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美国冲突法革命体现了国际私法发展中公平性与安全性两种法律价值的对抗和平衡,这个阶段的国际私法的发展表明,只有将公平性与安全性两种法律价值平衡统一才能更好地使国际私法发挥其根本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朱美云 《前沿》2006,(10):99-102
最密切联系原则是当代国际私法法律适用中一种生命力极强的重要理论原则。随着现代国际社会的交往日趋复杂,这一原则暴露出它与生俱来的法律适用不确定性特点,本文试图在侵权行为责任领域建立一种“有原则的合理规则”,在法律适用的稳定性与灵活性之间寻求平衡,更好地发挥法律安全与正义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王小林 《求索》2010,(7):137-139
从系统论观点,结合法价值的一般理论,国际私法的价值是国际私法基于自身的客观实际而对于人(系统)所具有的意义和人(系统)关于国际私法的绝对超越指向。其基本价值追求与一般法的价值追求是同一的,即实现国际社会的秩序、自由、效率、正义等。但是,由于国际私法的调整对象是涉外民商事法律关系,处理的是国际法律关系,所以,这就决定了国际私法还应有促进国际社会商事和谐的更高的价值导向。运用和谐世界的理念来解决国际私法体系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进而构建能够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认同的现代国际私法体系,是国际私法价值实现的前提性条件。  相似文献   

4.
刘艳娜  陈胜 《前沿》2008,(7):123-128
和谐世界是国际关系的一种良好状态。国际关系既包括国家之间公法层面的关系,也包括私人之间国际民商事领域的私法层面的关系。调整跨国关系的法律制度可以影响国际关系的状况,国际私法作为调整国际民商事关系的法律,对构建和谐世界具有重要作用。从国际私法的历史、自身特点以及国际社会来看,构建和谐世界应是国际私法在21世纪的价值取向。适当法理论是适应这种价值取向的国际私法理论形态。  相似文献   

5.
龚志军 《求索》2013,(2):202-204
国际私法主要是通过冲突规范指引选择应适用的准据法这一间接方法来解决国际民事法律冲突。长期以来,理论与实践大都认为这一过程尤其是准据法的选择主要是一种纯技术过程。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和国际私法的发展,近年来呈现出一些新的发展趋势。其中注重伦理价值,将伦理因素引入准据法选择因有利于国际私法实质正义价值的实现而日益得到关注。因此.重视国际私法对涉外非婚同居关系调整的伦理基础,认真研究涉外非婚同居关系准据法选择需考虑的伦理因素.对完善涉外非婚同居关系的法律适用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当代国际私法理论是传统国际法理论与20世纪各种新兴理论在激烈冲突、相互融合中的产物。从价值取向上来看,当代国际私法理论不再将传统冲突理论追求的冲突正义与现代各种理论转而追求的实体正义绝对的对立起来,而是努力寻求两种价值之间的连结点。当代国际私法最重要的特点之一,就是冲突规则的实体化,这一点在下面将要介绍的选择性多边冲突规则中有明显的体现。  相似文献   

7.
李良才 《前沿》2009,(8):49-52
全球化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国际私法回应全球化对国际民商事关系的促进而不断调整自身的规范体系和价值取向。国际私法在漫长的历史发展演变过程中形成了自身的基本理念。国际私法的基本理念既是吸纳、包容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结晶,又是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重要体现。人权作为普世价值为当代国际私法所汲取并被提升为其基本理念。人权价值将在21世纪国际私法中得到彻底的贯彻。这是新世纪国际私法必将出现的新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高职法律专业是融理论与能力培养为一体的教育,其中国际私法教学中传统的演绎式教学方法侧重于理论灌输,不利于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很难适应新世纪人才培养的需要,要实现高职法律专业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对国际私法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已势在必行。本文通过对目前高职法律专业国际私法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合国际私法的课程特点,并根据笔者自己的教学经验,提出高职法律专业国际私法教学的改革方法。  相似文献   

