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林健 《传承》2010,(12):152-153
高校和谐图书馆是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以服务教学为中心,以推动学校及自身和谐发展为目标,使图书的物理环境、人际关系、读者服务、资源建设等诸多因素与读者的需求协调发展。构建高校和谐图书馆就是要在不断前进的过程中妥善处理好各种矛盾,把图书馆建成资源丰富、服务优质、环境优美、团结友善的读者之家。  相似文献   

2.
《传承》2016,(6)
构建和谐的高校图书馆是当前高校图书馆建设和发展的根本目标。建设和谐的高校图书馆应包括坚持以人为本、读者至上的和谐服务理念,营造和谐、温馨的阅读环境,建设高素质、充满和谐氛围的图书馆馆员队伍,坚持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帮助读者养成和谐的阅读心态和行为,用以人为本理念指导图书馆建立和谐的规章制度。  相似文献   

3.
馆员素质是创建和谐型高校图书馆的关键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包斯琴 《前沿》2007,(11):241-243
现代图书馆的特点是馆藏"多样化、网络化、自动化、标准化"。要求馆员必须强化各方面的素质和现代化工作技能,才能为读者提供深层次高质量的服务,否则难以满足读者的需求,创建和谐型图书馆也只是纸上谈兵。和谐不仅仅是自然环境的和谐,更重要的是人文环境的和谐。要创建和谐型高校图书馆,必须要建立一个能够体现平等、公平、正义等价值的公正合理的制度体系和充满生机活力的、具有民主、人性化的管理机制;建设一支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馆员队伍。本文简述了现代高校图书馆特点,并结合实际分析了高校图书馆读者及读者需求特点和影响和谐的各种因素,主要阐述了在和谐型高校馆建设中馆员素质的重要性和更新图书馆管理理念的必要性,就如何强化馆员素质阐明了自己的几点见解。  相似文献   

4.
高校图书馆是高校文化传播、信息传递的基地。将网上的各类信息资源如数据库、声像资料、多媒体资料等有机地整合链接,以动态的方式为读者提供服务,成为各高校图书馆服务的主要内容。建立各自的特色数据库和镜像站点,即电子资源建设,也随之成为高校图书馆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5.
随着数字化图书馆的发展,电子资源的建设在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中更显示了重要的地位。目前,国内外的读者对电子资源的认识和需求、读者使用电子资源的方式和倾向,为高校图书馆加强电子资源服务和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6.
信息资源服务,是高校图书馆的基本职能.公安院校图书馆也具备一般高校图书馆的职能,同时在培养警务人才的过程中还发挥着引导学习、辅助教学、培养素质、塑造品格等重要作用.公安院校应认识到图书馆对于读者教育管理的重要意义,并努力借助警务化管理的特色,将学生读者的教育与管理职能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7.
论网络时代的高校信息资源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汉梅  李云陵 《前沿》2001,(9):76-78
21世纪将是一个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 ,是知识经济、科技经济繁荣昌盛的时代。网络化的出现 ,将对高校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结构和模式产生不可忽视的重大影响。对图书馆的自动化建设和信息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大学图书馆如何充分利用网络和计算机等现代信息技术 ,为读者和用户提供比传统图书馆更先进、更方便、更有效的服务 ,是当前很多高校图书馆面临的问题 ,笔者认为 ,建立与完善高校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体系 ,充分开发利用现有馆藏资源、建设重点学科文献数据库、培养高技术人才势在必行 ,刻不容缓 ,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新的环境的需要。一 .…  相似文献   

8.
本文首先阐述了针对当代大学生的特点,高校图书馆在服务水平等方面已具有一定差距。图书馆的发展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的工作:资源建设阶段、设备建设阶段和读者服务阶段。为保持图书馆可持续发展,图书馆应改变“重建设轻使用”的观念,把工作重心放在读者服务工作上来,不断开拓深层次服务,与学校的教学科研工作接轨。具体做法是:应加强网络资源的建设、加强网络资源使用方法的培训以及开展深层次的服务,以不断适应当代大学生对知识的需求。  相似文献   

