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995年1月至1997年12月,我市境内共发生道路死亡事故逃逸案59起,在已侦破的18起中有11起是利用刑事科学技术直接侦破的,现将收集的案例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1 案例资料 1.1 发生率 3年本地区共发生交通死亡案件289起,其中逃逸案件59起,占总数的20.4%。分别为1995年14起;1996年17起;1997年28起。  相似文献   

2.
汽车轮胎胎面部磨损细小特征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季峻 《刑事技术》2007,(2):45-47
当前我国汽车使用数量的猛增,汽车交通事故与汽车肇事逃逸案立案数也剧增。在这些案件的办理与侦破中车轮痕迹往往会成为破案的重点。要鉴定肇事车轮胎,其轮胎胎面部的磨损检验就显得十分关握三个一致一般能够准确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1案件简介 2006年11月13日,马迹镇杉山村公路地段发生一起交通事故,受害人曹某(男,10岁)当场死亡。肇事车辆逃逸,在侦查中发现一外地大货车有重大嫌疑,而该车驾驶员失口否认,其他没有任何人证物证。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交通流量空前增加与交通道路的改善之间的矛盾日趋突出,交通事故大量增加,交通事故逃逸现场的案件也相应增多。据统计我县近年来交通逃逸案件以14%左右的速度增加(表1)。作者根据近年来的工作经验,试对交通事故逃逸现场疑难案件的法医学鉴定进行探讨。本文所述疑难案件是指交通事故受害者因意识障碍或者死亡,不能提供有关肇事车辆特征的,现场被破坏,查无证人的案件。根据作者的经验,这种案件的法医学鉴定的任务主要是二个方面:一是从法医学角度提供肇事车辆特征,主要是指肇事车辆的类型及逃逸的…  相似文献   

5.
536例公共汽车驾驶员肇事原因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美国每年死于交通事故者约5万人左右,居世界第一。我国每年死于公路交通事故者约4万人,居世界第二。乌鲁木齐市1985~1986年发生5O00起机动车交通事故,死亡约200人。许多资料表明,由人引起的肇事原因占97%。为了解与人有关的危险因素,我们对乌鲁木齐市公共汽车驾驶员的肇事原因(1990一1991)进行了调查分析。调查资料和结果1990~1991年乌鲁木齐市公共汽车公司(简称马汽)536起交通事故的有关资料由乌汽安全科提供,非责任者与自行解决未立案者不统计。结果见表1~8。讨论1.表1结果显示男女驾驶员间车祸发生率有差别,但…  相似文献   

6.
目的回顾道路交通事故中需要进行涉案者交通方式鉴定的案例。探讨此类案例鉴定的思路和技术方法。方法收集28例近年本单位进行的道路交通事故涉案者交通行为方式鉴定案例,统计涉案者一般情况、损伤程度与交通行为方式的关系,交通事故发生的时间和地点、交通事故中车辆碰撞类型、采用的技术方法等,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本组资料共28起道路交通事故案件,涉案人员共57人,男性50人.女性7人。交通事故发生时间夜间为19例(67.86%),白天为9例(32.14%)。道路类型中,城市市区道路10例(35.7%),城市郊区道路1例(3.6%),省级道路10例(35.7%),高速公路7例(25%)。酒后驾车9例(32.1%)。交通事故类型中,电动自行车与机动车事故5例(17.8%),机动车与自行车事故1例(3.6%),机动车单方事故7例(25.0%);机动车与机动车事故11例(39.3%),机动车与行人事故4例(14.3%)。涉案人员死亡27人,损伤29人,无明显伤害1人。损伤存活者中轻微伤10例(34.5%),轻伤8例(27.6%),重伤1l例(37.9%)。涉案者交通行为方式鉴定种类中,汽车驾驶人和乘车人认定16例(57.1%),摩托车驾驶人和乘车人认定1例(3.6%),电动自行车驾驶人和乘车人认定5例(17.8%),自行车推行和骑行状态认定1例(3.6%),摩托车推行和骑行状态认定1例(3.6%),行人横过公路方向4例(14.3%)。涉案者交通行为方式鉴定采用的技术手段和方法.包括法医学活体损伤检验、法医学尸表检验、涉案肇事车车辆痕迹检验、DNA检验鉴定、现场人体模拟实验等。结论根据人体(活体或尸体)的体表损伤形态特征、痕迹分布,分析其致伤物和致伤方式,结合车辆痕迹检验结果,得出确认符合某种交通行为方式或者不符合某种交通行为方式的判断,结合案件的相关情况分析重建交通事故过程.是进行涉案者交通行为方式鉴定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7.
杀人碎尸案的一般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杀人碎尸案往往由于案犯碎尸手段多样,抛尸地点复杂,从而增加了此类案件的尸检及侦破难度,本文通过对50例已查破的典型重、特大杀人碎尸案件作一回顾性研究,探求杀人碎尸案件的特点、尸检方法,以供参考。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本文收集1996~2000年发生的已查破的50例杀人碎尸案件资料。1.2方法按杀人碎尸案的案由、受害人及罪犯基本情况以及二者关系、作案地点、碎尸工具、抛尸地点、尸块包装物等项目分别进行统计分析。2结果2.1杀人碎尸案案由50例案中,因夫妻、情侣感情矛盾纠纷20例(40%);表4罪犯职…  相似文献   

