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7 毫秒
1.
张再杰 《当代贵州》2011,(29):30-32
2008年6月28日,瓮安县发生震惊中外的打砸抢烧恶性事件(简称“6·28”事件)。三年前,作者随省委政研室调研组到瓮安进行了历时40余天的深度调研,剖析了“6·28”事件背后的一系列经济、社会的矛盾和问题。今年结合“处长下基层”活动,作者再一次到瓮安进行调研,亲身感受了三年来瓮安县发生的巨大变化。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贵州省瓮安县经济发展速度飞快。数据表明,2000年至2007年,瓮安县GDP从11.4亿多元增加到21.9亿多元,翻了近一番;财政总收入从6682万元增加到2.4亿多元,增长近4倍,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从4.4亿多元增加到19.3亿元,新增近15亿元。但瓮安县的高速发展,竞成了“瓮安事件”的根源。  相似文献   

3.
陈昌旭 《党建》2012,(3):39-40
2008年6月震惊全国的“瓮安事件”发生三年多以来,瓮安县痛定思痛,站在全心全意为最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的立场上,注重正确处理“发展、民生、稳定”的关系:坚持“科学发展不偏离,执政为民固根基”,始终把为民谋利作为重大政治责任、最高工作原则;坚持“与民争利民则怨,让利于民民乃安”,始终注意解决群众的利益诉求问题;坚持“心系群众鱼得水,脱离群众树断根”,始终注意增进同人民群众的感情。  相似文献   

4.
在瓮安县打砸抢烧事件后被免职的公安局长申贵荣对媒体谈了事件的前因后果。他谈到瓮安县“县委书记、县长现场解决移民纠纷被群众扣下,不得不动用警力解救,解救中伤到了部分百姓,最终的代价是乡政府被砸”,这番话让人们认识到什么才是瓮安事件的“三尺之冰”。  相似文献   

5.
贵州省县域经济第一方阵、黔中交通“大十字”、2016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15.03亿元……党的十八大以来,瓮安,这个地处黔中腹地的革命老区,正发生着令人惊叹的变化. 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另一面,瓮安仍有46个贫困村、6.01万贫困人口.为补齐这块“短板”,瓮安县紧紧围绕“五个一批” “六个到村到户”,积极开展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等“三位一体”扶贫开发模式,脱贫攻坚取得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6.
《廉政瞭望》2012,(21):10-10
贵州瓮安县委书记沙先贵日前在谈“瓮安之变”的启示时说道,新形势下,一些过去曾经管用的管理方式,渐失作用。尤其是经过瓮安事件后,他们认识到,最根本的、也是最有效的方法,是通过维权来实现维稳。只有最大限度地保障公民权益,才能最大限度地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7.
贵州省瓮安县"6·28"事件发生一周之后,从安抚群众,制止、追查犯罪行为,到罢免相关领导干部,一切看上去已经尘埃落定。但是,我们却不能停止对这样一起本可以避免却突然爆发了的群体性事件的思考。从一起刑事案件的定性之争,到一场严重的打、砸、抢、烧群体性事件,这两者本来风马牛不相及。不幸的是,在贵州省瓮安县发生的严重群体性事件,将这两者联结在了一起。没有人能完全控制偶然性事件,但我们完全可以,而且也必须关注偶然性事件当中的必然性趋势。瓮安群体性事件背后真正的问题,在于民众对当地政府的不信、不满、不服。而这种民众对政府关系上的"三不主义",正是瓮安事件的必然性原因。如果存在这种民众与政府关系上的高度紧张,任何一个偶然的事件,都有可能导致民众和社会情绪的"井喷",酿成不应有的过激社会行动。看来,瓮安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并不是偶然的,只不过是由一个偶然的事件引起的罢了。而在这偶然和非偶然之间,留给各级领导干部的思考是艰难和沉重的。也许,从下面这组稿件中,读者可以悟到一些有用的东西。  相似文献   

8.
沙先贵 《党建》2012,(11):39-39
2009年的群体性事件发生以来,贵州省瓮安县以教训为警钟,不断探索创新基层社会管理路径,努力以新的面貌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创"新"社会发展理念。反思瓮安事件,最大症结在于民生欠账太多,对群众权益长期忽视,导致问题扎堆、民怨累积。痛定思痛,瓮安党员干部深切认识到,时代在变,老百姓的需求也在变,“GDP挂帅”的老路再也走不通了。四年来,瓮安切实转变重经济建设、轻社会管理的状况,适时调整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的不协调关系,千方百计弥补历史欠账。通过优先发展教育、完善新农合、建设保障房、拓宽就业渠道等一系列民生措施,群众充分享受到发展的好处,心气理顺,自觉维护社会安定。事实证明,抓民生同样能带来繁荣,而且是成色高、靠得住的繁荣。创“变”社会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9.
瓮安“6.28”恶性群体性事件,到现在虽已过去5年,仍然很有必要从不同学科角度进行理性的反思.如果从社会控制的角度反思这一事件,那么,瓮安“6.28”事件是瓮安县社会控制失灵的必然反应.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法律治理的失效导致社会治安状况恶化、社会控制没能有效梳理长期积聚交织的各种社会矛盾、社会控制的教化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履行社会控制职能的主体失职等四个方面.在全党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共同致力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伟大征程中,必须把它作为一面镜子,心平气和地真正吸取教训,并将之应用于提高社会控制科学化水平工作中.  相似文献   

