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党史天地》2009,(6):55-55
“文化大革命”.是从1966年5月开始的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全国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在这场运动中,周恩来、李先念等同“左”倾错误、特别是同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进行了艰难曲折、英勇顽强的斗争。  相似文献   

2.
26、我们戴了高帽,挨了批判,爸爸却乐呵呵地说:经风雨见世面嘛1968年初,因北航老找科委领导提出要“勒令”我交待问题。没办法,领导让我跟机关的同志到北京郊区五四营公社参加农业劳动去了。直到麦收之后,我才又回到国防科委机关。1969年10月25日晚,我又随国防科委机关干部被“一锅端”到河南省遂平县莲花湖的“五七”劳动农场。1971年9月13日,林彪自我爆炸以后,我才和同志们由干校一起回到北京。国防科委党委常委在揭批清查林彪集团罪行的过程中,我也被列入了他们所谓的“国际口‘五一六’”的黑名单中。这…  相似文献   

3.
“五·七”干校,简称干校。是“文化大革命”期间,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以贯彻毛泽东的“五·七”指示为名,把党政军机关干部,科研、教育部门广大知识分子下放集中劳动的场所。  相似文献   

4.
霞飞 《世纪风采》2007,(5):11-16
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是在“文化大革命”中形成的。1968年,这两个反革命集团围绕着起草九大政治报告问题,展开了一场明争暗斗。这场斗争一直持续到1971年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  相似文献   

5.
黄蓓  邓佳丽 《求实》2006,(Z3):95-97
一、劳动教养制度的历史沿革劳动教养制度创设于1955年8月,1955年下半年,我国在取得全国范围内的镇压反革命运动的重大胜利的基础上,又在机关内部开展了大规模的肃清暗藏反革命分子的运动。1955年8月25日,中共中央发布了《关于彻底肃清暗藏反革命分子的指示》,该指示明确指出:“对这次运动中清查出来的反革命分子和其他坏分子,除判处死刑和罪状较轻、坦白彻底或因立功而继续留用的以外,分两种办法处理。一种办法,是判刑后劳动改造。另一种办法,是不够判刑、而政治上  相似文献   

6.
穆子 《党史文苑》2007,(3):24-25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国民党到处疯狂屠杀共产党人,镇压工农运动。为反击国民党的白色恐怖。挽救濒临绝境的中国革命,中共中央在武汉召开紧急会议(史称“八七会议”)。决定在湘、鄂、粤、赣四省举行秋收起义。  相似文献   

7.
《党史天地》2009,(6):102-104
1971年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后,叶剑英主持中央军委日常工作。到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反革命集团时,李先念是中共第八届委员会17位政治局委员中唯一在工作岗位的。华国锋、叶剑英、李先念在粉碎“四人帮”的过程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这是中共中央的结论、历史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解放大西南,摧枯拉朽,风卷残云,数十万起义、投诚和被俘的国民党部队作何处理?毛泽东早在七届二中全会上就指出:“绝不可以认为反革命力量顺从我们了,他们就成了革命党了,他们的反革命思想和反革命企图就不存在了。绝不是这样。他们中的许多人将被改造,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将被淘汰,某些坚决反革命分子将受到镇压。”邓小平指出:“宜集不宜散,宜养不宜赶,集中整理,认真改造,分别对象,逐步处理,使之各得其所,不使其散之四方,且不为蒋匪利用,扰乱社会。”  相似文献   

9.
1979年,福建省委书记廖志高回顾粉碎“四人帮”3年以来福建取得的成就时指出: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我们放手发动群众,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揭批林彪、“四人帮”的斗争,基本查清了参与“四人帮”篡党夺权的阴谋活动,粉碎了他们的反革命帮派体系,夺回了被他们篡夺的那部分权力,依法惩办了一伙罪恶极大的反革命分子。  相似文献   

10.
1927年7月15只,汪精卫在武汉发动了反革命政变,在“宁可错杀一千,不可使一人漏网”的反革命口号下,白色恐怖笼罩了整个武汉。12月17日,时任武汉卫戍司令的桂系军阀胡宗铎与陶钧等一伙反革命刽子手,将曾经出席中共“一大”的代表李汉俊杀害。反动派在公布杀害李汉俊的“布告”旁边,还同时贴了一张悬赏告示:谁献来中共一大代表董必武的人头,可领取1.5万元现洋的奖赏。  相似文献   

