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偷渡犯罪活动是海峡两岸突出的违法犯罪活动之一,如何有效打击日益猖獗的偷渡犯罪活动已成为当前两岸警方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为此,两岸警方应当以《南京协议》为框架,就打击偷渡犯罪加强警务合作。可通过出台指导性法律文本,建立情报交流机制、直接联络制度,培养专业化警务合作队伍的方式,不断完善两岸警方的警务合作。  相似文献   

2.
吴沙 《公安研究》2009,(7):16-20
针对珠江三角洲地区治安呈现出一体化新态势的情况,警务工作应具有较强的联动效应。因此,加强区域警务协作、构建区域治安工作协作机制意义重大。区域警务协作机制的建立,各有关城市公安机关要建立警务信息共享机制,完善协作交流机制,逐步拓宽城市间警务协作领域,提高区域联合整治力度,构筑起城市安全防护圈。  相似文献   

3.
姜水 《公安教育》2021,(8):72-76
近年来,我国公安机关对外开展国际执法合作发展迅猛,参与境外追逃追赃、联合国维和任务、向外派驻警务联络官、组织境外联合执法行动、海外利益保护、外警培训、全球安全治理等诸多业务领域和工作任务前所未遇,在防范化解境外重大风险以及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工作实践中积累了大量新的情报信息、警务技能、人脉资源和实践经验(包括可量化的显性知识和不可量化的隐性知识)。随着国内国际形势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4.
关于建立东北区域警务协作机制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文喜 《公安研究》2011,(1):13-15,78
建立区域警务协作机制,是深入推进公安机关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实践。辽宁牵头,经过与吉林、黑龙江、内蒙古三省区公安机关共同努力,建立了东北四省区警务协作机制。其间,各省区公安机关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化思想认识,以科学和严谨的态度深化协作配合,以高效和务实的作风狠抓落实,区域警务协作在东北地区实现了有效运行。  相似文献   

5.
我国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但境外疫情输入是极为严峻的抗疫挑战.涉外警务部门是构建境外疫情输入防线的中坚力量,在国际警务合作、口岸边境管控和入境人员管理等方面取得了卓越成效,但面临法规指引不明、专业建设不足、防控机制系统化程度不高、国际合作阻力大等困境.为应对上述困境,相关涉外警务部门应从法制、机制、队伍和国际合作等层面...  相似文献   

6.
王景舜 《公安教育》2008,(2):48-50,56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我国同境外的警务交流活动日益增多。2007年9月,香港警务处冯兆元副处长率香港警务代表团和香港警察战术流动教学团访问辽宁,并为辽宁公安机关开办了警务战术训练班。香港警队在建设发展历史进程中探索、积累、创造的警务经验,值得内地公安机关很好地学习、研究、思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7.
隐瞒境外存款罪是1997年刑法中增设的罪名。本罪的主要客体是侵犯国家关于国家工作人员境外存款的申报制度,次要客体是侵犯国家的外汇管理制度。本罪的主体包括任何国家工作人员。本罪中的“境外”是指我国国境、边境外的国家或地区,包括港、澳、台地区;“存款”是指存入境外金融机构的各种货币、有价证券、货币支付凭证以及黄金等贵重金属;境外存款来源应该包括合法收入。本罪的主观方面只能是直接故意。  相似文献   

8.
建立区域警务协作机制、加强区域警务合作,是公安机关维护稳定工作的一件大事。以区域警务合作整合多方优势、提升警务效能,已成为警务发展的全新动向。健全完善西北区域警务合作,要开拓思路,创新观念,深刻领会健全完善区域警务协作机制的战略意义;立足实际,着眼长远,充分认识当前区域警务协作机制运行存在的不足;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强力推进警务合作的纵深发展和实效发挥。  相似文献   

9.
欧盟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国际警务执法合作机制:基础条约和协议为警务执法合作提供法律保障,专门机构妥善解决国家间存在的差异,情报信息交换网络发达,"欧洲逮捕令"高效便捷。其给我国两岸四地在"一国两制"国情下如何进一步开展警务合作与交流带来启示:平等互信,协作共赢;统揽全局,顶层设计;循序渐进,水到渠成。  相似文献   

10.
区域警务协作是在经济社会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展开的。从国内近年来区域警务协作的发展实践看,推进区域警务协作建设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在社会管理创新的大背景下,区域警务协作具有理论和现实依据。公安机关要积极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完善警务合作机制,努力实现资源整合,优势互补,提高快速反应、跨区域打击犯罪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社区警务作为公安工作的基础,既关系到公安工作的成败,又关系到社会综合治理的大局。在新形势下,公安机关必须研究社区警务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探索具有我国特色的社区警务工作的思路,抓住社区警务战略的“人本”、“协作”、“弹性”等关键措施,不断将社区警务工作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12.
偷渡青少年的心理动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偷渡青少年的心理动因周玉琛自80年代后期至今,福建省福州地区的一部分沿海乡镇,逐渐出现了偷渡往美国、日本、西欧等国家以及台湾地区的新问题。偷渡活动不仅给社会经济和社会治安造成危害,尤其使我国在国际上的形象受到严重损害。剖析偷渡行为产生的原因,固然有其...  相似文献   

