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林治宪 《学理论》2011,(28):76-77
伴随着中国加入WTO,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国外大型连锁零售企业也在不在进入中国,并在中国市场参与到激烈的竞争中。伴随着沃尔玛、家乐福、乐购等国际大型零售企业不断瓜分中国市场的同时,中国本土零售企业如何在发展中壮大是当前发展的一个主要内容,在发展过程应该如何将产品的采购供应体系与分销体系和顾客服务有机结合是当前发展的一个课题。ECR技术正好迎合了这样的一种发展需要,本将结合ECR在零售企业中的应用来分析ECR技术如何推进零售企业管理和服务进步,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利润。  相似文献   

2.
企业核心竞争力识别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识别核心竞争力是培植、运用核心竞争力的前提。本文在对核心竞争力的概念内涵、特征、外延及它们的相互关系进行逻辑学的梳理后,介绍了三种识别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方法:价值链识别法、技能图识别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大冶市围绕提高市域综合竞争力,以项目建设为突破口,积极改造传统产业,大力培植新兴产业,一批骨干企业和几个支柱产业的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多年来后劲不足的问题得到较大改观。全市形成了三大产业板块,即以新冶特钢、兴成钢铁等企业为核心的钢铁深加工板块,以华祥、雄骏等企业为核心的水泥建材板块,以劲  相似文献   

4.
论核心竞争力的构建途径和管理职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当今能力竞争时代,企业的战略目标和管理重心已转向核心竞争力。我国企业该如何认识核心竞争力,通过哪些途径构建它?在核心竞争力管理活动中,管理者的角色和管理职能将发生什么样质的变化?本文试从新的视角作一探讨。一、核心竞争力及其作用企业核心竞争力,又称核心能力,或核心专长,是指企业在研发新技术、新产品和营销手段方面的独有能力。它是企业在长期经营活动中逐渐培养和发展起来的一种资产与知识的互补体系。它是以企业文化和知识创新为源泉,以技术能力为核心,通过企业战略决策、生产制造、市场营销以及各生产单元优势的…  相似文献   

5.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能够长期获得市场竞争优势的能力,认识并不断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是实现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然而,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一个有机的动态系统,要随着企业的成长而呈现其作用,具体由战略、决策、组织、员工、制度、文化、品牌、平台、创新等九大要素聚合而成,共同推动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行稳致远。  相似文献   

6.
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的主流意识形态,虽虚而无形,但确是企业重要的软竞争力。企业文化的构建深受国家和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尤其儒道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对构建现代企业文化和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企业文化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分析,初步阐述了企业的品质文化、创新文化、品牌文化和营销文化在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品牌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公司制度成就了完备的现代化企业组织,现代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其必要的核心竞争力。这种核心竞争力,第一个层面是指企业的科技研发水平、知识产权保有量、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和企业构筑的现代化营销策略模式;另一个层面上说,现代企业逐渐形成自己的企业文化、企业精神,积极塑造企业的品牌形象和品牌价值,以企业文化为载体对公众推介其品牌。  相似文献   

9.
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一个企业战略、人才、管理、技术、资金和品牌有机结合基础上形成的、保持企业长期竞争优势的能力。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要不断强化经营者的现代意识 ,加快企业制度创新 ,不断进行技术创新 ,培育企业家队伍和建设先进的具有特色的企业文化。  相似文献   

10.
正中国建筑把品牌建设作为"软实力体系"建设的核心内容,以文化建设为重要依托,从外到内,形成一套组合拳,将企业经营之道的精神底蕴和价值追求,注入到"中国建筑"的大品牌之中,体系化提升企业品牌的核心竞争力。推进企业文化变革,提升品牌内涵2012年,面对企业发展的新阶段,中国建筑大力推行文化变革和文化融合,经过文化调研、诊断、提炼、升华,重新调整了企业使命、企业愿景、核心价值观和企业精神等文化核心理念,发布  相似文献   

