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近年来,金寨县公安局党组书记、局长李春生带领党组一班人和全局民警,紧紧围绕建设平安金寨、构建和谐金寨这个工作大局,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狠抓“警务革命”、“信息革命”、“效能革命”,大力开展以“抓基层、打基础、苦练基本功”为主题的“三基”建设,实现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历史性的大跨越。抓“警务革命”,破解“肠梗阻”。针对局机关科室设置重叠、人浮于事,派出所设置过多、人少事多,致使一些重大警务部署难以直接落实到位,形成“肠梗阻”的现状,局党组以贯彻全国第二十次公安会议精神为契机,争取县委、县政府的重视与支持,积极采…  相似文献   

2.
我们党的精神家同是在党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无论建党初期形成的“五四精神”,革命时期形成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  相似文献   

3.
“八二宪法”的修宪前提在于对“文化大革命”的反思与对继续革命论的拒斥.“八二宪法”是改革转型期的政治宪法,而不是常态政治下的法律性宪法,其生成与演进需要政治维度的认知与建构,单纯的司法机制无法奏效.“八二宪法”存在着复调性,是革命与去革命的综合,是在革命造成的政治体制内发生的去革命的宪制安排.“八二宪法”具有独特的代表制三元性,即由党、人大、政协构成的复合代表制,而在时间上表现为一种“生命—结构”主义的演进逻辑.政治宪法学对“八二宪法”的理论审视是主流宪法学之外不可或缺的一种分析视角.  相似文献   

4.
一诺千金重     
朱伟一 《法人》2006,(1):118-119
美国人坚信“人之初,性本恶”,所以通过权利、义务,通过法治加以约束和规范,建立一种人造的信誉。中国人是革命的浪漫主义和革命的乐观主义的结合体,坚决相信“人之初,性本善”  相似文献   

5.
2003年至2005年,前苏联地区一些国家发生了被统称为“颜色革命”的政权变更事件,给世界带来震荡和不安,忧天者有之,窃喜者亦有之。进入2006年,颜色革命似乎偃旗息鼓了,来得快,去得也快。不过,回顾“颜色革命”很有必要,因为它给人们以更多的启示和教益。“颜色革命”的原因和特点在2003年11月至2005年3月不到一年半的时间里,前苏联地区发生了三起“颜色革命”事件:2003年11月格鲁吉亚的政权变更,2004年10月的乌克兰总统之争,2005年3月吉尔吉斯斯坦反对派罢黜前总统阿卡耶夫、执掌政权事件。这些事件发生的直接原因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那就是…  相似文献   

6.
“从民主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的不断性”是托洛茨基主义的核心——“不断革命论”的组成部分之一。托洛茨基在1929年写的《不断革命》一文中,将其“不断革命论”的全部内容概括为三个“不断性”,即从民主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的不断性、社会主义革命的不断性和国际革命的不断性。对于托洛茨基所说的后两个“不断性”,在二十年代中叶联共(布)党内关于苏联一国能否建成社会主义的大论战中,斯大林已作了透彻有力的批判并为苏联的历史发展所验证。但是,对于托洛茨基关于“从民主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不断性”的思想,目前我国史学界、理论界还缺乏统一的解释和评价,而且往往失之于作简单化的定性上纲,缺乏具体全面的分析。因此有必要对托洛茨基的这一思想作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一九二七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继续战斗。先后发动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和其它地区的武装起义,织织工农开展土地革命,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进攻。但由于我党尚未达到成熟的阶段,因而对中国社会的特点、中国命革的性质和任务、以及中国革命发展的道路等等基本问题,还没有获得正确的认识。从“八七”会议到十一月扩大会议,瞿秋白主持的党中央,逐步形成一条盲动主义路线。在革命形势问题上,否认革命处于低潮,认为革命形势在“不断高涨”;在革命性质问题上,混淆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两个阶段的界限,认为中国民主革命是“无间断的”由民主革命生长为社会主义革  相似文献   

8.
张锡金同志在一九六七年是江苏师范学院学生,他同其他革命青年一样,积极参加了伟大领袖毛主席亲自发动和领导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敢于同党内的走资派斗,敢于同反马克思主义的修正主义潮流斗。由于他连续写了五篇批判白骨精江青“文攻武卫”反动口号的文章,因而受到了残酷的政治迫害,原定为反动学生,敌我矛盾,押回原籍劳改,因遭到革命师生的抵制,最后改为敌我矛盾性质,作人民内部矛盾处理。先后被迫害达九年之久。直到英明领袖华主席一举粉碎了“四人帮”,张锡金同志才在政治上获得了解放。这一切说明,如果“四人帮”上台,就是修正主义上台,法西斯上台,工人、贫下中农、革命干部、革命知识分子,就要重新带上枷锁,陷入暗无天日的地狱生活。“四人帮”是革命人民不共戴天的死敌,我们一定要发扬“宜将剩勇追穷寇”的革命精神,狠揭猛批“四人帮”,把这一场伟大的政治大革命进行到底,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相似文献   

9.
在伟大领袖毛主席亲自发动和领导的批林批孔运动的推动下,我校高中毕业班的广大革命师生遵循毛主席“教育要革命”的教导,联系实际,狠批林彪、孔老二“克已复礼”的反动纲领,进一步明确了办学方向,从大多数学生毕业后上山下乡,扎根农村的目标出发,勇于实践,大胆创新,教育革命出现了新局面,取得了新经验。一一九七四年初,批林批孔运动在全国各地蓬勃展开,我校广大革命师生同批林批孔的主  相似文献   

