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4年2月10日《南方都市报》刊发陆湘敏的文章,文章提出乡村价值式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农村人口的大量流动打破了传统的乡村生活方式,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民俗与乡土精神的流失;而农村与城市的交流融合又使得乡村价值遭遇空前冲击;加之片面政绩观导致了农村公共文化的“边缘化”……这一切,使得乡村传统生活方式日益消亡,乡村传统伦理价值秩序日益解体。从发展的角度看,我们当然要积极培育乡村知识分子群体,  相似文献   

2.
李佳 《长白学刊》2012,(5):147-151
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带有精神、宗教、民族、美学等方面的意蕴,超越了经济学的话语逻辑。长期以来,在乡村社会的自生秩序中,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且行之有效的自主性文化产品供给系统,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演化为当今政府主导型的文化供给模式,这种模式遮蔽了农民主体性价值,存在着供给总量不足与结构性失衡等问题。应结合农村的自发性秩序和国家的建构性秩序,创新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模式。  相似文献   

3.
王涛 《探索与争鸣》2022,(2):53-73+178
国家在农村实施的宅基地测量与不动产登记工作是一种实现乡村空间现代性的空间治理方式。在调查区域,测量和登记时测绘员利用现代科技通过“打点”与“上图”过程对乡村人居空间实现地图上的符号化重塑,在农户实际建筑物空间秩序不发生改变的情况下,测量和登记过程重构了农户实践的建筑物财产权利。同时,“庄”与“家”作为农村社会农户的日常生活空间,其空间秩序的塑造遵循着一套基于当地文化习俗与家户经济的地方知识,亦构成农户家庭实践的财产权利空间。入户过程中农户与测绘员围绕“一户一宅”和建筑物结构产生的争论,不仅表明了国家对农户建筑物空间秩序的符号化重构,重塑了农户“庄”与“家”空间的权利秩序,也反映了处于“乡土中国”与“城乡中国”张力中的农民的财产权利观念的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4.
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乡村伦理秩序建构是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为其提供科学的价值引领、凝聚不竭的精神动力、创设良好的道德环境。然而,当前我国乡村伦理秩序面临诸多困境,集中体现为工业化冲击下的家庭道德问题凸显、市场化冲击下的农民道德信仰迷失、城镇化冲击下的乡村社会道德失序。新时代顺利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求我们不仅要以道德教育引领乡村伦理方向,还要以传统美德丰富乡村伦理内涵,特别要以完善公共治理提供乡村伦理保障,不断优化乡村社会道德环境,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良好的道德保障。  相似文献   

5.
张红霞 《桂海论丛》2014,(5):97-100
传统农村的社会秩序是建立在乡村文化基础上的乡土秩序。近年来,快速推进的城市化、现代化进程逐渐消解着乡村文化的价值,乡村文化逐渐失去了认同的基础,农村陷入秩序整合的困境。推进农村社会治理,一方面要重塑乡村文化基础上的传统乡村秩序,另一方面要积极构建符合农村社会现实需要的现代性整合方式。  相似文献   

6.
新世纪以来,由城镇化引发的乡村治理结构变迁,对于农村社区治理秩序构成了严重冲击。传统农村基层治理在向新型农村社区的治理秩序转型过程中陷入失序危机,呈现出社区治理机制封闭化、治理角色重叠化以及治理身份复杂化等多重治理挑战。从社会资本视角审视,差序格局瓦解引发社会关系网络错乱,人口异质化引致社会信任普遍衰退,个体行为规范变更导致社会规范体系断裂,这些都是造成新型农村社区治理失序的重要因素。融合型秩序是新型农村社区治理能力提升的关键内容,国家需要以重构社会信任关系、复建社会共识性规范以及修缮社会关系网络为主线,达成新型农村社区融合型治理。  相似文献   

