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思考与运用》2007,(4):25-32
一、国际环境和中国发展大格局分析 (一)国际环境分析 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国际形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全球区域经济呈现三足鼎立格局在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快速推进的背景下,逐步形成了以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洲经济合作为主的三大经济区域。以东盟+中日韩(10+3)的经济合作发展势头强劲,  相似文献   

2.
东亚区域经济合作是东亚国家与地区为应对经济全球化浪潮,在区域经济一体化方面的有益尝试。尽管地处东亚,但长期以来由于政治因素的干扰,中国台湾经济有被边缘化的趋势。只有通过与祖国大陆建立更紧密的经济合作,台湾才能准确定位自身、参与到东亚区域经济合作进程中来。  相似文献   

3.
景伯平 《当代贵州》2007,(19):68-69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没有一个国家或地区能够脱离与外界的经济联系而独立生存。对外贸易和国际经济合作既能体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开放度,也能体现其经济的活力。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地区经济一体化呈现迅速发展的态势。我国积极参与地区经济一体化,既是适应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的需要,也是共同抵御全球化风险的一项重要措施,同时也可为我国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因此,我国应采取有效途径积极参与地区经济一体化,实现区域经济合作。  相似文献   

5.
中国在加快与国际社会接轨,尽快融入全球化世界的同时,如何加强国内各区域间的经济合作以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中国政府面对的一个重大课题.在"十一五规划"、"十七大"精神的指导下,基于目前中国区域经济合作发展中的一系列问题,从政府行为在市场经济中的规范角度,研究其与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关系具有重大意义.规范政府行为,发挥政府职能作用,是推动区域经济合作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试论我国城市圈域经济发展中的政府职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城市圈域经济作为经济区域化的空间实现形式,在国家乃至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其发展不是服务于区域中的某一城市,也不仅仅服务于区域经济,而是服务于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国家战略。当前,我国城市圈域具有广泛的共同利益基础,其发展主要以政府合作的形式展开,而这种合作并非无所不包,而是有所为、有所不为,主要着力于三大职能:一体化的制度供给和监管职能、城市规划的统筹引导职能及政府机构间沟通协商职能。  相似文献   

7.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面对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迅速发展的势头,云南充分发挥了独特区位优势,依托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面向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积极拓展与南亚国家的合作关系,有选择、有重点,由近及远、先易后难,积极参与了区域经济合作。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和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的不断推进,周边国家和地区发展环境的不断改善,云南多层次、宽领域的区域经济合作取得了丰硕的成就。本文总结了云南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特点及取得的成效。探讨了深化区域经济合作的路径。  相似文献   

8.
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如何加强区域政府合作,是区域政府间面临的共同问题。东北三省政府间合作面临着产业同构、地方之间的经济差距与不平衡发展、地方政府合作不可预期性以及契约精神在政府层面的缺失等问题。因此,应以建立区域合作协商机制、区域合作规则机制、区域政府利益分享和补偿机制等制度创新为突破口,来推进东北三省区域政府合作。  相似文献   

9.
李铁 《新长征》2012,(12):44-46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必须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在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下,如何进一步整合开放型经济资源要素,顺应历史潮流和方向,放眼全球开展区域经济合作,是吉林省作为沿边近海省份发展开放型经济的迫切需要,也是加速推动吉林全面振兴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0.
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一个最显著的特征。在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推动下,各国、各地区的联系日益密切,市场更为开放,这一切为加强国际合作,促进共同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祖国大陆和台湾具有很强的经济互补性,从两岸人民的利益和福祉出发,两岸应在已有的经贸交流基础上,深化经济合作,并寻求新的经济合作模式,积极推动经贸交流从功能化走向制度化,实现经济融合,最终推动政治融合,实现祖国统一。  相似文献   

11.
思想变革是一切社会变革的先导,思想的解放是实践的进步。解放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兴于党的十七大之后举国上下澎湃汹涌的继续解放思想浪潮,预示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深广天地的开辟。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新的历史起点上、新的发展进程中,继续解放思想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当务之急,是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的实际行动。  相似文献   

12.
列宁、斯大林时期苏共基本代表和保持了先进性。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时期,苏共逐渐丧失了先进性。戈尔巴乔夫时期苏共彻底丧失了先进性和执政地位。从苏共执政的经验教训我们可以看出建立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长效机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3.
谭光定 《探索》2005,(2):181-183
我国的司法改革已进入了攻坚阶段,设计者和实施者都面临共同的困惑:在共产党执政前提下怎样构建司法独立体制。法官独立作为司法独立的核心内容,自然是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焦点。本文正是对这一被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进行理性思考,提出了在共产党执政前提下如何构建法官独立机制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论社区养老服务发展特征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社区养老服务已成为解决我国养老问题的必然选择。探讨市场经济条件下其特征,无论对社区养老服务的理论研究,还是对社区养老服务的实践指导,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贫困问题是令人十分担忧的重大问题之一,而贫困的消除是各级政府不可推卸的职责。因此,扶贫方式的选择是我国政府财政面对的重大课题。在当前,政府要通过改革不合理的财政分配制度,加大对基础教育投入,实现教育资源的公平配置等措施,来逐步消除贫困。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科学世界观 ,决定了我们党必须是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代表。党是否保持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的最高检验标准 ,就看是否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执政的基础是群众。民心所向 ,是党的事业成败的关键。党员干部要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讲正气的中心内容 ,在实践党的宗旨上 ,真正起到先锋模范作用。  相似文献   

17.
论建构法治化的党政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政不分的弊病很大。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就是要正确处理党政关系,实现党政职能的科学分开。建构法治化的党政关系,必须坚持依法治国方略,理顺党与人大、政府、司法机关等之间的关系,以期实现党的领导和发挥国家政权机关职能作用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8.
新世纪党的建设的创新,必须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要有新理念和新思路;必须“胆子要大一些”,要有敢闯敢冒的精神;必须坚持辩证思维,要有科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党内选举失真及对策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党内选举中存在种种失真现象 ,由此构成对干部权力合法性的严重挑战。要提高党内选举质量 ,应该以改革和完善党内权力结构为前提 ,以构建科学严密的制度体系为关键 ,以实施“城市带动农村”战略为改革路径。  相似文献   

20.
党政关系是我国发展民主政治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虽经长期探索,至今没有彻底解决.思考我国的党政关系必须从新的视角注入新的理念.从政党比较的视角,通过与自己历史比较、与本国现实比较、与苏共比较、与西方政党比较,进一步认清我国党政关系特点、本质和基本思路,是研究我国党政关系的新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