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1年和2004年国际法院针对美国违反《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的行为,分别作出了拉格朗案和阿维纳案判决。但是,上述判决作出后,美国各级法院却以种种理由拒绝遵从和执行国际法院的判决。从美国法院当前的相关司法实践来反驳其据以不执行国际法院判决的种种理由,可揭示其怠于遵守国际法院判决的深层原因。国际法院判决对美国法院应具有间接的法律效力,这也要求美国法院应尽可能地找寻适当的国内法路径以遵循国际法院的判决。  相似文献   

2.
在没有条约和互惠关系的情况下,美国联邦地区法院执行了中国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的一起涉外民商事判决,是为美国法院执行中国判决第一案。在该案中,美国法院以不方便法院原则论证了中国法院管辖权的合理性,适用判决做出地国即中国的法律确认了判决的终局效力,并以开放的司法心态否定了互惠原则在执行外国判决中的前提地位。中国法院在面对外国民商事判决时也应秉持积极、灵活的态度,尽快填补外国判决在中国执行的空白。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介绍美国最高法院审理的 Sky Reefer案的判决对美国法院认定提单中外国法院管辖条款的效力产生的重大影响 ,并介绍了 SkyReefer案之前及之后发生的重要案例以认识美国法院对该条款的态度转变过程。最后 ,作者根据实践提出了自己主张的可行办法  相似文献   

4.
美国法院对一个国际专利侵权案件是否享有管辖权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案标的管辖权和属人管辖权。如果二者不是同时具备,法院作出的判决是无效的。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即使美国法院享有管辖权,法院可以援引不方便法院原则拒绝管辖。  相似文献   

5.
论酷刑案件与美国国际人权司法林欣1992年《美国国际法杂志》第2期和美国《国际律师》杂志第2期都介绍了美国法学家肯尼思·兰德尔写的《联邦法院与国际人权范例》一书。该书赞扬美国联邦法院对一起外国人在外国实施的酷刑案件行使管辖权,是美国国际人权司法的范例...  相似文献   

6.
早在学者关注和立法调整之前,云存储和云服务是否构成侵权就以判例的方式经过了司法审查。有关云计算的判例,在美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都有发生,而2012年4月澳大利亚全席法庭就Optus案做出的判决与2008年美国第二巡回法院就Cablevision案做出的判决并不相同。本文拟从案例的角度,讨论云环境下复制行为的主体判定,探寻立法和司法面临"云计算"的可能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7.
2004年8月,美国联邦第九巡回法院肯定了联邦地区法院作出的被告GROKSTER 公司和 STREAMCAST 公司不应对侵犯原告音像制作组织(METRO-GOLD-WYN-MAYER,下称 M-G-M)音乐作品版权的行为承担责任的判决。而该法院2001年2月对美国唱片协会和唱片公司诉 NAPSTER 版权侵权案的终审裁决是:认定网站构成帮助和替代侵权,要求 NAPSTER 公司停止侵犯版权人合法权利的行为。上述两个案件均涉及于P2P 技术形式,由于服务形式存在实质性差别,法院作出了截然相反的裁判,究竟是美国法院的态度改变,还是法律规定使然?!本文通过对两起美国案例的评析,提出我国对P2P 技术涉及帮助侵权与替代侵权的法律适用问题。  相似文献   

8.
美国司法界一向认为在域内发生的美国公司与外国公司间的反托拉斯法案件为美国法院绝对管辖范围之内,进而主张对这类争议有域外管辖权。但近年来,随着国际仲裁事业发展的影响,美国判例法上开始出现涉及反托拉斯法的案件时首先尊重国际仲裁的趋势。美国联邦上诉法院第六巡回审判庭1995年6月对乔治·费谢铸造有限公司诉阿道夫。H·荷廷根机械有限公司一案作出裁定,重申美国法院自1985年以来确立的不以法定诉讼为由干预正在审理中的国际仲裁案的原则。在此案中,美国一方当事人乔治公司援用美国反托拉斯法,向美国法院就已在瑞士苏黎世仲裁院立案的因国际专利许可协议引起的争议提起诉讼。美国法院驳回乔治公司的请求,理由是:仲裁庭已宣布将考虑美国当事人提出的反托拉斯法的要求,当事人的诉讼请求只能产生不明智的司法审判,与美国尽量协助国际仲裁协议执行的政策相抵触。  相似文献   