7.
和谐的农村政治秩序是农村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目前,农村政治秩序的发展受农民自身、农民组织及国家在农村的政策体制设计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从微观与宏观的双重视角,探讨和谐农村政治秩序的建构,有着重大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8.
当下的农村民间金融法律秩序昭示着社会秩序的高级形态和基本走向,旨在维护农村社会的稳定与延续,保障农村民间金融的正常运行。我国农村民间金融存在制度缺位、风险防范机制缺乏、价值取向滞后等问题。构建理性的农村民间金融法律秩序十分必要,具体路径包括:国家法对农村民间金融的认可与规制;农村民间金融与"软法"之天然契合;农村民间金融宏观调控法律制度之健全;农村民间金融市场之培育。  相似文献   

9.
秩序的逻辑由秩序本身所具有的情感和理性决定,但单独的情感和理性都具有其局限性,因此,乡村秩序的重建需要情感和理性的融合,使依靠情感来维系的乡村秩序得到理性的引导,依靠理性来维系的乡村秩序得到情感的规约。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九大报告将"乡村振兴"提到了战略高度,在重视城乡融合的基础上推行农业农村优先发展。除吸引优秀人才返乡创业、返乡就业外,中国的乡村振兴战略还必须调动农村现有劳动力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但中国长期以来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已经使流动人口与留守人口现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流动人口的急剧增长和留守人口相对减少相辅相成。农村留守妇女在总体数量上已经大大减少,留守地也从农村转向乡镇乃至县城。概言之,现阶段的农村留守妇女是经过长期市场和政策筛选后的"剩余"群体,她们面临着更为沉重的照料负担、更为严峻的婚姻危机和更难启齿的疾病困扰。农村留守妇女的这些新特点和突出问题需要得到政府更有的放矢的关注和干预,使她们能够更好地参与到乡村振兴中来。  相似文献   

11.
宅基地纠纷是关系到当前农村安定和谐的一个热点、焦点问题。本文不否认从法律的“内在视角”所观察到的国家关于宅基地的制度存在诸多缺陷以及由此带来的秩序混乱。但本文侧重于从法社会学的视角,即法律的“外在视角”出发,通过对一个村庄宅基地纠纷的观察和分析,探讨了其所折射出的村庄治权、转型期农民的秩序认同等深层社会基础问题。分析表明正是“国法”与村规、现代法律与“封建思想”等多重张力,以及转型期乡土社会特殊的公正观念和秩序认同,使得农村宅基地纠纷表现得异常纷繁复杂。  相似文献   

12.
<正>2014年08月21日,求是网刊载了陈占江《阅读乡村秩序》一文。该文认为,当下乡村秩序发生了显著变化。乡村已从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转变,从内向型村庄向外向型村庄过渡,时空秩序和日常生活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乡村社会发生了频繁的流动;社会结构分化并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结构混乱的景象,新兴职业或阶层不断涌现。以国家为推手的送法下乡、宣传下乡、电视下乡等运动不断瓦解着农民的传统观念并试图重新植入一种以现代性为内核的价值取向和社会理念。当下的中国乡村正处于转型期,礼已失去了原有的约束力而法的"故事"正以  相似文献   

13.
中国农村治理60年:国家的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国家的视角考察中国农村治理60年的变迁轨迹,可以发现中国农村治理及乡村社会秩序的建设与嬗变均跟国家自身的需要相联系,而且从农村治理变迁逻辑中可以窥见国家的转型.  相似文献   

14.
刘小玉  尹珊 《求索》2005,(1):76-77,148
现代乡村法律秩序是我国人民公社解体,国家政权从乡村收缩以后在农村出现的一种与国家法律秩序平行法律亚秩序。从历史维度看,它是我国特定时代的产物,具有过渡性;从社会功能角度看,管理性是它的本质;从产生过程看,博弈性是它存在的特点。一、现代乡村法律秩序是我国特定时代的产物,具有过渡性特点。罗吉斯在研究美国乡村变迁时发现,有7个因素直接冲击了美国的乡村社会制度。这7个因素是:①人均农业生产能力提高,农业人口下降;②农业部门和非农业部门的联系加强;③农业生产趋向专业化;④乡村和城市价值观差距正在逐渐缩小;⑤随着大众传播和…  相似文献   

