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工作中常常会遇到水中打捞出高度腐败的尸体,提取指纹时用常规油墨捺印法,效果非常不理想。笔者在实践中摸索出用胶带提取尸体指纹的方法,效果非常理想,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白国军 《政府法制》2007,(20):14-15
他曾被悬挂在半空中,将井中腐败的尸体打捞上来,用不容辩驳的证据让已释放回家的真凶低头认罪;他曾以纤细的铁丝为证,锁住了满手鲜血的恶魔……他就是辽宁省朝阳市公安局刑侦支队副支队长兼四大队大队长、物证鉴定高级工程师耿作明。2007年,耿作明又被授予"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称号。  相似文献   

3.
从永健 《天津检察》2006,(5):71-71,70
2006年5月21日早上6点,正在永定河畔进行早锻炼的人们在河中发现了一具浮尸。当时尸体俯卧,距离岸边四米远,最先看见浮尸的群众立即用电话报警。警察赶到后将尸体打捞上岸,发现尸体已高度腐烂,在尸体颈部缠绕有两根铁丝,均于颈右侧拧在一起,其中一根呈断开状,尸体还被铁丝与一重11、5公斤的石块相连。  相似文献   

4.
1案件简介 某年4月,某区发生一起杀人抛尸案件,犯罪分子将被害人杀害后分尸抛入湖中。尸体打捞上来后,需捺印尸体指纹查找尸源。该尸体手指皮肤经过长时间水泡,表皮层已腐烂脱落,呈真皮层状态,已发白起皱。笔者首先按常规方法处理,酒精浸泡后注入生理盐水令指头饱满,采用油墨捺印,但效果不理想。  相似文献   

5.
百问百答     
问:怎样从纷乱无章的足迹中分辨出案犯的足迹答:分析判断时可结合以下几方面确定:(1)足迹遗留的位置,是否与犯罪活动吻合。(2)足迹遗留的新旧程度,分析与发案时间是否一致。(3)足迹反映出的步法特征、行走动作习惯,结合作案手段和实施犯罪过程,判断是否为犯罪的足迹。(4)分析足迹与其他痕迹的关系,如与现场手印、工痕、血迹等关系。(5)仔细进行甄别,排除无关人员的,最后找出案犯的足迹。问:水中的尸体怎样保护答:1.如果确认水中的被害人已经死亡,则不必将尸体打捞上岸。因为尸体暴露在岸上空气中较之浸泡在水中更容易腐败,而且打捞时,极易损伤尸体,破坏尸体  相似文献   

6.
112例他杀溺死案件的回顾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中尸体的检验是法医尸检的常见内容,主要解决死因及死亡性质问题。即是否溺死及溺死性质判断等问题。部分案例尚需鉴定尸体身源、入水地点、尸体损伤等问题,从而为查清案情提供科学依据。目前对水中尸体鉴定死因是否溺死并不难,即使是高度腐败甚至白骨化尸体,通过硅藻检验也可鉴定是否溺死。但溺死的性质判断常是一大难题,单纯通过尸体检查常常难以确证,尤其是高度腐败甚至白骨化尸体,必须结合案情调查、现场勘查等情况综合判断。本文通过对1 1 2例已查破的他杀溺死案一回顾性研究,探求他杀溺死案件的特点,以供参考。1 材料与方法1 1 …  相似文献   

7.
<正> 死者文××,女,23岁,于某年9月18日中午在回娘家的途中失踪,9月22日下午被人发现尸体浮在离娘家2km 的堰塘内,该堰水清见底无杂物。尸体已高度腐败,经打捞起来检验,见上身穿红白相间港领衫,衣襟翻至乳房以上,下穿白色针织三角裤拉至大腿根部。放干该堰水后,堰底见死者生前穿的蓝色绦纶长裤及红色拖鞋一双。  相似文献   

8.
王博维 《刑事技术》2003,(Z1):42-43
重度冻死及高度冰冻的尸体也可出现骨缝裂开,两者易被误认为头部外伤而引起纠纷或对冻死死因的争议。因冰冻尸体致颅底骨折的报道尚少见,报道1例如下。1案例资料死者男,46岁,农民。2003年1月28日下午7时40分左右,与他人发生纠纷撕打,后被人拉开,当时曾有呕吐、心里不舒服等表现,9时许在被妻子搀扶送去就诊的途中倒地死亡。家属认为死因为头部受伤。死后第11天对尸体进行尸表检验,第12天尸体解冻后进行尸体解剖。尸表检验:第11天尸表检验见尸体已高度冰冻,冰冻棺温度为-50℃。尸体呈冻僵状态。右眼球显著膨出于眼眶外,眼球半凸出于眼睑外,眼…  相似文献   

