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山东省东平县不断强化措施,狠抓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一是完善公开制度。县、乡、村三级高度重视,健全完善村务公开制度,并狠抓各项制度的落实。各村把村内事务定期向群众公开,接受村民的监督,减少和避免了以权谋私、滥用职权现象的发生;二是规范公开内容。凡涉及党的方针政策、村级规章制度的执行、公共财务的收支等群众关注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均采用公开栏张榜公布、明白纸到户、召开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等形式,定期向群众公开。特别是对涉及财务的事项逐笔逐项公布明细帐目。  相似文献   

2.
《广东民政》2010,(1):5-6
“4+2”工作法的基本含义 所谓“4+2”工作法是指.凡是村级重大事务和与农民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事项,都要按照“4+2”工作法决策、实施,其基本程序包括“四议两公开”。“四议”是指党支部会提议、“两委”会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决议:“两公开”是指决议公开、实施结果公开.  相似文献   

3.
“4+2”工作法源于河南省邓州市近年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创新实践,其具体内涵是:所有村级重大事项和与农民切身利益相关的事项,必须按照“四议两公开”的程序决策实施。“四议”,即党支部提议、“两委”会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决议;“两公开”,即决议公开、实施结果公开。  相似文献   

4.
近些年来,在农村一些地方,除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召开村民会议外,很少召开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基本上替代了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同村民会议一样,都由本村有选举权的村民组成,都是村民议事机构,都是行使民主管理、民主决策、  相似文献   

5.
《政策》2006,(10):37-37
近几年,大悟、南漳、秭归等县为切实做好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摸索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办法,现简介如下。大悟县——推行“七个一”工作法一是一村一个固定公开栏。在村民集中活动方便的地方,设置固定的村务公开栏,村委会在公开栏上定期或不定期向村民公布村级管理事项。二是一片一个流动公开牌。县民政局统一制作流动公开牌发至各村,将村务公开栏的内容写在公开牌上,巡回到各自然村公开。三是一组一个公开中心户。在每个村民小组选择在村民中有一定影响的户,作为公开联系户。村民群众可以先向中心户反映,村委会定期或不定期到中心户收集…  相似文献   

6.
炎炎夏日,最让陆正德牵挂的是从义品村动迁后处于过渡安置阶段的村民。每周他都会叮嘱村干部打电话逐一关照慰问搬迂的村民,定期更新这份联系单。他笑言:“我们如果不去关心,再热的天,村民心里都是凉的。”  相似文献   

7.
村民会议决定的事项要不要报乡镇人大备案?笔者以为,在现行法律法规对此尚未作出明确具体规定的情况下,关键在于加强事前“指导、支持和帮助”,确保村民自治在法治框架内运行。  相似文献   

8.
《中国民政》2009,(2):48-48
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民政局副局长孔祥涛认为,加强村民自治建设,让村民当好家,理好财,议好政,重点在依法选举健全组织、完善制度、加强村务公开等方面下功夫。具体讲:(一)在依法选举的基础上做到“一个健全”、“三个抓好”。“一个健全”即健全制度,依法操作,各镇(街)村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依法建立健全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制度,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湖北省鄂州市村务公开工作基本做到年初统一部署安排,季度定期研究分析,年终全面督查落实,保证了这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并取得实效。 一是规范运作。在公开形式上,坚持“一栏、一会、一卡”为主。即村务公开栏、村民代表会议、农民负担“明白卡”。同时还有其他辅助形式,如:设立意见箱,安装举报电话、有线广播等形式。在村务公开程序上,凡属公开的事项必须先由村委会拿出预案,再交村务监督小组审核无误后予以公开。凡上级有规定需要事先征求意见的,先征求意见后再公开。各村根据公开的内容把村务公开时间分为长期公开、定期公开、随时公开等,及时有效地接受群众的的监督。  相似文献   

10.
积极推行村级民主管理新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本全  郑德慧  熊杰 《政策》2007,(2):37-37
曾被省政府授予“村民自治模范市”称号的钟祥市,近两年来以开展“民主管理示范村”创建活动为载体,大力推行以“四个六”为重点的民主管理,使村级各项管理工作进一步落实,村民自治水平进一步提升。落实“六统一”,完善村务公开机制。为提高村务透明度,全市狠抓了“六统一”:一  相似文献   

11.
青海省海东地委组织部、地区民政局采取五项举措深化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一是细化村务公开内容。抓住群众要求公开的事项,逐项、及时、真实、全面公开村务。二是创新村务公开形式。在群众聚居、方便观看阅览的地方设立公开栏公开村务。三是完善村务公开程序。按照村民委员会提议、村务监督委员会审查、确定、村民委员会公开、建档“五步公开法”进行公开。四是规范村务公开时间。  相似文献   

