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农村"空心化"现象日益严重,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很大影响,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通过迁村腾地、土地流转、土地集中等可以腾出大量土地复垦为耕地或者调整为建设用地,促进集约经营,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成为应对农村"空心化"的有效方式之一。襄阳市近年来摸索出的城郊型"三化"尹集模式、农区型"三集中"双沟模式、园区型"三转换"魏庄模式对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同时其在推进过程中也存在许多困难,启示我们必须通过统筹城乡发展、强化产业支撑、多方筹措资金、改革产权制度、加强公共服务等进一步加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相似文献   

2.
郭立建 《学习论坛》2008,24(2):78-80
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必然的.通过立法健全制度,依法规范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完善农村市场经济体制,发展农村生产力,维护农民权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中央的新农村建设精神刚下来,各地都在积极行动.而最近笔者从媒体等渠道获悉了一些令人堪忧的信息:如有的省迅速召开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座谈会,对农村房屋、自来水、水冲厕、路面硬化等基础设施提出了标准建设的模式,并要求一步到位;有的地方领导亲自办样板,确定什么"五化"、"十化"的模式;还有的地方干脆向农民散发修盖小别墅的范本,似乎只要农村的旧房子都变成两层小楼,新农村建设也就大功告成了.  相似文献   

4.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明确提出了"农业合理化"思想:在对资本主义农业的批判基础上,进而提出合理农业的设想.农业合理化就是农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管理和经营不断社会化,传统农业不断向现代农业转化的过程.以土地所有权的变革为起点的农业合理化,是不断改造传统农业、农民,发展现代大农业,不断提高生产率和减少劳动力的长期的渐进过程.目前,我国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的时机已经成熟,要以建设新农村为契机,以土地使用权的流转为纽带,采用多种形式推进农业生产经营的专业化、集约化和科学化,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彻底改变农村、农业落后贫弱的局面,使农民真正分丰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丹棱县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这个大局,坚持"五动",力求"五确保",扎实开展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三级联创"活动,全县60%的乡镇党委和65%的村党支部达到了"五好"标准,为切实加快新农村建设与构建和谐丹棱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相似文献   

6.
"空心化"是指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社会的深刻转型,在城乡二元分立基础之上形成的,由于主体缺失而产生的一种乡村的萎缩甚至消亡现象。"空心化"的形成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从形成到愈演愈烈经历了一个逐步演化的过程,主要表现为乡村主体的缺失,具体划分为村落的"空心化"、产业的"空心化"、边缘群体的"空心化"以及乡村文化的"空心化"。"空心化"问题导致了一系列基层治理难题,对于这些难题的解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空心化"问题对于国家治理现代化及治理能力现代化构建而言到底是挑战还是机遇。将"空心化"放到城乡一体化视角下进行探讨,努力探索一种综合多层级、多主体联动的交互式共赢制度模式,才能在有效解决"空心化"问题的同时,促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模式现代化的实现。  相似文献   

7.
40岁的蒲友全在天宫堂村经营着一家小超市,他和妻子辛苦一年有3万多元的收入.3年前,天宫堂村大力推行土地流转,蒲友全放下在深圳不错的工作回了乡,带着顾虑与怀疑,他成了土地流转中带头"挑刺"的人.然而,不久后他竟成为土地流转的坚决拥护者,并且再也没有远走深圳务工了.  相似文献   

8.
宋才发 《学习论坛》2009,25(3):65-67
推进新农村建设是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建设的现实途径.土地资源关系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新农村建设应当以保护耕地为土地政策的首选目标,绝不能以牺牲农业为代价发展工业化与城镇化.城镇化是新农村建设快速发展的助推器,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重点,坚持节约集约用地原则,拒绝"盆景式"、"景观秀"和"豆腐渣"工程.  相似文献   