9.
1案件资料 2007年10月28日9时许,我局接群众报警称:某河道内有一浮尸。经打捞上岸,发现为女性尸体,颈部被绑有3个铁轮子。  相似文献   

10.
目前对无名尸体尸源认定的方法主要有尸体相貌、DNA分析、指纹等等。当命案现场中的无名尸体高度腐败时,尸体面容完全改变,相貌辨认条件丧失;同时,高度腐败尸体细胞中的DNA已经高度降解,DNA测序大多难以得到准确结果。对于这类案件,可以通过尸体指纹与生前所留指印的同一认定来进行尸源认定,如何成功的提取高度腐败尸体的指纹是能否通过指纹进行尸源认定的关键。笔者就实际工作中所遇到的案例介绍一种教科书上未提及的高度腐败尸体指纹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11.
死后尸体变化于死亡后立即出现,会不同程度地改变尸体原有的结构特征,并在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图像上表现出特异性改变,有时易出现假阳性与假阴性,影响损伤或疾病的鉴别。本文系统地综述了死后尸体CT影像学的变化特点,以进一步拓展虚拟解剖技术在法医病理学鉴定实践中的应用,为鉴别损伤、疾病与正常死后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某年6月,某水渠里发现一具尸体,打捞上来发现尸体已是腐败晚期,双手表皮均已完全脱落腐烂,只剩左手手指真皮层保存较完好,通过直接照相无法获取理想指纹。借鉴皮革加工技术中"脱脂"[1]方法,将左手指从指节处切断取下,提取到了左手食指较理想的指纹(见图1)。具体操作方法如下:用手术刀将左手指真皮层小心剥下,为便于后期处理,尽量刮下皮下脂肪和残肉。用4%的Na2CO3溶液浸泡30min清洗后,再用三氯化碳和石油醚反复浸泡清洗。  相似文献   

13.
长江大学3名大学生用自己的生命挽救落水的少年,在他们遇难时个体打捞者却“牵尸要价”提出高价打捞尸体费用。本文对见危不救罪在我国刑法中是否确立做出理性思考,从而提出对一定条件下的见危不救行为应当在刑法中确立其犯罪行为。  相似文献   

14.
1案件资料 2007年12月21日,某村一曹姓人家发生一起疑似“灭门”的杀人案件,该户内常住有户主曹某、曹妻、曹母、曹岳母共4人。案发后,经初步现场勘查,发现除曹某以外的另外3人的尸体,现场遗留大量的血手印、足掌纹,条件较好。后对该户北侧的池塘进行打捞,发现曹某的尸体。  相似文献   

15.
正含碳物质燃烧不全会产生CO,其引起的中毒俗称"煤气中毒",每年因CO中毒而死亡者居各种外中毒死亡之首。CO中毒死亡的法医学检验,依据现场勘查和尸体表面及解剖所特有的尸体现象外,不难判明其死因。但在法医实践中也会遇到尸体中毒征象不明显、血液中碳氧血红蛋白饱和度低、甚至为阴性结果的案例,该类案件需要引起法医鉴定人的高度重  相似文献   

16.
短期内形成较完整尸蜡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案例案例1:某日本市青浦区一青年女性失踪,经搜查于失踪23天后在一废弃水井内发现尸体。现场勘查:水井位于一民宅大院的东南角,井口为圆形,直径0.5m,上有一水泥盖板;井内壁为青砖砌成,内径为1m,井内水面距井口0.3m,水深3m。水面浮有一层油脂样污秽物质,并有异味。尸体检验:打捞尸体时发现有一块一规则的质量50kg的石块压于其上。尸体上身有一短袖圆领式汗衫,内有一白色胸罩,后扣脱开,但未见崩裂等;下身赤裸。头部软组织完全脱失,颅骨裸露,未见骨折,下颌骨脱落。头颅与颈椎未分离。颈部皮肤、肌肉浅层等软组织部分脱失,颈部深层肌肉及气管粘…  相似文献   

17.
<正>1案例资料1.1简要案情及现场勘验2015年7月30日10时许黄河某水电站库区内打捞出一具用黄色编织袋包装的女性尸体,袋口紧扎,袋子完好。尸体上身着白色无袖衫,黑色胸罩;下身着黑色短裤,粉色内裤;双足穿高跟凉皮鞋。编织袋内有:毛巾一条、打火机一只、墨镜一副。后经DNA比对确认死者系丁某,33岁,甘肃甘谷人。  相似文献   

18.
1案例资料 简要案情张某,女,39岁。2009年4月某日被发现死于其租住的单元房内,尸体已高度腐败,经现场勘验和尸体检验证实为他杀。取死者张某肋软骨、其前夫和儿子的耳血进行鉴定以确认尸源。  相似文献   

19.
正1案例1.1简要案情某日,在某运河内发现一具女尸,被打捞上岸后发现尸体蒙面,颈部、双手腕及双脚踝处有捆绑绳带。1.2尸体检验衣着及捆绑物检查:死者上身穿黑色连帽夹克衫,前后颠倒反穿于身上,帽子套住头部。帽檐两侧的绳带在左侧交叉后绕颈一周于右侧打死结。夹克衫在右侧肘部有15cm×8cm缺损,夹克衫内穿一白色背心。下身穿有牛仔裤、秋裤、内裤及袜子。背心右下部位及  相似文献   

20.
《中国法医学杂志》2019,(3):261-263
<正>对于高度腐败尸体、白骨化尸体的身源DNA检验,骨和牙齿是最重要的生物检材,本文介绍一种快速、高效提取常规、陈旧骨和牙齿DNA的方法,同时也介绍一种简便的粉碎研磨骨和牙齿的方法,以供参考。1材料与方法1.1仪器与试剂生物物证粉碎研磨器ALN-812型(奥力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3500型遗传分析仪(美国Lif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