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系统工程,要从多方面努力,但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在党。强调这一点.是因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党的领导。但更为重要的是,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执政是党的领导在国家政治生活巾的必然体现。所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我们党必须提高做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工作的本领,积极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针对当前我国社会建没和管理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胡锦涛同志强调,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要不断提高六个本领:一是要提高激发社会创造活力的本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本质上是一场创新和改革。  相似文献   

2.
朱岩 《求贤》2006,(12):1-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战略任务.是对我们党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领导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本领。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面临的重大课题。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站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高度。深刻认识提高领导和谐社会建设本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按照《决定》的要求.不断提高管理社会事务、协调利益关系、开展群众工作、激发社会创造活力、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本领,更好地适应领导和谐社会建设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朱西周 《唯实》2005,(4):34-36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命题,这是对党的十六大关于"社会更加和谐"这一思想的进一步深化和拓展。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人、社会与自然的和谐, 以人为本的政治和谐、经济和谐、文化和谐,构成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稳定有序发展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理论指导,以人为本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前提。在此基础上,实现统筹发展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矛盾的学说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哲学基础。现阶段我国社会矛盾的非对抗性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可能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正视矛盾、持续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六大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提了出来。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又从巩同党的社会基础、完成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高度,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进一步明确了和谐社会建设的目标、任务和要求。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厉史条件下,积极探索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在理论上的重大创新和在实践上的伟大创举,它对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完成党的历史使命,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统一战线作为党的总路线总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科学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内在规律,积极探索改进创新统战工作的新途径,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系统工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任务的明确是以唯物史观不断认识社会主义的新成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系统工程,需要有物质前提和不断巩固强化的物质基础;需要有人民真正当家作主的政治基础;需要锤炼先进思想主导的和谐文化;需要构建维护公平正义的法治制度基础;需要在动态发展中不断化解社会矛盾,达到激发活力、凝聚合力;需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是我们党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作出的正确选择,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必须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的改革正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社会矛盾不断凸显,社会风险因素异常复杂,这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带来了严峻挑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提升风险治理能力,有效防范和化解社会风险,但目前我国的风险治理机制尚不完善,与和谐社会的要求还不适应。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必须坚持防范为主、防治结合的风险治理思路,坚持宏观建构微观治理结合的基本原则,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风险治理体系,形成整合各类社会资源的风险治理系统,增强风险治理的实效性,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9.
我们党历来重视执政党的建设问题。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同时又出现了社会收入差距拉大、分配不公等许多新矛盾、新问题。这些不和谐的现象和问题,对我党新时期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坚持以人为本;要正确处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正确处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依法治国的关系,以及正确处理公平和效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贾建芳 《学习论坛》2006,22(10):5-8
刚刚闭幕的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专题研究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问题,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是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指导意义的纲领性文件,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是我们党不懈奋斗的目标。为了深入研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问题,广泛宣传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公报的精神,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本刊特组织刊发一组笔谈。  相似文献   

11.
赵岐山  陈俊英 《党课》2006,(12):4-13
引子: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站在时代和全局的战略高度,深刻总结了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进一步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的地位。无疑,这是一次意义深远的会议。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其中包含了许多新观点新论断,反映了我们党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是指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践的纲领性文件。  相似文献   

1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作为我党构建和谐社会的倡导者和实践者,要从国情出发,从自身做起,加强对和谐社会的研究,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领,更好地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完成这一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陈蓉 《实事求是》2004,(6):12-14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首次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 ,这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社会主义制度为基础 ,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司其职、充满创造活力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必须做好五个方面的工作 :全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 ,不断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 ;妥善协调各方面关系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 ,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 ;健全工作机制 ,维护社会稳定 ;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  相似文献   

14.
进入新世纪,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原有的社会利益格局已被冲破,社会利益关系产生了重大的变化,各种利益矛盾显露.强化利益整合,促进社会和谐,成为重要理论与现实课题.利益整合是社会主义社会处理内部利益矛盾的基本方式;是促进社会和谐的客观要求;也是提高党构建和谐社会能力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这是我们党科学分析和全面把握新时期社会矛盾运动规律.积极寻求化解矛盾的正确方法和有效机制.不断促进社会和谐的伟大理论成果.我们党对于新时期社会矛盾运动的理解和化解矛盾的方法,丰富和发展了社会矛盾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社会矛盾学说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16.
遗失声明     
《求贤》2006,(12):48-48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是具有重大指导意义的纲领性文件,在许多方面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观点、新提法。第一,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系到社会主义本质的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这是因为.邓小平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才能和谐,两极分化不可能和谐;社会和谐则有利于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从而为实现共同富裕创造必要的物质条件。第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决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观点。第三,共同建设、共同享有。《决定》强调:我们构建的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的科学论断,党的十七大再次重申了这一论断并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这一论断的提出,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认识,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创新。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8.
路敦英  孙昊 《奋斗》2005,(4):32-32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理念。这标志着我们党对提高执政能力提出了新要求,是对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和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体人民的共同责任,毫无疑问的是我们新闻工作者要先行一步,走在前面.当好和谐社会的宣传者和建设者。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保障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利益。这对促进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落实和保障社会公平正义提供了明确思路。一、实现公平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本质要求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而公平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六大总要求之一。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2.…  相似文献   

2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也就是说,必须充分发挥中国共产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领导核心作用。为此,中国共产党必须树立为民、科学的执政理念;必须提高领导和谐社会建设的本领;必须加紧制度建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只有这样,中国共产党才能凝聚党心民心,促进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