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学理论》2017,(8)
"特殊群体"作为高等学校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跨越式的发展呈现逐年递增的状态,已经成为制约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以内蒙古农业大学为例,以内蒙古农业大学生态环境学院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毕业生就业现状调查与个人访谈,从学校角度分层次、有针对性地对家庭经济就业困难群体、少数民族就业困难群体、女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与心理障碍就业困难群体给予相应的援助对策。  相似文献   

2.
《学理论》2016,(9)
调查高校本科特殊群体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心理健康水平及相关心理状况,为高校有针对性的开展就业指导提供意见与建议。本文采用毕业生特殊群体筛查表、心理健康量表、就业挫折归因量表、就业社会支持量表对西安某高校1 423名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七类特殊群体毕业生占比3.9%30.7%不等,就业焦虑、学习困难、经济困难毕业生多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女毕业生、自主创业、就业迷茫学生更多采取自我归因,就业焦虑学生更多采取外在归因,女生和创业学生得到更多社会支持。得出以下结论,学校需要针对特殊群体毕业生进行分类指导与帮助,增加其应对现实困难的能力顺利就业。  相似文献   

3.
《学理论》2015,(29)
从界定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入手,以理工科学生为例,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的职业指导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措施如下:建立个人动态档案,开展有针对性地职业指导;成立就业援助基金,提供必要的经济援助;举办职业技能活动,提高就业困难群体的综合素质;强化职业指导队伍建设,提高职业指导队伍的专业化程度;搭建学生朋辈互助平台,加强学生自我就业指导与服务。  相似文献   

4.
潘瑜 《学理论》2012,(32):216-217
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问题是当今社会共同关心的重要问题。促进就业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职业指导在就业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有效地促进了就业工作发展。促进就业困难群体就业是职业指导的重要任务,也是难点所在。针对高校毕业生中的就业困难群体,国家要以立法形式进行社会扶助;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政府要通过公共服务职能提供社会扶助。  相似文献   

5.
肖玉菁 《学理论》2013,(6):254-255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高校毕业生人数剧增,使我国高校毕业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就业困难,就业形势不容乐观。而各大高校的扩招和中国就业政策及就业制度不断发生变化,使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待业时间过长等问题逐渐突显,这就影响到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主要分析了当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以及从国家、政府和学生自身三个方面提出了解决就业难的基本对策,扩大就业、促进再就业,从而实现高校本科毕业生充分和谐的就业局面。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如何正确引导和帮助毕业生顺利就业,已经成为国家、高校和家庭关注的热点问题。湖北工业大学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注重大学生素质发展,切实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十余年来,学校一直保持92%以上就业率,赢得良好的社会信誉,特别是关注困难群体,促进和谐就业取得一定成效。今年2月,在“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表彰会议”上,湖北工业大学受到表彰,并在大会上交流工作经验。  相似文献   

7.
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的变迁伴随着我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改革历程,经济环境对毕业生就业的影响在政策环境中仍占主导地位。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全面推进,有必要对现阶段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进行重新界定。以生存权和发展权的概念框架为视角,关注焦点转移至毕业生群体的利益诉求及其变迁与社会结构变迁上来,呼吁政策主体从劳动经济和社会结构的视角对现阶段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进行重构。  相似文献   

8.
阮敏尔  马林东 《学理论》2012,(10):96-98
农村基层就业是缓解大学生就业难、农村发展人才紧缺的有效路径。通过问卷和访谈的形式,选取大学生村官这一基层就业的高校毕业生群体进行深入调研,在关注高校毕业生农村基层就业是否"下得去"的同时,重点关注是否"用得上"和"留得住"。同时就高校毕业生农村基层就业的总体状况、面临的困境和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学理论》2015,(10)
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十分严峻,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足是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之一,模拟面试是提高大学生面试能力和就业能力的有效途径,通过对当前大学毕业生参与模拟面试的情况调查,对有效开展模拟面试对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提升的作用分析,探索高校在大学生中有效开展模拟面试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制度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制度是一项为了帮助回到原籍的、尚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而推出的制度.该制度的实施对于提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使其适应从"学生"到"雇员"角色转变等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广泛阅读和系统梳理学者们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制度的核心概念、作用、存在问题、完善对策进行综述.目前,学术界对于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制度的关注还很少,研究上缺少理论的深度和实践的广度,尚未形成系统化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1.
在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兰州市高校经管类大学生就业相对予技术性专业而言始终处于劣势,以兰州交通大学经管类毕业生为例进行了调查,分析了经管类毕业生就业困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12.
印度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印度高校毕业生在国家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研究印度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的一些成功经验,有助于提高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质量。本文从印度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宏观环境出发,分析了印度高校毕业生就业特点,提出了可供解决我国目前面临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借鉴和思考。  相似文献   