8.
李晖 《刑事技术》2004,(4):40-42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跃发展 ,汽车产业更是迅猛发展。交通事故案件数量逐年递增。其中有些驾驶员因法律意识淡薄 ,在事故发生后 ,不积极采取措施 ,妥善解决事故问题 ,而是不负责任的逃之夭夭。我所在1997— 2 0 0 0年共检验三百余起交通肇事逃逸案中的尸体 ,从中筛选出 2 90例典型  相似文献   

9.
刘妍  黄硕 《法庭内外》2011,(5):61-61
律师酒后驾驶宝马车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致-75岁的老太死亡。日前,北京市朝阳区法院对这起交通肇事案件进行了公开宣判,被告人张自标因犯交通肇事罪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6个月。  相似文献   

10.
创伤性湿肺诊断与鉴定差异原因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收集我市第一人民医院1992年1月至1996年12月经放射科确诊的、与刑(民)事案件及交通事故有关的、具有完整病案资料的创伤性湿肺病例69例,经法医学检验,最终确诊12例,仅占检验总数的17.3%,说明其放射学诊断与法医学鉴定结果存在明显差异,现对该组资料进行分析,并对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作初步探讨。资料分析1.一般情况69例年龄分布符合活体损伤特点(21—40岁60.9%),男女性分别占78.3%和21.7%。2.损伤性质69例均为胸部闭合性损伤,其肋骨骨折者55例(79.7%),无肋骨骨折者14例(20.3%),合并有颅脑损伤者27例(3…  相似文献   

11.
在法医学检案中,常常遇到摔倒后出现严重颅脑损伤的案例。导致摔倒的原因有很多,如从高处跌倒、交通事故、打斗、疾病发作及饮酒等,分析其与摔倒所致的颅脑损伤间的关系,对这类案件的定性有着重要意义。笔者收集33例这类案件,并对其进行综合分析,以探讨鉴定这类案件的要点。一般资料1.性别和年龄平组案例,男性29例,女性4例;年龄最小者7岁,最大60岁,以20~50岁居多,共24例(73%)。2.身体着地部位顶枕部着地21例,额部6例,额部4例,左下颌1例,臂部1例。3.颅脑损伤头皮挫伤21例;头皮挫裂创19例;脑冲击伤ZO例;对冲伤13例…  相似文献   

12.
非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的三个问题姚旭斌最高人民法院、公安部《关于处理道路交通事故案件有关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第二项规定,发生在公路、城市街道和胡同(里巷),以及公共广场、公共停车场等专供车辆、行人通行的地方的交通事故,公安机关应当依照...  相似文献   

13.
政法要闻     
(2005.10.21-—2005.11.20) 全国开展预防特大交通事故百日竞赛活动为切实做好今冬明春道路交通安全工作,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特别是群死群伤特大交通事故,公安部决定自11 月20日起至明年3月1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预防特大交通事故百日竞赛活动。全国公安交管部门将严查交通违法行为,高速公路、国道、主要省道和旅游路线为秩序整治的重点路段,对超速 20%以上的依法从重处罚,对超速50%的一律依法吊销机动车驾驶证。对已查明肇事车辆或逃逸人的交通肇事逃逸案件,成立专案组,限期将肇事者抓获归案。今年发生的致人死亡的交通肇事逃逸案件侦破率要达到80%以上。  相似文献   

