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人的存在形态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范畴,而且是分析和谐社会的重要视角。人的存在形态可以分为个体存在、群体存在与类存在。人的存在形态决定了和谐社会包括个体和谐、群体和谐与类和谐三个层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际上就是要实现个体和谐、群体和谐与类和谐三者的统一。  相似文献   

2.
和谐社会应民所求,应时而生。追求和谐,是以承认矛盾和差异为前提,以矛盾双方良性互动和矛盾关系动态平衡为诉求。共生理念、宽容心态、感恩意识、审美情趣是和谐社会所需求也是目前中国社会比较缺乏须努力的四种和谐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3.
和谐社会并不否认矛盾和冲突的客观存在,承认并正视突发事件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的存在,是真正实现社会和谐必须具有的理性认识。在认清突发事件的本质及其存在意义的前提下,通过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关系的角度探讨突发事件的应对思路,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4.
培育公众科学素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现代社会以来,科学技术和社会进步的互动关系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密切。而在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时期,公众科学素养的高低将直接影响社会的和谐程度。因为,科学素养关乎科学方法、科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并因此直接影响公众的思维方式,关乎个体如何通过行为方式来参与社会,关乎个体的价值观如何融入社会的价值观。鉴于公众的科学素养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密切关系,科学素养的培养应与构建和谐社会同步进行,这与我国目前公众科学素养的现状有直接的关系。在现代社会中只有把构建和谐社会与培育公众的科学素养同时作为发展的目标,社会的全面和谐才有更切实的保障,才能实现个人与个人、群体与群体、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与幸福安康,才能实现人类的共同进步。  相似文献   

5.
论和谐文化的三种形态及相互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人的存在状况是考察和谐的根本出发点。人的存在从活动的范围和层次上可以分为个体存在、群体存在和类存在。这三种存在分别从各自的内涵意蕴和追求出发,对和谐提出不同的文化价值要求,形成个体文化和谐、群体文化和谐和类文化和谐三种形态,它们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相似文献   

6.
在理论上,宽容与和谐具有高度亲和性,二者有共同的哲学前提、核心内容、社会背景、制度保障;尽管二者存在差异,但在逻辑理路上,宽容应是社会和谐的基石。实践也可明证宽容是社会和谐的基石。若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打牢宽容这块基石。宽容有利于缓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有利于人性、人权得到尊重,促进政治和谐;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谐发展;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实现中国梦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和谐最饱满地概括了社会文明的发展要求,实现和谐历来有法治与德治之争,法治德治的关系不是谁先谁后、谁主谁次的问题,它们的差异正是互补的前提;和谐社会既是法治社会,也是德治社会,法治与德治结合,或“德法并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合力;作为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推行“德法并举”还应放归现实思考。  相似文献   

8.
和谐社会中的德育理论建设,是促使和谐社会实现的必要准备和前提。和谐德育的对象是人,促使德育建设的和谐发展就是要促进人的和谐发展。实现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正是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前提和条件,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目标,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的必然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党内和谐在社会和谐中处于核心地位,党内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前提和保证。当前党内和谐建设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如何增强党内和谐,本文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谐文化建设、党内民主建设、党内组织建设、党内和谐机制建设五种路径来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以个体私营企业主为主体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是一个先富起来的群体。近几年,随着综合实力的增强,其在处理人与自然、城乡之间和地区之间协调发展以及不同收入群体和谐相处等方面的积极作用越来越突出。因此,从主流看,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积极力量。  相似文献   

11.
人的自身和谐是和谐社会的基础,建设和谐社会应从人的自身和谐建设开始,人自身的和谐需要各种元素,其中自信是前提和基础。自信是现代和未来社会公民应具备的一种特别重要的心理素质。自信的人,充满勇气和力量,敢于直言,勇于展示自己。自信的人,心境平和、愉快,行动坚定,有方向感。同儿童其他品格的形成一样,自信也必须从小抓起。自信同尊重紧密相连,儿童的自信是在受人尊重中形成的。只有得到尊重,才能于潜移默化中培养起儿童的自信心来。培养孩子的自信,要把儿童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来对待,尊重他们存在和发展的价值。儿童最初受人尊重的感…  相似文献   

12.
和谐社会是一个有能力解决和化解利益冲突,并由此实现各利益群体和谐的社会。促进利益关系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关键性问题。协调利益矛盾必须建立健全利益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13.
基于经济学、生物学和医学的理论框架,对和谐权理论的机制和价值做一交叉学科的分析,即个体与个体、群体与群体和群体与社会在无各自"私益"的前提下,实现协调的行动,从而达到共赢的局面。本文以"全国首例航空黑名单"案("范后军诉厦门航空"案)的处理为切入点,采用以交叉学科构建的和谐权理论进行分析,展现和说明了在传统的人权理论所不能解释和无法权衡的领域,和谐权理论仍可进行有效运作。  相似文献   

14.
“和谐社会”是“善治社会”,是在承认公民个别差异前提之下政府对每一位公民的平等对待和平等关切,是世人憧憬的世俗生活与人间秩序的良好结合。政府是社会的主导,事实证明,高水平的政府能力将是实现和谐社会的关键,亦是实现社会和谐的有力保障。建设一个高效的政府需要创造各方面的条件,这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5.
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与核心问题,是社会各阶层的存在状态以及人际关系状态是和谐的。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其根本原因是为了防范社会可能出现风险,其直接原因是为了解决我国社会现实中已经存在的不和谐因素,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创造条件。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科学发展是首要前提和决定性基础;突出解决人民群众最直接、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真心服务群众是核心;正确处理人民群众内部的利益矛盾,创新社会和谐的长效机制是关键。  相似文献   

16.
简论企业家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作为社会的细胞,它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而企业家是企业发展的灵魂和推动者,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和贡献,因此,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负有更大的责任。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企业家应承担什么责任或扮演什么角色呢?当代企业家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决定了他们要肩负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责任;发展是企业不断壮大的第一要务,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企业家应以人为本,为构建和谐社会作表率;要用和谐理念建设和谐企业文化,构建和谐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企业之间要诚信合作,和谐发展,树立双赢或多赢的新观念;与此同时,企业发展要以保护自然环境资源为前提,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法治的社会。和谐社会的实现和运转需要法治机制支撑。法治是社会和谐的前提和基础。和谐是法治社会实现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和谐的典籍解释、学者解读与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和谐思想在中外古已有之。对于什么是和谐、和谐社会,不仅中外有不同的典籍解释,中外学者也有丰富的解读,这些典籍解释和学者解读之间有共性但也存在差异。从中西方早期和谐思想谈起,对和谐的典籍解释和学者解读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9.
构建和谐社会,最主要的内容是使各种社会关系稳定与协调,而这其中,劳动关系的和谐是社会关系和谐的重要内容,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和重要保证,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和具体体现。没有劳动关系的和谐,构建和谐社会就是一句空话。  相似文献   

20.
区域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和前提,社会和谐有赖区域和谐的整体推进。笔者通过深入基层调查和思考,提出在黄平构建和谐社会的雏形思路以及有待处理的几个问题,以期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