10.
在瓮安县打砸抢烧事件后被免职的公安局长申贵荣对媒体谈了事件的前因后果。他谈到瓮安县"县委书记、县长现场解决移民纠纷被群众扣下,不得不动用警力解救,解救中伤到了部分百姓,最终的代价是乡政府被砸",这番话让人们认识到什么才是瓮安事件的"三尺之冰"。  相似文献   

11.
我国自2003年非典时期实施领导干部问责制以来,像“瓮安事件”、“三鹿奶粉事件”等一系列重大社会事件中,都有官员被问责,或受党纪政纪处分,或受国家法律制裁。问责制的实行,给领导干部以极大震撼,让人民群众拍手称快,对平息民愤,保持社会稳定,提高政府公信力,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一度被誉为是我国政治文明的一道亮丽风景,是提高我国公权公信力的制度尖端武器。  相似文献   

12.
蒋映生 《当代贵州》2014,(26):11-13
十八届三中全会把社会治理创新上升到了国家战略的层面。 社会治理创新,重在基层,贵在实践。基层治理浴火重生的瓮安县,化被动为自觉,探索出了社会治理“5531”模式。 中央第四巡视组高度评价,瓮安社会治理“5531”模式,为县域治理开了好头。  相似文献   

13.
尹辉  孟丰林 《当代贵州》2012,(11):56-57
新形势下的社会管理,是一次深刻的观念变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呼唤着思路、方式和体制机制的创新。在这方面,全省各地不断积极探索,一个个的"高招妙招"不断涌现,为做好新形势下的社会管理工作积累了鲜活经验,打下了良好基础。瓮安经验:抓发展、惠民生、保稳定2008年6月28日发生"瓮安事件"后,瓮安相继被列为打黑除恶一票否决县、社会治安一票否决县、全省毒情重点整治县、全国假币问题重点整  相似文献   

14.
“5531”模式     
正十八届三中全会把社会治理创新上升到了国家战略的层面。社会治理创新,重在基层,贵在实践。基层治理浴火重生的瓮安县,化被动为自觉,探索出了社会治理"5531"模式。中央第四巡视组高度评价,瓮安社会治理"5531"模式,为县域治理开了好头。贵州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赵克志作出批示:瓮安县探索的"5531"模式,是贵州基层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有力实践,顺应了新时期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新期待。"5531"模式,重塑为人民服务宗旨,推动了瓮安从民心失落到民心重聚的  相似文献   

15.
艾芸 《党建文汇》2008,(11):28-29
最近贵州瓮安“6·28”事件、云南孟连“7·19”事件的发生,震动全国。这些事件的发生,让我们将更多的眼光投向基层,投向基层干部。所谓基层干部,一般是指县级以下的于部。他们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没有他们,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就不可能在农村中得到落实;没有他们,党和政府的威信就不可能在群众心中扎根。  相似文献   

16.
大事记     
《当代贵州》2008,(22):9-10
7月2日省委副书记王富玉,省委常委、副省长黄康生赴瓮安县就“6·28”严重打砸抢烧突发性事件发生的深层次原因与瓮安县领导干部进行座谈。  相似文献   

17.
2006年以来,东安县委、县政府努力把信访维稳工作全面融入构建“和谐东安”的整体目标中。牢固树立“稳定压倒一切”和“发展是第一要务”的思想.坚持一手抓稳定,一手抓发展.两手都要硬.以发展保障稳定.以稳定促进发展。大力推行“五个三”的信访维稳工作机制,确保了全县社会大局持续和谐稳定.促进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2007年在全市实现连续9个月赴省进京上访“零指标”管理.十七大和全国“两会”期间又实现了赴省进京上访“零指标”。  相似文献   

18.
随着瓮安县经济实力的逐渐增强,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瓮安县城镇建设将迎来前所未有的高潮。如何建设瓮安县城,使之成为创业者的乐园、人居环境的最佳城市,本文想从“以人为本”入手,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用“以人为本”的理念指导城市发展方向 城市作为复杂的经济社会综合体,它的现代化建没目标应该是全面发展,即包括经济、社会和思想文化等多方面,尤其是以人为本的全面发展,是现代化城市发  相似文献   

19.
李坤 《当代贵州》2014,(26):18-19
正以造福百姓和富裕农民为目的,瓮安在人的城镇化与城市功能升级统筹推进中,实现了产业转型、身份转变、利益调整的稳定、有序发展。初秋的清晨,薄雾腾升。居住在瓮安县河西新区的邓习文老人和往常一样,漫步在渡江广场上,开始了一天的晨练。邓习文以前是当地农民,如今却成了瓮安新市民。在他眼里,这几年家门口的变化比过去几十年还要大。他告诉记者:"六年前,这里是一个  相似文献   

20.
张荣臣 《党课》2009,(2):22-27
200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战胜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冲击,做好今年经济工作,对于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经济形势的变化,不可避免地会对社会稳定带来一定影响,结合去年发生的贵州瓮安、云南孟连等一些群体性事件,说明在执政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