14.
道路交通死亡事故12853例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郭万里  杨重林 《法医学杂志》1999,15(2):97-97,99
因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日益增加,现对本省交警总队统计的12853例交通死亡事故(文中不含铁路,简称交通事故)进行分析,拟找出该类尸体检验的一般规律特征供同仁参考。1资料见表1~表5。表1发生时间、次数、人数及上升率统计时间次数死亡人数年上升率(%)1...  相似文献   

15.
本文收集了33例伪装命案现场的案件,对其种类、特点等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对这一类案件的判别勘验方法进行了探讨,供参考。1案例资料本文收集的33例伪装现场的案件,均为已破案件,其中有18例在勘验现场后能及时识破伪装,迅速破案,占54.54%,有10例在案发后未能及时识破伪装,而是经过系统全面的尸体检验和综合了现场勘验、案情调查等情况后,识破伪装,致使案件侦破,占30.30%,有5例则是经过较长时间的侦查,未能破案,最后从伪装现场的角度出发,重新审查复核有关资料,运用技术侦查手段,最后侦破案件,占15…  相似文献   

16.
颅脑外伤后既有躯体损伤,也常伴有精神障碍。躯体损伤的伤残程度评定已为大家所共识。精神障碍近年来也日益为人们所重视。本文收集了459例颅脑外伤病历资料,对其中伴有精神障碍的68例进行分析,以供同行商讨。案例资料一、一般资料1.病历选择68例具备下列条件:(1)既往无精神病史及智力低下;(2)伤前无脑部疾患、癫病及脑血管病史;(3)可排除其它器质性精神障碍和功能性精神病。2.性别年龄男47例,女对例;年龄在5~76岁,平均年龄42.33岁。3.致伤原因交通事故30例,钝性外力28例,锐性外力10例。二、临床资料1.本组68例病历…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中毒性死亡案件和与中毒死亡有关的医疗纠纷案件的法医学特点,探讨此类案件的防护重点和鉴定要点。方法 对四川大学法医学院1985~2004年106例中毒死亡尸体剖验病理材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性别:男性61例,女性45例。男女比例1.36:1;年龄:以21—40岁年龄组(60.38%)为主;死亡方式:意外死亡最多见(52.83%),其次为自杀(33.02%)和他杀(14.15%);死亡原因:CO中毒、有机磷类中毒、毒鼠强及药物中毒多见(72.64%);医疗纠纷:发生医疗不当12例(11.32%),7例为医源性中毒性医疗纠纷。5例为中毒后在医院抢救中发生的医疗纠纷,主要发生于乡镇医院和县级医院(83.33%)。结论 加强毒物的管理、提高安全意识、加强法制教育、增加生产安全等是减少中毒性死亡的重要手段。提高城乡医疗水平.加强中毒急诊抢救临床技能是防止中毒性医疗纠纷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128例幼女被强奸、猥亵案的法医学检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笔者收集了本市1986年至1996年十年间128例幼女被强奸、猥亵案件的法医学人身检验资料,对案件性质、受害者年龄、发育状况、损伤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现报道如下:一般资料1.案件性质与被害者年龄分布我国刑法将幼女年龄定在14周岁以下。本文根据儿科学分类[‘],将128例幼女分为2.5—9岁儿童组和10—13岁(14岁)进入青春发育期幼女组。年龄最小2.5岁,学龄儿童84例,占65.6%。16例狠亵幼女案均为手指奸淫幼女,见表1。空】t羹体性而马出自去隼巴共力2.发育状况及处女膜形状78例2.5—9岁幼女,外阴幼女型,处女膜位置较深,阴道…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交通肇事逃逸案发生率不断上升,在这类案件中涂料是最常见的物证。笔者分析了214例案件中的涂料检验情况,现介绍如下: 1 成膜物质检验 214例案件中,认为涂料主要成分一致的有157起,认为有区别的有57起,分别占78%、22%,前者明显高于后者。这一方面是由于交警队对送检的嫌疑车已进行了一定的筛选,更重要的是受检验方法的限制,有些不是同一来源的涂料没能进行区分。  相似文献   

20.
3130例法医尸检资料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对汕头市1977年1月至1996年12月20年间3130例法医尸检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探讨其性别、年龄、季节、死因和案情性质构成,并与国内外文献比较。结果表明男性为女性的2.3倍;青壮年居多;尸检数逐年增加;损伤、窒息、粹死、中毒占2829例(92.3%),意外1226例(39.2%),他杀776例(29.8%),自杀658例(21.0%)。与广州、湖北部分地区资料相似,与日本东京、美国佛罗里达资料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