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 毫秒
1.
北京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建设方案明确提出了“一城多园”的建设布局思路,主要任务就是如何在实际建设中将“城”与“园”统筹规划,整体推进,形成集高端服务、总部经济研发、产业链创业、先导示范功能为一体的农科城。通过调研,该文指出需要着重解决的问题包括“一城多园”功能布局模式、业务联接机制、产业促进体系构建、以及“多园”的定位和产业链建设模式等。在此基础上,该文提出建立具有相应责权的功能性制度和运作机制、以五个中心为功能载体服务并协调统筹多园发展、产业链建设与外埠网联、规范服务和管理、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和机制等建议。  相似文献   

2.
许欢 《电子政务》2014,(3):132-135
大数据是一个国家的重要战略资源,能有效推动现有产业升级与新产业诞生,引发行业各类创新模式,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变革;在电子政务领域,大数据的应用能有力地克服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的一些关键难点,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提高政府的预警能力、应急策略和决策水平;应从完善电子政务协调机制,建立大数据应用的绩效评估体系,加强大数据相关人力资源开发等方面进一步推进大数据在电子政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大力发展资源再生产业对缓解资源短缺、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而资源再生产业的良性发展得益于政府导向的市场化发展模式和市场化产业链体系.我国资源再生产业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和挑战,充分发挥政府在产业发展方面的导向性作用,建立并完善资源再生产业链,市场化、规模化发展资源再生产业,将是完善和推进我国资源再生产业发展的一个长期工作.  相似文献   

4.
我国演艺产业虽然呈现平稳发展的良好态势,但发展模式存在着三大瓶颈,一是创新力不足、缺乏精品力作与演艺品牌,二是沿袭了评奖生存模式、缺乏灵活的市场机制,三是高票价发展模式陷入恶性循环.这三大困局制约了演艺产业的健康发展.鉴于此,我国演艺产业的发展应立足“创新力”与“市场化”的双轮驱动,不断创新发展理念,构建市场化为主导的演艺产业孵化链,积极进行文化创新、打造文化品牌,通过内源式吸引机制与空间扩展策略扩大我国演艺产业影响力;并配套体制机制创新,为演艺产业大发展大繁荣提供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5.
关于电子政务评价标准化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褚峻 《电子政务》2008,(6):69-74
电子政务评价标准化是电子政务标准化体系中的重要内容之一.阐述了电子政务的评价可以分为建设发展水平评价、业务运行情况评价和系统开发情况评价三种类型,分析了电子政务评价中存在的认识不够、缺乏基础、机制单一和秩序混乱等问题.以此为基础,提出发展电子政务评价标准化的思路,具体探讨了电子政务评价的需求、目标、原则,以及需要标准化的具体内容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电子政务中心的宗旨在于依托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等相关机构,组织开展电子政务的技术研究、应用开发、实施推广工作,推动打造电子政务产业链,参与各地的电子政务建设。电子政务中心将通过整合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人才优势,建立将高校、科研院所电子政务等科技成果二次孵化为成熟技术、成熟产业的科学方法,推动国家电子政务建设的良性发展,并由此促进我国的信息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7.
新加坡电子政务成功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元放 《电子政务》2007,(11):89-93
在电子政务建设领域,新加坡成为全球领先者.新加坡政府高层对信息化和电子政务的高度重视并强力推行,清晰的电子政务发展目标和滚动式推进的实施计划,集中式指导与分权式执行的推进机制,以客户为中心理念的全面贯彻和实施等成功经验,对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和推进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基于国际视角,从发展阶段、评估模式、评估对象、发展趋势等方面对国外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理论和实践进行评析,并提出加强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理论与制度建设、评估模式的选择、注重电子政务的整体绩效等建议与思考.  相似文献   

9.
谷和启 《电子政务》2008,(4):222-225
在现阶段,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应进一步完善电子政务领导协调机制,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完善工程建设管理机制,引入市场机制,探索新型电子政务运营模式.“十一五“时期,电子政务发展应在体制、机制改革和模式创新方面进行变革.电子政务建设需要自主创新国产软硬件基础平台,通过自主创新建设节约型电子政务,通过信息技术创新来实现农村信息化;通过自主创新,架构电子政务运维服务体系,保障和促进电子政务应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外包:产业的服务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子政务外包服务,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资源浪费和大量的重复建设,也是解决电子政务建设资金缺乏问题的有效途径。外包服务,电子政务的主要运行模式,也是发展电子政务的关键,是电子政务产业的服务点——电子政务外包是信息技术外包的一种方式,指政府部门的信息技术外包服务。信息技  相似文献   

