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母亲的恩情     
母亲的恩情早在我会呼吸以前就开始了。这一点是在我36岁生日那天清晨睁开眼睛计算年龄时突然想到的。从母亲受孕时起,我就已经开始样样向母亲索取。在那最混沌的十个月中,尽管母亲工作压力沉重,生活担子繁重,并没有妨碍她对我无私的赐予。更甚的是,八斤重的我降世那一刻,为了同母亲分体,断然破胎,截然开骨,在母亲剧烈加速的阵痛中,一路挣扎,夺门而出。  相似文献   

2.
父亲去得早,我从小就和母亲相依为命。转眼间,母亲老了,我也长大了。为了照顾母亲,我就在附近的一个煤厂打工,轮到自己休假,就回家陪陪老母亲。  相似文献   

3.
父亲去得早,我从小就和母亲相依为命。转眼间,母亲老了,我也长大了。为了照顾母亲,我就在附近的一个煤厂打工,轮到自己休假,就回家陪陪老母亲。  相似文献   

4.
母亲邵华     
低调做人 母亲是在“文革”期间参加工作的。那个时候,因为种种原因,母亲的心情十分沉郁,再加上那时我父亲身体不好,我又年幼,还有我外婆也需要母亲的照顾,有时候我姨妈和姨妈的孩子也经常会到我们家里来,所以我们这个家就全靠母亲一个人支撑,里里外外,种种事情,母亲都要顾到、想到。那时候母亲每个月工资有限,她月月精打细算,以维持这个家的正常运转。但即便这样,母亲从来没有因为家庭的原因而在工作上有所松懈,而是更加认真细致,面面俱到。  相似文献   

5.
“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掠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母亲啊母亲,我要回来/母亲啊母亲,我要回来/母亲啊母亲,我要回来,母亲……”这首闻一多先生于1925年发表的《七子之歌———澳门》,在70余年后的今天,成了中央电视台大型专题片《澳门岁月》的主题歌歌词。在澳门、香港、台湾、广州湾、威海等七个沿海港口相继被外国列强占领后,闻一多先生痛心之余挥笔写下了7首系列诗歌,总称为《七子之歌》。在被侵占的…  相似文献   

6.
一 母亲离开我时,我才呼吸了人间20天的新鲜空气。产后大量出血,医疗条件的极端落后,很快地枯萎了一个年轻的生命。直到现在,她唯一的儿子在无穷的思念里,对她也只是一个概念性的认识,而没有具体的样子。但母亲是活在我心中的。从我懂事那天起,我就知道生命不仅是自己的,也是母亲的,如果我不能好好地活着,人们惋惜的,绝不会是我,而是我的母亲。  相似文献   

7.
散步     
莫怀戚 《党课》2014,(24):124-124
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天气很好。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相似文献   

8.
郝雪廷 《党史文汇》2011,(11):58-59
前些日子,我在整理老家的物品时,在箱底的一个裹了几层的纸包里,发现了母亲留下的一张选民证。 母亲离开我们已经八年了,当看到这件物品,使我又一次想起了我第一次见到此物时,母亲讲给我听的“选民证的故事”。  相似文献   

9.
小时候,一场怪病夺去了我的双眼。在那个连吃饭都很困难的年代,已有8个孩子的母亲没有必要也没有能力再养我这个累赘。一天,她把我带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扔下我走了。我疯了似地大哭,摸索着抓住任何一个能抓住的人,然后趴到地上模她的鞋。我知道母亲穿的是一双自做的条绒布底鞋,这是我寻找母亲的唯一依据了。我边哭边摸,边摸边哭。我想如果找不到母亲,我大概会一直哭下去,直到哭死累死。没等到我哭死累死,母亲便从隐藏的地方跑了出来。她一句话没说,抱起我就走。整个回家的路上她都把我紧紧地抱在怀里。  相似文献   

10.
我出生在津南区葛沽镇的一个普通农村家庭,是个土生土长的村娃子。小时候听母亲说:母亲嫁给父亲是因为父亲有力气、会开车,在生产队是劳动能手。母亲说,“你爸不仅比别人多挣几个工,就是看他会开车,以后日子也穷不了。”就是因为这个,母亲嫁给了“没车没房”的父亲,组建了一个幸福的小家庭,之后有了我。2002年我考上了天津财经大学。当时,我成了村里的骄傲,很多亲戚朋友都来我家祝贺,父亲、母亲更是为我高兴,送我上学的头天晚上,我们一家三口还捞了喜面庆祝了一番。  相似文献   

11.
母爱无价     
“霜陨芦花泪湿衣,白头无复倚柴扉……”每当我读起舆恭这首思念亡母的诗,便不由深深陷入了对母亲的思念。在母亲离开我们这两年,每每听到关于歌颂母亲的故事,我总会情不自禁地凝视着保存在手机里母亲的照片默默发呆……  相似文献   

