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易》由《易经》和《易传》构成。《易经》大约成书于殷末周初。距今三千多年。《易传》是对03经》的解释.大约成书于战国末期,相距七八百年。《易经》起始于古代占筮.实质上是一部哲学和应用相结合的著作,是一部探索人生与社会的奇书.是中国古代经典之首。经典的作用和价值。叶圣陶先生在《经典常谈序》中说:“经典训练不限于学校教育的范围而推广到整个社会.是很有必要的。”我们既不能数典忘祖,将《易经》束之高阁,或是斥之为封建迷信,弃之如敝屣:也不能将它庸俗化,当作装神弄鬼、  相似文献   

2.
秦文敏 《湖湘论坛》2001,14(3):85-86
《易传》是战国时期儒家佚名(统解释《易经》著作的汇编,是《易经》最古老的注解,共七种十篇:《彖》上下,《象》上下,《文言》,《系辞》上下,《说卦》、《序卦》、《杂卦》。由于《易传》和《易经》产生的历史背景、认识水平、阶级基础都不相同,因而这两部书具有明显的区别。《易经》是一部卜筮之书,《易传》则为一部哲学著作。《易传》在形式上是解释《易经》的筮法体例、卦象、卦名、卦爻辞及其义理的,却往往上升到哲学高度进行概括,并借以系统地阐发作者的哲学观点。 《易传》对儒家发展最突出的贡献,是它在道家的影响下,创…  相似文献   

3.
史习斌 《求索》2010,(4):187-189
《新月》月刊是"新月派"这一名称的直接来源,也是"新月诗派"得以命名的原因,它是继《晨报.诗镌》之后新月诗歌同人的又一个大本营。诗歌是《新月》文学的重镇,《新月》月刊孕育了"新月诗派"的成长,也见证了这一诗歌流派诗风和形式前后变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蒋强  周爱保 《求索》2010,(10):125-127
《周易》堪称我国文化的源头。它内容丰富,对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都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无论孔孟之道,老庄学说,还是《孙子兵法》,《黄帝内经》,无不与《易经》有着密切的联系。随着《易经》研究的不断深入,《易经》思想在管理领域的作用愈发受人重视。本文主要对《周易·革卦》涉及的"唯变所适"思想、变革思想及其原则等作出阐述,旨在说明:在企业管理实践中,没有普适的永远有效的经营策略,适时调整甚至改变既定计划,时时密切关注时势变化态势,作出积极的应对措施,将企业打造成适应型组织,是企业在不确定性环境下经营管理的永续之道。  相似文献   

5.
李钢 《求索》2010,(9):206-207,187
作为儒家著作之经典《论语》的核心思想是"仁"。"仁"的本质是一种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伦理学。《论语》的"仁爱"学说并不是经文式的说教,它散发着自然清爽的诗性美,这些诗性的语言充分展现了"仁爱"的社会生态。孔子不仅提倡社会人文关怀,还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在孔子学说中,天是万物之本源,万物同人类一样具有灵性。孔子的这一思想通过"比德"的文学手法,在《论语》语言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这是《论语》的文学之美,更是《论语》反映出的自然生态之美。如果说,社会人文之美与自然生态之美是《论语》内容的反观与写照,于文学形式,《论语》也蕴涵着丰富的美学思想,"文质中和"的修辞文学为《论语》美学思想的实施提供了可能,这才使《论语》之语言文字能既简约含蓄又富有意蕴,进而成就诸多千古名句。  相似文献   

6.
史继东 《求索》2010,(9):194-196
《荀子》承继了儒家的价值立场,它以儒家先圣学说为基点,批判地吸收了诸子各家之学术思想,构筑了新的儒学思想体系,是"儒家的荀学"。《国语》作为一部先秦史书,其编撰成书远在荀子之前,其蕴含的政治、经济、礼乐等思想成了《荀子》"王霸兼用"、"法后王"等思想的重要渊源。"王霸兼用"思想是荀子政治思想的一大特色,《国语》是先秦时期最先肯定霸道思想的一部典籍,它的"重霸"思想对周道衰亡这一历史潮流作出了必然性阐发,也对霸主功业之措施作出了高度肯定。《荀子》的"王霸观"表现了对《国语》霸道的肯定以及对争霸措施方略的因袭。同时,《荀子》的"法后王"思想也得益于《国语》的影响和启迪。《国语》中诸多"法后王"式思想的记载都为荀子这一观点的提出提供了事实依据。  相似文献   

7.
侯明奎 《今日浙江》2010,(21):62-62
如今,只要我们打开网络、翻开报刊,各种各样的"化"就会映入眼帘,如信息化、自动化、标准化;在老百姓的街谈巷议中、在一些领导干部的会议报告中,也都会发现各种名目的"化",如制度化、规范化、体系化等等。俨然,谈"化"说"化",已成为一种时尚、一种潮流。那么,"化"是什么呢?《现代汉语词典》对它的解释是:"后缀,加在名词或形容词之后构成动词,表示转变成某种性质或状态"。  相似文献   

8.
李宝玉 《求索》2008,(6):57-59
《易经》阴阳和谐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其宗旨在于阐释宇宙阴阳刚柔动静的变化,《易经》阴阳学说及整个和谐理论体系与我国传统哲学相一致而日趋完备和臻密,并逐步积淀为一种思维定势。《易经》倾向以儒家为主流,兼融道家、阴阳家,其阴阳和谐思维代表了我国传统哲学和谐思维方式的基本特征。当然《易经》过分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而忽视人对自然的改造,结果在先民的心理底层沉积了一种对自然崇拜的宗教感情和审美情趣,这是《易经》阴阳学说的内在缺陷。  相似文献   

