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志愿服务活动本身的价值追求和实践形式,使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具有内在的契合性。志愿服务活动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提供了实践平台,成为他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立足现实实践,社会和高校应当通过健全机制、积极宣传和精心组织,继续探索在志愿服务活动中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路径,强化志愿服务活动的育人功能,进而实现大学生认同、内化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学理论》2017,(1)
大学生志愿者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出现的一个发展较快的社会群体。近年来,大学生志愿者深入社会基层,在社区或者偏远地区、山区等地进行志愿活动,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同时也让大学生志愿者有更多的社会实践机会。大学生志愿者参与社区服务对提升大学生自身素质有显著帮助,而且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分析大学生志愿者参与社区服务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行的建议来提升大学生志愿者社区服务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学理论》2016,(5)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培养青年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党的要求,也是社会的需要。湛江地区由于其历史和地方红色文化资源的特点,为建设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载体,使核心价值观课堂教育更加生动、形象,为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引了正确的方向。运用地方红色文化资源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有:将地方红色文化资源融入课堂教学中;将乡土教材与统编教材相结合;建立红色文化德育实践基地;将红色文化与大学校园文化相结合;开展大学生在老军区的志愿活动。  相似文献   

4.
梁剑非 《学理论》2012,(16):264-265
新形势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是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需要,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需要。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应不断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论知识灌输功能,高度重视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的作用,切实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大学生社团组织在理想信念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以及积极、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5.
于国丽 《学理论》2009,(28):181-182
高校是培育和塑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重要、最关键、最有效的阵地之一。提高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是新时期摆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前的一项重大任务。本文通过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大学生中的认同特点,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大学生中得到认同的路径是在充分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价值认同的一般规律前提下,优化教育环境和大力开展行之有效的社会实践活动,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政治保证。  相似文献   

6.
《学理论》2017,(2)
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是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随着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的不断形成与发展,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出现了志愿服务活动内容和形式单一、效果不显著以及宣传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高校应该不断加强"微文化"平台和志愿服务的有机统一,丰富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内容、加强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效果、提高大学生志愿服务宣传机制,实现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进一步完善和创新。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的重要途径,是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激励、凝聚、引导、检验、协调等功能,对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国思想理论建设和意识形态建设上的重大创新,体现了党对社会主义制度在价值层面认识的深化。大学生是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对象,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关系到国家和民族未来发展的方向。如何面对多元文化环境下人们思想活动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的基本事实,不断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9.
李宇  彭鹏 《学理论》2012,(7):89-90
大学生志愿者是我国青年志愿者的主体部分,是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载体,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中的新载体。在社会角色理论视野下,以临床医学院开展"无烟医院、和谐社会"的志愿者活动为例,探讨大学生志愿者的服务动机源,研究"力源"机制、"力度"机制、"合力"机制体系的构成,以期建立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长效机制,形成科学规范的大学生志愿服务管理模式,推动大学生志愿者行动在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开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心内容的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使命。当前,我国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仍存在教育渠道、教育内容、教育方式过于单一等问题。应在充分考虑我国高校的差异性和独特性的基础上,学习发达国家丰富的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经验,以学校为主线,推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课程教学改革和课程体系建设;发挥家庭和社会的协同作用,构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隐形教育体系;以个体为龙头,形成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多渠道和宽领域教育格局,不断提升我国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成效。  相似文献   

11.
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认知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流是积极的、正确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大学生认识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出现的问题表现在认识、认同、实践三个方面。解决对策在于以创建健康校园文化生态环境为契机,构建文化精神;在尊重包容中提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以新媒体为载体,开展系列主题活动。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新形势下我国思政教育的方针。大学生是中国青年群体中的精英,也是中国未来社会建设的支柱。对于大学生群体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有重要意义。特别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中国,市场经济中的不良思想倾向不断侵袭大学生群体。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势在必行,探讨通过多种途径来增强大学生培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时效性。  相似文献   

13.
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还存在诸多问题,提出对策如下:提高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质量;依靠互联网技术的优势;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大学生党员和校报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作为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因为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科学的理论,同时又是一种科学的信仰。在新疆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确立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这也是新疆社会稳定发展的基础,更是培养创造性人才的保证。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对抵御西方敌对势力和平演变与抵御"三股势力"分裂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胡逢清  陈前军  韩波  曾利亚 《学理论》2012,(31):237-238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谐校园则是和谐社会的一部分。大学生对本校的归属感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情感基础。因此,要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增强大学生归属感的途径和方法。要培育有民办独立学院特色的精神文化,发挥校园文化活动的凝聚、整合作用,增强班级凝聚力,完善奖惩赏罚激励机制,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6.
于涣茹 《学理论》2012,(15):45-4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国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可以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大学生是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主体,如何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大学生群体中扎根、开花、结果,让大学生深刻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如何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引领作用,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学理论》2018,(12)
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理想、信念和信仰问题关系到未来事业的成败,更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大学时代是其理想信念形成的关键时期,在高校开展"不忘红色初心""坚守红色信仰"主题教育活动势在必行,有利于当代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18.
刘松涛 《学理论》2012,(28):240-241
当代大学生诚信道德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当代大学生诚信道德教育,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客观需要,是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高全民族道德素质的需要,是信息化时代发展的迫切需要。笔者试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主导性作用的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的模范导引作用、诚信道德教育与大学生管理工作的结合、在社会实践中检验大学生诚信道德教育以及开展诚信道德教育的相关活动等五方面阐述了当代大学生诚信道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戴正东 《学理论》2013,(24):368-370
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成长和发展的重要阶段,淮阴师范学院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把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主体学生化,成功塑造品牌活动,有效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生命力、感染力和吸引力。  相似文献   

20.
《学理论》2017,(7)
青年大学生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发展方向是在大学生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之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在准确把握核心价值观科学内涵的基础上,积极探索科学引领的有效方式和路径,以便使大学生真正实现内化于心与外化于行的有机统一。认知引领、情感引领、品德引领和实践引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式和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