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农村义务教育投入:国家的义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劲松 《新视野》2004,(5):46-48
农村义务教育投入应该是国家的义务,但是当前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 体制,实质上的义务主体是农民,这一现状导致农村义务教育投入陷入了困境之中,也是 产生“三农”问题的重要原因。因此,需要逐步提升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主体和规范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的分配体制,来重构以国家为主体的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体制。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地方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实行和完善,特别是随着农村税费制度改革的进行,建立和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的问题已经凸现出来,成为制约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性问题。经费投入不足一直以来是困扰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关键性难题。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下,大力发展农村基础教育,是提高我国农村劳动力素质、缩小城乡差别的重要手段,必须切实保障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明确各级政府在农村义务教育中应承担的职责,规范和完善对农村义务教育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发展农村义务教育的当务之急,也是实现义务教育公平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奉新县农村中小学义务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有些地方尤其是山区农村义务教育的基础还很薄弱,教育结构单一,教育资金短缺等问题还很突出。因此,如何更好地促进农村中小学义务教育发展,是我们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  相似文献   

4.
"零农税"后农村义务教育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寿继国 《探索》2006,(1):123-125
取消农业税,即“零农税”后,在减轻农民负担的同时,也对农村义务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得农村义务教育多年来因投入不足而积累的矛盾逐渐暴露出来,已影响到农村义务教育的生存。为保证农村义务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必须进一步深化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规范农村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完善各级财政分级合理负担的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5.
目前随着"三农"问题研究的不断深入,农村义务教育问题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在农村义务教育普及过程中,女性的义务教育状况尤其受人关注.但是现阶段农村女性接受义务教育的情况却不容乐观,这其中有传统性别歧视观念的因素,也有政策法规的因素.本文从农村女性受教育难的现状入手,对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农村税费改革作为一项解决“三农”问题的制度性的改革措施,对于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有着积极的作用。但是,从近年来部分省市税费改革运行的状况来看,也暴露出一些深层次的问题,特别是农村九年义务教育面临的形势更为严峻。这个问题不解决,不但“普九”目标难以真正实现,而且势必影响农村社会的长治久安,不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一、税费改革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挑战1.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短缺再次成为教育发展的“瓶颈”农村税费改革对义务教育的影响主要集中在经费来源方面。按照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从2002年秋季入学开…  相似文献   

7.
农村实行“一费制”后,为确保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顺利进行.建立适应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管理要求的财务管理机制,从今年元月起,农村中小学经费全部实行“校财局管”。“校财局管”的主要内容是:以中小学为单位编制预算,报市教育局审核汇总后,送市财政局批复后执行;中小学校按政策规定收取的费用上缴财政专户,  相似文献   

8.
张晓冰 《学习月刊》2009,(15):37-38
中国进入21世纪以来.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国家公共财政对教育的投入空前增加.人民群众对教育空前关注.教育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一系列重大的历史性转变。这些转变包括:农村教育管理体制实现了由“乡村为主”到“以县为主”的转变:农村义务教育投入机制实现了“人民教育人民办”到“义务教育政府办”的转变.义务教育实现免费入学:教育开始摆脱投入短缺和经济贫困状态,从满足基本要求到向理想教育、优质学校追求的转变:高等教育开始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教育观念开始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在这些历史性的转变中.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颁布、实施义务教育免费入学为标志.中国教育已经进入了一个现代化、大众化、科学化的新时代。这个时代应该是中国教育史上最伟大的时代。但是,在这个时代,经济社会的发展也呈现出新局面、新特点.给我国农村教育带来新的课题.教育政策依然要在两难中选择。  相似文献   

9.
继2003年农村税费体制改革全面启动,取消了近三千年的皇粮国税之后,2006年启动的农村综合改革再掀中国农村改革的高潮。按照中央部署,“十一五”时期,我国农村综合改革的目标和主要任务是,“按照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推进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建立精干高效的农村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制度、政府保障的农村义务教育体制,促进农民减负增收和农村公益事业发展,全面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欢欣鼓舞之余值得我们思考的是,这一轮农村综合改革能够完成中国农村改革的最终使命吗?  相似文献   