9.
赵畅 《今日浙江》2011,(2):59-59
《现代汉语词典》上说:"乡愁"指"深切思念家乡有忧伤的心情。"乡愁,其实是一种别样情绪,它酿造一些甜蜜和苦涩,却总能带给我们精神上的醉意。于是,油然想及,春节不就是一道浓浓的乡愁吗?它是时间让我们伸向故乡的一双蕴含巨大力量的温暖手掌,  相似文献   

10.
胡大平 《群众》2011,(11):77-78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1872年德文版序言中强调,“《宣言》是一个历史文件,我们已没有权利来加以修改”。实际上,不能“加以修改”的不只是《宣言》这个文本,而且包括它传播的历史。这一历史既见证了其力量又呈现了它在今天面临的特别困难,不仅对于我们理解这一文献,而且对于社会主义实践,都是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因为,这些不变的东西,正是虚无主义和机会主义的解毒剂。  相似文献   

11.
吕传彬 《协商论坛》2013,(10):52-52
1964年5月14日,中共河南兰考县委书记焦裕禄逝世,年仅42岁。一个多月后,仍处于悲痛之中的兰考县委通讯干事刘俊生,找到《河南日报》"党的生活"专栏编辑郭兆麟,提出要写一篇《兰考人民满怀信心迎丰收》的稿子。这是焦裕禄生前给他出的最后一篇报道题目,他要完成焦裕禄的嘱托,将兰考人民除"三害"(指内涝、风沙、盐碱)的经历进行一次全面总结。可是,郭兆麟却说":七一快到了,写个党的好干部吧!"写个党的好干部,写谁呢?回到县城,刘俊生找到县委  相似文献   

12.
《易经》是华夏民族发展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的结晶,具有两大特色一是大智慧二是大系统。“变通”、“趣时”、“知几”是《易经》的大智慧;系统模式和系统理论是《易经》的又一大特色。  相似文献   

13.
赵敏  潘清 《传承》2013,(8):140-141
《菜根谭》历来被视为处世修身之宝典。其蕴含的德育思想积淀着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菜根谭》德育思想既立足于儒家思想,又从道、佛思想中寻求精神支持。它既主张保持气节,又主张要学会保全生命,还把对社会现实的感悟、把被迫归隐后实实在在的心情和佛、道思想融为一体,寄托在发自内心的言语之中。  相似文献   

14.
胡潇  付霞 《岭南学刊》2009,(6):131-131
东西方民主理念有何异同?民主思想的历史源头在何处?它又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发展历程?是怎样从古老的平民政体单一论走向今天斑斓多彩的局面呢?华南师范大学孙永芬教授的新著《西方民主理论史纲》(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以下简称《史纲》),对这一系列引人深思的话题做出学理的探索与思想的阐释。  相似文献   

15.
《周易》号称“群经之首”,孔子晚年读《易》至“韦编三绝”;道家的代表人物老子、庄子也受到过《易经》思想的沾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经部·易类序》指出,诸家各派无不“援《易》以为说”。也就是说,中国古代的历次哲学思潮的策源,都有《易经》的功绩。这说明《易经》思想具有哲学原创性,是早期儒、道思想的一个重要来源。  相似文献   

16.
<正>今天,我既讲《焦点访谈》,又讲《感动中国》,这是两个不一样的节目。16年前我加盟《焦点访谈》,那时候我根本没有想到会和它一起走那么久。《焦点访谈》是让人们期待的一个节目,让人们托付的一个节目,也是让人信任的一个节目。中国的老百姓对《焦点访谈》的那种期待和肯定超过了其他类型的电  相似文献   

17.
于宛尼 《传承》2011,(3):55-55
用工荒的真相比我们想像的要复杂,在一些地方,有被渲染的成分。无论对于我国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来说,还是对于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而言,用工荒、招工难会不会扮演"双面神"的角色呢?《工人日报》(2011年2月24日3版)  相似文献   

18.
杜文曦  王利民 《求索》2011,(2):142-143,170
邵雍吸收佛教"成、住、坏、空"的劫数说,以《易经》"盈虚消长"、"穷通变化"的思想为核心,从先天象数的概念系统中推演出他的"元会运世"说。邵雍研究历史,不仅注意从历史智慧中总结经世之术,而且善于从历史智慧中汲取人生处世的经验。他的《伊川击壤集》深刻地反映了他的历史意识和人生态度。  相似文献   

19.
媒体广场     
《人民公安》2009,(16):6-6
《中国新闻周刊》2009年8月17日中国需要移民局吗?"国际化"是许多中国城市趋之若鹜的词汇,当它真的迫近,我们做好准备了吗?就国家意愿而言,中国如何面对大量涌入并居留的境外人士?如何进行科学而人性化的管理?中国是否已有必要成立专门的移民管理机构?  相似文献   

20.
《公司法》所建立的现代企业法律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司法》所建立的现代企业法律机制江平我们通常都讲,公司是现代企业的主要形式。那么,《公司法》里面讲的"公司"和《企业法》里面的"公司",到底在它本身的法律机制上有哪些不同呢?主要的有:1.《公司法》所确立的公司,改变了原来《企业法》里面以所有制来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