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张丽英是农八师一四七团十三连的一名普通农工,她依靠勤劳和科技种田,自1991年以来,连续16年包地无亏损,共生产棉花62.9万公斤,创产值230余万元,上缴利润80余万元,先后盈利63万元。她曾多次被团场授予种棉状元、科技致富能手、三八红旗手、先进生产者、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2004年被兵团授予劳动模范称号。  相似文献   

2.
任永太是农八师一四八团最偏远的二十九连的一名普通党员。今年40岁,自1993年参加工作以来,他关心帮助同志的事迹,数不胜数。尤其是2000年承包土地以来,他大胆运用科技、凭借科学管理技术,以勤劳踏实的工作作风,在自己承包的64亩土地上,创下了连续5年棉花籽棉单产300公斤以上,累计向团场交售籽棉100多吨,个人纯收入达12万元。2000年被农八师石河子市授予“百优农工”、2002年荣获农八师石河子市“劳动致富能手”称号,还多次被团场授予“优秀共产党员”“先进生产者”“工会积极分子”,2005年被自治区授予“劳动模范”。2001年春,连队遇风灾,…  相似文献   

3.
她富了。望着装修一新的楼房和簇新的家具,这位5年累计向国家交售籽棉70万公斤,连续两年被农八师石河子市评为“植棉状元”和“三学三比”女能手的农八师一二一团十连女职工靳玉萍笑了。 2000年土地承包时.十连500亩低产田因土地瘠薄无人愿意承包.靳玉萍大胆地站了出来。很多职工都劝她:“种地可不是好玩的,你丈夫又不在身边,你就别逞能了!”  相似文献   

4.
吴慧君,今年28岁,来自“天府之国”四川。1999年到农二师二十九团三连承包土地,一晃7年过去了,她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承包的158亩棉花连续两年成为连队的高产田,2004年总产籽棉79224公斤,单产达到501公斤,纯收入9万多元。2004年,她被二十九团授予最佳植棉能手称号,被农二师评为群众性丰产攻关棉花高产达标个人。  相似文献   

5.
2月28日,笔者在农八师一五○团十二连采访曾多年被评为三学三比女能手的共产党员伏士芳。她对笔者说:她今年承包110亩棉花,籽棉总产43.5吨,籽棉单产396公斤,收入达8万多元,是一五○团十二连棉花单产最高的承包户。多年来,伏士芳在棉田辛勤耕作,不断地总结和积累经  相似文献   

6.
2010年11月18日,曾多次被农八师石河子市评为"三学三比"女能手的一五○团良繁三连职工包文芳,在自家门前放鞭炮庆贺自己棉花获得大丰收。她去年  相似文献   

7.
46岁的范兴翠吃苦耐劳,泼辣能干,她依靠党的富民政策,以诚实与勤劳,走上了致富之路。她承包的棉花产量逐年提高,1998年单产289公斤,1999年单产290公斤,2000年单产334公斤。连续四年被分场评为先进生产者,2000年,芳草湖农场党委表彰她为先进生产者、植棉标兵、优秀共产党员,师党委表彰她为优秀共产党员。2001年农六师工会授予她“杰出职工”称号。  相似文献   

8.
农一师十团八连635东地号310亩棉花姊妹田,由5名女职工承包,2009年棉花单产510公斤,户均收入9万元以上。2010年棉花单产568公斤,户均收入达12.5万元以上。现年40岁的熊华清是635东地号的条田长,1998年进疆,一直在十团承包棉花,曾连续6年被团场评为植棉能手荣誉称号。635东姊妹田是八  相似文献   

9.
曾才平是农一师七团五连的一名普通农工,1999年至2004年累计为七团生产棉花98056公斤,平均籽棉单产378公斤,创造产值44万元,上缴利润11.8万元,个人纯收入13万元。她,一个普普通通的四川妹,从1995年参加工作至今,连续8年荣获“先进生产者”,从1999年至2000年连续2年荣获农一师塔里木劳动奖章;1999年至2001年连续3年被评为团植棉状元;2001年获师“三八”红旗手称号;2002年荣获兵团屯垦戍边劳动奖章;2003年被评为农一师巾帼科技致富能手;2004年荣获农一师市劳动模范、兵团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在几年的植棉过程中,曾才平靠着“拼搏、奋斗、进取、勤奋”八个字实现自身价值,显露其川妹的“辣”味。 1999年4月23日,一场罕见的暴雨、冰雹袭击了整个阿克苏地区,超低温霜冻持续30分钟。曾才平承包的35亩棉苗没有逃过这次厄运。望着早上还是一片  相似文献   

10.
她以前从未种过棉花,却创下了棉花单产568公斤的纪录,连续多年获得团植棉状元称号。她身材单薄,身高不足1.5米,却种植着90多亩棉花,8亩枣园,饲养着180只羊,年收入近20万元。  相似文献   