10.
《当代贵州》2012,(9):66
2011年国务院决定启动"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在这年的新学年开学时,许多贫困山区的学生陆续吃上热腾腾的午餐。两会期间,"营养午餐"再次成为"热门"话题,代表委员聚焦:如何将国家对下一代健康及未来的"关爱","熬制"成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学生的一碗热饭?针对中西部贫困地区学生营养不良的问题,中央财政每年160亿元用于对试点地区学生进行营养干预,惠及  相似文献   

11.
谢茂拾 《求贤》2007,(10):46-46
首先是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教育投入不均衡,经济发展较快的东部地区在教育投入方面明显要大于中西部地区,教育资源分配呈现出东中西部的不均等。其次是城乡教育投入差距巨大,在农村义务教育不合理的筹资机制下。农村特别是落后地区农村的义务教育投入远远少于城市中小学教育的投入,教育资源分配呈现城乡不均等现象。  相似文献   

12.
贫困地区农村义务教育的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贫困地区农村义务教育取得了很大成绩,但还存在不少问题,严重妨碍着贫困地区的脱贫致富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因此,大力发展农村义务教育是贫困地区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通过大量的调查材料,认真分析了贫困地区农村义务教育的现状,并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3.
正1958年8月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始后,中国农村采取"政社合一"的做法,取消了乡级政权和村长,由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和生产大队队委会、生产队队长代替。关于农村义务教育,1954年宪法虽有规定,但实际并没有真正实行。20世纪80年代初,胡乔木认为,恢复乡政府和村长,在农村实行义务教育,这两个问题,在现实生活中亟待解决,在修改后的新宪法中也应该得到反映。  相似文献   

14.
税费改革后农村义务教育的财政困境及对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是关系到农业经济振兴、国家富强和社会进步的根本大计。农村税费改革使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投入遇到了新的挑战。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必须进行改革和创新,以改变税费改革后所面临的困境,促进农村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近些年来,虽然我国九年义务教育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农村义务教育在实施的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矛盾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导致农村义务教育滞后的原因,既有经济和社会发展缓慢的因素,也有人们认识上的偏差和制度设计的不合理。为此,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保证农村义务教育的顺利实施,以促进城乡教育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6.
试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筹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几十年来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在取得重大成绩的同时也面临着许多问题,其中最突出的是农村义务教育经费问题。本文对新形势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筹措与管理问题进行探讨,提出进一步完“善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开征义务教育税、发行教育彩票和适度发展民办义务教育等建议。  相似文献   

17.
陈磊 《党建文汇》2007,(3):34-34
问:免除学杂费的对象有哪些? 答:按规定,享受免除学杂费政策的对象包括:在农村地区(含镇)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就读的学生,在农垦、林场等所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就读的学生,在县城所在地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就读的贫困家庭学生。《国务院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中还规定,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家庭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与当地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同步享受“两免一补”政策;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在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就读的,与所在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享受同等政策。  相似文献   

18.
钟言 《奋斗》2007,(1):38-39
“十五”期间,我省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力度,开展多种形式助学活动,上学难、上学贵问题有所缓解。一是以农村为重点,落实义务教育阶段的经费保障机制。目前,全省县及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在校学生342.4万人,其中农村学生235万人。农村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82万人,占34.8%。为减轻农民负担,推进以普及义务教育为重点的农村教育工作,我省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纳入公共财政体系予以保障。从2004年开始,对21个国家级和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的64万名中小学贫困学生给予全额杂费补助,对全省12.4万名家庭经济困难的农村寄宿学生和特殊教育学校学生给予生活补助。  相似文献   

19.
农村孩子上不起学、骨干教师大量外流和城乡办学条件差距不断扩大,是当前农村义务教育领域的突出问题。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关的财政经费投入不足、地方政府在学校布局调整上的失误是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当前政策调整的目标,应是让全体社会成员尽可能公平地享有义务教育的权利和资源,推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化发展。  相似文献   

20.
包宗顺 《唯实》2005,(8):64-67
农村孩子上不起学、骨干教师大量外流和城乡办学条件差距不断扩大,是当前农村义务教育领域的突出问题.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关的财政经费投入不足、地方政府在学校布局调整上的失误是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当前政策调整的目标,应是让全体社会成员尽可能公平地享有义务教育的权利和资源,推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化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