虚假诉讼,使以物抵债制度更好地适应民事执行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虚假诉讼涉及的范围较广,本文以道路交通事故案件中的虚假诉讼入手,通过实地调研,从实体和程序的角度分析虚假诉讼在道路交通事故案件中具备的特点,概括为诉讼要件的合法性、诉讼主体的复杂性、虚假行为的违法性三个方面,着重体现虚假诉讼违法性的特点,凸显本文打击虚假诉讼的写作主旨。制定对策必先究其原因,本文主要以道路交通事故案件为研究视角,分析为何会滋生虚假诉讼,主要原因有三个,利益的驱使是根源,法院立案把关不严为程序的启动提供了方便,惩罚力度不够更增加了虚假诉讼行为人获得利益的欲望。文章最后根据成因提出预防建议和对策,从制度本身等方面进行完善,严厉打击虚假诉讼。  相似文献   

15.
刑事诉讼效率论——基于效益价值的法经济学分析(上)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刑事诉讼效率价值既涉及到物质性因素,又涉及到精神性因素,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程序的运作必须具备一定的经济合理性,二是效果的实现须符合诉讼主体的欲望和需求即合目的性。从经济学的观点来分析,刑事诉讼同样存在投入与产生的关系即诉讼成本和诉讼收益问题,以经济性投入换取非经济性产出是其有别于其它社会活动的一个显著特点。对刑事诉讼的效率机制进行具体的分析,可以看出国家在刑事诉讼的投入与产出活动中始终占据着积极的、主导的地位,本文所言及的成本与收益的概念,也主要是从国家的角度而言的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有关虚假诉讼的案件频频见诸报端,这在一定程度上显示,虚假诉讼正在困扰着我们的司法实践。虚假诉讼的危害性正在越来越引起立法和司法界的重视,规制虚假诉讼的呼吁也越来越强,从理论上讲虚假诉讼滋生蔓延的原因固然复杂多样,但是还是有规律可循,比如说虚假诉讼多涉及财产纠纷,当事人之间具有特殊的身份关系,表现为伪造证据证言证词等等。虚假诉讼的发生具有违法成本低廉,法律法规规定不明确等漏洞,本文将重点从检察院的立场着手,分析虚假诉讼多发的原因、虚假诉讼的识别方法,最后提出若干解决虚假诉讼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关于虚假诉讼,现行法律尚无明确规定,理论和实务界也无明确的界定。虚假诉讼涉及的领域广泛,但以民间借贷纠纷最为常见。根据不同的标准,虚假诉讼可以划分为各种不同的类型。查办虚假诉讼的路径,主要包括:甄别线索,破解虚假诉讼"发现难";调查核实,破解虚假诉讼"查证难";多措并举,破解虚假诉讼"追责难"。  相似文献   

18.
冯燕萍 《法制与社会》2012,(24):115+117
虚假诉讼在民事诉讼活动中的大量出现,不但损害了实际权利人的合法权益,而且严重损害司法权威,对社会诚信体系的建设也极为不利.虚假诉讼的存在又主要是因为对此类行为的打击力度不够,在刑法上还没有明确规定对此种行为可以进行刑事追究,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虚假诉讼的蔓延.因此,有必要对虚假诉讼行为进行刑法规制.本文对民事虚假诉讼的特点、成因、危害及刑法规制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9.
律师在参与信息披露过程中因故意或者过失产生侵权责任.依民法理论,对律师责任的归责原则既有严格责任原则又有过错责任原则.从成本角度看,严格责任会对律师带来较大的职业风险,降低其参与信息披露的积极性,并破坏交易市场的稳定,而过错责任又存在立法成本高、举证困难等障碍;从收益角度看,严格责任能提高律师预防虚假信息积极性,过错责任则会提高第三人预防虚假信息的积极性,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人们通常会认为律师预防虚假信息的能力要高于第三人.所以严格责任应成为立法的选择,但是律师预防虚假信息披露的能力又不可能是绝对的.因此对律师的侵权责任进行限制,既能降低律师的责任成本也能为保险机构接受律师的侵权责任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20.
周翔 《河北法学》2011,29(6):193-197
虚假诉讼在我国当前呈高发态势。因虚假诉讼行为人事先的恶意串通,若人民法院仅依诉讼常规程序审理之,必然不能探明事实之真相,必须采取常规程序外之特别手段方可应对。虚假诉讼变民事诉讼当事人"无奈提起诉讼"为行为人"刻意制造诉讼",对民事诉讼制度产生解构性侵害,是对整个民事诉讼法律制度的直接挑战。但作为解决虚假诉讼问题的首要问题——虚假诉讼的定义——仍然众说纷呈,没有统一的说法。此种现状导致虚假诉讼问题在实践中的诸多关注和探讨存在先天障碍。从实然使用、应然分析、与诉讼诈骗等相近概念的辨析以及案件的特点分析四个方面对虚假诉讼定义进行多角度解析,以期为虚假诉讼问题在实践中引发的关注和探讨进一步明确对象目标指向和精确界定探讨范围,并给相关法律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多元化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