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新刑事诉讼法对刑事强制措施作出了明确规定,对检察机关特别是自侦部门查办职务犯罪案件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基层检察院应该明确刑事强制措施的适用目的、凸显刑事强制措施的价值功能、把握适用原则,才能做到优化适用.  相似文献   

2.
轻罪案件在基层检察院审查办理的案件中占绝大多数,其法定刑较低,社会危害性较小,具有适用非羁押类强制措施的基础条件,但是实践中仍以适用逮捕为主。推行轻罪逮捕必要性证据移送和审查制度将有效解决当前司法实践中在强制措施适用上存在的高逮捕率和高羁押率、非羁押强制措施适用率较低的问题,更加合理高效地为刑事诉讼程序服务,更好地体现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文章将从刑事司法理论、执法观念、现实司法实践等方面进行探讨,并尝试寻找解决办法,为该制度的构建提出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3.
一、人民法院拥有强制措施决定权、变更权有损于司法正义程序正义要求中,裁判者的中立性是基本内容之一。裁判者如果对案件事先存在预断、偏见,对案件“先入为主”,那么这一程序就是非正义的。法律对各种强制措施的适用都规定了相应的条件,一般都是以有罪认定为前提的。以逮捕为例,它要求有证据证明犯罪事实,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这明显是有罪的认定。监视居住和取保候审的适用条件也存在类似的情况。中立的审判主体在判决作出前应该视被告人无罪,如果法院对被告人适用了强制措施,实际上已经认为其构成犯罪,这不符合国际公认…  相似文献   

4.
王建明 《法律科学》2008,(3):156-163
职务犯罪侦查强制措施是实现侦查目的的重要途径和桥梁。职务犯罪侦查措施具有程序保障、案件侦破、人权保障、遏制犯罪、惩戒教育等主要功能,其主要特征体现在适用主体的法定性、适用对象的特定性、限制权利的单一性、适用措施的强制性、适用效力的暂时性等方面。目前,我国现行法律对职务犯罪侦查强制措施的有关规定不具体、不明确、不完善,已严重影响了对职务犯罪的打击和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开展。为更好地发挥强制措施的实际功效,应当结合职务犯罪侦查实际,大力加强研究职务犯罪侦查强制措施立法完善问题。  相似文献   

5.
职务犯罪案件属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侦查的案件,该类案件与普通刑事案件相比具有不同特点。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五种强制措施在职务犯罪案件侦查中存在适用条件缺乏统一标准;强制措施的决定权和执行权相脱节;强制措施的期限存在一定的漏洞等问题。应在立法上对相关未完善的问题予以明确,改变不合理的规定,同时为使强制措施的使用在职务犯罪侦查案件中发挥最大的功效,应对相关的侦查手段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6.
刑事诉讼中,为了查明案件事实,保证诉讼的顺利进行及案件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不受到非法侵害,规定了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逮捕五种强制措施。其中,逮捕的强制程度、严厉程度最强,其直接剥夺了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人身自由,与刑罚中的有期徒刑相比,从一定程度上讲也就是剥夺人身自由的时间长短不同而已。但逮捕作为强制措施,是在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最终被法院认定是犯罪之前而适用的,其本身即包含很大的风险,许多刑事赔偿案件就是逮捕措施适用错误而造成的。因此,  相似文献   

7.
蓝启润 《法制与社会》2011,(9):165-166,180
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及其人员滥用或错误适用行政强制措施的情况时有发生,由此所引发的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等案件也比较多,同时还可能引发其它社会问题。本文就公安消防行政强制措施的界定、种类、适用原则,以及适用程序等方面作个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钟贵荣 《法制与社会》2014,(26):286-287
在我国自侦案件非羁押性强制措施的适用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就取保候审而言,存在适用较为随意、保证方式任意选择、执行措施不到位、操作程序混乱、权利救济受到过多限制等问题;就监视居住而言,存在适用率过低、执法主体错位、执行地点不一、执行难度很大、执行成本很高等问题。在未来自侦案件非羁押性强制措施制度的完善过程中,这些问题都必须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9.
检察机关职务犯罪案件中强制措施是依法对犯罪嫌疑人的人身自由强制剥夺或者加以一定限制的方法。强制措施在适用中往往出现限制犯罪嫌疑人人身自由权利措施过剩与强制取证措施短缺的局面。积极探索职务犯罪中强制措施的合理运用,成为检察机关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本文结合办案实践,对职务犯罪侦查工作中强制措施运用的缺陷、弊端和重构等问题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认罪认罚作为法定情节,对案件的量刑结果影响重大。通过对1000份盗窃类案件刑事判决书的实证研究发现:认罪认罚对主刑量刑结果和缓刑适用、罚金金额高低都有重要影响;认罪认罚的态度对审前是否适用羁押性强制措施影响不大;积极赔偿、被害人谅解对认罪认罚类案件的量刑结果影响显著;认罪认罚与自首、坦白等法定情形存在交叉适用的情形。与未适用认罪认罚的案件比较,认罪认罚制度立法后的数据具有显著的主刑量刑减轻化效果。  相似文献   