11.
从多个视角对电子政务效益机制进行了探讨,指出电子政务业务的长期效益在于机制,业务长期生存的硬道理在于创造效益;发展电子政务项目要警惕大手笔工程,大手笔工程有很大的盲目性,会增加电子政务的效益风险;电子政务建设不要盲目迷信理论,要重视实践,注意回避低成功率项目,从实践案例中挖掘成功理论;要综合考虑信息技术的优势和劣势,面向基层、面向公众、面向企业、面向操作的电子政务才能取得效益;电子政务事务处理业务与分析研究业务的成本结构不同,要慎重选择确能带来效益的政府信息共享项目;实现复杂电子政务系统的路径可分为构建和成长模式,复杂电子政务采用构建模式难有效益,而应按照效益导向原则逐渐成长、扩展、充实;要建立促进电子政务效益的良性循环机制,根据地区条件因地制宜推进当地电子政务建设。  相似文献   

12.
谷和启 《电子政务》2008,(3):222-225
在现阶段,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应进一步完善电子政务领导协调机制,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完善工程建设管理机制,引入市场机制,探索新型电子政务运营模式."十一五"时期,电子政务发展应在体制、机制改革和模式创新方面进行变革.电子政务建设需要自主创新国产软硬件基础平台,通过自主创新建设节约型电子政务,通过信息技术创新来实现农村信息化;通过自主创新,架构电子政务运维服务体系,保障和促进电子政务应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由于区域经济和科技发达水平不同,现阶段我国的区域电子政务发展水平极为不平衡,存在着许多制约电子政务发展的因素。我国电子政务健康快速发展需要从制度层面创新思路,探讨电子政务发展的动力问题。本文认为,强制性制度创新和诱致性制度创新是推动电子政务发展的动力源,这两种制度创新促进电子政务发展的主要动力分别来源于排斥效应和自发效应。不同的区域应采用不同的制度创新模式:经济发达区域应建立以诱致性制度创新为主、强制性制度创新为辅的电子政务发展模式;经济欠发达的区域应建立以强制性制度创新为主、诱致性制度创新为辅的电子政务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持续推进,农业产业链不断延伸,农业多功能不断拓展,农村新业态不断涌现,成为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农业发展步入新阶段的重要特征.但是,由于诸多因素影响,我省产业融合发展现状尚不尽人意: 1.农业产业化水平较低.当前我省农业产业化水平较低,具体表现为产业的后续加工、仓储物流配送环节薄弱,营销模式单一等.养殖业利益联盟尚未形成,受市场波动影响还比较大.从根本上来说,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数量少、带动作用小,农产品技术含量和科技附加值比较低,产品缺乏竞争力,企业效益整体不高.  相似文献   

15.
《群众》2021,(14)
正产业链集群作为在一定地域内的全球化产业分工模式,是数字时代垂直整合型生产关系的重要体现,是外部冲击下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的必然产物。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进入新发展阶段,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链集群,则是推进产业链现代化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我国行政听证制度存在着效率低下、听证代表的产生缺乏民主性和广泛性、听证过程不透明等问题。电子政务自身的特性满足发展和完善听证制度的需要。本文论述了在听证制度中引入电子政务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并从听证过程的角度出发,提出了电子政务在听证制度中应用的基本构想。  相似文献   

17.
刘建华 《小康》2014,(7):70-72
目前,我国动漫产业有近万家公司,其中90%处在亏损边缘,存在缺乏资本及品牌拓展渠道、产业链不健全、发展模式滞后等问题,严重制约着动漫衍生品产业的发展。"我国动漫企业从过万家骤减不足千家!"在深圳文博会上,动漫人士如是对《小康》记者说。  相似文献   

18.
电信,电子政务产业的基础——如果规划、政策是电子政务的产业前端,那么电信就当之无愧成了电子政务产业链的基础端。一个地方、部门的规划、政策决定电子政务产业的软环境,电信环境直接关系到电子政务产业的物理环境。电信运营商,正是决定电子政务能否顺利进行的重要基础保障,同时电子政务本身巨大的政府采购市场也给运营商带来了巨大规模效益的拉动力。  相似文献   

19.
阐述了浦东新区开展CIO制度先行试点的背景和目的意义,分析了国外电子政务领先国家和地区推进CIO制度的成功经验以及浦东新区推进政府CIO制度先行试点的现实需求,探讨了浦东新区政府CIO的定位、职责和人员素质要求,最后从组织结构、岗位职责、运作机制、设置方式等方面阐述了浦东新区CIO制度设计,并提出浦东新区推进政府CIO制度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国内外循环经济模式及其对中国新型工业化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健 《求索》2008,(12):29-31
循环经济是一种新型的、先进的经济形态,国外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模式主要有杜邦化学公司模式、卡伦堡生态工业园区模式和日本模式三种。国内模式有生态产业模式、生态工业园模式、生态城市和生态区域模式。本文评价国内外模式对中国循环经济的启示是:以循环经济为指导实现工业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依靠技术进步为发展循环型工业经济提供技术支撑,建立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机制推进新型工业化,以必要政策和制度形成有利于循环经济废展的工业产业结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