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技术异化是当今时代的重要特征,科学技术统治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控制形式",科学技术的价值属性成为人类社会争论的焦点。技术理性与统治理性之间的联姻为现实人类的生存发展构建了新的张力网,人的自由与解放有了新的时代困境。马克思站在历史唯物主义视角形成的科学技术思想对科学技术的本质、价值性与异化现象等做了阐释,为正确看待与处理现代科学技术与人的生存发展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价值参考,对思考现代人的解放与发展之路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2.
科学技术是功利价值和人文价值的统一。功利价值体现在它的经济效应和政治效应上,人文价值在于科学技术蕴含着真善美的意义。过分看重科学技术的功利价值,而忽视其人文价值是科技异化的根源。要促进科技的和谐发展,必须保持功利与道德理性的张力和实现科技与人文的融合。  相似文献   

3.
当代理性范畴经过了由科技理性到价值理性的分立再到二者融合的过程。科学技术有它自身的双重效应,因此在发展科技、追求经济增长的同时应该注意重塑价值理性。在当今时代,只有以全面的发展观为指导,才能实现科技理性和价值理性的合理重构。  相似文献   

4.
王前军 《探索》2011,(5):14-17
发展的本质问题是价值问题,传统发展观把人的价值归结为物的价值,从而导致发展的价值理性的缺失及发展目的与手段的倒置,产生了发展的诸多价值困境。科学发展观强调发展中人的价值的实现。实现了价值论的历史性升华。科学发展观的价值评价,是以生产力尺度、制度尺度和社会协调发展尺度为主要内容的评价尺度体系。  相似文献   

5.
科学知识在于提供关于自然界运动状况和运动规律的理性解释,技术创造在于表现人造世界的可能图景,它们本身并不表达其功能指向.科学技术的属人价值主要是由一定时代的意识形态和社会思潮决定的,而主流的价值观一旦确立,就有形无形地规定了科学技术对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作用,并且极大地影响科学技术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速度.近代以来,对于科学技术社会功能起导向作用的是弗兰西斯·培根和他的追随者们所倡导的思想.培根一方面把矛头指向以古希腊人为代表的,主张科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资本主义以对合理性的追求而确立并发展到今天,虽然理性化促使资本主义取得了物质文明的巨大成就,而其价值理性却并没有得到与之相应的均衡发展,这使得人类社会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内面临着两难抉择的困境,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涉及到环境、生物、生命等科学技术领域,进而关系到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人的存在意义等哲学领域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按照吉登斯的界定,"人造风险"是由我们不断发展的知识对这个世界的影响所产生的风险,是指我们在没有多少历史经验的情况下所产生的风险."人造风险"的危害表现在各个方面,它摧残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在摧残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在吞噬着人的自我,直接危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人造风险"一是源自人类自身的需要;二是源自工具理性的张扬;三是源自于功利主义对科学与技术的过度的推进;四是源自资本主义制度.我们对待遏制"人造风险"的态度是:既不能因噎废食阻止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不能毫无顾忌,不顾后果地发展科学技术.具体来说要做到:第一,加强"前瞻性"理论指导;第二,搞好"风险管理";第三,实现科学技术的价值、彰显价值理性.  相似文献   

8.
应以全面理解了的理性、人的生命意识和价值意识系统来调控当代科技,使之朝着真正人性化的方向发展。具体地说其途经有三点:一是用辩证逻辑理性、价值理性、有机整体的新型综合理性和直觉理性来弥补形式逻辑理性、工具理性、分析理性和实证理性的局限性,使它们融合为一个有机的理性系统,用这种较为完备的理性来推进科技;二是使人的生命意识活动积极参与科技活动;三是价值意识系统必须渗融并统率科技。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科技理性思想的独到之处在于:它以技术系统论超越了技术决定论,强调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的构成要素是在生产力系统的制约和影响下发挥作用的;它实现了以制度批判超越科技理性批判,揭露了科学技术资本主义运用中的价值偏向性;它批判性继承了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的合理思想,坚持以实践为基础,历史、辩证地对待科技理性的负面作用,实现了对科技理性的人文价值关怀.  相似文献   