9.
农村土地流转中介组织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为推动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土地流转是农村生产发展的必然趋势,也在实践中被证明是农村生产发展的推动力之一。为进一步促进土地流转的发展,构建土地流转中介组织显得十分必要。本文将阐释农村土地流转中介组织的性质和功能,并对其构建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新农村建设与农村土地市场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改革当前集体土地使用制度的基础上,构建农村土地市场,把集体土地所有权、使用权、农地承包经营权和国有土地使用权都纳入到土地市场当中,是适应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的必然选择.构建城乡统一土地市场要"改革一项制度,建设和完善四个市场",即:改革造成城乡分割的制度性障碍,建设和完善土地征用市场、集体土地使用权出让市场、城乡统一居住用地市场和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一些地方的基层政权正在进入“空心化”状态,这种基层社会的治理危机正在侵蚀和动摇我国社会的根基。本文在阐释乡镇基层政权“空心化”状态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乡镇基层政权出现“空心化”的原因,进而论述了乡镇基层政权“空心化”的危害,最后就治理乡镇基层政权“空心化”提出了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2.
加强乡风文明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体现.而加强乡风文明建设关键要坚持"以人为本",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近年来,邛崃市夹关镇十分重视此项工作,在成都市委和邛崃市委两级组织部门的指导下,该镇鱼坝村不断创新机制、增添举措,创造性地探索出了以推行"村民素质量化考评"为主题的新型村级治理办法,有力地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加快了新农村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13.
鲍丰 《世纪桥》2014,(6):17-18
中国改革以后,在农村颁布《村委会组织法(试行)》文件,使8亿农民开始了"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真正当家做主",但此时村民自治并没有取得明显的进展。一直到1998年《村委会组织法》正式颁布实施。农村的治理才走上了改善、发展、完善的道路,但村级民主的推动收效甚微。2005年中共中央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决定。2006年全面取消农业税,因此,在农村以土地流转为代表的农业资本的流动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好转。  相似文献   

14.
晏青 《当代贵州》2009,(5):26-27
农民增收是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中之重.贵州是"欠发达、欠开发"地区,农民由于受种养成本高效益低、农产品流通渠道不畅、农村劳动力素质低等因素的制约,长期处于增收难的境地.然而,作为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遵义市湄潭县却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和创建农村土地流转新机制,从提高土地的综合利用率上做文章,为新时期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开辟了一片新天地.  相似文献   

15.
论新时期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土地流转机制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社会已经进入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建立适合我国国情且能促进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新型农地制度,是新农村建设、推进城市化进程的一个重要课题.政府应积极介入到土地流转的全过程,统领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使土地资源得到有效利用,提高土地的生产效率;以土地流转和劳动力流动为契机,重新合理配置资源加快城镇化、城市化发展,建立我国土地政策协调机制,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发展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6.
中央"十一五"规划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为进一步做好"三农"工作、解决"三农"问题指明了方向.农村干部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直接组织者、推动者和实施者,肩负着广大农民群众的殷切期望,其作用至关重要.当前,农村干部要紧紧握住五把富村惠民的"金钥匙",进一步明确职责定位、抓住工作重点,为推进新农村建设作出新贡献.  相似文献   

17.
村组织在农村土地流转中的角色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许多农村地区出现的土地流转是重新配置我国农村土地资源的新形式,是对原有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一种有益补充.在各地多种形式的土地流转中,村组织都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而通过对各种不同角色及其背后深层次原因的分析,可以为我们更好地认识和完善土地流转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8.
规范农村土地流转是深化农村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村科技示范集约效应以及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推进,都带来了土地流转问题。土地流转具有流转范围普遍性、流转过程自发性、流转方式随意性、流转时间长期性、流转用途单一性、流转支付的现金支付为主等特点,其形式有农户自行转包、种养大户承包、集体反租转包、股份合作、租赁转包等等。文章还对土地流转的作用和效益进行了评析,揭示当前土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9.
土地流转实践中产生了租金高企、违规违约、强迫流转、改变用途、破坏利用、政府介入过度但公共服务提供不足等问题。土地流转中显示出的租期偏短、增速下降、风险较大、违约较多等现象反映了流转供求双方的各自担忧、利益诉求、政策期盼。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应以落实"三权分置"改革目标和维护承包户权益为导向,及时修订土地流转相关法规和实施细则,健全基层土地流转交易平台,适当调整农业相关补贴政策取向,健全土地流转融资服务机制、土地流转相关配套保障制度以及土地流转纠纷预防、调解和处理机制,加大对土地流转过程中违法违规行为的监督和处罚力度。  相似文献   

20.
“双强”型村干部治理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强"型村干部治村是引领农民致富的现实途径,推行"双强"型村干部治理模式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现实选择。应采取措施,完善和推行"双强"型村干部治理模式,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