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浅论共同过失犯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共同过失犯罪能否成立共同犯罪在国内外刑法理论界长期存在着争议。本文从共同过失犯罪理论比较、成立的条件等角度简要论证了共同过失犯罪。  相似文献   

2.
王松 《经济与法》2002,(2):30-31
贵刊2001年第8期《共同过失犯罪成立否》(下简称该文)一文的作者“站在肯定共同过失犯罪的立场上,主张共同过失犯罪的刑事问题,应由共同过失正犯共同承担责任。”并建议将共同过失犯罪补充到我国刑法中。然而,笔者认为,共同过失犯罪不能成立,不能将其作为共同犯罪的一种形态规定在我国刑法中。下面,笔者就这一问题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多数学者否定共同过失犯罪成立共同犯罪,认为其中一个很重要原因是混淆了共同过失犯罪和竞合过失犯罪,所以正确界定共同过失犯罪和竞合过失犯罪是承认共同过失犯罪成立共同犯罪的核心和关键。另外,我国已有学者开始承认共同过失正犯,但对过失犯的教唆犯和帮助犯普遍持否定态度。本文分析认为对于过失犯的教唆犯应予承认,而对过失犯的帮助犯一般不应承认。  相似文献   

4.
马荣春 《河北法学》2003,21(5):115-118
从主客观相一致原则和罪责刑相适应原则论证共同过失犯罪统一定罪量刑的合理性,并提出共 同过失犯罪成立的条件和立法献言。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介绍了我国现代共同过失犯罪的立法概况、当下审判实践中有关共同过失罪案的定罪量刑,在此基础上对共同过失犯罪进行了合理性分析,在理论和现实上为共同过失犯罪的成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我国是否应该承认共同过失犯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介绍并评析关于共同过失犯罪的基本理论的基础上,结合立法与审判实践,就承认共同过失犯罪成立的必要性及对共同过失犯罪给予刑罚评价的理论依据与政策依据等问题提出了相关见解。  相似文献   

7.
张熠 《法制与社会》2010,(33):273-273,275
目前,共同过失犯罪已成为了不可忽视的犯罪现象。但由于我国刑法明确规定,共同犯罪为共同故意犯罪,因此共同过失犯罪是否成立以及是否成立共同犯罪一直未得到法律上的确认。本文认为刑法理论需随实践发展需要而不断完善,应当摆脱传统共同犯罪的定义限制,将传统共同犯罪理论扩张为适应刑法发展需要的共同故意犯罪与共同过失犯罪。  相似文献   

8.
共同过失犯罪应成立共同犯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共同过失犯罪能否成立共同犯罪的问题,国内外刑法理论界长期存在着争议.面对我国现代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本文从犯罪论、刑事责任、刑事立法、刑事政策等角度论证了共同过失犯罪应当成立共同犯罪.这不仅解决了司法审判实践中所遇到的难题,也贯彻了我国罪责刑相一致的原则.  相似文献   

9.
论共同过失犯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共同过失犯罪问题,刑法理论界和司法实践部门聚讼颇多,特别是围绕共同过失犯罪能否成立共同犯罪的问题,国内外刑法理论界更是长期存在着肯定与否定之争,难以形成基本的共识。面对我国现代社会发展的新形势,立足于刑事司法实践,借鉴于前人的研究成果,应从正确贯彻刑事政策、完善刑法理论、正确理解共同过失的构造、正确追究刑事责任、兼顾诉讼便利等方面确认共同过失犯罪应当成立共同犯罪。  相似文献   

10.
关于共同过失犯罪问题,特别是围绕共同过失犯罪能否成立共同犯罪的问题,国内外刑法学理论界长期存在着肯定与否定之争,难以形成基本的共识。然而,在现实生活与司法实践中,由二人以上的过失行为所构成的共同的犯罪屡见不鲜,它的社会危害性远大于单独的过失犯罪。  相似文献   

11.
周玥 《法制与社会》2010,(22):18-19
"共同过失犯罪是否是共同犯罪"在理论界一直存在争议。本文拟通过对国内外理论及司法实践的比较分析,肯定成立共同过失犯罪的必要性,并对共同注意义务及刑事责任承担等问题提出了相关见解。  相似文献   