13.
曾博 《理论导刊》2012,(4):12-14
高校稳定与否历来是社会状态的"晴雨表"和"风向标"。随着中国社会城市化、人口结构转变、劳动力市场转型、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等一系列结构性因素的变化,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尤其是"蚁族"毕业生群体问题日益突显而备受关注,已演变成为高校稳定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而又迫切的现实问题。本文通过对当前"蚁族"毕业生群体生存现状的实地调研、分析,探讨"蚁族"毕业生群体对高校稳定的深层次影响,并就妥善解决该问题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4.
《瞭望》2006,(8)
近两年,高校毕业生未就业以及短暂工作又迅速失业的人数激增,形成了日趋庞大的“新失业群体”。《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在湖北、陕西等地采访发现,“新失业群体”具有经济困窘、精神压抑、情绪躁动等共同特征。大部分没工作的毕业生不敢找父母伸手要钱, 生活较困难,他们大多成群结伙住在母校周边,作息时间无规律,酗酒打架的事件时有发生,也有少数人热衷于传销活动。  相似文献   

15.
李若薇 《学理论》2013,(21):253-254,278
西方发达国家高校毕业生就业机制形成较早,也较完善。在高校毕业生就业机制运行过程中,政府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渐严峻,就业压力日益加大。必须大胆学习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强化政府的服务意识和监管职能,建立健全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法律法规体系和服务保障体系,努力实现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市场化、社会化和法治化。  相似文献   

16.
日前,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工商总局等6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实施“2010高校毕业生就业推进行动”大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通知》。通知指出,201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将达630万人,就业任务十分繁重。通知要求,各地要更加注重拓展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中小企业和自主创业的就业渠道;努力使应届高校毕业生离校时初次就业率达70%左右。  相似文献   

17.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是目前人们关注的一个社会热点问题。高校毕业生作为高素质人才却就业困难,而很多用人单位又难以找到适用人才,这反映了高等教育体制、人才供需结构、毕业生就业取向等方面的深层次矛盾。一是受应试教育体制影响,大多数高校毕业生需要经过半年到一年的实践锻炼,才能逐渐成长为用人单位所需要的人才。二是高校扩招后,教育规模迅速扩张,教育质量出现下降。同时,许多高校毕业生缺乏社会知识,自身定位偏离社会实际需求。  相似文献   

18.
2009年甘肃省普通高校毕业生突破10万人,加上往年累积的未就业6.8万毕业生,共有16.8万多毕业生需要就业。受国际金融危机持续蔓延影响,加之甘肃省经济总量小,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三峰叠加”,高校毕业生就业更加困难。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表面上看是人才资源过剩。但从甘肃人才资源的实际状况来看,却是“七多七少”即第三产业人才多,一二产业人才少;事业单位人才多,企业人才少;城市人才多,乡村人才少;传统性人才多,创新性人才少;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问题凸显,本文分析造成高校就业困难的原因并试图提出对策,旨在通过引导学生转变就业观念、保持信息畅通、推进教学改革、搭建就业创业平台等方式帮助学生,帮助学生实现成功就业的同时促进经济增长和维护社会稳定,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20.
津进 《民主》2011,(1):23-25
近年来,随着高校招生及毕业生人数的大幅增加,就业压力加大,尤其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就业形势更趋严峻。中共天津市委、市政府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高度重视,制定了《天津市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意见》,并在"保增长、渡难关、上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