13.
陆勇华 《公安研究》2011,(3):20-26,46
非地缘区域警务协作既是社会宏观区域协作的组成部分,也是区域警务协作的重要内容.面对市场经济规律作用下引发的社会治安问题同质化现象,推进非地缘区域警务协作,必须依托现有比较优势,找准制约因素,明晰发展路径,大力进行现代社会管理的警务探索,回应区域经济社会呈现一体化态势催生的警务需求,建立与维护社会稳定工作相适应的公共管理...  相似文献   

14.
粤港警务协作应在遵循五个基本原则的前提下进行,协作的主要内容包括情报交流、技术合作、调查取证、移交送达法律文书、联合行动、诉讼转移、协助抓捕移交罪犯等方面。文章同时对协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5.
温州市是一个沿海城市 ,虽然商贸活跃 ,经济发达 ,但偷渡活动也十分猖獗 ,且有越演越烈之势。当前偷渡活动的主要特点 :1.偷渡活动的手段日趋诡秘 ,其中有境外黑社会组织渗透、控制和操纵。2.贫困山区、侨乡成为偷渡活动的突出地区。3.偷渡人员的主体呈“三多一低” ,即青壮年多、男性多、农民、闲散人员多 ,文化素质低。原因 :一是出国“淘金热”经久不衰。二是基层干部群众对出国问题存在模糊认识。三是政策上存在对公民出入境的限制。对策 :一要深入开展排查摸底。二要加强宣传教育。三要加大打击力度。四要把反偷渡斗争纳入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16.
现代警务协作形式和指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代重大警务处置行动中 ,多警种、跨区域的警务协作越来越成为公安机关的主要警务活动模式 ,而警务协作的核心是指挥。公安指挥所支配的是打击犯罪、维护治安的执法活动 ,既不同于一般的生产、交通等指挥 ,也不同于军队的作战指挥。在现代警务协作中 ,公安指挥的核心是组织好重大警务处置现场的各种处警力量的协同行动 ,发挥公安机关的整体战斗力。公安指挥必须根据不同的警务协作形式和处置行动编组 ,处理好种属控制、主从制约、平等协商的三种指挥关系 ,并依据不同指挥关系分别采用总控式、导调式、委托式、联动式、协商式等指挥方法。  相似文献   

17.
预防和打击跨国网络犯罪离不开国家间的警务执法合作.但目前,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打击跨国网络犯罪的警务执法合作在机制构建、管辖权冲突协调、境外调查取证、嫌疑人引渡以及跨境资产追缴等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为更好地推动该领域的执法合作,有必要采取有力措施不断完善各类合作机制,努力解决刑事管辖权中的冲突,规范境外调查取证活动,灵活开展引渡合作,积极推动跨境资产追缴,从而切实提升打击跨国网络犯罪的实效.  相似文献   

18.
西方发达国家“情报主导警务”模式的共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国、美国、澳大利亚等西方发达国家对情报主导警务的研究已近20年,相对于我国来说各方面都比较成熟。这些国家情报主导警务理念产生和推广具有相似的社会发展和警务实践背景,运作模式具有如出一辙的技术架构,并且具有共同的工作原理。  相似文献   

19.
<正>最近几年,关于中国公民境外赌博的报道屡见于报端与网络媒体,尤其是一些政府贪官携公款到境外豪赌的问题十分突出。它不仅造成了大量的资金外流,据估计每年大概有6000亿,而且给我国边境地区的安全与稳定带来了极大的威胁。随着境外赌博活动的兴起,跨境贩毒、卖淫,非法拘禁、绑架,非法越境、偷渡,放高利贷,甚至国内的黑帮团伙在境外火拼等行为也随着加剧。这引起了中央高层的高度重视,中国政府分别与2003年7月与2004年11月展开了打击境  相似文献   

20.
2014年7月22日,公安部召开电视电话会议,部署集中开展缉捕在逃境外经济犯罪嫌疑人的专项行动"猎狐2014"。"猎狐2014"专项行动的启动,标志着我国境外追逃工作进入一个新阶段。我国开展境外追逃专项行动,有利于打击跨国犯罪,提高国际执法能力,增强涉外刑事管辖效力,对经济犯罪嫌疑人外逃起到威慑作用。在开展境外追逃工作的过程中,我国公安司法机关也面临着各种困境和问题,应结合我国实际,加强国际警务合作,通过国际刑警组织、引渡协议、"移民法遣返"、异地追诉、劝返等多种形式实施境外追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