12.
共同过失犯罪是指二人以上违反共同注意义务,共同导致危害结果发生的共同犯罪形态。与共同故意犯罪相对,共同过失犯罪也是共同犯罪形态的一种。虽然传统刑法理论只承认共同故意犯罪形态,但是从过失犯罪的本质以及共同犯罪的本质上看,承认共同过失犯罪有着理论及现实上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本文认为共同过失犯罪有其特定的内涵,提倡共同过失正犯概念,有其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王波 《法商研究》2012,(4):95-102
团队医疗过失犯罪中的监督过失属于过失竞合而非共同过失,其归责的法理依据是"新过失论"。引入监督过失理论可以解决团队医疗过失犯罪中监督过失责任认定的法学理论根据问题,从而有助于规范对团队医疗过失犯罪中监督者过失责任的认定。团队医疗过失犯罪中监督过失的成立须同时具备存在现实的监督关系、未履行注意义务和存在因果关系三项条件。在认定团队医疗过失犯罪中的监督过失责任时坚持信赖原则可以避免不当扩大过失犯的成立范围。  相似文献   

14.
刑法理论界对共同过失犯罪存在三种不同的观点,即肯定说、否定说、限制肯定说.本文从共同过失犯罪的概念、性质、特征、构成要件等万面论证了共同过失犯罪限制肯定说的观点.  相似文献   

15.
我国刑法第二十五条第二款规定: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明确把共同过失犯罪定位于一般过失犯罪之中,否认共同过失犯罪为共同犯罪。在司法实践中,司法人员通常运用共同犯罪理论来解决在法律规范上不认为是共同犯罪的过失犯罪的刑事责任。因此,有必要对共同过失行为构成犯罪后的每个行为人的刑事责任单独研究,笔者认为,应该从三个方面予以考虑。  相似文献   

16.
随着理论研究的深入,我国对共同过失犯罪持肯定态度的学者越来越多。但由于立法等多方面的原因,共同过失犯罪在我国的研究仍然有待加深。本文从理论纷争入手,辨明了共同过失犯罪、过失共同犯罪、过失竞合等容易混淆的概念,并以过失心理互动说为主观意思联络的理论基础,注意义务为判断基准,给出了新的共同过失犯罪之概念,厘清了共同过失主体范围的划定。同时,文章也讨论了理论界争议较大的共同过失帮助犯、教唆犯进行了讨论。最后,给出了关于共同过失犯罪的处罚意见。  相似文献   

17.
共同过失犯罪是学术界和司法实务界争议颇多的话题,所以研究共同过失犯罪的相关理论问题,对于丰富和完善刑法的共犯理论有重要意义。而要探讨共同过失犯罪问题就必须研究共同过失犯罪中的核心问题共同注意义务,本文在提出问题并介绍共同过失犯罪中共同注意义务的概念及内容的基础上,着重论述共同注意义务的的来源。期望此文能够激起更多的学者对共同过失犯罪研究的兴趣,从而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我国的共同过失犯罪理论,为立法和司法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能否成立共同正犯,是中外刑法理论界颇有争议的问题。过失的共同正犯肯定说与否定说是区分正犯与共犯的区分制体系的产物;肯定说不仅难以自圆其说,而且与区分制的体系相冲突,会动摇区分制的根基;否定说视共同过失犯罪为同时犯,不仅与同时犯和单独犯的理论不符,而且存在无视犯罪的共同性的明显缺陷。我国刑法采取单一正犯体系,不能用德、日的过失共同正犯肯定说或否定说来解释我国刑法中的共同过失犯罪。按单一正犯的解释论,不仅能克服过失共同正犯肯定说与否定说的弊病,而且能更好地适应司法实践的需要,更合理地处理共同过失犯罪案件。对我国有关司法解释中"以交通肇事罪的共犯论处"的规定,按单一正犯理论不难做出合理的说明。  相似文献   

19.
论共同过失犯罪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共同过失犯罪李昌林我国刑法学界对共同过失犯罪问题鲜有系统深入的研究。这种状况亟待改变。为此,本文特对共同过失犯罪的几个问题作些探讨,以期抛砖引玉,从而完善共同过失犯罪的理论与实践。一、共同过失犯罪的概念和本质我国刑法第22条第2款规定:“二人以上共...  相似文献   

20.
肖灵 《政法学刊》2013,30(4):68-72
传统刑法理论是否认共同过失犯罪的,理论研究的发展使刑法学界已不能回避共同过失犯罪的存在.明确违反共同注意义务在共同过失犯罪中的核心地位,准确划分违反共同注意义务的判断对象,正确认识违反共同注意义务的共同过失与竞合过失的区别,对纠正传统理论对共同过失犯罪的误解,建立和完善共同过失罪理论体系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