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承办世博会会给上海百姓的生活带来哪些影响?世博会在上海普通市民眼中是怎样的?日前,笔者走访了上海市,采访了几位上海市民,与他们聊起一年之后将在他们家门口举办的这次国际盛会。  相似文献   

2.
吴蕾 《台声》2010,(9):27-27
“2010年,上海,世博会。”对于这些大多数第一次来祖国大陆的台湾青年学子,世博会就像一块磁石,深深地吸引着他们。  相似文献   

3.
上海世博会圆满结束,“小白菜”们成为世博会中一道风景线,在他们背后,有这样一群默默奉献的“菜农”们,他们被“小白菜”们亲切地称为“娘家人”、那就是上海世博会事务协调局园区志愿者部。他们永争一流的追求和卓有成效的工作成为世博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4.
世博会举办期间,上海很多老同志加入志愿者的队伍,为上海举办一届“成功、精彩、难忘”的世博会贡献力量。这其中,就包含着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的261名离退休老干部。在迎接和召开世博会期间,他们不顾年事已高,尽己所能,以老有所为之心为世博会的成功举办奉献着自己的爱心和能力……  相似文献   

5.
《今日上海》2010,(11):14-14
今年9月底,前来上海考察世博工作的国际展览局秘书长文森特-冈萨雷斯·洛塞泰斯在世博中心表示:来自中国各地的志愿者为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行提供了重要的服务和支持。洛塞泰斯说,志愿者在世博会上扮演着非常特殊的角色,他们是支撑世博会众多活动的重要支柱。  相似文献   

6.
白雪 《人大建设》2010,(6):48-49
在1876年的费城世博会上,贝尔使远隔干山万水的人能如同面对面般交谈,“顺风耳”不再是梦想:1904年圣路易斯世博会上展示的飞机,给人类插上了“翅膀”:而1939年纽约世博会上展示的摄像机、电视机,让“千里眼”也成真……当诸多“世界第一”或文明创新在世博会后广泛应用于社会并造福人类后,人们提取出一个密码——“一切始于世博会”。  相似文献   

7.
根据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副主任接待人大代表制度,结合本市正在全面展开的“世博会与上海新一轮发展”大讨论。5月15日下午,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厉无畏就世博会与推进城市发展这一专题会见了来自社会各方面的10位基层市人大代表,听取他们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方面的建议、意见。  相似文献   

8.
世博之声     
《世博文化解读》,吴建中著,上海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作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主题演绎顾问,吴建中认为世博会的核心价值体系有三层含义:“进步”是世博精神和理念的集中体现;“创新”反映了世博会的追求;“交流”强调了世博会作为场所而存在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李动 《人民公安》2010,(21):22-24
世博会结束了,但是阳光馆的民警爱心行动没有结束,世博会给民警搭建了一个爱心平台,他们决定将爱心行动延续下去,每月轮流去看望这些盲人学员。  相似文献   

10.
《今日上海》2010,(7):6-8
世博会开园以来,园区和上海全市的运行状况平稳有序。但各方须保持清醒头脑,主动寻找不足,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改善参观环境,做好下一阶段的各项工作。今年6月21日,中共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韩正主持召开了世博会主运行指挥部第九次会议,研究部署下阶段重点工作;而在此之前的两次世博会新闻发布会上,市政府副秘书长、上海世博会事务协调局局长洪浩则介绍了相关情况。  相似文献   

11.
世博会是全球最高级别的博览会,被誉为人类智能的奥林匹克。尽管中国参与到世博会的历史由来已久,但这一次才真正实现了举办世博会的梦想。奥运之后,世界的目光再一次聚焦中国。而上海,则承载起了中国关于世博的梦想与厚望,它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是把积淀深厚的中华文明和智慧完美地呈现给世界。看看目前的筹备状况,以及中国馆的风貌,着实让人满怀期待和信心。  相似文献   

12.
《上海支部生活》2009,(2):56-56
《世博读本》共分为四大板块。第一板块为“一切始于世博会”,包括世博会的起源、发展、演变以及性质等内容,围绕着“世博会是人类进步的舞台”,揭示了世博会经久不衰的魅力和文化内涵。第二板块是“各国与世博会”,珍贵的历史资料把世博会灿烂的昨天呈现在每个市民眼前。第三版块为“中国与世博会”,这也是中国首次向世界完整地介绍中国与世界博览会的渊源,  相似文献   

13.
即使不举办世博会,上海在志愿者工作领域出台法律、法规也是势在必行的,但志愿者服务立法工作会因为世博会志愿服务而加快步伐.  相似文献   

14.
《上海支部生活》2009,(4):51-51
《世博读本》共分为四大板块。第一板块为“一切始于世博会”,包括世博会的起源、发展、演变以及性质等内容,围绕着“世博会是人类进步的舞台”,揭示了世博会经久不衰的魅力和文化内涵。第二板块是“各国与世博会”,  相似文献   

15.
作为历史上首次以城市为主题的世博会,上海世博会对于普通庄稼汉的吸引力,却比走马观花的游客表现得更为真实和强烈。从整体上看,历时184天的世博会,将有日均近40万人次的参观者穿梭其间。他们与上海市2000万左右人口一起,构成了世博会期间巨大的每日实际食品需求人群。  相似文献   

16.
环顾全球,2010年最大的亮点是什么?无疑当是世博会。接连的地震,火山喷发,旱灾,水灾,空难……,在一系列天灾人祸面前,在中国上海举办的世博会,无形中成为去除人们心中阴霾而振奋人心的一个巨大亮点!  相似文献   

17.
唐文青 《中国妇运》2010,(11):18-20
1873年维也纳世博会,电动机的发明为人类迎来了电气化时代;1878年巴黎世博会,爱迪生发明的白炽灯泡被安装在刚刚落成的埃菲尔铁塔上,亮如白昼;1939年纽约和洛杉矶世博会,展示了第一盏实用荧光灯,从此,荧光灯走进了我们的生活。  相似文献   

18.
世博会集世界之智慧,展示人类最新的科技成果。伴随着一届世博会的举办,在举办地总会崛起新的世界景观地标,使城市的繁华效应进一步放大。就像巴黎世博会崛起了艾菲尔铁塔,联动放大了香榭里舍大街的奢华效应一样。  相似文献   

19.
世博会在中国上海举办,上海人高兴,中国人高兴,全世界也都高兴。 世博会已经办了一个半世纪了,功不可没。许多新技术的萌芽第一次在世博会展示,以后发展成参天大树;许多新产品第一次在世博会出现,世人惊艳,并且从此走向世界。世界各个国家、各个地区、各个民族的文化、习俗在这里互相交流,增进了相互的了解和友谊,这是有利于世界和平的大事。  相似文献   

20.
举世瞩目的2010年世博会在上海成功举办后,“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一充满神奇而又美好的主题进一步凸显在世人的面前。上海,作为主办这届世博会的国际大都市,如何去建设和追寻美好的城市生活,无疑,全世界的眼光都注视着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