10.
在经济学和唯物史观的不同视域中,效率具有不同的含义。在唯物史观看来,效率即是生产力的发展,而生产力的发展又呈现出物的生产和人的生产两个维度。效率以人的发展为根本目标,以物的增殖为首要价值,是两者的辩证统一。物的增殖只是工具价值,而人的发展则是终极价值。效率和人的发展具有直接的同一性,这种同一是有差别的同一,是具体的、历史的同一。同一性要求在任何时候都要重视效率,重视效率的第一性,因为重视效率就是重视人的发展。差异性则要求正确处理经济效率与人的发展的关系,坚持人的发展至高无上的地位。同时,在实践的基础上把握生产力发展、人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辩证统一关系,是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11.
论理性精神的提升对当代人发展的双重性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理性精神提升是迈向现代化的中国必然与必须的发展历程.它对当代人的发展具有双重性效应,一方面,理性精神提升促使人科学、求真、效率思维的形成,促进了人的科学发展;另一方面,理性意识当中工具理性的强化对价值理性的僭越,使当代人的思维与选择模式陷入巨大误区,抑制了人的全面发展.因此,在中国社会大力培育人的理性精神的同时必须全面地理解与把握理性的真正内涵,高科技与高人文始终应当互动共进,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始终应当并驾齐驱,唯此,才能真正促进人的科学、全面、协调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随着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在我国已初步建立了现代化社会的模式。以文化转型为主要特征的社会现代化处处在影响人的生活。在这个过程中,人逐渐被自己生产出来的物所奴役,精神领域被外在的物所填满,面临着诸多诘难。解决这个问题,要从文化产业入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相结合,培养人们高尚的理想和信仰。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现阶段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如何认识和处理好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和市场经济、培植社会主义的人文意识和价值理性、弘扬时代主旋律这三者的关系,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如果说努力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和市场经济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个不可逾越的阶段,那么大力培植社会主义的人文意识和价值理性就是推动我国现代化建设沿着社会主义正确方向前进的内在机制和精神动力。而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主旋律则是培植社会主义人文意识和价值理性的主体工程,是推动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和市场经济有序持续发展的…  相似文献   

14.
所谓人口智力投资就是人的资本投资,即用于发展教育和科学技术事业、提高人的智力水平的投资。与物质资本的投资不同,智力投资的对象是人而不是机器设备。智力投资的周期长、收效慢,因而它谋求的是长期效益,而对机器设备的投资所谋求的则主要是近期效益;智力投资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而机器设备则是科学技术的结晶,智力投资在前,机器设备进步在后;智力投资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不断改造主观世界的基本途径,而物质装备则只是人创造出来  相似文献   

15.
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学技术承载着社会和谐发展的价值,是和谐社会系统运行的核心动力。科学技术通过促进生产力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和推动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体现出科学技术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人文价值,而科技创新在其中起着尤为重要的重用。  相似文献   

16.
王虎 《理论研究》2007,(2):52-54
江泽民“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价值意义体现在它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发展”理论的继承发展,是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关于“人的问题”认识的理性反思,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中关于“关键在人”判断的客观要求,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关于“以人为本”本质的必然归宿。  相似文献   

17.
论世纪之交中国哲学理性的走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衣俊卿 《求实》2001,1(1):10-14
20世纪末的 2 0年是中国哲学理性异常活跃的时期。 80年代中国哲学理性关于真理标准、人的主体性、传统文化的命运、传统哲学体系改革、哲学观念更新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的讨论 ,以及 90年代中国哲学理性在发展哲学、交往理论、新儒学、后现代主义、文化哲学、人学、经济哲学、公共哲学、政治哲学、历史哲学、科学技术哲学等方面开辟的一系列新的研究领域和新的生长点 ,为中国的思想解放和哲学的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在这些研究中 ,中国哲学理性的主要发展趋向和走向 ,即它的主要成就体现在四个基本方面 :实践理性的复兴、主体意识的成熟、发展观念的更新、文化精神的重建。这些发展表明 ,世纪之交的中国哲学理性正在有意识地调整自己的研究范式 ,正在重新为自己定位 ,其共同特征是哲学理性定位的下移 :向生活世界回归  相似文献   

18.
《新长征》2007,(2):33-33
湖南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在2006年12月27日《光明日报》上撰文指出。传统发展观是一种经济发展观。同时也是“物本主义”的发展观。这样的发展观总体上表现为工具理性的过度膨胀和价值理性的缺失。科学发展观用价值理性抗衡了工具理性的过度膨胀。防止了发展中出现的“价值迷失”。体现了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一致。它所追求的“以人为本”、“人的全面发展”体现了价值理性上的终极关怀原则。从纵向上看。它是人类发展价值取向上的“价值跃迁”。  相似文献   

19.
卢黎歌  周辉 《理论学刊》2013,(5):4-7,127
道德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维度。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立足历史唯物主义立场,是无产阶级旨在追求自由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道德观。在当代,马克思主义道德观既是现代人理性评估我国道德现状、妥善处理道德问题的根本依据,又是全面提升公民道德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原则,更是传递社会正能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价值诉求,仍然彰显鲜活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前,可持续发展问题在国内外已引起了广泛地关注。我们认为,在可持续发展问题上,我们既要寻求可持续发展的有关技术方面的策略,还要阐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底蕴。本文试从哲学角度来揭示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内涵。“‘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①价值属于关系范畴,作为价值关系的主体只能是人,“可持续发展”充分体现了以人类中心价值观为核心的自然价值观和社会价值观。 一、可持续发展的自然价值观 人类的生存问题在人类发展过程中始终是一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然而,直到现代社会,人的生存问题才真正作为突出的问题引起了人类社会的普遍而深切的关注。近年来,随着诸多威胁人的生存的问题日益凸现,对人类生存的关照开始以各种各样的形式被提出来。人是理性的存在者,同时又是自然的存在者,“他的理性对感性就总有一种不能推卸的使命,那就是要顾虑感性方面的利益”。②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提出正是对现代化的反思中理性的人类对感性的眷顾,它的理性的头脑运用感性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