12.
魏杭州 《党课》2012,(3):105-106
母亲生病了,弟弟打来电话说,母亲已不能下床,整日在床上躺着。放下电话,我马不停蹄地奔回家。病床上,母亲明显瘦了许多。看到我,她泪流满面。我安慰她好一阵子,她才逐渐平静下来,嘱咐我自己拿吃的,说赶了七八个小时的路一定饿坏了,并喊弟弟赶紧给我做饭……  相似文献   

13.
忆母亲     
到今年的10月11日,母亲已离开我们整整20年了。这20年来,思念母亲的梦经常出现在我的脑海里,特别是每逢佳节,与母亲一起的点点滴滴更是清晰,萦绕心中。这20年来正是经济建设蒸蒸日上的好日子。高楼迭起,汽车入户,手机人手一部,吃的是粳米白面,穿的是五颜六色,工业自动化,农业机械化,这一切美好的今天,我的母亲没能看到。当这些变化在我身边不断发展时,对母亲的思念之情也在不断地加重。  相似文献   

14.
我是一名特殊教育工作者。我所在的圆梦特教中心是我母亲用心血和生命创办的。之所以起名“圆梦”,是希望每位残障孩子能在这里学会基本生活技能、健康快乐成长,圆家长一个放心梦,圆孩子一个快乐梦。母亲最初开始创办它的时候,我还年幼,对母亲做的事还不理解。  相似文献   

15.
张金刚 《学习导报》2013,(16):52-52
回到老家,母亲早已迎在路口。拉过母亲的手,我习惯性地,又略带程式化地问了句:我爹呢?母亲笑意盎然:听说你要回家,他非要去刨些红薯让你尝尝鲜。这不,早饭也没吃完,就急着下地了。  相似文献   

16.
身为女儿     
《党课》2010,(18):85-86
我是家中的次女。我出生的时候,爸爸40岁,母亲36岁,姐姐已经8岁。年届中年的父亲算得事业有成,母亲是公认的贤妻良母,至于姐姐,虽然淘气如男孩,但是美得像洋娃娃。洋娃娃一般的姐姐对母亲说,我想有个妹妹。当真就有了我。  相似文献   

17.
共和国诞生的前夜,我的父亲,正和他的战友们一道,为这个东方巨婴的降生,进行着艰苦卓绝的产前准备。这时候,我的母亲分娩了,生下了我的哥哥。日子在风雨中流淌。那一日暮色苍茫时分,母亲上路了。母亲要去哪里?枪声炮声就是她的目标。哪里有枪声,她便向哪里狂奔。母亲要去寻找父亲。母亲知道,父亲在枪炮声稠密的地方。母亲不知道自己走了多久,走了多远,也不知道自己走到了哪里。太阳升了又落,月亮缺了又圆。母亲走出了平原,走出了荒猢,迷失在南方的大山里。终于,在一个血色的黄昏,在一座大山的拐角处,母亲繁面碰上了父亲的…  相似文献   

18.
母亲     
一天下午,母亲到我的办公室来,说是找我有事。母亲退休在家,和父亲一起帮我照看儿子,只是他们的身体都不好,另外还想着写书。我每次回家,他们都念叨着又有出版社约他们写丛书中的某一本。其实我见了解他们的心情的,当写字成了一种习惯,稿费反而变成了其次,所以我把儿子送到乡下,由孩子的姥姥看护一段时间。不料,只有短短几天,母亲在电话里便问我,孩子什么时候回采,问得我心里酸酸的。那天下午母亲到我的办公室,我正感冒,病得很重,但因为有工作又不能休息。外面一个同事喊我,说请人找。拉开门,见母亲站得远远的,走廊里黑…  相似文献   

19.
刘秉义 《共产党人》2004,(20):38-38,43
我的原籍是宁夏隆德县好水乡.我出生不久,父亲患病去世,母亲含辛茹苦把我养大,由于家庭贫困无钱供我读书,只读了两三年小学的我就帮母亲干家务,后来跟母亲挣点工分,上个世纪60年代后期生产大队的十部就照顾我参加了工作,在宁夏公路工程局下属的桥梁工程队工作,80年代初调同原公路段(现更名为公路分局)和尚铺道班当养路工。1984年,段上任命我为道班班长。  相似文献   

20.
卑微的父爱     
黄健 《党课》2008,(5):104-104
父亲长得清瘦矮小,大字不识几个,人又老实木讷,甚至有些迂腐。他一辈子就喜欢鼓捣村里分给他的那块地,精心伺候着这几亩薄田。而母亲年轻的时候,高挑清秀、端庄美丽。母亲怎么会嫁给极不般配的父亲,这在我幼小的心灵里一直是个谜。长大以后我才知道,母亲的祖上是富农,出身不好,只得嫁给了当时一贫如洗的父亲。于是,我很为母亲愤愤不平,对父亲也多了一丝怨恨,甚至不愿意和他多说话。父亲偶尔和我搭话,我也吝于回报一个笑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