10.
革命析说     
中国历史肇起于政治化的动机和需求,然其救济、平衡之法却在伦理之中。唐虞时代的“禅让”制尝标为政治伦理化之帜,不幸却被夏启的“家天下”中断。如何使“家天下”重归伦理化的良途,实为“三代”强烈的历史情结。《周易》以“革命”为枢,力陈政治伦理的新标准,重张历史、文化、社会、国家、政治伦理化的大旗,以新且体系化意识形态的建构,为“家天下”的伦理化提供了学理解说。故知,中国历史、文化、政治的伦理化,以及所谓“替天行道”、“造反有理”、“革命无罪”、“革故鼎新”、“推陈出新”诸说,当为《周易》之特出。  相似文献   

11.
孙中山以党治国思想的实践方略包括两个层面:一个层面是以党治国思想的实施步骤,另一个层面是以党治国的保障措施.孙中山关于以党治国实现步骤的基本构想,集中体现在其“革命程序论”中.“革命程序论”中的军政时期、训政时期、宪政时期三个时期,即是实现孙中山以党治国理想的革命、建国和治国三个步骤.孙中山还从加强思想宣传、注重振兴党务、扩充革命军队等方面,具体而详细地论述了实现以党治国保障措施问题.  相似文献   

12.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以下简称《驳论》),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章太炎的一篇代表作。二十世纪初,中国资产阶级革命已经是“山雨欲来风满楼”。当时儒法斗争围绕着赞成革命还是反对革命这一问题,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论战。已经堕落为保皇党的上层资产阶级的代表康有为,主张“立宪”。他于一九○二年,发表了《致南北美洲诸华商书》(又称“非革命书”),鼓吹中国“只可立宪,不能革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章太炎,则针锋相对,主张实行资产阶级革命。一九○三年,他在上海《苏报》上刊登了这篇《驳论》,提出:“中国不可立宪,只能革命”,无情揭露了康有为保皇党的丑恶嘴脸,有力地鞭挞了勾  相似文献   

13.
对安防行业来说,数字化革命也就是技术的革命,这不仅体现在2000年、2001年行业的“一次革命”—模拟转数字的变革中.而且还影响到目前正在悄然进行中的“二次革命”——智能化、网络化浪潮。[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名”辨     
在极“左”思潮甚嚣尘上的年代,“名”与“利”二者双双被“打入冷宫”,同时也“涌现”或“塑造”或“树立”了许许多多不为名、不为利、“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和先进典型。这些“英雄人物”和“先进典型”的光辉业绩,深深打动了我这样一个天真无邪的少年的心——我立下志愿:要向他们学习,向他们致敬,做一个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人。由此,对于“名”与“利”的一种超然而不屑的心态在我的灵魂深处萌生开来——这或许就是当时所说的“灵魂深处爆发革命”。这种革命至少在一个时期内取得了相当的成功,其主要标志是我在后来  相似文献   

15.
“知青作家”对于他们“革”中的“知青”身份有着强烈认同,而对作为“知青”前身的“红卫兵”身份却着意回避,这一方面意味着他们在刻意“剥离”其历史身份中的“革命”内涵,另一方面也导致了历史反思的巨大局限,这一状况,与意识形态,历史转型以及他们的个人生命周期和身份认同历史均有重大关联。“知青作家”只有“正视”并且深刻反思其早期的“革命”身份,才能为他们这一代知识分子身份形象和话语体系的重建确立一个有效的前提。  相似文献   

16.
从历史角度看,依法执政理念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自身开展的一场“自我革命”,是我们党进一步走向成熟的表现。执政方式的转变,意味着我们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要进行重大变革,长期以来的习惯做法要作“伤筋动骨”的改变。随着经济、政治、文化形势的发展变化,如果我们党在思想上不与时俱进,执政方式上不进行“自我革命”,那么,  相似文献   

17.
一九四八年底,“人民解放軍在数量上由长期的劣势轉入了优势”,向国民党反动派发动猛烈进攻,“横扫千軍如卷席”,蒋家王朝摇摇欲坠。在这种形势下,一个尖锐的问题摆在全国人民面前:是将革命进行到底,还是使革命半途而废?伟大领袖毛主席高瞻远瞩,及时发表了为新华社写的一九四九年新年献词——《将革命进行到底》。这篇光辉著作,彻底批判了主张“中庸”,保护敌人,反对将革命进行到底的论调,扫除了刘少奇“和平民主新阶段”论和林彪右倾军事路线的干扰,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阻止革命胜利前进的罪恶企图,  相似文献   

18.
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在阶级斗争路线斗争的关键时刻,毛主席一再号召我们“学习鲁迅”“读点鲁迅”,发扬鲁迅的革命精神,为执行和捍卫无产阶级革命路线而奋斗。然而,“马克思主义的词句在我们这个时代已经成为完全背弃马克思主义行为的挡箭牌了”。(《列宁全集》第二十一卷第二四三页)“四人帮”正是把纪念鲁迅、学习鲁迅的词句当作完全背弃马克思主义的  相似文献   

19.
中国同盟会制订的《革命方略》,对其领导的革命宗旨作了系统阐述,对夺取政权后的各项政策也作了粗略规定。《革命方略》首列《军政府宣言》,用以披露“今日革命之经纶暨将来治国之大本”。《宣言》明确宣称:国民革命的目的是“涤二百六十年之膻腥,复四千年之祖国,谋四万万人之福祉”。《宣言》对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作了  相似文献   

20.
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简称“两结合”),是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亲自倡导的产无阶级文艺最好的创作方法。对这种创作方法的基本精神和艺术表现的特征等问题,在文化大革命前十七年的学术领域中,曾经进行过专题讨论,并且有了初步的较为一致的看法。但是,“四人邦”把持文坛以来,提出所谓“文艺黑线专政”论,鼓吹什么“三突出创作原则”,“两结合”遭到了严重的歪曲和排斥。这就不仅使“两结合”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