9.
《公安研究》2011,(5):96-96
刘益灯在《法学评论》2010年第6期撰文认为,网络消费交易中的消费者处于经济弱势地位,经常遭受网络商人的不法侵害。以实质正义为价值取向的国际私法,则采用法院选择方法、法律适用方法、强制性规则方法、最有利原则方法和公共秩序方法,侧重保护弱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平衡当事人的冲突利益,促进网络消费的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0.
法律本身存在着价值的冲突与平衡,一部法律很难满足各方主体的价值需求,当它偏向一种价值取向时必然要牺牲其他法律价值。这种规律同样适用于有关商业秘密保护的法律。分析商业秘密保护法律中存在的价值冲突与平衡,探究其中存在的主客观原因,对在商业秘密保护的法律立法中寻求价值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现代国际私法中的反致制度,在继承和整理原有价值的基础上,又被赋予了若干新的价值追求,如实现较好法律的选择、克服传统冲突规范僵化呆板缺陷、实现国际民商事交往的秩序化和安全等,这些价值内容与当代国际社会的具体情况、国际私法的总体发展趋势和追求是相匹配的。在具体适用上也越来越体现出与最密切联系原则相一致的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12.
国际私法的经济分析是法律经济学的一个前沿问题,而明确国际私法经济分析的范围应当是对国际私法进行经济分析的前提。从国际私法的调整对象及任务、国际私法的要素、国际私法法律关系和国际私法冲突关系等层面来分析和界定国际私法经济分析的范围,为继而研究国际私法经济分析领域的其他基本理论和概念,提供了一个必要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刘艳娜  陈胜 《前沿》2011,(3):81-87
早期的法则区别理论为国际私法确立了主权权力的研究范式。但这种将国际私法公法化、政治化的研究范式已经被历史抛弃。19世纪萨维尼的法律关系研究范式将国际私法拉回到私法的轨道,但其对"本座"所在地的排他优待以及对主权利益的特例性安排也不符合现代国家对跨国私人交往进行平等调整和干预的需要。20世纪以来,美国的冲突法革命并没有为合理确定主权因素在国际私法中的适当位置作出实质性的突破,欧洲国际私法的欧盟化虽然是一个重大的变化,但也仅具有区域性的解释力,且并未动摇国际社会层面国际私法的萨维尼范式。在主权分立、法律体系并存的国际环境下,应当对传统的法律关系范式进行完善,确立"私人权利—主权权力"的主辅型研究范式。  相似文献   

14.
王亚男 《人民论坛》2011,(10):84-85
我国《法律适用法》第44条首次将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引入侵权责任领域。对意思自治原则在涉外侵权领域适用的必要性及国际立法实践进行研究,认为将意思自治原则引入涉外侵权领域并对其进行适当限制引领了当今国际私法立法发展的一个潮流,体现了国际私法追求实质公平公正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5.
我国《法律适用法》第44条首次将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引入侵权责任领域。对意思自治原则在涉外侵权领域适用的必要性及国际立法实践进行研究,认为将意思自治原则引入涉外侵权领域并对其进行适当限制引领了当今国际私法立法发展的一个潮流,体现了国际私法追求实质公平公正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6.
国际私法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人类社会出现国家以后,国际社会逐渐形成。在国际社会中,不同国家的人民必然会进行交往,建立各种社会关系,国际民事法律关系就是其中一种,为了调整这种关系,国际私法便应运而生。因此我们说,国际私法是调整国际民事法律关系或涉外民事法律关系的法律部门。  相似文献   

17.
我国现行法律规定了海域使用权和渔业权制度,但由于权利的性质等原因使得相关权利在行使过程中存在冲突,解决两种权利的冲突成为海域使用制度完善的重要基点。海域使用权和渔业权的平衡需要用利益衡量的法学方法,通过权利价值的衡量,使与两种权利有关的个体利益、社会利益和制度利益达到平衡。  相似文献   

18.
陈青 《前沿》2011,(8):74-76
契约自由原则在私法领域中一直主导着整个契约法,是契约法的重要基石所在。当契约具有国际因素时,选择何种法律适用一直是国际私法探讨的问题。契约自由也延展至国际私法的领域,是当事人意思自治的重要体现方式。因此,契约自由在解决法律冲突时,有着独特的方法与途径。通过尊重当事人协议选择的法律,进而达到解决法律冲突问题,也不失为辅助解决涉外法律争议的一条蹊径。  相似文献   

19.
黄梓东  冯霞 《求索》2012,(7):244-246
反致制度虽然一直受到国际私法学界的广泛争议,但不可否认的是,其在国际私法发展各个时期展现出不同且无可替代的实践价值,因此受到各国立法的普遍接受和司法实践的青睐。在冲突法变革中,反致制度在国际私法制度中的作用与地位发生了改变,承载着现代国际私法新的价值追求,在许多国家和国际公约的制度设计中占据着一席之地。反致制度的有效利用已经成为一种国际趋势,我国应当改变以往回避的态度,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在立法上予以承认和设计,以便实践中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20.
于德江  姜凤武 《人民论坛》2012,(11):187-189
在全球化的条件下,国际私法的趋同化不断加强,表现出各国国际私法更多地采用相同或相似的规定。一个国家的法律表现出超越国家共同体观念而在人类共同体的范围内考虑人的私法地位问题的趋势,未来我国有必要在以承认人类的共同主体性为价值目标的基础上,构建并完善自己的私法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