11.
企业环境经营与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的评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环境经营是包括企业整个生产经营过程在内的大范围的环境管理,而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是国际标准化组织近年来制定的关于强化各类组织环境管理的系列化环境管理标准。实施企业环境经营应与实施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紧密结合在一起,把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作为企业环境经营的管理模式。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包括一整套对企业环境管理进行评价的方法与标准,其核心是ISO14001环境管理标准。它的运行模式遵循了PDCA循环管理模式,以期在企业自愿的基础上,通过这一循环管理模式,获得环境管理水平的持续性提高。这种新的环境管理模式,不同于我们传统的企业环境管理理念,带给我们一种全新的企业环境管理思路。  相似文献   

12.
洋超市进入我国市场对本土商业形成很大的冲击,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能盲目模仿,而应该了解商业业态的内涵,积极学习外商经营精华,并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构建我们自己的商业网络.  相似文献   

13.
贾伟林 《学理论》2009,(8):196-197
本文从企业文化建设的角度,论述了政治思想教育与企业文化建设的密切关系,分析了思想教育与企业文化建设相结合的途径,通过分析探讨,提出了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现代企业管理理念。  相似文献   

14.
建立健全法律风险防范机制目前已被要求作为企业法制工作的中心任务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战略任务。法律风险管理根植于风险管理的相关理论,但有独立的法学理论、法律规范解释和司法实务研判支撑,同时也借鉴管理学、经济学、统计学等诸多学科的分析框架和工具,用于法律风险的管理过程之中。因此,企业法律风险管理体系是一个涵盖了法律风险识别、法律风险评价、法律风险控制、风险机制测评的动态循环体系。  相似文献   

15.
张素青 《学理论》2011,(8):35-37
电网企业的应急物资管理是电网企业应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今电力系统已经实现了比较完备的常态物资管理体制,但缺少了应急条件下的管理机制和管理系统,近年来,因突发性灾难事件导致的救灾电力物资调度不畅更加暴露出建立应急物资管理的重要性。提出了基于现代物流条件下,从制度建设、物资保障、人员配备和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建立应急物资管理体系的设想。  相似文献   

16.
李振军 《理论探讨》2020,(2):103-108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目前对基础设施的需求量比较大,为我国对外基础设施投资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日本是这一领域我国最主要的竞争对手,也是重要的合作伙伴。中日在对"一带一路"沿线进行基础设施投资方面各有优势和劣势,基于双方的优劣势比较分析,我国可以通过以下路径改进中日竞合关系:发挥低成本优势,提高竞争和合作能力;增加对外基础设施投资的附加性收益;提高基础设施的国际化投资水平,培养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加强风险防范意识和风险管控能力;提高我国政府支持效率,加强中日政府合作。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市场化为导向的社会管理创新原则要求:要把握政府的经济能力界限,培育市场经济赖以生存的土壤;把竞争引入到公共行政领域,建立公共服务的竞争机制;采取更为严厉的市场管理手段,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培育市场活动参与者的规则意识和市场意识。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析了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对大学生和农民工两大群体就业质量的影响。产业链中产品设计、仓储运输、原料采购、订单处理、批发经营、终端零售等六大软环节的发育不足导致大学生就业难、就业质量不高;加工制造的分工环节给农民工提供了大量岗位,但成本上涨压力和国内国外的激烈竞争降低了农民工的就业质量。  相似文献   

19.
公共危机突发事件对公共行政管理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公共危机的管理需要政府行政精神的支撑,因为行政精神是公共行政管理的灵魂和核心。要塑造有强大支撑力的行政精神又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作为我国社会价值体系中的核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其广泛的适用性和包容性以及强大的整合力和引领力,决定着公共危机管理中的行政精神的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20.
In this article we examine how post-industrial Britain and Denmark undertake vocational training for low-skilled retail workers. Specifically, we evaluate whether leaders in training skilled industrial workers are also doing the best job with low-skilled service workers. While Danish retail is increasingly becoming a haven for low-skilled workers, British workers are gaining in skills levels with the transition to services even in the retail sector. While some suggest that social democratic countries have sacrificed the political interests of low-skilled workers in order to protect core manufacturing workers, we find no evidence of this. Rather, the high expectations of vocational training in Denmark have forged barriers to the easy admission of low-skilled service workers, while the British system provides more entry points for vocational training at different levels. The structures of coordination that had narrowed the gap between white-collar and blue-collar manufacturing workers during the industrial age are creating new cleavages in the post-industrial econom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