11.
今年3月3日,在农八师妇联召开的三届九次全委(扩大)会议上,连续多年荣获团场“三学三比”致富女能手和先进生产者等荣誉称号的一四一团十一连女职工张梅,再次被师市授予“三学三比”女能手称号,成为当地人们学习的标兵。 今年37岁的张梅,1984年参加工作,一直跟连队大田排工作,这一干就是10年,她没有挣多少钱。1994年春,张梅想:人生能有几回搏,自己这么年轻,为何不拼一拼呢?于是,她便率先在十一连实行个人土地承包,并承包了60亩地膜棉花。刚从大组管理模  相似文献   

12.
31岁的马霞是一四八团十一连职工,去年种植40亩甜瓜获利7万元,被农八师总工会授予“巾帼科技致富能手”称号。 马霞1989年毕业后积极报名上岗,被分配到距团部20公里的“沙包窝”——十九连,在农业第一线一干就是12年。2000年她头一年种甜瓜40亩,亩投入费用1300元,亩产甜瓜1吨,获利3.2万元。2001年马霞下定了决心,拿出  相似文献   

13.
何庆贵是农三师四十三团有名的植棉能手、劳动模范。这段时间以来,好事、喜事、高兴事一件接一件,用他自己的话说,可谓“三喜临门”。喜领丰产攻关奖何庆贵植棉11年来,累计向国家交售籽棉30余万公斤,创产值150余万元,上交利润50余万元,个人纯收入40余万元。他把一块弃耕地改变成了全团少有的高产田。从2000年起,他连续4年夺得棉花单产最高记录,籽棉单产始终保持在420-500公斤之  相似文献   

14.
王美华是农十师一八三团八连一名青年女职工,年仅34岁,多年来一直从事农业生产。在领导和职工的关心支持下,经过她的诚实劳动,6年来,她向国家累计交售粮油44.5万公斤,创产值81.85万元;交售羊肉4800公斤,创产值7.2万元,共获利润25万元。1999年,她被评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三学三比”先进女能手;2000年3月8日,被评为全国农林系统先进女职工;同年12月, 又被评为“自治区劳动模范”;2003年她当选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十届人大代表。 王美华是一个很普通的女性,偏瘦结实  相似文献   

15.
<正>她怀着对农场的一片热爱之情,勤奋学习科技知识,辛勤耕耘,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04年至2008年,她5年累计承包棉花面积394亩,总产籽棉21.683万公斤,平均单产550公斤,共创产值125.76万元,利润54.84万元。尤其是2008年她管理的83亩棉花,总产籽棉5.23万公斤,单产630公斤,创产值29.3万元,年利润达到14.36万元。她就是兵团劳动模范、二团十八连职工郭继红。勤奋学习为她插上了知识的翅膀  相似文献   

16.
敢拼才会赢     
农八师石总场四分场五连承包大户郭俊志承包了182亩土地并开荒地200亩,共种植棉花382亩,平均单产籽棉290公斤,总产112.7吨。2005年和2006年连续两年丰收,每年都领到了48万元兑现款,成为连队拿到兑现款最多的人。  相似文献   

17.
<正>曹修华是农一师七团五连的普通职工,2009年他承包的138亩棉花在遭受了低温、大风、干旱自然灾害的影响下,依靠科学管理和踏实苦干,年终籽棉单产达465.9公斤,获利15.8万元,成为团场远近闻名的致富能手。今年30岁的曹修华是陕西紫阳人,2003年从老家  相似文献   

18.
她今年38岁,近几年,她先后被评为团场植棉状元、致富能手、兵团劳动模范、自治区三学三比女能手。她就是农八师一五○团十一连职工高凡凡。1991年的春节刚过,那年22岁的高凡凡蜜月未度完,就带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夫妻双双从甘肃一个偏远的农村来到一五○团十  相似文献   

19.
农三师四十八团一连女职工樊晓菊,自1983年随丈夫从河南来到四十八团一连以来,用勤劳的双手和灵活的经营头脑,靠种棉脱贫致富,连续多年被团评为“先进生产者”“先进女职工”“女植棉能手”“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1999年被自治区评为“三学三比女能手”,2002年被师评为劳动模范,同年获师级“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2002年还当选为巴楚县人大代表。1990年,从来没有种过棉花的她头一次种棉花,因为不懂技术,管理不到位。一年下来不但没有拿上钱而且还倒挂了1000元的账。可是性格倔强的她常想:“别人种棉花能挣钱,为啥我不行?”通过几年的摸爬…  相似文献   

20.
巾帼风采     
农十师一八八团一连女职工牟秀庆通过辛勤劳动,科技种田,给自己带来了丰厚的回报,6年来创利润30余万元,成为该团的致富女能手。2000年,她被授予“兵团优秀青年标兵”称号,2001年又被授予“弘扬兵团精神模范个人”光荣称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