9.
孟雁 《法制与社会》2010,(21):26-27
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关于绿树金融公司诉Bazzle一案的判决,导致了现在集团仲裁的迅速扩散。在Bazzle之前,联邦巡回法院和州法院涉及合并仲裁和集团仲裁的判决,在Bazzle案的判决之后,美国仲裁协会建立了一系列集团仲裁的规则并且由仲裁专门小组作出集团仲裁的裁决。本文在此就美国集团仲裁制度作了简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美国为视角,对反垄断请求的可仲裁性问题进行了探讨。文章概述了美国法院在这一问题上的态度,讨论了《纽约公约》的相关规定以及美国的有关立法和司法实践,论及了《谢尔曼法》和AmericanSafety等案件,并对美国法院审理三菱汽车公司一案的判决予以重点研究,分析了该案判决对国际商事仲裁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国中央及其地方政府经常作为被告在美国法院被诉。就在2006年,加拿大天宇网络有限公司对四川省政府和成都市青羊区政府在美国法院提起诉讼,美国法院于2008年作出二审判决。此案涉及美国《外国主权豁免法》中关于延期提请移送管辖期限的特别规定、国家豁免的适用、商业活动例外条款的适用和"直接影响"的认定等法律问题。深入研究这一案件,有助于为今后涉诉案件寻求相应的抗辩理由及应诉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我们今天越来越好诉的社会,仲裁协议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允许当事人就仲裁协议提请突破法定范围的司法审查将会改变仲裁员的角色和彻底地改变法院在仲裁过程中的角色。例如bowen法院,第八巡回法院承认了最高法院在Volt信息科学公司和里兰斯坦福大学理事会一案中的判决,在该判决中法院认为当事人可以在仲裁协议中约定适用的法律。但是,巡回法院在仲裁协议问题上存在分歧。在过去7年里曾经判决过的两个案子就体现了该分歧。在那两个案子中,第五和第九巡回法院认为事实上当事人可以在仲裁协议中约定突破法定范围的司法审查。第五和第九巡…  相似文献   

13.
"Aereo案"是长期困扰美国版权司法界的一大难题,近日美国联邦最高院对其作出了判决。新技术环境下如何理解和适用传输条款是解决本案的关键,而第二巡回法院与美国最高法院却对此给出了完全不同的解答。第二巡回法院遵循"Cablevison案"所确立的传统规则而承认了Aereo行为的正当性,美国最高院却通过首次确立"类似有线电视系统"标准将Aereo的行为纳入公开表演权的规制范围之内。最高院的这一判决虽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以往判决的认定,但并不违背"基于意志"的行为规则,而且也符合技术发展的特点和现行法律的解释方法,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相似文献   

14.
在审前阶段特别是侦查初期,被追诉人获得切实有效的律师帮助是公正审判的基本特征,而限制律师帮助则属于例外情形。伯兹诉比利时案判决反映了人权法院对待法定限制律师帮助权所秉持的审查立场,即无论是否具有迫不得已的理由限制律师帮助权,均应采取整体平衡的审查方法。只不过缺乏迫不得已的理由,人权法院应在考虑相关平衡因素的基础上严格审查诉讼程序的整体公正性。对律师帮助权的法定限制并不能解除政府基于例外性、临时性、个案评估的审查责任。立足我国法律实践,反思我国与人权法院之间的差距,人权法院的欧洲实践对完善我国侦查初期律师帮助权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美国法院长臂管辖权在Internet案件中的扩张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郭明磊  刘朝晖 《河北法学》2001,19(1):130-132
网络空间全球化、虚拟化、非中心化等特点动摇了传统管辖权的基础.使法院对Internet案件的司法管辖面临挑战,而美国法院已出现将长臂管辖理论适用于Internet 案件的倾向。本文通过对美国法院长臂管辖权理论及其Internet案件司法实践的考察,指出美国法院把长臂管辖权扩张至Internet案件是一种有害的司法实践。  相似文献   

16.
<正> 每一个国家的法院都有一定程度的域外管辖权。它的作用主要在于保护本国暂住在外国的公民及其利益。但是,一国法院管辖权的行使范围和自由总要受到国际法、国际习惯、条约以及某些国内法规定的限制。其中最重要的限制是一国法院对外国国家的行为和财产不能行使管辖权。这就是国际法所公认的外国主权司法豁免原则。在传统上,美国法院在主张域外管辖权的同时,也承认外国主权司法豁免原则。但  相似文献   

17.
李旺 《清华法学》2013,7(3):98-107
当事人协议选择外国法院而排除中国法院的管辖权在实践中时有发生,而中国法院认可该协议的条件如何是目前学术界和实务界关心的重点。本文结合我国的司法实践,通过对当事人选择外国法院的协议成立条件的梳理,重点分析外国法院判决的承认与执行的互惠原则与当事人协议管辖的关系,探讨互惠原则作为认可管辖协议的成立之条件。  相似文献   

18.
大多数当事人和律师认为,中国法院的判决无法在外国得到执行,而外国法院的判决也无法在中国得到执行(离婚判决除外),但实际并非如此。截至2015年11月30日,中国已与37个国家签订了双边民事或商事司法协助条约,其中与33个国家的条约中约定了相互承认和执行法院判决的内容,意味着中国法院的判决有机会在这33个国家得到承认与执行,同样,这些国家的法院判决也有机会在中国得到承认和执行。下面笔者对这些条约的内容和适用做一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9.
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 你院一九八五年七月二十五日(85)沪高民核字第76号请示报告收悉。经研究,答复如下: 一、关于旅居美国的中国公民张雪芬,为与居住国内的贺安廷离婚,向我国法院起诉,同时也向美国法院起诉,现美国法院已作出判决,我国受诉法院是否还应作出判决的问题,我们同意你院报告的意见,在张雪芬未撤回向我  相似文献   

20.
民商事司法协助,是指一国法院在审理涉外民商事案件过程中,委托他国法院代为一定的诉讼行为;而被请求委托国家的法院,按照外国法院的请求,代为履行某些诉讼行为。它包括送达司法文书和司法外文书,代办调查取证和诉讼保全、承认和执行外国法院判决和仲裁机构裁决等。它是国际民事诉讼程序上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商事司法协助的根据是国内立法和国际条约,各国之间进行司法协助以互惠、对等为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