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默示自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我国2002年4月1日生效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规定》中有关默示自认及其程序的明确规定 ,详细分析了默示自认的涵义、价值及其司法运用 ,以期丰富自认制度的内涵 ,完善我国民事证据立法  相似文献   

2.
民事诉讼自认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认是民事诉讼法中一项重要制度 ,但我国民诉法遗漏了这项内容。本文分析了我国现行法律有关当事人承认的立法现状和弊端以及自认制度的基本功能和法律意义 ,提出我国民事诉讼证据立法应确立自认制度 ,并对我国立法如何确认自认制度进行了具体构想。  相似文献   

3.
自认是民事诉讼的一项重要制度,但是我国对于自认的规定过于概括和原则,可操作性不强,未能使自认在诉讼中发挥其应有的程序功能.本文从自认的概念,理论基础,基本构成要件和适用的除外情形对自认规则进行了梳理和探讨,以期对我国自认制度的理论建设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4.
自认制度是一项古老而重要的制度,无论是在大陆法系还是在英美法系国家中都有关于自认制度的规定,辩论主义是自认制度的理论基础及效力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关于自认的规定突破性地确立了我国民事自认制度的框架,但还不够系统和完善。本文将提出一些建议,以期对理论和实践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5.
在事实探知绝对化的审判理念和实体正义价值追求的传统惯性下,《民诉法解释》第九十二条第三款以规制虚假自认为导向,对自认制度的审判排除效作出了限制。然而,该款在司法实践中的适用并未能实现其遏制虚假自认的立法预期,反而在法理上背离了辩论主义,使得自认制度提高诉讼效率之程序技能被架空。虚假自认效力的判断并非简单的两分法,自认事实的客观虚假亦不能阻碍审判排除效的实现。根据司法实践现状,在现行法的框架下,应通过明确“虚假”的认定标准以限定自认之审判排除效之例外,只有当自认事实与口头辩论全趣旨或自认之时,已有的证据调查结果相矛盾或明显违反真实以致有损社会公共利益或他人合法权益之虞时,法官才可免受该自认事实之拘束,综合全案材料对案件事实予以判定。  相似文献   

6.
民事诉讼证据问题,是民事诉讼的核心问题。自认是民事诉讼证据制度的组成部分,一方当事人对事实的承认将导致免除对方当事人举证责任的后果,因此,自认与举证责任的关系更为密切,自认规则在民事诉讼证据规则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7.
自认承认的事实并不应限于于己不利的事实,自认必须在诉讼中做出,具体要求自认人在起诉状中或答辩状中做出,或在审判前准备程序中在法官面前做出,或在审理时在法庭上做出。在立法上明确自认对一审、二审和再审法院的约束效力是当前立法完善的首要问题。默示自认追复应限制在一审辩论前,即使当事人在最后陈述中否认的也不应成立默示自认追复。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可以对其有法律上利害关系的事实予以自认,而不能对其无利害关系的事实予以自认。  相似文献   

8.
浅议行政诉讼费用征收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行政诉讼费用的征收办法基本类似于民事诉讼,统一规定在《人民法院诉讼收费办法》中。为了符合行政诉讼的自身特点,立法应当对行政诉讼费用的征收制度进行改革。应当另行制定行政诉讼费用的征收依据,缩小其征收范围即仅限于诉讼中实际支出的费用,完善行政诉讼费用援助体系等。  相似文献   

9.
自认制度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对自认制度基本含义、适用环境的阐释 ,剖析了自认制度被移植到我国后的运行状况 ;并在揭示确立自认制度对我国民事诉讼体制改革具有重要意义的同时 ,就构建我国民事诉讼法中的自认制度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行政诉讼法律制度没有规定如何解决行政诉讼与民事诉讼并存的问题,因而在审判实践中出现大量此类情形时无章可循;同时,行政诉讼法律制度明确排除了行政诉讼中对调解的适用,导致审判实践中出现的行政诉讼调解结案成为非法。为适应审判实践工作的需要,建立行政诉讼与民事诉讼并存时的处理原则以及建立有限的行政诉讼调解制度均属必要。  相似文献   