11.
《党史天地》2007,(8):6-6
毛泽东、董必武力主镇压麻城红枪会 王树声带300武装的农讲所学生,参与平反 1927年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前夕,全国、全湖北已是“山雨欲来风满楼”。农村反革命分子十分嚣张,非法拘捕和杀害农民领导和积极分子。毛泽东力主以牙还牙,以革命的武装对付反革命武装。2月27日,阳新县发生县长、公安局长纠集洪门会徒百余人,围攻国民党党部、县农协事件时,毛泽东就主张派兵镇压。  相似文献   

12.
1950年2月21日凌晨,资溪匪首曾皋九纠合闽赣边境泰宁、广昌、南城、光泽等县匪首率匪600余,突然袭击资溪县城,残杀革命干部、解放军指战员和无辜群众;抢劫军械、粮食、财物.县藏档案材料亦被焚掠殆尽。制造了一起自解放军南下解放江西后最为严重,震惊中央的反革命暴乱事件,史称“资溪事件”。  相似文献   

13.
叶介甫 《湘潮》2014,(11):27-30
林枫被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迫害打击,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同刘少奇的关系。如康生说:“林枫最重要的是刘少奇的问题。林枫是刘少奇的秘书,是最亲近的人”,“反对林枫的斗争是同反对刘少奇的斗争分不开的”。所说“林枫是刘少奇的秘书”,主要是指在1936年5月林枫担任北方局书记刘少奇的秘书的那个时期。  相似文献   

14.
陆州 《党史纵览》2010,(5):46-48
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十年浩劫”的漩涡虽已逝远湮没,但人们对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犯下的种种罪行始终无法释怀。作为反革命集团主犯之一的吴法宪,也由此成为家喻户晓的传奇人物。吴法宪到底是个怎样的人?“犯事”后的晚年生活如何?本文通过链接他一生的足迹。或许可以给读者客观地审视历史提供一些参考.带来些许人生的感悟。  相似文献   

15.
他原本是城里人.父亲是教师.日子过得很舒服.他的理想是长大后做军人或教师。当他正迈着轻快的步子.向理想靠拢的时候.由于亲人的告密.父亲被划为“历史反革命分子”.他在一夜之间变成了“黑五类”.受尽侮辱.最后他随父亲一起下放到农村.等待着他的是噩梦般的生活。  相似文献   

16.
新中国建立之初,为了巩固新生政权,进行了镇压反革命的运动。在运动中,有些地方出现了过火行为。 为了控制界限,制止这一倾向,毛泽东在1951年4月30日特意批示:“杀人不能太多,太多则丧失社会同情,也损失劳动力。……凡无血债或其他引起民愤的重大罪行,但有应杀之罪者,例如有些特务或间谍分子,有些教育界及经济界的反革命等,可判死刑,但缓期一年或二年执行,强迫他们劳动,以观后效。”  相似文献   

17.
魏敬民 《党史纵横》2002,(11):28-31
扬帆,建国后上海市第一任公安局长。因为在1939年曾经向中央反映过江青的历史,建国后不久,即受到了江青的报复而成为“潘扬反革命集团”主犯。前后受了二十几年冤屈,直到1982年才平反。在上海市青浦“福寿园”中扬帆的墓碑上刻着这样一句诗:“高堂此日悬明镜,功罪何妨絮絮论”。斯人已逝,其功罪自有后人评说。扬帆很早就参加了革命,从事地下工作。“延安抢救运动”中,扬帆被捕。负责审理此案的潘汉年发现扬帆是被冤枉的,写诗安慰扬帆。解放后不久,潘、扬二人被错定为“潘扬反革命集团”扬帆,原名石蕴华,字炎,又名殷扬…  相似文献   

18.
上世纪80年代以来,对华国锋最权威的评价,可用“一正四负”来概括。“一正”:“在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的斗争中有功,以后也做了有益的工作”。“四负”:一是“推行和迟迟不改正‘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  相似文献   

19.
1951年2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惩治反革命条例》,一场轰轰烈烈的镇反运动在全国展开。但是一些或明或暗的反革命分子不甘心就此灭亡,仍然向新生的人民政权做最后的反扑,  相似文献   

20.
《福建党史月刊》2009,(10):22-22
福建解放后,盘踞在台湾的美蒋反动派还不断地通过未解放的沿海岛屿等,派遣特务潜入福建各地。反革命特务分子与城乡各地的土匪及各种地方反动势力勾结起来,以各种形式进行破坏活动,特别是美帝国主义侵略朝鲜的战争爆发之后,各种反革命特务分子错误估计了形势,认为蒋介石反动残余势力“反攻大陆”的时机已到.于是,破坏活动更加猖獗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