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发生的根本变迁,公民社会由此产生并发展。公民社会的发展是客观的历史进程。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积极推进公民社会的发展,并使之协同政府开展社会建设和管理,是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方面。我们应该包容并培育公民社会,一个健康的有秩序的公民社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不可或缺的。  相似文献   

2.
随着中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一个强大的公民社会正在迅速崛起。公民社会与和谐社会之间是一种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良性互动关系。公民社会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它在推动中国民主政治的进程、提升公民的道德水平、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和促进社会安定有序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何华 《法制与社会》2011,(5):172-173
公民社会(市民社会)是一个纯粹西方的话语,它与西方国家的政治、文化、历史紧密相连。当前,中国理论界正在兴起关于国内培育公民社会的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本文指出鉴于学术界对Civilsociety的不同翻译,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细微的区分不同译名的"公民社会"与"市民社会"的内涵,对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我国社会资本的培育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资本理论是近些年兴起的一个国际性学术热点,它强调信任、互惠、规范和公民参与网络。该文试图从社会资本这一视角来研究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问题,认为和谐社会从本质上说就是凝聚着浓厚的社会资本的社会。社会资本与和谐社会之间存在一种支撑关系,通过培育丰富和优质的社会资本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实现。  相似文献   

5.
段志英 《法制与经济》2008,(10):107-108,111
社会资本理论是近些年兴起的一个国际性学术热点,它强调信任、互惠、规范和公民参与网络。该文试图从社会资本这一视角来研究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问题,认为和谐社会从本质上说就是凝聚着浓厚的社会资本的社会。社会资本与和谐社会之间存在一种支撑关系,通过培育丰富和优质的社会资本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实现。  相似文献   

6.
公民社会思想源于西方,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在我国学术界受到关注.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公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互动与合作关系日益凸显,公民社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更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能够充分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促进社会和谐有序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加强公共危机治理,维护社会稳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恶性社会资本是公共危机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而良性社会资本在公共危机协同治理的各个阶段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抑制恶性社会资本,提升良性社会资本,构建公共危机协同管理体系,培育公民的志愿精神,发挥民间组织和公民社团的作用是化解公共危机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房玉霞 《法制与社会》2013,(23):150-151
在社会转型的背景下,中共政治合法性面临严峻挑战。发展和壮大公民社会对于巩固中共政治合法性具有重大意义:有利于扩大中共的执政基础;有利于防止腐败,提高党的公信力;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和壮大公民社会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体现,也是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途径。党和政府应该从政治经济文化发面加强公民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9.
现代企业是我国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特殊的意义。"企业公民"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已成为各界的共识,本文旨在从法律的角度出发,对其有效实施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和谐社会的实质是以提高公民法律意识的法治社会。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和谐家庭的建设,而和谐家庭的建设又依赖家庭成员法律意识提高,因此,无论是构建和皆社会还是促进和谐家庭都有必须要从提高人们的法律意识着手。我们要深入开展公民普法活动,进一步增强公民的法律意识,提高公民的法律素质和运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从而推动全社会自觉学法、知法、守法、用法,促进和谐家庭与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以人为本的法治化机制既是和谐社会的必备要素,也是和谐社会形成的必要条件,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论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法学理论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蔡守秋 《现代法学》2005,27(6):54-61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公平社会,始终是人类和法学家孜孜以求的一个崇高理想。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人与人的关系和谐、人与自然的关系和谐,建设和谐社会就是要正确处理人与人的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人的和谐相处和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正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及其迫切需求,才促使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法学理论即调整论开始在中国法学界诞生、成长和传播。  相似文献   

13.
陈睿 《行政与法》2010,(5):21-24
政府角色属于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范畴,随着社会形势的发展而转换。面对新形势下构建和谐社会的执政理念,政府的执政方式就要与之相适应。为此,政府不但会被赋予"和谐人"的新角色,而且应该担当起构建和谐社会的重任。本文尝试从"和谐人"角色产生的时代背景、"和谐人"角色定位及"和谐人"的路径选择三个方面探讨建构"和谐人"角色范式。  相似文献   

14.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法治国家的伟大历程中,城市社区的地位、作用都将更加突出。而建构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制度体系,必须要思考和解决目标模式和法律保障这两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其中,建设和谐社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工程,是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终极目标;而法治既是和谐社区的基础,更是推动社区建设发展和目标实现的保障。  相似文献   

15.
如何构建城市和谐交通,是以罚治路还是依法治路?对交通违法行为是单纯的“严罚”,还是宽严相济?是动不动就“罚款”,还是有所区分,辅之于教育?在交通管理中如何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努力?湖州交警正是基于这些问题的思考,勇于创新,在交通管理实践中推出了针对轻微交通违法行为的“劝告式”执法.这是湖州交警为构建城市和谐交通的一种创新实践。“劝告式”执法的推出给我们的启示是:要构建和谐交通,必须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必须实施政务公开制度;必须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的宗旨。  相似文献   

16.
从法律制度建设看逻辑的科学理性和人文理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何制度保障,都是在现实的社会实践中通过制度建设逐步形成、完善的。制度建设必须体现集体思维中逻辑的精神、意义和作用,以促成和谐社会的生成。在此过程中,有几个问题需要思考。一是如何给予道义逻辑的思维必然性以现实保证;二是如何在通过制度建设,促成和谐社会生成的过程中,提高我们的人文精神;三是如何在通过制度建设,促成和谐社会生成的过程中,体会任何制度创新都有和谐社会的伦理基础;任何制度创新都是为和谐社会服务的。从而体现在制度创新中的思维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在新的起点上进一步引领和繁荣法学研究,必须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认清形势,明确任务,不断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创新、深化、拓展组织推动法学研究的体制和机制建设,同时还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法学研究队伍。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中作出新贡献,为迎接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相似文献   

18.
从冲突理论视角看和谐社会之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立会 《河北法学》2008,26(3):47-50
分析和研究西方的社会冲突理论,认为一定程度的社会冲突有利于社会稳定,有利于推动社会发展,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启示。直面我国当前社会冲突的现状,认为只有正确面对社会冲突,理智地谋求冲突问题的解决方法,才能将冲突的正功能发挥出来,将冲突变为合作、和谐的动力。  相似文献   

19.
为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公共政策必须及时创新。科学发展观为公共政策理念创新、内容创新和政策手段创新指明了方向。因此,在实现公共政策创新目标的过程中,政策主体必须深入学习与实践科学发展观,实现政策理念的转变;废旧立新并举,实现政策内容的切换;创新政策运行机制,实现政策目标的转换。  相似文献   

20.
宋欣蓓 《行政与法》2006,(11):27-28
现实社会是冲突与和谐的统一体。和谐社会并不是不存在冲突,而是社会制度能够最大限度减少冲突。中国目前正处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时期,需要从法律制度上对各种社会冲突进行有效控制。在立法上,建立一种服务于大多数人利益整合的制度,实现对利益的分配、保障和和谐;在司法上,做到阻止非法利益、平衡合法利益、容许法外利益,实现司法公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