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近期京沪杭等一线城市的房价下降.不仅引来了退房潮,还出现老业主因本区房价下降而找开发商补差价.甚至怒砸售楼处等"雏权"事件.对此.舆论出现了两种不同反映.多数人认为,房价涨跌乃市场自然行为.既然双方都是按合同行事.业主就应遵守契约精神.无权因跌价而退房或向开发商寻求补偿.但也有人认为.用房屋买卖合约中的契约精神来指责业主是没有站在弱者的角度考虑问题.中国的市场尤其是房地产市场本就不存在契约精神,也就不能用契约精神来规范和要求业主.  相似文献   

2.
又见富人     
《南风窗》2015,(14)
<正>这回,终于逮到一个看上去"高大上"的选题——和亿万富翁、银行等密切相关的选题。但就我而言,并不喜欢和富人接触。这源于我早前的一次采访经历。这次在北海采访富人的经历,再度勾起了我的痛苦回忆。3年前,我接到青岛一些业主的报料:他们在海边购买的别墅,还没有启用,就已经出现塌陷、墙壁开裂等状况。原因在于,开发商为了节约成本,在填海造别墅时,地基打得不深,建筑材料也放得不够多。到达青岛,先见业主。能够买得起别墅的,自然都是有钱人。  相似文献   

3.
《南风窗》2007,(24):10-10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钟伟接受焦点房地产网委托发布的《屯地和资金沉淀》报告称,到2007年底,房地产开发商囤地约10亿平方米,十大囤地开发商过半在广东。目前的囤地规模大约可支持开发商静态开发4年或者动态开发3年,足以支撑一个完整的开发周期。  相似文献   

4.
王朦娜 《法制博览》2013,(10):63+62
小区停车位的产权归属,一直是开发商与业主争议的焦点,在《物权法》74条规定出台以后,小区车位、车库的归属问题已基本得到解决,然而归属争端渐渐平息后,逐渐而来的是小区车位、车库利用的问题。对小区车位、车库建立用益物权,使小区车位、车库物尽其用,最大化的实现其价值,是完善小区车位、车库管理制度的重要途径。因此,可以通过从建立小区车位、车库用益物权必要性和可行性两个方面进行论述,来证明建立小区车位、车库用益物权对于小区车位、车库得到有效利用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5.
拓展业主自治的现实可能与法律保障。据了解,广州市目前的民事纠纷中有七成与业主维权或房地产有关。  相似文献   

6.
刘宇昆 《法制博览》2024,(2):148-150
近年来,由于房地产市场急速发展和经济背景处于下行阶段等多种因素导致许多开发商开发楼盘周期变长,因此,房屋开发过程中可能因资金链断裂导致开发到一半的楼房无法继续而被迫放弃施工,导致“烂尾”的现象时有发生。造成这种现象的本质是预售商品房制度下的开发商与消费者权利义务的不平等,开发商可能卷款潜逃严重损害消费者的权益。本文分析“烂尾楼”案件下消费者、开发商、银行三方之间的法律关系,对承担责任的主体和请求救济的路径等进行解释,助力房地产商品化社会经济的稳定繁荣。  相似文献   

7.
"城中村"改造中的征地拆迁往往容易引发地方政府和基层组织与业主的纠纷。在"城中村"改造中,地方政府和基层组织与业主的争议主要围绕着改造方式、土地属性及用途、法律和政策的适用和有效性及意思理解、补偿标准、还建安置方案、征地拆迁的程序是否合法适当等问题而展开;政府部门和基层组织的不当行为主要是变"一村一政策"为"几户一做法",忽视改造过程的实体合法性及程序合法性,涉嫌做假报批材料,未能很好地与业主协商,处理业主上访问题不力等;业主维权小组是在业主认为自己缺失利益谈判代表的情况下自发形成的,具有临时性、民间性、地域性、非政治性和非正规性的特征,其成员一般都具有一定程度的文化水平、工作经验、社会阅历、号召动员能力以及一定的社会关系,其目标为引起注意、表达异议、促成协商,其行动方式大都符合法律的规定;业主赴京上访的原因各有不同,但借助中央的权威对地方施压,希望可以与地方有关部门开展新的进取性谈判是其共同的主要目的。为平稳有序地推进"城中村"改造,国家应继续强化对征地拆迁工作的规范和监督,地方政府应及时清理相关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并全面规范改造拆迁行为,包括:尊重业主的合法权益,慎防激化矛盾,及时处理业主反映的问题,重视和规范与业主的协商,杜绝申报材料中弄虚作假行为,认真学习和研究国家的法律、政策等。  相似文献   

8.
毋庸讳言,文保部门与大型工程业主的矛盾肯定是存在的:一方想抢救文物,一方想加快工程进度;一方想要足够多的经费,一方想尽量少掏些钱:业主认为工程建设千头万绪,很多事情都比文物保护重要、急迫得多,文保部门却埋怨业主没有将文物保护摆上应有的位  相似文献   

9.
深圳是中国房地产改革后最早产生业主阶层的地方,近年来,深圳业主维权的个案频发,业主维权呼声不断高涨,出现了以景洲大厦业委会主任邹家健、碧岭华庭业主江山、长城盛世家园业主倪益民等人为代表的一批积极维权的个体。然而,在深圳民间维权事件不断增长的同时,对深圳市政府相关主管部门的诟病也在不断升级。  相似文献   

