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王晓高 《前沿》2013,(6):171-172
我国的表现性人物油画起步于20世纪初,当时以林风眠、关良等为代表的留学画家为这一绘画形式的兴起作出了突出贡献。他们在学习了西方绘画后提出的中西结合的艺术思想成为表现性人物油画发展的内在动力源泉。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的表现性人物油画开始有了自己的发展模式,在各种西方艺术理念的综合影响之下,中国的表现性油画走上了本土化、多元化的道路。21世纪以来,我国的表现性人物油画有了新的突破,更加注重精神意识的传达。在整个发展过程中,中国当代表现性人物油画具有丰富的写意特征,这一特征增强了绘画的表现力,也成为区别于西方油画的重要元素。  相似文献   

2.
中西法律文化比较研究是21世纪我国现代化,尤其是法制现代化事业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追本溯源,中国法制现代化是在西方法律文化冲击下起步的,因此,百年来一直存在着中西两种法律文化的冲突。对这种冲突的性质、机理、根源和形式等多方面的认识,直接影响到我们能否成功地立足中国、合璧中西,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型法制。有鉴于此,探寻它们之间的差异对于理解中西法律文化的冲突和我国法制现代化的建设都有重要的意义。中西法律文化的差异首先表现在法的观念上。传统中国的法的观念主要以“刑”为核心和内容,因此,在传统上,中国人往往…  相似文献   

3.
李星 《前沿》2023,(1):23-31
党的二十大召开后,“中国式现代化”成为热点词汇。本文首先从历史维度回顾了中西现代化路径,从中探究中国式现代化相较于西方现代化的批判和超越之处,再从文化的维度来解读中西现代化路径差异之深层原因。研究发现,中国式现代化能够批判和超越西方现代化的深层文化逻辑是其始终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同时积极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养分。  相似文献   

4.
肖巩 《今日上海》2009,(3):50-51
在二十世纪中国美术史上,吴冠中先生以其融汇中西的艺术胸怀、抒写性情的表现语言,在油画和水墨画两个领域耕耘不辍,从艺七十余载留下了诸多独具特色的艺术作品,深刻影响了几代中国画家。  相似文献   

5.
沐泽 《台声》2008,(12):46-47
京剧源远流长,是中华文明中内蕴深厚的传统艺术之一。如从1790年徽班进京算起,京剧至今也有200余年的历史。而油画,作为西方绘画艺术的主流,尽管在西方已经走过了六七百年的发展历程,然而真正融入中国的文化艺术之中,还只是近80年的事。京剧自发展之日起,即有不少艺术家运用艺术技巧来表现国粹人物,从水墨到版画、从绢绣到雕塑,比比皆是。以西方油画技巧表现博大精深的京剧人物,印象中画坛大家林风眠先生,以土洋互渗、重视平面分割的绘画理论,既将京剧人物的大气展现得淋漓,又不失西方油画的写实技巧。时至今日,西安青年画家刘令华的国粹油画系列,不仅继承了画坛前辈在油画京剧人物中所追求的中西融合、形神兼备,更着意于表现京剧中所特有的浓烈响亮。  相似文献   

6.
在"中西马"会通视野下,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未来的必然趋势,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使马克思主义理论能够和中国社会实践密切联系起来,利用"中西马"会通的方式建立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现代化建设中体现出马克思主义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7.
批判继承 综合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近现代文化论争的主题,一直是古今中西问题,也就是传统文化和现代化的关系,以及中国文化(或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关系问题。古今问题和中西问题是有区别的,但是也有密切联系,在近现代文化讨论中二者难以截然分开。有一种“中西之分即古今之异”的观点,又把二...  相似文献   

8.
传统是现代的基础,传统政治文化是政治现代化的起点。在政治文化的现代化过程中,传统政治文化发生过、而且仍然发生着影响。从中西政治现代化的早期情况来看,传统政治文化对政治现代化的影响具有积极和消极两面性,这种影响集中表现在文化主体的“坚守”和“选择”,“解释”和“融合”则构成了产生影响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9.
刘克定 《文明大观》2001,(11):36-37
深圳市布吉镇有个油画村,一村人以画油画卖油画为生。这些油画远销海外,仅1999年就创汇折合人民币3000多万元。  相似文献   

