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时事点击     
物权法获得高票通过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3月16日上午高票通过物权法。这部法律历经了13年的酝酿和广泛讨论,创造了中国立法史上单部法律草案审议次数最多的纪录。  相似文献   

2.
特别关注     
7次审议创纪录物权法草案得到绝大多数人认同2006年12月24日起,全国人大常委会开始对物权法草案进行第七次审议。这是物权法草案继六审创下全国人大立法史上单部法律草案审议次数之最后,再次刷新这一纪录。  相似文献   

3.
1.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物权法和企业所得税法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3月16日上午高票通过物权法。这部法律历经了13年的酝酿和广泛讨论,创造了中国立法史上单部法律草案审议次数最多的纪录。这部法律对于推进经济改革和建设法治国家都有着重大意义,标志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  相似文献   

4.
特别关注     
物权法、企业所得税法获通过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于3月16日在北京闭幕,会议通过了《物权法》、《企业所得税法》。评价提交本次大会审议和讨论的“物权法草案”、“企业所得税法草案”时,  相似文献   

5.
热点聚焦     
物权法草案第六次审议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10月27日开始对物权法草案进行第六次审议。这是全国人大立法史上第一部进入六审的法律草案,也是审议次数最多的法律草案。2002年12月,物权法草案作为民法草案的法草案作为民法草案的一编,与其他部分一同提请九届全国人大  相似文献   

6.
陈舒 《中国律师》2007,(1):12-14
据报载,经过七次审议,从激烈争论到凝聚共识,《物权法》草案的许多重大问题已基本得到解决,日趋成熟.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作为一个法律工作者,回想自己能够有机会六次参与《物权法》在全国人大层面的讨论,幸运之感难以言表。  相似文献   

7.
阿计 《政府法制》2005,(9):19-21
2004年10月下旬,随着全国人大常委会启动物权法草案的二审程序,物权立法再次成为社会热点。按照原定的立法“路线图”,全国人大常委会应对物权法草案继续进行三审,然后提交今年3月召开的十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然而物权法草案二审过后,并未进入三审程序,2005年全国人  相似文献   

8.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经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将于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这部法律作为一部规范财产关系的民事基本法律,把坚持国家基本经济制度作为物权法的基本原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将起到支架作用。  相似文献   

9.
2007年3月16日,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高票通过物权法。至此,这部历经了13年的酝酿和广泛讨论,创造了中国立法史上单部法律草案审议次数最多纪录的法律正式面世。  相似文献   

10.
2007年3月16日,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物权法,并将于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物权法的制定是为了规范物的归属和利用,对民众的合法财产提供基本法律保障。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物权法规则的重心正经历着从物的归属到物的利用的转移,这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  相似文献   

11.
《公民与法治》2007,(5):1-1
历经了13年的酝酿和广泛讨论,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高票通过物权法,创造了中国立法史上单部法律草案审议次数最多的纪录。它之所以受到常委会委员的关注,经过多次审议,是因为它所涉及的内容关系百姓切身利益与日常生活,关联千家万户。物权法规定:“国家、集体、私人的物权和其他权利人的物权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  相似文献   

12.
从改革开放初期起,有识之士们已有关于私有财产保护问题的预见。8月2日,十届全国人大第23次会议上,《物权法》(草案)第5次被提交审议。对《物权法》的期盼,着实反映了人们为公民私有财产得到法律保护的迫切愿望。  相似文献   

13.
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这是我国民主法制建设上的一件大事。物权是人权的重要内容。物权涉及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千家万户的具体利益。物权法作为民事基本法律,从民事基本法的层面为巩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成果奠定了法律基础;为调整财产关系,  相似文献   

14.
在十届全国人大第二十二次会议前夕,记者从全国人大获悉,《反垄断法(草案)》不在此次上会审议的正式议程之内。这是《物权法》、《破产法》之后,又一部在审议前夕被撤下的重要法律。一位全国人大制度专家表示,“这预示着我国立法博弈的时代已经来临。”(6月20日《21世纪经济报道》)  相似文献   

15.
《物权法》的一大缺憾——居住权制度的删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滕晓春 《研究生法学》2007,22(3):132-138
从物权法讨论起草之日起,关于我国物权法是否需要规定居住权制度,学界就一直见仁见智,莫衷一是,大有物权法一日不审议通过,争论就一日不休的架势。在2005年7月10日全国人大法工委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草案)》中,居住权曾一度规定在用益物权编,然而,2007年3月16日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并颁布的物权法,最终却删去了关于居住权制度的规定,对此,笔者实在不能苟同。虽然在《物权法》已经正式颁布,居住权制度已经明确删除的情况下,依然撰文主张设立居住权制度未免给  相似文献   

16.
《物权法》的任意性规范及其适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经历几次全国性的大讨论,于2007年3月16日经第十届全国人大审议通过,并将于2007年10月1日实施。从本期开始,本刊开设“物权法专栏”,将邀请专家、学者以及资深法官围绕这部对中国社会将产生重大影响的法律,就司法适用中的有关问题展开多角度探讨,欢迎广大读者的积极参与。  相似文献   

17.
不动产登记及其审查方式是物权法律制度的重要内容。已提交全国人大审议的《民法(草案)》之《物权法》和王利明教授主持编写的《中国物权法草案建议稿》均主张赋予不动产登记机构进行实质性审查的权力。王利明主编的《中国物权法草案建议稿》还明确提出不动产登记机关应承担实质性审查义务和责任。但是,提交全国人大审议的草案对此却没有明确规定。本文拟就进一步明确建立不动产登记实质审查制度的必要性及实质审查责任的承担谈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18.
全国人大审议通过的物权法没有典权制度,这无疑是物权法的重大缺失。典权虽然是发源于我们自身传统的法律,但是具有类似社会功效的同种物权制度却并非中国所独有。通过比较分析中国的典权,德国的担保用益,法国、意大利、日本的不动产质权和韩国民法的传贳权,证明各国对类似典权的物权类型的需求和中国典权纳入物权法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9.
与房地产市场的调控相比,《物权法》有着一波三折的立法进程.历经七审后提交2007年全国人大审议的《物权法(草案)》,也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不同利益阶层在具体利益上的不同诉求.……  相似文献   

20.
闵征 《中国监狱学刊》2006,21(3):132-132
乔新生法律出版社主办的《法律与生活》杂志2006年第6期上撰文说,立法机关之所以没有在2006年全国人大的议事日程中安排审议物权法草案的内容,是因为这部草案中存在太多值得探讨的问题。如,一部分学者期望这部物权法和国际接轨,全方位地保护私有财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