11.
检察机关是否应该享有民事行政诉讼权,是近年来立法争论的热点问题之一,也是进一步完善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能的重要方面。从国外检察机关提起民事诉讼的相关规定、我国对检察院提起民事诉讼的立法规定层面,探讨检察机关提起民事行政诉讼的法理基础,并分析检察机关在提起民事行政诉讼中的地位、民事行政诉讼权的范围等,可进一步明确我国检察机关民事行政诉讼权。  相似文献   

12.
释明权是西方民事诉讼立法体系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制度,我国民事诉讼法并未规定这一制度,但这一概念却在审判实践甚至法院的文件中频频出现.这一动向昭示着我国司法实践对释明权制度的客观需求,以及构建该制度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3.
行政诉讼附带民事诉讼质疑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对理论界普遍认为行政诉讼附带民事诉讼制度应该确立的观点提出质疑 ,通过对刑事诉讼附带民事诉讼与行政诉讼附带民事诉讼的比较及具体分析行政赔偿诉讼、行政裁决诉讼与行政处罚诉讼 ,从而论证了行政诉讼附带民事诉讼与诉讼效益原则及判决确定性原则相违背 ,并提出笔者的观点 ,即不宜建立行政诉讼附带民事诉讼制度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民事司法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在立法上确立自认制度势在必行。民诉法《修改建议稿(第三稿)及立法理由》对自认制度的立法建议颇有裨益,但亦有值得商榷之处。分析探讨自认的含义、二元性质及其与当事人陈述的关系,自认的成立要件等,对我国建构科学合理的自认制度将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5.
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规定行政诉讼可以参照民事诉讼规则.只有部分民事诉讼规则在行政诉讼中可以适用,而且其适用有一定的限度,必须经过改造.典型的有管辖异议、财产保全、诉讼代表人制度、执行中的和解.民事诉讼规则无法吞并行政诉讼规则.  相似文献   

16.
我国诉讼法学包括刑事诉讼法学、民事诉讼法学和行政诉讼法学三个方面的内容。它们都是我国法学领域中的基础性学科。它们分别研究刑事诉讼法律制度、民事诉讼法律制度和行政诉讼法律制度的一般原理及其发展规律与趋势,研究刑事、民事、行政诉讼的立法政策、司法政策。在...  相似文献   

17.
现行行政诉讼法立法时,因未能充分预计到行政、民事争议交织、重合的情况,故没有明确规定行政附带民事诉讼制度,也即未对行政诉讼中涉及到当事人之间民事权益争议的附带民事诉讼问题作明确、统一的规定,导致理论界和司法界在诸如行政附带民事诉讼的产生和存在,成立的条件和范围以及具体的审理程序,操作规范等一系列重要问题上存在较大分歧。笔者认为设立行政附带民事诉讼制度对于公正、公平处理行政与民事争议交织案件的处理具有重要意义,如果在现行的《行政诉讼法》中设立专章对行政附带民事诉讼予以明确规定,将会促进我国行政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2002年4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正式施行.该规定的第8条对民事诉讼中自认的效力进行了规定,但未对无民事诉讼行为能力人的自认的效力作出明确规定.本文从自认在民事诉讼证据中的地位出发,分析了无民事诉讼行为能力人自认所涉及的法律问题,针对我国现行的法律规定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从行政诉讼费用制度的历史脉络来看,行政诉讼原来也实行与民事诉讼几乎一致的诉讼费用制度;国务院出台的《诉讼费用交纳办法》中有关行政诉讼费用制度的规定体现了行政诉讼的特色,反映了行政诉讼费用制度的最新发展;但新的行政诉讼费用制度在司法实践中仍面临不少挑战。  相似文献   

20.
王德新 《工会论坛》2011,17(3):135-136
环境公民诉讼制度起源于美国,与传统的民事、行政诉讼制度相比有着明显的特点,在环境保护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借鉴国外立法经验,建议我国遵循以下思路构建环境公民诉讼制度:一是赋予公民和NGO提起环境公民诉讼的原告资格;二是设立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两种诉讼类型;三是环境公民诉讼与环境权益诉讼进行二元分离;四是构建配套的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