9.
皇甫华 《前沿》2007,(6):233-235
读者是图书馆赖以生存的基础和前提条件,为其服务是图书馆永恒的宗旨,而图书馆员是连接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桥梁与纽带。本文在此提倡创建图书馆员与用户之间的和谐,旨在建立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吸引用户,提高馆藏文献信息资源的利用率,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最后还对创建二者之间和谐对图书馆员素质提出的要求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0.
21世纪公安高校图书馆管理理念的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图书馆的管理就是服务。服务是图书馆存在的理由 ,是其一切工作的着眼点和落脚点。确立以读者为本、服务第一的现代管理理念 ,实现由以图书馆为中心向以读者为中心的转变 ,由单一的文献管理向信息综合开发的转变 ,由事务型馆员向专业型馆员的转变 ,为教学科研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服务 ,是今后公安高校图书馆改革与发展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1.
曾红 《重庆行政》2015,(6):101-103
读者服务或读者顾问服务大约在二十世纪初期开始发展,国外通常定义为"阅读指导、选择资料来满足特定的兴趣或需要,为既定目的,协助确认最佳资讯来源,指导利用图书馆或特定书籍,从馆外机构或资讯来源寻找答案或提供转介服务".我国多理解为图书馆教导读者使用图书馆资源与服务、 或为读者选择适合的阅读书籍,并解答读者各种问题,包括阅览服务、参考服务与推广服务等.  相似文献   

12.
《新东方》2014,(1)
面对馆藏建设资金有限、文献资源无法满足读者需求等阻碍图书馆发展的客观因素,海南省委党校图书馆结合本馆馆情,积极探索馆际互借服务新模式,在党校系统图书馆与高校系统图书馆间跨系统开展馆际互借工作,实现技术互通与资源共享,为图书馆未来发展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13.
高校阅读文化的建设需要良好的校园环境。校园环境又制约着阅读文化建设的和谐精神、创新意识、教育环境和阅读氛围。因此,需要以建设和谐校园为中心、以确保读者阅读需求为基础、以图书馆为载体、以节日文化为契机,为高校阅读文化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  相似文献   

14.
公安院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和信息服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安院校数字图书馆的资源开发建设以信息需求为中心,以"服务至上"为宗旨,切实加强各种信息资源的数字化工作,可以创建各种书目数据库、专题文献数据库、重点学科资源导航等,实现资源的共享,并且发挥公安院校特色建立具有专业特色的数字资源,为公安院校教学科研和公安工作实战一线服务。公安院校图书馆应建设新型的网络主页,实现一站式便捷检索;建立专业信息导航系统,开展信息推送服务;开展参考咨询服务,更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信息需求;采用多种形式的读者培训服务,提高读者信息检索能力;不断更新服务观念,提高图书馆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  相似文献   

15.
周格伊 《新东方》2014,(1):76-79
面对馆藏建设资金有限、文献资源无法满足读者需求等阻碍图书馆发展的客观因素,海南省委党校图书馆结合本馆馆情,积极探索馆际互借服务新模式,在党校系统图书馆与高校系统图书馆间跨系统开展馆际互借工作,实现技术互通与资源共享,为图书馆未来发展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16.
网络时代高校图书馆的读者服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岩 《前沿》2005,(2):198-200
本文结合实际工作, 论述了网络信息时代, 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发生了根本变化。读者服务的方式、方法、内容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顺应网络时代的发展需求, 不断充实读者服务工作内容, 拓宽读者服务范围, 加强自身队伍建设, 更好地利用计算机网络开展读者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17.
高校图书馆馆藏资源数字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环境下利用网络远程获取信息和知识的虚拟图书馆已成为图书馆未来组织馆藏资源的发展方向,网络运行下的图书馆不再只局限向读者提供馆藏文献,而应提供包括网络信息在内的所有信息。作为社会文化、教育和科研机构,高校图书馆长期扮演社会文献保存者的角色,也要进行馆藏资源数字化建设,以便更好地为读者服务。  相似文献   

18.
谢嘉雯 《传承》2012,(14):86-87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给高校图书馆传统的读者服务模式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通过分析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面临的新变化,对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改进读者服务工作提出了新的策略举措。  相似文献   

19.
莎如拉 《前沿》2003,(10):196-198
我国图书馆事业正在进入数字化、网络化的新阶段 ,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手段和服务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图书馆为尽快适应数字化、网络化的要求 ,应开拓以满足读者信息需求为主的服务模式 ,提供信息资源的共享保障体系 ,完善网络服务设施 ,优化服务资源 ,深化服务内容  相似文献   

20.
信息资源服务,是高校图书馆的基本职能。公安院校图书馆也具备一般高校图书馆的职能,同时在培养警务人才的过程中还发挥着引导学习、辅助教学、培养素质、塑造品格等重要作用。公安院校应认识到图书馆对于读者教育管理的重要意义,并努力借助警务化管理的特色,将学生读者的教育与管理职能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