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美关系 登高望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 4月初“撞机事件”发生以来 ,中美关系骤然下滑。 7月底 ,美国国务卿鲍威尔访华 ,中美关系出现回升的契机。在中美关系这一“马鞍形”的跌宕起伏中 ,国际问题研究界对一些重要问题的看法曾出现一定分歧。例如 :“和平与发展”是否仍然是时代主题 ,美国全球战略重心是否已“东移” ,中国的国际环境是否发生质的恶化 ,中美两国是否必然走向全面对抗 ,等等。本文旨在通过辩证的方法 ,以全局的观点分析国际形势和中美关系。一、对国际形势的几点看法(一 )“和平与发展”是否仍然是时代主题问题世界形势并没有发生冷战结束那样沧海桑田般的…  相似文献   

2.
美国新总统执政以来, 美国对华政策出现了重大调整, 如明确把中国作为今后美国的主 要威胁和对手;调整军事战略重点, 加强对中国的遏制与防范;对台政策趋于明晰等。但是, 从上半 年中美之间发生的种种事件看, 中美关系的基本框架没有根本变化, 中美之间存在的基本战略利益 分歧以及影响中美关系的一些基本问题如台湾问题、人权问题、安全问题等依然存在。因此, 竞争 与合作仍将是未来中美关系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3.
当前以及今后相当长时期内,美国都是中国对外关系中最主要的交往对象,中美关系也被很多人认为是21世纪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半个多世纪以来,中美关系经历了“对立”、“联合”、“既合作又斗争”、“发展合作、不搞对抗”等阶段,但真正决定未来两国关系基本状态与性质及走向的核心问题只有两个:台湾问题与美国如何看待中国的崛起及如何应对。未来的中美关系既取决于美国,也取决于中国,取决于中国的对美战略。综合来看,中美共同利益仍大于分歧,除台湾问题外,两国不存在根本利益的对抗,这即是现在和今后相当长时期内中美关系的基本状态和格局。  相似文献   

4.
葛莱仪女士的文章从美方的角度回顾了中美关系的进展和面临的挑战,反映了美学界对中美关系的部分看法,对研究中美关系问题具有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5.
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美关系从对抗走向对话,从对话走向建交。在建交后的30年中,两国关系经历了风风雨雨,在曲折中向前发展。奥巴马总统上台后,中美关系出现了新气象。当前中美关系面临良好发展机遇,但双方长期存在的一些深层次问题也难以指日解决。两国只有从战略高度和长远眼光看问题,照顾彼此的核心利益,相互关系才能长期稳定和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陶文钊 《和平与发展》2013,(4):8-14,120-132
以2013年6月7—8日习近平主席与奥巴马总统在加州安纳伯格庄园会晤为标志,中美两国的新型大国关系已经扬帆起航。去年美国大选对两国关系产生了一些冲击,但没有造成实质性的伤害。奥巴马总统顺利赢得连任,这就使中国政府不必再花费工夫与一届新的美国政府进行磨合。从去年10月中共十八大到今年3月全国人大,中国也顺利进行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换届。总之,从奥巴马第一任期到第二任期,中美关系实现了顺利对接。大选之后,11月15日,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多尼伦就在美国著名智库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CSIS)发表演讲,表示在奥巴马第二任期,美国仍将把妥善处理中美关系作为施政重点,将致力于构建一个稳定和富有建设性的中美关系。  相似文献   

7.
随着中国经济迅速增长、综合国力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中美关系的地区和全球意义也日益增加。从国际环境看,全球化、多极化、区域化等因素既促进又制约着中美关系;反之,中美关系也在经济发展、世界格局、地区安全等方面塑造着新的国际环境。目前,中美正在从战略思想和政策规划方面对两国关系进行重新审视和相互磨合。在今后15年乃至更长的时间里,中美关系将更多地在战略协调和制约、共塑地区未来、应对台湾问题、消除经贸摩擦和互不干涉内政等方面进行互动。  相似文献   

8.
和平与发展研究中心与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于2010年10月19日在兰州大学共同举行了"美国中亚政策与中美关系"研讨会,来自国防大学、上海复旦大学、和平与发展研究中心、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甘肃友联会国际问题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的30余位学者出席了会议。会议紧紧围绕美国的中亚政策和中美关系这两个方面进行了研讨。会议对美国到底有没有中亚战略、中亚战略与中亚政策有没有区别、美国目前在中亚的存在对中国的能源多元化战略以及对中国西部地区的安全是机遇还是挑战等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为我国学术界的中亚研究拓展了思路。这里选辑了部分会议稿件刊登,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9.
台湾问题一直是中美关系最重大的干扰因素,也是中美关系中最敏感的问题。去年7月,李登辉抛出“两国论”后美国所作出的一系列反应表明,经过1997年下半年以来的调整,美国对台湾问题政策的新框架已基本明朗。这是70年代以来最重大的调整,已经并将对中美关系产生重大影响。一、调整的背景台湾问题这个中美关系中最敏感的问题,因为1995年6月李登辉访美和1996年3月所谓的台湾“总统”直接选举,变得十分突出,对中美关系和亚太地区稳定都造成重大的负面影响。美国政界不得不高度关注台湾问题及其影响,并着手对美国的台湾…  相似文献   

10.
冷战后中俄关系的发展使俄罗斯因素在中美关系中出现并发挥了有利于中国的影响 ,这种影响有可能持续存在 ,但目前作用有限 ,尚有潜力可挖。中俄关系中仍存在不确定因素 ,要想使俄罗斯因素继续在中美关系中产生积极影响 ,应谨慎对待并妥善处理这些问题。俄罗斯因素作用的局限性也说明 ,冷战后大国关系中的合纵连横色彩已趋淡化 ,谋求合作以促进自身利益逐渐成为新趋势 ,从力量平衡的角度出发过分倚重一国抗衡另一国 ,既没有必要也不明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