10.
人类文明新形态鉴古通今,融贯中西,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扬弃超越资本主义文明形态的伟大实践成果。作为新时代提出的崭新命题,其进步性就在于价值方向上,它以共同富裕的实现为进步的价值追求,以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弘扬为进步的价值观基础。内生出人类文明新形态进步道路的现代化是以“五大文明”统筹协调为主体内容,以中国式现代化进步道路为现实依据,以人民为中心来指导全面现代化进步实践。人类文明新形态定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逐渐趋于完善,并以其自身独有的价值为世界进步发展提供中国经验和中国智慧,开启人类文明史上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11.
肖飞  申群喜 《湖湘论坛》2005,18(3):29-30
伟大的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博采中西政治文明的积极成果,创立“三民主义”学说,极力追求民主政治,精心设计了以“五权宪法”为核心的民主共和宪政体制图式,提出了一系列政治现代化思想主张,并着手进行一系列宪政体制创新的尝试,为中国近代政治文明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武汉是一个积累深厚、传承悠远,具有深厚化底蕴的城市,又是一个多元整合、中西交汇,不断与时俱进,具有创新精神的城市。武汉城市文化是武汉现代化的重要资源。  相似文献   

13.
饶向阳 《求索》2012,(11):101-103
本文主要论述胡适治学方法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对于现代性的追求,探讨作为一种现代中国科学方法所具有的化合中西的形成机制、政学并用的致用范围以及集方法建构与祛魅的双重功效。  相似文献   

14.
油画的发源地属于西方,国人经过大约三百年的接触以及一百多年在这方面上的努力,在油画技巧上的水平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就现在的情况来看,油画仍然属于西方的绘画系统当中,用我们自己的所谓中国式油画对其取而代之是绝对不可能的,油画民族化是针对于当前优油画技巧的世界化以及对于非民族文化进入国家的一种狭隘的防范心理,和意象油画本身的发展并没有太多的关系。中国的意象油画如果想要进一步发展,就不能够回避在当前全球文化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中国油画走向世界的问题。中国的油画历史不能被简化成为意象化的历史。  相似文献   

15.
在中西哲学比较研究领域有一个共识,就是中西哲学在认识论上存在不同的思维模式,即中西哲学的基本精神可以分别概括为"天人合一"与"天人相分"。由此出发,我们可以进一步讨论"天人合一"的中国哲学是一种"以人为镜"的哲学,而"天人相分"的西方哲学是一种"以自然为镜"的哲学。这种思维模式虽然不能概括中西哲学的基本特征,但我们观察以儒家、道家为代表的中国哲学和以现象学为代表的西方哲学,其思维模式之间的对立表现得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6.
论全球化对中国传统伦理精神的消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真正现代性意义的全球化是在近30年勃兴的,它成为中国现代化中的特殊际遇。全球化对中国现代化的影响具有深刻性、内蕴性,它不仅停留在器物层面,而且深入到精神价值理念中,带来了中西价值的冲突,使栖身于宗法血缘关系中的传统伦理价值式微;全球化赋予现代人开放性的视野和现代性的道德价值理念,促动传统伦理的裂变。  相似文献   

17.
《台声》2017,(14)
<正>"中国人的抗战:海峡两岸油画联展"7月5日起在南京举行,30幅反映抗战光荣历史的珍贵油画作品联袂参展。本次画展由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和台湾地区的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纪念协会共同举办,旨在纪念"七七"抗战全面爆发八十周年。作为首次以抗日战争为主题的两岸油画联展,展出内容包括中国  相似文献   

18.
《台声》2007,(1):4-12
英国前首相丘吉尔的一幅油画12月11日在伦敦以61.28万英镑(约合120万美元)的价格拍出,创丘吉尔个人画作最高拍卖价,这张题为《廷何瑞之景》的油画是丘吉尔1951年在摩洛哥完成的。  相似文献   

19.
马涛 《前沿》2011,(12):155-157
在油画处于多元化发展的今天,各种文化艺术相互激荡的当代环境中,如何构建中国具有中华民族的油画格局,使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油画在世界的美术占有一席之地,弘扬中华民族文化,这不仅是丰富和发展油画语言的需要,同时也是实现中华民族艺术伟大复兴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有个深圳人花上千美元从法国买回了8幅油画,当他在深圳大芬一家油画公司订制画框时,油画公司老板告诉他,这8幅油画全部产自大芬,而且是一个外国画商从他那里花2000多元人民币买去的。据世界行画批发商麦克维达的调查,在占了美国油画市场份额60%的中国油画中,大芬油画占了其中的80%。专业化的分工,加上流水线式的生产,使得大量的大芬油画走向世界。大芬是深圳市龙岗区的一个小村子,被誉为“中国油画第一村”,被评为“国家文化(美术)产业示范基地”。市场需求成就现代画商大芬,面积4平方公里,居民300余人,可谓弹丸之地。但就在这里,却云集了8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