11.
谈附带民事诉讼案件的法律适用赵金明赵金军审判实践中经常遇到的两种法律发生冲突的问题有以下六种:追诉时效与诉讼时效的时间如何协调,赔偿范围是否包括精神损害赔偿,上诉期限如何确定,能否适用民事强制措施,连带责任履行后是否产生新的债权债务关系,附带民事被告...  相似文献   

12.
逮捕决定书是人民检察院在办理职务犯罪案件过程中,为保障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对符合逮捕条件的犯罪嫌疑人,依法决定采取逮捕强制措施时适用的检察法律文书。同时,根据《人民检察院刑事诉  相似文献   

13.
实践中对于犯罪嫌疑人权利影响最大的强制措施的超量适用、无变更适用乃至超期羁押、变相羁押,原因在于未将相关强制措施的期限与办案期限作合理届分。本文着重从如何协调强制措施与办案期限的矛盾冲突,正确合理使用强制措施的角度,分析了我国当前强制措施与办案期限的主要矛盾,并对解决这一矛盾提出了一些初步构想。  相似文献   

14.
曹县人民检察院2006-2009年存在适用逮捕措施过多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受重打击、轻保护的执法理念影响、非羁押性强制措施不完善以及检察机关为避免社会负面评价而为.合理规制轻罪案件强制措施应提高速捕案件的程序准入关,建立逮捕必要性证明制度和捕后继续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实行律师介入审查逮捕.推动法院直接受理轻罪自诉案件,加强刑事和解,推动社区监管,对外来犯罪人员实行同城司法处遇.  相似文献   

15.
论监视居住     
论监视居住曾芳文监视居住是刑事诉讼中的五种强制措施之一。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三十八条的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为了防止被告人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根据案件情况,都可以对被告人适用监视居住。但是从司法实践中的情况来看,要充分发挥监视居住措施的最...  相似文献   

16.
编辑同志:对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的案件,人民检察院审查后,认为犯罪嫌疑人的行为不构成犯罪,作出不批准逮捕的决定。公安机关认为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的决定有错误,没有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七十条的规定,要求复议,而是就同一案件事实,重新侦查一部分新的证据,再次提请批准逮捕。对此,检察院应不应该重新审查此案?在法律程序上如何处理?王雪霞同志:有关逮捕等强制措施的适用程序问题,刑诉法和有关司法解释有非常具体、明确的规定。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适用刑事强制措施有关问题的规定》第二十五条第一款,检察院对…  相似文献   

17.
律师介入治安拘留案件可以帮助被拘留人行使申辩权,使被拘留人及时地启动救济程序,监督公安行政机关正确适用强制措施、行使行政处罚权。预防警察滥用职权。律师介入治安拘留案件的主要法律依据《律师法》缺乏相应的程序性规定。导致律师难以真正介入治安拘留案件。刑事诉讼程序中有关律师介入的规定可资借鉴,应在《治安管理处罚法》中作相关规定。  相似文献   

18.
编辑同志:最近,我院在审理公安机关移送起诉的一些共同犯罪案件时,将其中证据不足或者犯罪情节轻微的部分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审(没有做任何结论),而只对另一部分犯罪嫌疑人提起公诉。请问,我院的做法是否正确?安徽省霍邱县人民检察院李理李理同志:根据刑诉法第五十条的规定,司法机关在办理案件时,可以对犯罪嫌疑人采取不同的强制措施。共同犯罪案件的案情一般比较复杂,涉及多人,各犯罪嫌疑人的具体情况不同,被采取的强制措施也会不同。但是不论采取何种强制措施,司法机关均应在法定时限内对全案进行审理,一并作出处理决定0一…  相似文献   

19.
非羁押性强制措施适用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芸 《人民检察》2011,(18):59-62
非羁押性强制措施对于保障刑事诉讼顺利进行,减少不必要的关押,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减少司法资源的投入等,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笔者以某区人民检察院2003—2010年受理的移送审查起诉案件的审前羁押情况、判决情况以及该院司法管辖区域内的某公安机关2003—2010年在办理普通刑事案件时适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的情况为对象,做一些实证分析,尝试以区域性的调研结果来透视非羁押性强制措施的运行现状,并对完善我国非羁押性强制措施制度以及适用做一些探析。  相似文献   

20.
由于职务犯罪案件本身所具有的特殊性,其在立案侦查、适用强制措施、审查起诉、提起公诉、审判等各个程序都较一般刑事案件更为复杂和疑难。近年来,甘肃省检察机关在侦查职务犯罪案件中探索“两个延伸”的工作机制,建立了以案件起诉为核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