10.
正提到百子湾物业,业主都纷纷竖起大拇指,因为他们知道项目部有个事事为业主着想的"王经理"。这个业主口中的王经理,就是老党员王良强。他用一颗默默的奉献心,把普通的岗位变成了灿烂的舞台,得到了大家的认同,成为建工物业一张闪亮的"新名片"。干啥都"能成"1983年,刚刚参加工作的王良强进入北京建筑磨石总厂,成为了一名普通的磨石工。不久,由于工作  相似文献   

11.
北京开兴远物业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受业主委托对“综合办公楼”实行物业管理与服务。1998年9月“综合办公楼”建成投入使用后,几年来由于室内空调机冷凝水管存水形成水垢,水流不畅。影响  相似文献   

12.
石破 《南风窗》2010,(23):56-58
一个县委书记、一个副县长、一个经贸局长相继走上法庭,分别被判了10年、10年和7年有期徒刑。犯案的根由,是他们收受了同一个开发商的贿赂,每人收受的金额,都是10万元。  相似文献   

13.
曾经给业主带来极大便利的增值服务,如今却因霸王条款成为业主的沉重负担。主材代购,这个在几年前红极一时的家装新名词,如今又成了点击率颇高的家装热点,只是主材代购协议中那让业主觉得难以承受的高比例令人不放心。到底是主材代购还是自主选购,对于业主而言始终是个问题。  相似文献   

14.
《南风窗》2006,(1)
在开发商纷纷高调预测2006年房价将继续上涨时,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和金融学教授许小年却给他们高亢的情绪泼了一盆冷水。许小年在《华尔街日报》上撰文指出,中国楼市不久将步入大熊市,尤其是上海、杭州、南京、北京这些在过去几年里持续狂热的大中城市,房价将从2006、2007年起明显向下转折,并步入5年以上的大熊市。“宏观调控不会让房价下跌的论调成为供需双方狂热的帮凶。一方面会坚定开发商房价将涨的信念,一方面居民会更加迫不及待地抢购房产,更快速地消耗掉10多年之后才能重新积聚起来的购买力,到时候房价下跌不可避免。”许小年说…  相似文献   

15.
胡晶晶 《法制博览》2013,(8):163+122
在房地产交易频繁的当下,《物权法》在保护业主物权方面做了详实规定,但仍然存在法律适用的盲点,例如小区围墙中凸起的装饰墙遮挡了业主房屋的光线,这种情况是否属于相邻关系?小区围墙是否属于业主共有?本文对此作了辨析。  相似文献   

16.
在武汉市区的鄱阳街上有一座古老的6层建筑,叫景明大楼。该楼房建于1917年,到目前已经80多年了。有一天,楼房的业主收到了一份来自英国的挂号信件,信中写道:“景明大楼为本建筑设计事务所承建,设计年限为80年,现已超期服役,敬请业主注意。”落款是“英国××建筑设计事务所”。 这是5月22日《中国青年报》的报道。我的一位朋友看了以后攥着报纸皱着眉头  相似文献   

17.
在购买房产时,购房者和开发商在正式的《商品房买卖合同》签订之前的过程中,双方首先要签订《商品房认购书》,一般认购书中都规定了定金条款,双方在签订认购书的同时,购房者要向开发商交付数万元定金作为签订购房合同的担保。但问题是,在签订认购书的一些购房者,然后回去不想交定金买房子,购房者要返还定金,开发商说合同在购房定金罚则无权要求返还定金。也就是说,定金也是存在风险的,我们该怎么应对其风险呢?且看本文。  相似文献   

18.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英语学界对业主组织的相关研究得到逐步发展。学者们主要采取公民权利、国家与社会关系、中产阶级和政治参与等视角,对业主组织的社区政治行为、社会政治行动和治理能力的影响因素等展开研究。受行为主义研究范式影响,实证主义方法得到广泛应用。相较而言,国内的相关研究则主要聚焦于"业主维权"这个相对较狭窄的"本体论"领域。因此,中国应当结合自身实际,借鉴国外的相关经验,拓展国内相关研究的内容,进一步提升国内研究的层次和水平。  相似文献   

19.
浪漫的揭竿而起老话说“时势造英雄”,当无数老百姓都在为何时能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住房而焦虑时,当地产开发商们把酒言欢,彼此搂着肩膀、潇洒地拍着胸脯说“今年房价肯定还得涨”时,从2003年12月1日开始,一个网名叫“蓝城木鱼”的人在新浪、搜狐等十几家网站上,广发英雄帖,号召大家组织起来集资盖楼,树起了“踢开开发商闹革命”的旗帜。在帖中此人说:“我是一个北京人,  相似文献   

20.
刘金露 《法制博览》2022,(7):99-101
业主知情权纠纷存在"执行难"问题,执行措施受限,执行期限也较长,倘若处理不当,不仅会削弱生效裁判文书的司法权威,更会成为影响社区治理的棘手问题.本文分析这类案件存在的问题与成因,并从立法、司法、社会层面探索解决之策,以期实现对业主知情权的全面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