12.
吴鹏 《长白学刊》2006,(3):28-31
村级党组织传统的“一元化”领导核心定位是由抽象的公有制和人民公社的社会治理模式决定的,也是农民群众的自愿选择;村民自治背景下政策和法律对村级党组织的角色定位出现相悖,随着村民自治的发展和完善,党组织的传统角色定位必然发生变化;准确把握村级党组织的角色定位必须坚持村民自治的时代性与民族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3.
“坎上组杨启超,40票。”“冲顶组周春华,40票。”“方院组杨尤亮,40票。”……12月24日,岑巩县思阳镇磨寨村实施“阳光低保”,这是村民公开投票选“困”的一个场景。  相似文献   

14.
韦少雄 《人民论坛》2012,(35):164-165
村民自治主体问题是研究村民自治法律制度的基础性问题,对村民自治主体的正确把握,直接关系到村民自治权的实现。作为村民自治的基本要素之一,村民自治主体区别于村民自治权主体和村民自治法律关系主体,村民个人、村地方、村民委员会和村民会议都不是村民自治主体,村民自治主体应当是村民集体。  相似文献   

15.
2013年以来,岑溪市积极探索推行村干部任前试用制,在村干部职位出现空缺时,由村民代表、党员代表和村民小组长联合提名推荐,采取无记名投票方式选出试用人选。试用期为3个月,试用期间实行“业绩全程记实制”,对试用人选采取多对一帮带、多岗位锻炼、完成承诺事项等方式加强跟踪培养,做到在使用中考察,在考察中使用。试用期满后,将试用村干部的业绩在党务公开栏上公开,村“两委”召开党员和村民代表会议,听取试用村干部述学述职述廉报告,进行党内评议和群众民主测评,经镇党委综合考察能够胜任现职工作的,予以任用。  相似文献   

16.
吕庆春 《创造》2001,(8):47-47
土地管理,贵在“开源”,而重在“节流”。在农村土地管理中,关键在于有计划地控制和审批村民建房用地。从工作实践来看,在村民建房用地审批中,应建立“一公示.二公开,三到场和工作失误责任追究制度”。来规范用地审批的操作过程,这同样是政务公开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17.
1999年11月29日,四川省乐山市五通桥区辉山镇民安村村民张某,私下与该村村委会主任刘某签下了租赁该村一山顶茶园的合同,合同约定:张某租赁民安村委会所属山顶的茶园,租赁期为30年,租赁金额为2500元,每年上交100元的特产税。该村党支部及村委会其他成员知道此事后,认为这份承包合同没有经村民会议讨论决定,未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违背了《村委会组织法》第十九条中关于“涉及村民利益的下列事项,村民委员会必须提请村民会议讨论决定,方可办理”的第五款中关于“村集体经济项目的立项,承包方案及公益事…  相似文献   

18.
新政     
北京: 超1/3村民代表联名可罢村官 日前,北京市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审议了《北京市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选举办法》修订草案在“五分之一以上有选举权的村民联名”基础上,新增“三分之一以上的村民代表联名”可提出罢免村官,为启动罢免程序降低了门槛。针对北京农居混杂、城市化进程加快的现状,修订草案规定“本村农转居但仍在本村居住或工作,且未参加居委会选举,经村委会或村民代表会议同意”可参选。  相似文献   

19.
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讨论决定的事项不得与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的政策相抵触。但据最近媒体报道,广东省某村经村民会议讨论决定,将该村集体用地出租而触犯了法律。有人认为,在当前我国公民的法律素质有待提高,法律还没有真正得到全社会的普遍认同与遵守的情况下,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讨论决定的事项要由乡镇人大备案审查。  相似文献   

20.
村务公开从本质上讲是一种群众自治形式。但有的村在实行村务公开制度时 ,却将其变成了一种形式和过场 :有的村将一些无关紧要、不痛不痒的事情写进村务公开栏 ,让群众有“避重就轻”的感觉 ,如对群众最关心的财务问题只公布几项大的收入支出项目 ,具体支出项目群众无法知晓 ;有的村把村务公开栏变成了村干部不廉洁的挡箭牌 ,弄虚作假的盖头 ;有的村搞企业、抓建设 ,事前不开村民代表会议 ,不听取群众意见 ,以致暴露问题时群众非常气愤 ;有的村重公开、轻反馈 ,虽然公开了一些村务 ,但是公开后对群众有何意见 ,有何反映 ,不能及时反馈 ,没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