15.
《人民公安》2006,(9):62-62
我们在学习《治安管理处罚法》过程中,关于第二十三条第一款中的第(五)项:“破坏依法进行的选举秩序的。”其范围包括哪些?我们翻阅了一些资料(释义),有一种解释是:“也包括农村村民委员会、城市居民委员会的选举等。”还有一种解释是:“不包括农村村民委员会、城市居民委员会的选举。”请问:哪一种解释正确?  相似文献   

16.
社会秩序既是一种事实也是一种价值,它包括结构秩序和行为秩序两个方面,刑法通过对行为秩序的控制来达到对结构秩序的保护。刑法对结构秩序的保护表现为对社会结构中建立在生产关系之上的最为重要的具体的社会关系的保护,而不是以所有的社会关系为对象。刑法对于行为秩序的控制表现为刑法规范对人的行为加以限制和禁止。外在地看,刑法以强制的方式控制人的行为,但不是人的思想;内在地看,行为秩序的控制离不开人们对刑法规范的普遍认同和尊重。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后,农村社会在经历了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土地改革的实施和农业税的废除后,逐渐由"熟人社会"向"半熟人社会"转变。在这个转变中,法律与社会的关系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法律逐渐成为规范社会的主要力量。但是,法律并没有在任何由其规范的社会环境内实现法律秩序,周口平坟事件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影响农村法律秩序的形成有内在和外在因素,政府在行政活动中应充分考虑到各种内外因素。  相似文献   

18.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与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党的十九大提出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党的二十大再次作出部署: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推进城乡人居环境整治。在乡村公共治理场域,国家、乡村社会和农民作为重要的结构力量与实践主体,共同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S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践说明:依托国家高位推动、地方政府专项部署与生活场域机制构建的耦合作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逐步深入农民日常生活,实现与农民以家户为核心的生产生活方式“对接”。在这一过程中,国家治理资源遵循“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逻辑,持续重塑农民生活空间,以家户为治理单元规范农民生活秩序,并通过现代化改造形塑农民生活实践,进一步赋能农民主体参与,从而建立起治理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9.
戈尔丁现代寓言的秩序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连丰 《求索》2010,(2):189-190,131
威廉·戈尔丁的小说《蝇王》是一部现代寓言。作者揭示了人类本性中黑暗的一面。经研究发现小说中有一条连接整个内容的主线——秩序与反秩序。整个故事情节就是在“维持秩序”和“打破秩序”的较量中展开的。小说中两派的孩子一次又一次的较量,揭示了作者威廉·戈尔丁摇摆不定的秩序观。戈尔丁似乎一直在思想上在秩序与反秩序之间作着斗争。他认为“恶”存在于每个人身上,它是反秩序的根源。所以,他对人类的本性持有极为悲观的看法,但是,拉尔夫的获救表明了戈尔丁对人类并没有完全的绝望,这是他对人类保持的一线希望。因此。可以说戈尔丁是一位悲观的乐观主义者。  相似文献   

20.
安北江 《思想战线》2023,(2):123-134
古代中国的“天下秩序”与“国家秩序”建构理论,有着自身的特殊性与传承性,且贯穿于中国多民族国家的形成过程。宗法式与地缘式的“天下秩序”理念,是古人诠释世界和维系国家政治安稳的核心思想。二者相结合,进一步完善了王朝国家政治制度体系。中华文明核心体的形成和族群意识的凸显,是“天下秩序”得以传承与变革的基础。“国家秩序”和“国家政治体系”的建立,是古人想象“天下秩序”崩塌与重构的结果。在“国家秩序”建构中,“一统观”与“正统观”成为主体民族政权角逐天下后的政治意识。中华文明的主体性与“天下秩序”理念,形成历史上的“中国精神世界”,最终成为多民族国家统一的向心力。为此,历史上的主体民族政权,以“中国”为核心的天下一统理想才得以实现。阐释古代中国“天下秩序”理念的传承与变革,对进一步理解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有着重要意义,同时也间接回应了用西方民族国家理论来倒叙解构历史中国的舛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