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美国金融危机中暴露出来的对场外金融衍生品监管的缺失以及金融监管体制中的弊端对我国金融衍生品监管制度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我国金融衍生品已经存在并迅速发展,现有的分业金融监管体系、监管法律难以有效适应金融衍生品的监管需求,亟待改善.  相似文献   

2.
从权证的市场表现来分析我国证券市场权证的活动特点和风险种类,对权证风险监控制度进行理论上的建构,有助于完善我国权证市场的风险监控法律体系.在我国,自权证再次上市交易至今,权证市场经历了从暴涨到暴跌的冰火两重天的发展态势,从中暴露出了一些严重的法律问题,尤其是以券商评级和价格监控为主的风险监控法律制度亟需得到完善.针对不同环节中出现的不同风险,提出有建设性的解决方案,以期对后来出现的金融衍生品监管法律制度的创新和完善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3.
金融衍生品是金融产品创新的产物。近年来,国际金融衍生品市场迅速发展,增加了许多产品种类,而且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在其影响下,我国的金融衍生品市场在交易的品种、交易总额等方面有了较快地增长。但由于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起步晚,市场尚属于发展的初期,所以,衍生品种类不多,不能完全满足投资者对金融衍生品的多元化需求,同时,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在发展中尚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曲韵 《工会论坛》2007,13(6):78-79
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势头强劲,金融全球化在其中占有重要地位,而金融衍生品市场更是重中之重。然而较之繁荣的国际金融衍生品市场而言,我国金融衍生品发展的现状则明显落后。本文分析了为何我国的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如此迟缓,现阶段是否应当大力促进衍生品市场的发展,并提出了在发展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金融衍生品市场日益发展,其国际化、市场化趋势也日益加深,加强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监管无疑是我国金融业重要而又紧迫的课题。本文着重分析了我国金融衍生品监管法的现状和问题,从而提出完善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监管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金融衍生工具是一个国家金融市场发达与否的标志,我国金融衍生品法律监管存在许多问题,应建立统一监管模式,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提高监管效率,使金融衍生工具交易真正为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7.
随着金融全球化进程的推进,粮食的金融属性日益突显,粮食价格大幅波动且受衍生品市场的影响越来越显著。粮食金融属性的突显是衍生品市场不断发展与粮食的能源化倾向双重作用的结果,不仅进一步放大了粮食价格的波动,还对我国的粮食安全构成新的威胁。我国对内要促进农业规模化生产,对外要加强国际农业合作,科学运用衍生品市场套期保值,规避粮食价格风险,维护我国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8.
出售金融衍生品的金融机构正当履行说明义务,有助于矫正投资者与金融机构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使得投资者可以在全面了解金融衍生品的基础上做出理性的投资决策。根据说明义务的一般要求和金融衍生品的自身特性,金融机构应在衍生品出售前,以准确、可被投资者理解的方式,向投资者告知金融衍生品的功能、结构、收益、风险、保证金、挂钩指数等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9.
美国次债危机,为全球金融市场及其监管敲响了警钟。这次危机过程中一系列金融衍生产品的风险形成和爆发,用传统的危机成因理论已不足以进行解释。笔者对此次危机作了深入的分析研究,发现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具有一种全新本质性的特质-信息的溶解性扩散。以此为基础,对次债衍生品市场的法律监管提出了新的视角。在“信息溶解性扩散”的背景下,防止系统性风险的发生和累积以及风险的接触性传染,金融法律监管制度的理论和模式需要被重新审视。  相似文献   

10.
吴玉贞 《工会论坛》2007,13(3):56-57
随着中国资本市场改革的深化和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加快,中国的经济和金融将融入世界,成为世界的一部分。金融国际化使得世界性的金融面临巨大的风险。利率的波动和汇率的自由化已经使得一国的金融资产和外汇资产处于风险之中。为了规避这种风险,也为了取得这种风险的收益,根据我国金融市场的风险主要集中在市场和产品结构失衡、金融市场运行机制不健全等情况。提出建立我国规范和高效金融衍生品市场体系思路。  相似文献   

11.
作为金融创新领域的新生事物,金融衍生工具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隐藏着一系列的风险,必须对其加强监管。对金融衍生工具市场的有效监管离不开健全完善的监管法律体系和科学有效的金融监管体制。目前我国金融衍生工具市场还很不成熟,尚缺乏完善的监管法律体系和有效的监管体制,当务之急是从这两个主要方面入手来加强对我国金融衍生工具市场的法律监管。  相似文献   

12.
国际金融危机凸现中国建立存款保险法律制度的紧迫性,而这对于维护中国金融体系稳定具有重要意义。金融体系是一国经济的基础设施,一旦银行破产,将对银行所有国的整个金融体系特别是金融风险和金融稳定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我国当下不仅要考虑建立有关存款保险的法律制度,更要深入思考这项制度与金融机构破产立法的协调问题以及这项制度构建的主题选择、适用范围等具体内容。  相似文献   

13.
金融衍生产品的保值性、收益性、全球性等特点充分满足了21世纪人们对金融投资高回报、高收益的追求。但是金融衍生市场繁华背后存在着巨大的监管漏洞,巴林银行破产、中航油巨额亏损等投资失败的典型案例都说明了在这个市场上,风险管理控制没有跟上其经济发展的步伐,这必然阻碍金融市场乃至全球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以中国金融衍生产品市场为立足点,结合一些国际案例的教训,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验,从法律监管为切入点解析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风险控制,可为我国金融衍生产品市场法律风险识别与监管法律制度的完善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互联网金融的网络融资基本方式决定其法律关系和法律风险,如第三方支付平台沉淀资金权属及收益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依据,支付平台参与理财项目是否规避资质要求非法经营;P2P网贷乱象丛生,设置资金池行为涉嫌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而网贷平台"去担保化"成为行业健康发展的必然趋势;众筹融资模式遭遇法律规定限制。互联网金融是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监管部门应秉持宽容的态度,在法律框架内支持创新、鼓励发展。  相似文献   

15.
我国农村民间金融对我国的经济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的同时,由于其运行机制的非法化以及自身的缺陷,导致我国农村民间金融存在很大的风险,文章基于法经济学的视角,运用法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对我国农村民间金融风险现状和构建我国农村民间金融风险防范法律方面进行分析,以预防我国农村民间金融活动中出现的法律风险。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化,黑龙江省金融生态法律环境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是,金融生态环境中的一些重要问题还未从法律制度的层面加以解决,将金融与法律相结合,树立"法律至上、依法运作"的观念并指导实践,是当前推进金融法制化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7.
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开展信用销售成为拉动内需、扩大消费的有效手段之一.由于信用销售是企业通过分期付款、延期付款等方式进行销售的交易方式,对处于债权人地位的企业而言,最直接的法律风险就是货款的安全.在风险发生后,尽快采取有效的救济手段无疑成为减少损失最直接、最有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